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7-10 16:14:03| 人氣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活泉茶館388-從三斤一百到六斤一百的買賣策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3710

  

               上週五(7/5)為了強調事先籌劃的重要性,在小組中提出一個問題,假如夫婦二人現在60歲退休,不再賺錢,沒有房子,有存款新台幣500萬元,這樣每個月的生活開銷要多少錢?有人說15000元,也有人說2萬,還有人說3萬,顯然,每一家的生活開銷大不相同

 

  我們如果以每個月3萬元開銷來算,500萬元不到15年就花完了,所以有必要節省開銷,每個月花2萬,一年24萬,以現在定存年利率1.5%(立即被一個姐妹訂正,現在只有1.35%,我最近才去存的!)就算500萬元全存定存,一年的利息也才七萬多,根本不夠用,如果有6%的利息(那姐妹立刻應聲-高利貸啊!)存400萬,一年就有24萬的利息了。

 

    又傳來另一人的聲音,這樣我就不能退休了。所謂不戰而敗是也!

 

  孫子兵法說:「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在網路上查詢大家對這二段孫子兵法的解釋:

----------

「意思是說,沒打仗前得比較敵我優劣,若我優勢多,就可以得勝,少就難得勝,更何況沒有優勢?」

「上課時講師要我們以後在投資的路上要多算,因為唯有多去計算多加研究,才能讓自己勝率比別人高......

「具備致勝條件多就勝﹐少就不勝﹐何況一個致勝條件也不具備的呢﹖我從這些對比分析來看﹐勝負的情形就得出來了﹗」

「做好評估,做的越詳細,越有把握,戰勝的機會越大。做好評估,沒把握時戰勝的機會就少。要是根本不做評估,哪有得勝的機會呢。從作戰前有沒有先做評估,評估後,取勝的機會有多大,真的勝負,大概就知道了。」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必可勝。」我們必須有一個不敗的投資策略!

「真正會作戰的人,一定要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敵人無機可乘,同時,不錯失打敗敵人的任何機會。所以說,能打勝仗的軍隊,總是先備妥必勝的條件才敢出戰;打敗仗的軍隊,則是未做好準備就先開戰,心存僥倖,企求能有戰勝的機會。」

----------

 

  前面問題的解法不外乎「增加投資收入」和「減少生活開銷」這二個方式。

 

  減少生活開銷請參閱「活泉茶館336-省錢大作戰」(http://mypaper.pchome.com.tw/yahsam/post/1272046906)、「活泉茶館126-富足人生-重新定義節儉」(http://mypaper.pchome.com.tw/yahsam/post/1771902)、「活泉茶館118-擋不住的貧窮危機感」(http://mypaper.pchome.com.tw/yahsam/post/1662992)、「活泉茶館104-富足人生-錢都到哪裡去了」(http://mypaper.pchome.com.tw/yahsam/post/1475613)、「活泉茶館105-富足人生(3) 每月結算表」(http://mypaper.pchome.com.tw/yahsam/post/1489074)、「活泉茶館52-更加養不起的未來?」(http://mypaper.pchome.com.tw/yahsam/post/1275690

 

至於如何增加投資收入?請參閱「活泉茶館334-從三斤一百到六斤一百」(http://mypaper.pchome.com.tw/yahsam/post/1271028495

 

我們在「六月初看到荔枝的行情是三斤一百元,隔一、二天看到了四斤一百,再隔幾天,五斤一百元出現了,到了六月下旬來到六斤一百(同樣品質的產品,在不同時刻有不同的價格)。短短二個禮拜,出現了對折的行情,跟股票崩跌時蠻像的。」之後行情又會從六斤一百漲到三斤一百元

 

我們把行情列表出來:

三斤一百

133.3

四斤一百

125

五斤一百

120

六斤一百

116.7

 

這時我們如果投資370200元,在四斤一百與五斤一百和六斤一百時各買進6萬台斤,分別在五斤一百和四斤一百與三斤一百時賣出,如果行情順利時,我們就會有可觀的收入,如下表:

 

 

荔枝行情(每台斤)

買進數量(台斤)

買進金額

賣出數量(台斤)

賣出金額

三斤一百

33.3

 

0

60000

1998000

四斤一百

25

60000

1500000

60000

1500000

五斤一百

20

60000

1200000

60000

1200000

六斤一百

16.7

60000

1002000

 

0

 

 

買進總額:

3702000

賣出總額:

4698000

 

 

 

 

獲利:

996000

 

 

 

 

報酬率:

26.9%

 

萬一行情比較不順:

 

荔枝行情(每台斤)

買進數量(台斤)

買進金額

賣出數量(台斤)

賣出金額

三斤一百

33.3

 

0

60000

1998000

四斤一百

25

60000

1500000

60000

1500000

五斤一百

20

60000

1200000

0

0

六斤一百

16.7

0

0

 

0

 

 

買進總額:

2700000

賣出總額:

3498000

 

 

 

 

獲利:

798000

 

 

 

 

報酬率:

21.6%

 

再不順:

 

荔枝行情(每台斤)

買進數量(台斤)

買進金額

賣出數量(台斤)

賣出金額

三斤一百

33.3

 

0

60000

1998000

四斤一百

25

60000

1500000

0

0

五斤一百

20

0

0

0

0

六斤一百

16.7

0

0

 

0

 

 

買進總額:

1500000

賣出總額:

1998000

 

 

 

 

獲利:

498000

 

 

 

 

報酬率:

13.5%

 

最倒楣就是今年遇到梅雨把花都打落了,欠收!最便宜是三斤一百,空等了一年沒賺到錢:

 

荔枝行情(每台斤)

買進數量(台斤)

買進金額

賣出數量(台斤)

賣出金額

三斤一百

33.3

 

0

0

0

四斤一百

25

0

0

0

0

五斤一百

20

0

0

0

0

六斤一百

16.7

0

0

 

0

 

 

買進總額:

0

賣出總額:

0

 

 

 

 

獲利:

0

 

 

 

 

報酬率:

0.0%

 

如果荔枝可保存半年都不會壞也不需要儲存空間和設備,想賣多少數量都有人買,而每年的行情也都在這個價格區間上上下下(我買了好幾年,行情果然都是這樣),這倒是一項完美的買賣策略。

 

   在台灣的股票市場有「台塑」、「南亞」、「台積電」、「聯電」......還有一個「台灣50」,什麼是「台灣50」?我們上網查一下:

----------

元大寶來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簡稱台灣50臺證所0050)是臺灣寶來投信2003625日成立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以一千個受益權為交易單位。台灣50採取追蹤臺灣50指數的被動式管理,成分股包含臺灣上市股票市值前五十大的個股。

證券交易稅:為股票的三分之一,僅1‰。

交易手續費:費率為0.1425%。

收益來源:指數成分股的現金股利、開放借券的獲利金額、指數成分股及權重調整時,在被動式基金交易中的買賣價差金額。

收益分配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台灣50

1850

4000

2500

2000

1000

2200

1950

1850

收益分配為每壹仟個受益權單位所分配之現金收益,單位為新台幣元。實際金額請查看各基金收益分配公告。

收益評價日為每年930日。

台灣50指數

它是由台灣市值前50大的公司所組成

50家公司分別是

台積電、鴻海、台塑、台塑化、南亞、中鋼...... 50家公司的股價去計算出一個指數在2003年寶來投信依照這50家公司的市值大小推出"寶來台灣卓越50基金",你可以在股票市場買進台灣50,也可以去基金公司定期定額買進

 買進台灣50的好處有很多,例:

1. 簡單擁有台灣最好的50家企業:    買股票麻煩的地方在於,怕會選到地雷股,選擇台灣50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2. 買著不賣也沒關係,台灣50也是有股利的

----------

  綜觀上述,購買「台灣50」有三大好處:

(1) 證券交易稅:為股票的三分之一,僅1

(2) 不會是地雷股

(3) 買著不賣也沒關係,台灣50也是有股利的

(4) 成交量夠大

 

把「台灣50」當作荔枝來買賣,可保存很久都不會壞(不會是地雷股),也不需要儲存空間和設備(用網路下單交易,沒有實體,不用請員工),想買賣多少數量都有人賣買(成交量夠大),而且每年的行情也都有上下的區間(這個比較麻煩,不像荔枝大部份都在三斤一百到六斤一百之間跳動),不過它還有一項優點,就算套牢不賣也沒關係,因為台灣50是有股利的。

 

從「台灣50」上市到現在,我們把每年的最高和最低價都列出來如下表: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最低價

40.9

43.9

49.3

53.05

28.53

30.01

47.95

46.61

47.45

最高價

53.7

51.6

59.3

72.3

65.85

56.45

61.4

63.2

56

 

扣除剛上市那幾個月和今年的幾個月,我們可以得到九個年度的最高和最低價,我們找出一個重疊度最高的區間(至少五個年度都有出現),我們發現從47~59元正符合我們的需求,我們把做荔枝買賣的那套方法帶入可得下表:

台灣50行情(每張)

買進數量()

買進金額

賣出數量()

賣出金額

59

 

0

25

1471313

55

25

1375000

25

1371563

51

25

1275000

25

1271813

47

25

1175000

 

0

 

買進總額:

3825000

賣出總額:

4114688

 

 

 

獲利:

289688

 

 

 

報酬率:

7.4%

 

如果行情很完美,我們投入3825000元本金,扣除手續費和稅金一年可獲得289688元(把賣出金額乘上0.9975可得),年報酬率7.4%,這並不含股利的收入,年報酬率顯然比做荔枝買賣差很多,但經營起來也省事很多。

 

但如果行情不完美,例如2007年,我們同樣預備了3825000元本金,卻只做了一筆買賣:

台灣50行情(每張)

買進數量()

買進金額

賣出數量()

賣出金額

59

 

0

25

1471313

55

25

1375000

0

0

51

0

0

0

0

47

0

0

 

0

 

買進總額:

1375000

賣出總額:

1471313

 

 

 

獲利:

96313

 

 

 

報酬率:

2.5%

 

年獲利只有96313元,這一年只好吃以前的存糧了!若是以今年上半年來看那就更倒楣了,55元那一筆已經買到,但最高只漲到58.9元,就差那麼一毛錢,96313元的獲利就可以落袋了說!

 

也許這套買賣策略還需要再做修正吧!

台長: Sam
人氣(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