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委會今天(31號)在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針對「無薪假」做專案報告,立委黃淑英問到,如果有廠商要休無薪假,但最後還是賺大錢,年底或隔年應該要多給員工一些分紅,勞委會主委王如玄當場同意,會研議修改休無薪假的協議範本。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表示,企業如果放無薪假,但還是有盈餘,她同意應該要多給員工一些分紅,而且這點在資方和勞工協調休無薪假時,就應該要放到協議書裡面,因此勞委會也會研議修改減少工資、降低工時的勞資協議書 。王如玄:『應該綁在協議時談,這跟談條件是一樣的嘛!範例我們會再拿出來再檢討一遍看看,有沒有需要做一些改變的。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中午通過立委臨時提案,要求勞委會研擬確保無薪假保障勞工權益規定,其中包含實施無薪假企業,應具體承諾一定補償或回饋勞工辦法。
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中午通過民進黨籍立法委員黃淑英臨時提案,鑑於部分企業實施無薪假情況浮濫,已違勞工基本勞動權益,勞委會應在2週內研擬確保勞工權益的相關規範。
立委提案明確指出,勞資協議範本應包含:企業無薪放假除應取得勞工同意外,也應取得工會同意;施行無薪假企業應承諾一定補償或回饋勞工辦法;並應審查企業對中國投資及外籍勞工申請狀況,以避免企業一面強迫本國勞工放無薪假,另一面又以外籍勞工補足勞動力的荒謬情形。
另外,委員會也通過民進黨籍立委田秋堇提案一般所稱的「肥貓條款」,要求實施無薪假企業CEO及董監事的薪酬及福利,應依無薪假實施人數、減薪比例,與勞工共體時艱。1001031
服務業和傳產員工看無薪假「有那麼嚴重嗎」?
- 2011-10-31
- 新聞速報
- 【中廣新聞/彭清仁】
大多數的科技業下半年景氣不如上半年,無薪假風聲鶴唳,不過看在傳產和服務業的眼中,覺得有些大驚小怪!部分服務業員工認為頂多就是換個公司,一樣能夠領薪水過活。
不少人認為,這兩年科技業採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後,科技新貴的身價已大不如前,轉進其它行業,還是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上週全球最大的LED廠億光,宣佈十一月開始實施無薪假,但後來發現引起社會各界極度關注,業者後來收回無薪假的決定,連日來也有不少企業老闆對無薪假發表看法,看在傳統產業和服務業的眼中,其實有些不是滋味!
早在今年的上半年,不管科技業、傳產或是服務業,都大喊缺人才,各地辦理徵才活動時,科技業還是最受青睞的行業,傳統產業開出再優惠的條件,但攤位上前來找工作的人還是稀稀落落,至於服務業也吸引不少民眾前往應徵。
而下半年的徵才活動中,科技廠的攤位明顯少了許多,前來找工作的民眾人數也比上半年少。對傳產和服務業來說,工作的機會相當多,但不少的求謀者對傳產則是興趣缺缺,徵才活動往往只能靠著服務業的攤位撐場面。
有服務業員工就相當不以為然的指出,一樣是工作和領薪水,科技業自從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後,實領的薪資不如以往,基本上已經與其它行業所得相差不大,尤其在服務業或是傳統產業,公司營運不佳時,縮減人力也是相當正常,根本沒有所謂的無薪假,就算被資遣,頂多就是換家公司,一樣會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據了解,由於年底是尾牙和結婚的旺季,服務業中的餐飲業,目前需才恐急,算是最夯的行業之一。
員工放無薪假董監事先減薪減福利 王如玄:有道理!
記者王鼎鈞/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田秋堇今(10/31)日在立院社福委員會中質詢時提到,放無薪假企業的董監事、管理高層是否應該減少報酬、福利?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說:「這個有道理!」
田秋堇批評,有些企業讓台灣員工放無薪假,但是外勞數卻沒有減少,這當中沒有連動。王如玄表示,自民國97年起就有個機制,對違法雇主可以開罰或停止外勞的聘僱。
田秋堇還問,放無薪假企業的董監事、高層是否應該減少報酬、福利?王如玄認為,「這個有道理!」
此外,因為行政院長吳敦義在去年說過,創造「無薪假」這名詞的人應該得諾貝爾獎;民進黨立委涂醒哲在質詢時,做了個牌子,要頒給勞委會和經濟部「搞笑諾貝爾獎」,但遭王如玄拒絕。
田秋堇接續涂醒哲質詢時痛批王如玄說,「不禮貌,妳今天會感到羞辱,是因為吳敦義講那樣的話,你都沒站出來為勞工講話!妳自己沒有當機立斷,沒有資格把板子拿走、丟在地上。」
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於每年10月初頒發,大約是諾貝爾獎得主名單宣布的時間,由科學幽默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主辦,授予「乍看好笑,引人深思」的十大成就,評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地點為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Sanders Theater)。涂醒哲認為,應該增設經濟類獎項,頒給吳敦義。
原文網址:
【員工放無薪假董監事先減薪減福利 王如玄:有道理!】 | 政治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10/31/11754-2753675.htm#ixzz1cMnOghOD
迫休事假名目多 變相無薪假藏黑數
自由時報 – 2011年11月3日 上午9:35政府忽視 不提出具體對策
〔自由時報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總統馬英九昨赴竹科化解無薪假困境,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簡稱電資工會)秘書長林名哲說,問題不在無薪假企業家數有多少,實際無薪假企業家數絕對超過勞委會、甚至電資工會公布數字,而是勞委會等政府部門刻意輕忽無薪假的嚴重性,且提不出具體解決的對策。
他指出,企業變相實施無薪假的方法很多,願意與員工協商、且誠實向勞委會通報的卻很少;就算電資工會架設網站、提供勞工上網填報,應該還是有不少勞工不知有此管道,實際無薪假企業家數絕對倍數於官方或工會數字。
對於馬總統拿三年前金融海嘯期間,勞委會接獲無薪假通報一開始就有四一六家,來形容「現在無薪假的情形並不嚴重」。林名哲很不以為然,他強調,就算只有一家企業實施無薪假、影響勞工合理權益,政府都應該用同樣謹慎的態度處理,怎可輕忽。
對有企業建議仿效德國採「工時記點」辦法,林名哲認為在台灣落實機會很低。他分析,德國工會體制健全,與資方可公平對話,但在台灣,有幾家企業真的有工會組織?現在無薪假可給薪、但要記帳,未來工時要補回的「工時記點」辦法,搞到最後,恐會讓勞工都變成臨時工或契約工 ,更損及勞工權益。
他並指出,從目前勞工通報資料分類,企業變相實施無薪假、減薪方法很多,一種是硬性要勞工月休至少三日,但不能請特休假,無異是逼迫勞工請無薪事假。
還有一種是強迫員工休假,有特休、就請特休,沒特休、就自己想辦法請事假;也有企業原本每日上班十小時,正常工時外的兩小時以加班費計算,這可節省勞退等成本,但現在卻要員工每日只上班八小時,沒加班費,等於減薪兩成。
竹科廠商建議 引進歐洲「工時帳戶制」
自由時報 – 2011年11月3日 上午10:19 〔自由時報記者洪友芳、廖千瑩/綜合報導〕不景氣掀起無薪假爭議,竹科廠商代表昨指出,科技業淡旺季變化大,過時的勞基法應修訂擴大工時彈性,建議引進歐洲國家的「工時帳戶」制;廠商並抨擊勞基法出勤紀錄落伍、不適用科技業,政府簡直將企業當成違法罰錢的「提款機」。
勞團表態反對 彈性工時吃定勞工
不過,勞工團體表明反對擴大彈性工時,認為對勞工是很大的權益改變。台灣勞工陣線痛批,政府無法管控無薪假的濫用在先,享受政府鉅額租稅優惠的科技大老,更提出吃定勞工的制度,完全以企業生產為考量,無視勞工個人與家庭的身心發展,馬總統如果囫圇吞棗地接受,恐將成為淹沒台灣勞工的土石流。
總統馬英九昨率部會相關主管赴竹科與廠商代表進行向企業請益的座談會,會前還先到台積電與董事長張忠謀闢室密談;台積電不對外透露談話內容。
對無薪假爭議,科學園區產業公會指出,目前產業景氣下滑,衰退力道與幅度可能超過金融海嘯時,建議政府提早因應。
中美矽晶董事長盧明光認為,產業在景氣低迷之際,不免要裁員或休無薪假、鼓勵休假、調班等,他建議仿效德國,准許企業將不景氣減少的正常工時記帳,等將來景氣恢復後,再用加班抵扣,這可避免裁員或休無薪假,不影響員工收入。
李焜耀建議 2週48時改一年結算
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焜耀指出,目前勞基法規定工時為每二週八十四小時,他建議改為一年結算,以符合全年產業淡旺季不同的人力需求,德國、英國都有「工時帳戶」彈性制度,值得參考引進。
李焜耀並指勞基法已是過時法令,他表示,勞基法規定「公司須有勞工出勤紀錄」,今年上半年大舉檢查科技公司,不合法就罰款。但其實除了生產線員工,科技業多採員工榮譽自主管理的工作彈性,上下班不打卡、不簽到;勞委會屢對廠商違法罰錢,簡直將企業當成「提款機」。
總統回應廠商提案建言,認為景氣起起落落,應檢討現行法規能否因應,他指示勞委會辦公聽會,找出勞資共識的對策。
對李焜耀建議修改勞基法、擴大工時制度彈性,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說,台灣有特定的產業結構,他能理解企業界想法,不過一年彈性工時已經不是純粹政府法令規範問題,必須經由勞資協商取得共識。勞委會近期會先蒐集相關資料、開公聽會聽取各界意見。
至於李焜耀批評勞委會每月查科技大廠出缺勤紀錄,把企業當提款機。潘世偉說,問題在於法律就訂在那邊、企業能不能遵守法律,他也舉例,「外商企業來台投資,都能遵守台灣勞基法等規範,台灣的企業為什麼不能遵守?」
勞團則表明無法接受一年的彈性工時,認為對勞工是很大的權益改變、牽涉體力負荷極限,勢必打亂勞工的生活。再者,馬政府先前說要促進工作家庭生活平衡,一旦彈性工時更改後要怎麼兼顧?
無強力工會 無法經勞資協議議定
全產總秘書長謝創智表示,國外的彈性工時規範,必須經過勞資協議,這是因為歐洲有強大的工會組織;但以台灣來說,六十萬家企業、只有八九一家有工會,等於近七百家企業才一家有工會,根本不可能經勞資協議程序議定彈性工時。
彈性工時改「整年」?勞團批太貪
作者: 游婉琪╱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1年11月3日 上午9:41中國時報【游婉琪╱台北報導】
無薪假風暴持續延燒,竹科大老向馬英九總統訴苦,並提出「彈性工時」概念,建議修正勞基法現行工時上限雙周八十四小時,改以「整年」為單位,放寬企業隨時調整工作時間。對此勞工團體痛批企業「貪得無饜」,直指過勞死頻傳的科技業「什麼時後遵守過勞基法?」勞委會則表示,將蒐集各國作法,研議修法的可行性。
現行勞基法規定勞工工作時間每兩周不得超過八十四小時,近來科技業受到景氣衰退影響,竹科大老拋出擴大彈性工時建議,希望政府能放寬工時規定,以整年度為單位計算總工時,讓雇主可以依照淡旺季的需求調整人力。
不過對於這樣的建議,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說,目前勞基法規定的雙周八十四小時「已經很彈性」,勞委會該做的是全面推動周休二日,而非走回頭路,讓雇主可以堂而皇之的將風險轉移到勞工身上。
孫友聯指出,竹科大老提及的「工時帳戶制」,歐洲各國大多是在「工資沒有降低,但總工時降低」的前提下,由工會與雇主間協商訂定,台灣如果在政府無法管控企業濫用無薪假的情況下貿然引進,只會讓勞工萬劫不復。
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則表示,能夠體解企業提出彈性工時想法,但制度改變需要各界共識,現行勞基法也是當年勞資政三方經過多次協商,磨合出來的結果。後續勞委會將召開公聽會,聆聽勞資雙方意見,另也會蒐集各國作法做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