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泉2年8月7日
◎緊急通告
▲別忘了,明天是父親節。
Walker【Mail in】20020806
主題: 回家時多多注意自己家門及門前ㄉ地上
* 畫圈 表示白天不在家
* 畫月亮形表示晚上不在家
* 大家要注意
* 我們家這棟上禮拜因為我們家差點遭竊
* 所以管理委員會注意了一下各信箱的情形,還有們邊ㄉ對講機!
* trust me....
大部份的信箱都被劃上記號了
* so......卯起來擦.....
我家隔壁發生過....
你可能會發現你家信箱or對講機上有貼紙(也有用卡通貼紙),請注意
* 白色表示常常沒人在家
* 藍色表示半天有人在
* 紅色表示內有狗or保全
* 最近竊盜集團甚至改用'粉筆'做記號。
* 以下的情況在我家也發生過....
就是有人在對講機上把我家的按鈕貼成紅色,後來我把它撕掉了,
在上個月時我家對面的對講機被畫上了粉筆,結果那棟被偷了兩戶,
後來前陣子我家的對講機也被畫上了黃色粉筆,雖然不知道那是什麼
意思,但是還是努力的把它擦掉了。
so..........回家時多多注意自己家門及門前ㄉ地上或騎樓樓柱上有無特別的符號.......
有個竊盜組織利用早上10:00左右打電話給她的社區人家探詢'有人在
家嗎?',如果有人的話就回答'打錯電話了'
◎「Our Daily Bread」──唯一站著的
★但以理書第3章
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個金像、高六十肘、寬六肘、立在巴比倫省杜拉平原‧
尼布甲尼撒王差人將總督、欽差、巡撫、臬司、藩司、謀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員、都召了來、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開光之禮。
於是總督、欽差、巡撫、臬司、藩司、謀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員、都聚集了來、要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開光之禮、就站在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像前。
那時傳令的、大聲呯叫說、各方、各國、各族的人哪、〔族原文作舌下同〕有令傳與你們‧
你們一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就當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
因此各方、各國、各族的人民、一聽見角、笛、琵琶、琴、瑟和各樣樂器的聲音、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那時有幾個迦勒底人、進前來控告猶大人‧
他們對尼布甲尼撒王說、願王萬歲‧
王阿、你曾降旨說、凡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聲音的、都當俯伏敬拜金像。
凡不俯伏敬拜的、必扔在烈火的窯中‧
現在有幾個猶大人、就是王所派管理巴比倫省事務的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王阿、這些人不理你、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當時尼布甲尼撒沖沖大怒、吩咐人把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帶過來、他們就把那些人帶到王面前。
尼布甲尼撒問他們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你們不事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是故意的麼‧
你們再聽見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樣樂器的聲音、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卻還可以、若不敬拜、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對王說、尼布甲尼撒阿、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
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 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阿、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
即或不然、王阿、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當時尼布甲尼撒怒氣填胸、向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變了臉色、吩咐人把窯燒熱、比尋常更加七倍‧
又吩咐他軍中的幾個壯士、將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捆起來、扔在烈火的窯中。
這三人穿著褲子、內袍、外衣、和別的衣服、被捆起來扔在烈火的窯中。
因為王命緊急、窯又甚熱、那抬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人、都被火燄燒死。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這三個人、都被捆著落在烈火的窯中。
那時尼布甲尼撒王驚奇、急忙起來、對謀士說、我捆起來扔在火裏的不是三個人麼‧他們回答王說、王阿、是‧
王說、看哪、我見有四個人、並沒有捆綁、在火中遊行、也沒有受傷、那第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
於是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窯門、說、至高 神的僕人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出來、上這裏來罷‧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就從火中出來了。
那些總督、欽差、巡撫、和王的謀士、一同聚集看這三個人、見火無力傷他們的身體、頭髮也沒有燒焦、衣裳也沒有變色、並沒有火燎的氣味。
尼布甲尼撒說、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 神、是應當稱頌的、他差遣使者救護倚靠他的僕人、他們不遵王命、捨去己身、在他們 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別神‧
現在我降旨、無論何方何國何族的人、謗讟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之 神的、必被凌遲、他的房屋必成糞堆、因為沒有別神能這樣施行拯救。
那時王在巴比倫省、高升了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
---------------------------
有一次我到另一個城市的聚會中服事,當詩歌的聲音響起時,我習慣性地站起來唱,然而,其他的人卻都仍然坐在位置上,想一想我那時的窘境,我是唯一站著的人!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也都是孤獨站立的人,但卻因著完全不同的原因。尼布甲尼沙王造了一個九十呎高的金像,命令人民在聽見音樂聲時跪拜(但以理書3章1-5節)。
音樂響起時,所有的人都將額頭放在塵土中,這是對的嗎?不,這是錯的!這三位從以色列來的年輕人依然站立著(第12節)。
你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事嗎?尼布甲尼撒王大發雷霆下令將火爐燒得比平時還熱七倍,要把這三個不服從的人丟進爐裡。但他們並未被燒死;眾人看見他們在火焰裡遊行,且還有第四個人(神子)與他們同在火裡(第25節)。
做為一個基督的跟隨者,當其他人都對驕傲、貪婪、慾望、偏見的偶像跪拜時,請站在對的那一邊,即使你是那唯一站著的人,上帝將與你同在。
在上帝面前真誠地生活,
不用去管別人在做什麼;
只有上帝能夠把你衡量,
只有祂能審評是對是錯。Roe
●當你堅立在基督面前,就絕不孤單。(When you take your stand for Christ, you will not stand alone.)
************
8月3日早上,蘆洲囝仔品格俱樂部第一次開課,我在那邊當義工老師,才帶五個小朋友就讓我感到暈頭轉向。一下子他們說「這太ㄘㄨㄛˊ了」,一下子又不理你……,搞得我江郎才盡、黔驢技窮、不知所措,短短的二個小時,比當兵還操……。
回到家先睡個大覺,晚上七點半還有聚會。晚上六點時,打開電視看卡通「中華一番料理」,這是我許久以來第一次感到需要看電視來舒解壓力──甚至還有點不太想去聚會。
這次演到黑暗料理界與小當家他們一群人的對決,黑暗料理界想藉著料理來控制整個世界……。
禮拜天早上剛好家中沒人在看電視,便把Frank在鶯歌之旅時借給我的日劇「將太壽司」拿出來放映。將太的父親對他說,在料理界要有一番作為,除了技術的純熟之外,還有一樣,就是對人的「心意」。在「中華一番料理」中,把這個「心意」做了一番詮釋:料理要能夠帶給人一種幸福的感覺──比如說,一個人辛苦勞動之後,因為吃了這份料理能夠重新得力、沐浴在春風裡,得到充分的滿足。
我在想,我們是否對我們所接觸到的人都懷有這樣的一份「心意」──期待他們都能得著幸福?
從前我們在討論但以理書時,Jack常引用「即或不然」來質疑人對上帝的信靠是否出於一廂情願或者是盲目,他以考試為例,按著現實,考試不是考上就是沒有考上,若不管考上或沒有考上都說是神的旨意,未免太自圓其說了!但以我現在的體會覺得這是人對神的一種「心意」──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他們定意不讓神因他們的屈服而蒙羞。
在真善美進階講座中,講員講到一個「底本軍團」的故事。這個軍團是由一群基督徒所組成,他們為羅馬政府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在羅馬皇帝的召見中,各個軍團都向羅馬皇帝跪拜,獨獨「底本軍團」不肯向羅馬皇帝跪拜,他們說,我們可以為國家戰死沙場,但我們不能違背我們的神。為了逼他們向羅馬皇帝下拜,找來了劊子手,每數10個人就砍下一個人頭,直到有人肯向羅馬皇帝跪拜為止。輪完第一圈,大家還是屹立不搖。第二圈,第三圈,第四圈……直到所有人都殉道。
我那時在想,這樣的堅持有什麼意義?是不是白白葬送性命?但現在我覺得,就像保羅在使徒行傳26章19-21節「亞基帕王阿、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先在大馬色、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他們應當悔改歸向 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因此、猶太人在殿裏拿住我、想要殺我。」他們都對神懷著一份特別的「心意」。
目睹「底本軍團」為信仰殉道的那群軍人,後來也都信了耶穌,因為他們覺得,有值得這群優秀的軍人(底本軍團)堅持的信仰,必定是與眾不同的信仰。
有個故事,描述一位父親,每天晚餐都帶著妻兒一起禱告,他告訴兒子,上帝是他天上的父親,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禱告天上的父,請祂來幫助你。日復一日的教導,孩子對他在天上的父越來越熟識。在一次的意外中,這位父親離開了他的妻兒,而這位天上的父正是這位父親留給他兒子最大的祝福,代替了這位地上父親的位置,讓他的兒子仍能健康的成長。
在帶這群小孩,我真的是很缺乏技巧,但上帝給我一個心意,期待他們能得著幸福,而真正能帶給他們幸福的卻是這位上帝,我想,應該在小組team中向他們介紹這位上帝,那他們也能像那個兒子一樣,不論遇到什麼樣的環境,都能健康地成長。我想這就像「祝福」這本書中所說的『期待一個美好的未來』,然後『積極地投入以促成祝福的實現』。
▲祝福的五個基本要素
⊙表達關懷的身體接觸
⊙言語的表達
⊙肯定對方的價值與重要性
⊙期待一個美好的未來
⊙積極地投入以促成祝福的實現
○在雷去世之前,我們總是習慣在晚餐全家圍坐在桌前的時候,手牽著手,由他領著大家禱告,並為神在我們一天當中的帶領以及桌上的食物獻上感謝。在結束禱告的時候,他總會捏捏我的手說道:「主耶穌,謝謝你,因為你是凱倫、尼可、麗莎和我的牧者。謝謝你,因為你不會撇下我們不管。阿們。」
若是弟兄或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的去吧!願你們身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雅二15~16)
聖經所記載的祝福與我們常聽到的「口惠」是不同的!它教導我們有兩種途逕可以積極投入:
*將受祝者交託給上帝--讓上帝堅定他們所受的祝福
*將上帝的名和受祝者連結在一起,便是祈求上帝透過祂的能力親自堅定祂對人們的承諾。
①能如此祝福的信心和能力都是來自於全能的上帝,連說話的氣息也是由祂所賜。我們會有軟弱的時候,偶爾會言行不一,無法給予兒女完全的祝福,但是上帝賜給我們能力來愛人,祂的能力永不改變。
②讓他們明白上帝是他們個人的主,祂關心他們生命中的一切。強調 這個事實,就有如將一位隨時隨地鼓勵他們的摯友介紹給他們。讓上帝成為祝福的源頭,能給予孩子一種我們軟弱的人類所無法表達的安全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