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07 07:34:35| 人氣97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12/7] 生命教育演講心得&哲學討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此先恭喜 許胖 以洗版的方式搶下三十萬人氣。

哲學討論感覺要死在報告週了,都還看不到某些組員的動作,為什麼都不給我些有點積極的舉動,快點打上你們的論述,大學報告小組討論個什麼?這題目不是我決定的。

生命教育-演講「獨臂舞手 王蜀蕎」
裡面令我最訝異的是,故事中一個代班的計程車司機,主角三番兩次地質疑他是代班的,試圖去猜測他原本的職業,路途上猜了好久好久,只差葬儀社工作人員。
「看妳們猜得那麼開心,希望有幸跟妳們做個朋友,遞上名片」(上寫道保險業務員)
故事峰迴路轉,「看看,這是我的老公,當初的那個司機。」
我呆滯了許久,「還不鼓掌拍手!」


另外補充一下
為什麼新一代的學弟,生活習慣怎麼那麼差,廁所的垃圾桶總是被回收物塞滿,牆上的告示都寫假的嗎?你學了十年的教育還不會做這個?看起來是個潮男又如何?就不會替為其他人著想哦?一直追求看似華麗的人生,品德卻只有如此,等你懂了這些,你一定會後悔的。


心得待補完


論婚姻

《好色女人》何春蕤-解「毒」婚姻
「想要個伴,為什麼一定要結婚?喜歡小孩,誰說一定得連小孩的精子來源也一齊接受?」

楊翔雲:
這句話跟婚姻的定義有關,我認為傳統社會給與的價值觀,結婚就是要生小孩,所以當有伴的時候,通常長輩都希望結婚,讓他們有子孫可抱。事實上我認為婚姻的存在與否是可以不必要的,只是為了現在的社會制度。不存在也可以,這一點可以從很久以前的人類文化中可以發現,結婚事實上可已不存在。

論愛情-什麼是愛情?

愛情三角理論-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
親密:十個要素

激情:分成積極與消極

承諾:分成長期與短期

楊翔雲:
愛情的形成有很多種日久生情、一見鍾情等,但真正的愛情又是代表什麼?真的是在談戀愛?我思,故我在,我們不能知曉其他任何一人的存在,而在愛情的另一方通常被認定是那另一個人的存在。如果人是貪婪的,就會想盡一切去找尋那稀有的。而每個人對於愛情的定義不同,可以設想從想要什麼樣的愛情為線索。後來發現很多人提不出想要什麼樣的愛情,此時愛情就是目的本身。其中一種目的揣測是新事物的緣故,從哲學的角度講,新事物是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前進趨勢、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事物,就如同為什麼想要去追求新的電子產品,想要追求新事物替換掉舊事物,而部份認為愛情就是新事物,而使之成為目的。

論性行為

楊翔雲:
性行為是人類基本生理需求,而人類比較特殊,性行為只有繁衍後代的功能,同時為了性滿足,而性滿足又是什麼?先不看性,在哲學中滿足又是什麼樣的定義?從價值哲學中看出,價值的本質是現實的人同滿足其某種需要的客體屬性之間的一種關係,從康德認為「快樂是我們的需求得到滿足」如果認定快樂是人生的首要目的,那麼可以藉由性這方面,獲得滿足時追求快樂,目的是滿足快樂,手段是性行為。
補充-美國心理學者David G. Meyers在《追求快樂》
提出了追求快樂的幾個方法:

1.  做出快樂的樣子

2.  從事可以讓你運用自己特長的工作或休閒

3.  多運動

4.  用心經營親密關係

5.  重視精神生活

論婚前性行為-個人看法

《好色女人》何春蕤-未婚懷孕的喜訊
難道婚姻證書是性交執照?
楊翔雲:
由於社會價值觀的緣故,又因為婚姻價值觀的出現,不管婚前婚外性行為都是不好的,從古老宗教就很明文規定禁止教徒發生婚前性行為,從基督教的觀點,認為婚前性行為做過之後,每次的約會已經不是心靈認識的探索,而是轉向為探索身體,如果真的發生婚前性行為,只能立即結婚不得已的補救方法,佛教淫戒大致上也是這種看法。那麼現代人為什麼覺得這件事情是非常不應該的,揣測是性交、探索身體的手段有很多,即使不性行為,也能得到探索身體秘密,進一步認為走向婚姻的過程中,只追求心靈上的認識。



1. 演講摘要

Œ我『聽見什麼』?有什麼反思嗎?

我聽見了生命的鼓動,並不是表面的喜怒哀樂,那來自生命底層的聲音,雖然身處於一個特殊的情況,但並沒有因此害怕它,並不是如此地美好,走向另外一條道路,用歌聲描繪自己與一般人無異。當下以為她怎麼突然唱起了歌來,演講應該不會有唱歌的橋段才對,但仔細想想,正是沒有什麼人這麼表達自己過,才用了這麼一段表演,換作是我,我不會有如此的舉動,一昧的旁觀者真的是生命的主人嗎?我想並不是,看到任何活動與表演,心裡總是絕對不要我上台,絕對會冷場,至今我從沒做過能搬上檯面發表的東西。

我『看見什麼』?有什麼反思嗎?

比較不一樣的人生,因為少了手掌,使她無法繼續求學,沒有讀大學的她步入社會大學學習,一路坎坷且奇妙的旅程展開,換了許多工作,做了許多不一樣的事情、遇到不一樣的人,甚至在機緣下認識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但劇情即轉而下,當初陪她走過那最艱難時光的母親卻在相隔不到十五分鐘之後,就這麼換了個人似的,在她的母親去逝後,又面臨到人生另一個轉折,人問她為什麼可以活得那麼樂觀活潑?因為她還有兩個女兒是她的動力來源。
升到大學都是家長們決定的事情,能從中脫離的,不是具有一番本事,就是對人生早已有目標,由自己開創的實在少之又少,能擁有的人生歷練絕沒有經過坎坷的人多,沒有廣闊視野的我們,卻又以為自己理解得夠多,正缺少那些不同於學習的經驗,對於事情的看法才會有另一個新的面相,追求不一定是對的,實現自己想做的事情。

Ž我有在當下的『生命現場』中嗎?為什麼?

有,在聽的過程中,我都在設想我沒有了手掌,我到底能作什麼,而實際上的我又真正會作什麼?又會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這件事情。不要說有沒有手掌的問題,我都仔細在想遇到了不同於一般的遭遇,到底該怎麼辦才好,是否能跟她一樣走得出來,能不能有自己的一個生命意義。

2. 心得感想

Œ從今以後,我願意『改變』自己什麼?

沒有個大風大浪,不知道生命的特別,從哲學課中談到生命不是自己決定的,那麼死亡總是可以讓我自己決定的吧?看到這個社會的總總不安,一旦發現自己無法在這環境下生存,難免會有一死了事的想法,有人說看到不安的環境,就應該憑著自己的能力站出來,克服這些不安的因素,但並不是人人都有能力站出來,高中混了程式,大學因此讀了資工,說實在並不覺得我適合走這一條路,反正能力比我好的路上皆是,我真的沒有必要為了自己生存的自私心而活著,生命一扇窗一扇門沒有我想要的門窗?學得都跟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那生命的特別到底是在哪裡?雖然總是這麼想,但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非常不願意現況,在無奈之下卻試圖留下自己存在,實際的有與沒有無法從我自身得知,難道生命真的該如此嗎?無法走離自己的原則,否則就是在否定自己的想法,我能改變的是這個經驗告訴我很多事情,讓我見識到另一個生命的旅途,我不應該繼續地長居這方圓不到二十米的空間,應該多多闖出這個空間,看一看不同的世界。

從今以後,對於我的父母、家人、親友,我自己願意『改變』什麼?

至從來到了中央大學,從來都沒有回過家,而之前在中央大學也是如此,回家的次數寥寥可數,除了寒暑假從來沒有回家過,覺得沒有必要,而且是個很浪費錢的舉動,以理性的觀點來看也是如此,來回一趟的車錢都可以吃一個禮拜的三餐,回到家裡不到二十四個小時又要回去學校,倒是覺得回家是個奢侈的舉動,不過看到演講者描述那不到十五分鐘的間隔,好端端的親人卻變了樣,原本打算寒宿連家都不太想回,沒有什麼理由一定要寒宿,但我想還是回家一趟吧。

Ž我敢站出我的『生命立場』嗎?為什麼?

不想,這沒有什麼好提的,也沒有什麼好談的,只有特別的人生、遭遇的人才能站出生命立場與其他人分享,這卑微不值得一提的東西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去分享或者是鼓勵別人。


台長: Morris
人氣(97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雜言記事 |
此分類下一篇:[2012/12/9] 論以前
此分類上一篇:[2012/12/2] 決定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