因為我們人必須「相信」所有已經發生的事,
所以對於即將發生的事,我也抱持著提早「相信」的態度。
要人們提早相信「未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相信「未來」在等著我們,而不是我們去創造「未來」。
下面是陳世良(river old)老師寫的一篇文章,
我想只有「中年人」才知箇中滋味。
◇ ◇ ◇
[轉貼] :「我相信,相信就有力量。」作者/陳世良(river old)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hoti518/3/1284672388/20070421215634
這是幾年前的一個廣告,我非常喜歡。
http://www.youmaker.com/video/sv?id=e40995b60b074ad1bd28177788951821001&f=fs
放在電腦檔案裡多時,我一直沒忘記。
曾拿來跟學校的學生分享,可是當時沒有得到同學的回應,心想也許是自己太投入了,不過就是一場個人的感動而已;或者說,同學把這當成是老師要訓誡學生用的教材,只是用的手段是比較輕鬆的大眾媒體而已。
無論如何,這麼多年過去,那台詞還深深烙在我腦海:
「我相信,相信就有力量。」
『相信』一事跟『信仰』很有關係。許多像我這樣過了四十歲的朋友,幾乎都面臨到『中年危機』的問題。而有趣的是,不少人都開始對宗教認真了起來,彷彿到了人生的中站,不自覺地必須要好好重新思考、重新面對、重新調整自己的整場生命了。雖然,我也跟著年齡認真起來,但對象不是宗教,卻是哲學。
我問自己:
這一生,我有『相信』什麼嗎?
有什麼是我真正肯定的?
對沒有信仰的人,這問題真是個大麻煩!
我在聖經裡(還是回到宗教),找到一個說詞:「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11章》這個說法很棒很明瞭,直接表明『信仰』的重要性、實在性和解釋為何人如此依賴它。可惜,這也犯了某種邏輯上的回路問題,也就是說,假如你沒有信仰,那也沒有實不實在,需不需要根據的問題了;『實底』與『確據』的說法,當然都是在要有『信仰』的前提下才能成立。不是嗎?
可是回過頭來,『信仰』本來就是不容爭辯的事。若又更深一層進入到宗教,那以我的智識就太自不量力了,我不會沒有這樣的自知。不過,最近從科學哲學家波普爾的《客觀知識》那裡,得到一個還算不錯的說法:
「只要我們活著,並被迫不斷作出行動和決定時,希望就不是非理性的。」
『希望』可以不是非理性的,那『信仰』是不是也可以是理性的呢?
『希望』跟『信仰』,這麼重要的一種人類思維的品質,一直以來都被視為主觀的、個人的、人造的東西。因為說難聽一點,你『希望』的什麼,並不一定就會發生,而你『信仰』的什麼,也無法證明那就是真的,於是,『希望』和『信仰』好像都只是一種態度的選擇而已,從來也沒人可以給你因『希望』或『相信』就保證到什麼。因此,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推論,這人性中的好品質是非理性下的決定!
是這樣嗎?是嗎?
但為何,每每當我聽到人們談論起『相信』和『希望』的故事時,我的情感就開始洶湧、開始奔放呢?
就這樣,我寫了下面的這段文字:
是「相信」,我才知道。
A
「相信」不是一種非理性,
「相信」是一種處理事情的手段。
為了手段可以有效,「相信」成為理性的一個工具。
因此,「相信」態度的選擇是一個理性思維的結果。
所以當一個人說:他「寧願選擇相信」時,
是說明著「相信」是他理性考慮後所給出的方案,
雖然那依據可能不可靠、有可能出錯、有可能會疏失,
但這樣的選擇是站在
相對是『樂觀』與『肯定』的態度上
來面對的。
A-
對我而言,
當「相信」與「不相信」幾乎形成對等的拉拒戰時,
我最後多傾向於選擇「相信」。
假如對與錯的機率各一半,
然後我無論選擇哪一方都只有一半的機會會成功,
那我會選擇讓我
舒服的、簡單的、愉悅的、正向的、順勢的…
於是
我的結局就是不為難自己了。
A+
選擇以『樂觀』與『肯定』的態度,
原先應該是性格使然。
只是到最後
生命經驗愈發成熟,
面臨過的喜樂苦痛更為深入多樣,
而自己也逐漸釐清本命的可及與不可及。
最終,
我還是選擇了「相信」,
「相信」原來的自己。
A++
回歸自己,
一直會有一種看不見的(驚人)力量,
存在著。
我多麼感謝,
我竟然知道這樣的事。
是「相信」讓我知道這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