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洛
http://www.cw.com.tw/issue/2007edu/edu/article05.jsp
作者簡介: 陸洛,英國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專長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組織健康心理學、工作壓力、跨文化組織行為等。目前是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教授。
週六的午後,春陽懶懶地照在客廳的沙發上,十七歲的他坐在沙發的邊緣,修長的雙腿無從伸展,委屈地蜷縮著。母親坐在他的身旁,不停地訴說著:
「都高二了啦,我們跟他說了多少遍,看你考不上大學該怎麼辦。你說,有沒有!」
母親邊說邊用手肘撞他一下,他不作聲:
「好啊,你長大了,是不是?會談戀愛了,前途都不顧了,真是氣死人!我去學校跟老師說,讓他轉班讀,跟那個女孩子不要見面。這也是為你好啊。可是,他不領情,今天還不肯去上學,真沒辦法!」
母親時而苦口婆心,時而氣憤難平,兒子卻始終不發一語,似乎母親數落的對象是個不相干的人。
讓母親暢所欲言了十分鐘,我委婉但堅決地切入表示我想聽聽當事人的說法,要求母親離開一小時,給我們交談的時空。
母親走後,我起身煮了一壺咖啡,用精巧的杯組盛著,端了一杯給他。我自己則坐在沙發前的地毯上,陶醉在濃濃的香醇中。
「你們的地毯可以坐啊?!」
這是他進來後第一次開口,有幾分羞怯,也有幾分驚訝。
「當然!你要陪我一起坐嗎?」
離開了沙發和茶几的約束,他終於可以自在地伸展肢體。就這樣,在滿溢的咖啡香中,甜的、苦的、純的、酸的初戀情懷,他和我一一分享;感激的、憎恨的、盼望的、無奈的對父母與家的原始心結,他向我細細傾吐……。
一個小時後,我們成了朋友。一年後,他如願考上了大學,要離家北上開拓新的人生。母親不解沉默的兒子何以變得如此健談,居然真的信任我這個陌生人。我笑笑對母親說:「因為咖啡吧!我告訴他,成長就像咖啡,有甜就有苦,有香醇也有苦澀。所以,他選了自己最愛的口味,也選了自己想走的成長之路。」
桀驁不馴的孩子、懦弱依賴的孩子、品行偏差的孩子、自卑孤僻的孩子,都是家教的問題,因為他們的背後可能有著高壓獨裁的父母,過度保護的父母、冷漠放縱的父母、朝令夕改的父母。
不管父母基於何種心態與動機,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只會造就一個成長障礙的孩子。
如同咖啡,成長有苦有樂,有酸有甜。成長的挫折和抉擇孩子要自己來,父母的嘮叨並無法化解。因為,不管父母多想「以己身換兒身」,生命的主體是孩子,成長的代價和結果只能由孩子來擔。
中國社會在傳統上總是強調親權的至高無上,也將親權視為中國文化核心價值的「孝道」的結構基礎。以「養不教,父之過」到「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一方面將子女「財產化」成為父母的附庸,另一方面,又將為孩子一生規劃與抉擇的重責大任壓在父母肩上。
孰不知,在競爭日益激烈,生活錯綜複雜的現代都市社會中,培養個人的自我肯定與生命責任,比訓練一個乖巧順從的孩子,要更具生存價值。
那麼,父母要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
首先要做的是「把孩子的問題還給孩子」。判斷問題的所有權很重要,因為這是解決問題的開始。父母不妨在碰到問題時,檢視以下三種情形:
孩子在滿足需求時受阻,但他的行為並未干擾父母。此時,問題的所有權應是「孩子的」。例如,高中生談戀愛,情緒起伏很大,但並未干擾父母,這應該是「孩子的問題」。
孩子在滿足需求時未受阻,其行為也不干擾父母,此時親子之間應該是「沒問題的」。例如,孩子如願考上自己喜歡的科系,要離家北上就讀。此時孩子志得意滿,也未干擾父母,是值得全家歡慶。
孩子在滿足需求時,其行為干擾父母,此時問題的所有權始歸於「父母」。例如,孩子與朋友出遊,逾時未歸,也未有任何預告或知會,父母焦慮難安,徹夜不眠地尋訪、守候,此時孩子的交友和遊憩需求雖得到滿足,但卻嚴重干擾了父母的正常生活,則此事便成為「父母的問題」。
如果是孩子的問題,訓練孩子自己當家,獨立去面對;如果是父母的問題,則父母應與孩子溝通,讓他們瞭解問題的本質,再協同努力謀求解決之道。
下列幾個情境提供給父母練習,您認為父母和孩子誰擁有這個問題呢?如果孩子:
· 在公共場所當著父母面不守規矩
· 和兄弟姐妹打架
· 自己的東西到處亂扔
· 在學校裡不守規矩
· 未做作業
· 未準時上床睡覺
· 餐桌上不守規矩
· 和朋友相處不好
當出現「孩子的問題」時,父母應多用「反應傾聽」和「協助解決」來幫助孩子。父母不必也不應替孩子面對間題,但可以與孩子「共享情緒」。將心比心地瞭解孩子的情緒,進而化解孩子的情緒,甚而化解孩子與父母間的對立。
具體而言,父母可以:
· 應用「反映傾聽」,來澄清感受,建立同理。
· 活用「腦力激盪」,來與孩子共同探索各種可能的方法。
· 使用「方案評估」,理性地協助孩子抉擇。
· 建立「控制增強」,充分討論可能發生的後果。
· 確實「付諸實行」,方案力求具體化,並配置合理的時間表,執行監督工作。當然,最好是由孩子授權。
· 提出「事後評估」,預留下次討論的時間。
如果出現的是「父母的問題」呢?那麼,父母便要用「我──」語氣,向孩子提出問題,並徵求他們的合作來解決。
「我──」語氣通常包含三部份:
「描述」那個干擾你的行為,只要描述,不要責備。「當你出遊晚歸又不打電話回家時,……」
指出行為的「後果」,「……因為我不知道你在哪裡。」
指出你對這個行為後果的「感受」,「……我真的擔心你可能出事了,……」
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最重要的是平常的接觸、開朗包容;鼓勵接納的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可靠的良師益友;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表達,不要用腦去思考,多一分同理,父母與孩子的距離就近一吋。
父母不能替孩子做一輩子的決定,成長是孩子的權利。一對好父母相伴,成長的快樂和收穫是將更多更豐潤。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