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6-05 20:28:07| 人氣1,99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聖人 (孟子) 一番徹骨話 國君好仁,天下無敵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孟子



【原文】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閒,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注釋】



  [1]畎(quan)畝:田間,田地。[2]傅說(yuo):殷武丁時人,曾為 刑徒,在傅險筑牆,后被武丁發現,舉用為相。[3]版筑:一种筑牆工作, 在兩塊牆版中,填人泥土夯實。[4]膠鬲(ge):殷紂王時人,曾以販賣魚、 鹽為生,周文王把他舉荐給紂,后輔佐周武王。[5]管夷吾:管仲。士:此 處指獄囚管理者。當年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君位,公子糾失敗后,管仲隨他 一起逃到魯國,齊桓公知道他賢能,所以要求魯君殺死公子糾,而把管仲押 回自己處理。魯君于是派獄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國,結果齊桓公用管仲為宰相。[6]孫叔敖:是春秋時楚國的隱士,隱居海邊,被楚王發現后任為令尹 (宰相)。[7]百里奚舉于市:春秋時的賢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國,秦穆公 用五張羊皮的价格把他買回,任為宰相,所以說“舉于市”。[8]曾:同 “增”。[9]衡:通“橫”,指橫塞。[10]征:表征,表現。[11]法家拂士:法家,有法度的大臣;拂,假借為“弼”,輔佐;拂士即輔佐的賢士。



【譯文】  



  孟子說:“舜從田間勞動中成長起來,傅說從筑牆的工作中被 選拔出來,膠鬲被選拔于魚鹽的買賣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孫叔敖從海邊被發現,百里奚從市場上被選拔。所以,上 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体忍飢挨餓,使他備受窮困之苦,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心志,堅韌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人總是要經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錯誤;。心气 郁結,殫思极慮,然后才能奮發而起;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內沒有守法的大臣和輔佐 的賢士,外沒有敵對國家的憂患,往往容易亡國。由此可以知道, 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享樂卻足以使人敗亡。”



【讀解】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孟子所舉的例証是舜帝、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 奚六人。其實,為人所熟知的,還有姜子牙的故事。

  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云云,成 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后人常引以為座右銘,激勵無數 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奮起。其思想基礎是一种至高無上的英雄觀念 和濃厚的生命悲劇意識,一种崇高的獻身精神。是對生命痛苦的 認同以及對艱苦奮斗而獲致胜利的精神的弘揚。

  借用悲劇哲學家尼采的話來說,是要求我們“去同時面對人 類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快樂的科學》)

  因為,痛苦与希望本來就同在。

  說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太史公說得好:

  周文王被拘美里而演《周易》,孔子困陳蔡而編《春秋》,屈 原遭流放而賦《离騷》,左丘明失明而寫《國語》,孫胺腳殘而著 《兵法》,呂不韋遷蜀地而出《呂覽》,韓非子被秦國囚有《說難》、 《孤憤》,《詩經》三百篇,大多都是發憤所作。(《史記‧太史公 自序》)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他們身處逆境的憂患之中,心气郁結, 奮發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緣故。

  至于死于安樂者,歷代昏庸之君,荒淫逸樂而身死國亡,其 例更是不胜枚舉。

  所以,對人的一生來說,逆境和憂患不一定是壞事。生命說 到底是一种体驗。因此,對逆境和憂患的体驗倒往往是人生的一 筆寶貴財富。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說:“一切都經歷過了,一切都過來了!”這樣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風 順,沒有經過什么磨難,沒有什么特別体驗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 而也有价值得多呢?

孟子生平

孟子(約前385年—約前304年),名軻,其字不詳,有說字子車,有說字子輿,均不可信。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山東鄒城人。著有《孟子》一書。孟子師承子思,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

孟子曾仿傚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是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傳世,篇目為:《梁惠王》上、下;《公孫醜》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 (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據說,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遷地教子”、“三斷機杼”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著作

孟子著有《孟子》一書。有《孟子》七篇傳世,為儒家經典之一。性善論是孟子學說理論的出發點,其主要主張有“仁政”、“王道”理論。司馬遷認為《孟子》為孟軻自撰,“孟軻所如不合,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見《史記·孟荀列傳》)。但也有觀點認為,從書中用語來看,其編定者極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孟子》共七篇,篇目為:《梁惠王》上、下;《公孫醜》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哲學思想

一、心性論

1.性善與四端 —— 道德價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說」, 主要發揮孔子「仁」的觀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論基楚及尚未解釋「道德價值根源」的問題。因此, 孔子要建立「道德價值根源之自覺心」, 認為善是人的基本自覺, 這種自覺是表現於惻隱、羞惡、辭讓及是非四端。「四端」說明道德價值的自覺, 是與生俱來的。這便能補充孔子「仁」學理論的不足。

2.義利之辨 —— 道德價值的論證

孟子認為「四端」是內在於自覺心的, 屬於人的「本質」, 即所謂人的「性」。人之性, 必有異於禽獸之處, 這種「異於禽獸」的性, 便是「善端」。他指出, 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於受私欲蒙蔽。因此, 人應放棄私利, 以達到社會的公義。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個人道德觀。

3.養氣與成德

孟子提出必須靠修養及發揮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擴充存於內心的「四端」, 孟子稱之為「盡性」。「盡性」的修養, 培養出浩然之氣, 使人成為「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再以「心志統氣」, 控制自己的情感, 便能成德。

4.道德天

孟子認為現實世界是道德的世界, 而道德根源背後的標準, 便是「天」, 「天」表現於人, 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夠修養, 便能知天, 達致「天人合一」。

二、政治論

1.民本說

孟子指出「民為貴, 社稷次之, 君為輕」, 認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 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決條件。因此, 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 苦君主無道, 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 人民便應謹守崗位。

2.法先王

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傚法先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治政治, 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3.仁政與王道

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必須先有仁心, 然後方推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 是統一天下者必具備的條件。而仁政的具體表現,就是使家給人民、百姓安樂的王道, 要實行王道,又要“尊賢使能”。

4.德治觀念

孔子論“仁”, 是自覺的道德;孟子的“仁”, 則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應培養出德性,這是施行仁政的條件, 故主張“有德者執政”。

5.反對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 反對武力服人的霸政, 目的在減輕民生痛苦, 緩和社會矛盾, 故孟子主張「王道政治」, 反對霸力服人。

6.恢復井田制度

孟子認為理想的經濟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為國家公有,國家授田人民耕種, 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當作納稅,因此,農民便有“恒產”(恒常固定的田產),國家自會安定。

三、教育主張 —— 貫徹始終

孟子認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說:“謹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義”。而且, 孟子認為修養是求學的基點,但又認為人善性,是無法從外在培養(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終都要憑自己的思考來達致。修身方法上,主張自由發展,因勢利導。

此外, 孟子也十分重視學習環境, 置學子於優良環境中,施以自發的教育,方能成功。

孟子學說對後世的影響

A、啟發未明理學

孟子提出“內聖之學”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 只要每人擴充善性, 壓抑物欲之性, 自身反省。這種內省的修養方法, 成為後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顥、程頤、陸九淵、王陽明等宋明理學家, 都是繼承孟子這方面的學說。

B、形成“道統”觀念

孟子時, 更把堯、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 視為儒家的“道統”(一脈相承的知識系統)。從此, 儒家的道統觀念與儒家思想之間, 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

C、民本思想的影響

孟子的民本思想, 行仁政的主張, 一切以民心向背為標準。這套革命理論, 成為中國傳統政治理論的創見, 號然此說缺乏現代的民主精神, 卻成為傳統治制度中, 抑制君權的合理性淵源。

孟子“為民制產”的主張, 更成為歷代經濟制度的最高理想, 如隋唐的均田制。

孟子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孟子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從時代特徵出發,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詮釋,在基本遵循孔子論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學說的精神品格,從而發展孔子所創立的學說,使儒家思想保持了自身的活力。他在孔子解詩實際的基礎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理論,對孔子以“仁義”為標準的人格美和人格美的形成,都作出了合理的解釋,從而發展並完善了孔子的思想。

他以“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自詡,從人作為生命的主體和人的生存的意義的角度,強化了孔子“仁”的理論的思想內涵,使之成為具有生存價值的一種理想與信念。因此,他的理論雖然在許多方面都與孔子的思想在表述上有一些差異,但卻與之有著不可忽視的內在聯繫,在客觀上起了豐富、開拓和深化儒家理論見解作用。

堅信人性本善

孟軻的性善論是他“仁政”學說的基礎,也是他教育理論的根據。他認為人性是與生俱來的,人生來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為善的傾向。這些“善端”是天賦的,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

後天教育至關重要

孟軻認為人的本性雖然具有仁、義、禮、智的“善端”,但還必須通過教育,加強道德修養,儘量去擴充和發展這些“善端”。他主張只要人們不斷地探索內心的“善端”,就會通過對人性的了解而達到對天命的認識。

孟軻最強調的是內心的道德修養;但他同時也不否認後天環境對人性的影響。他認為後天的環境可以改變先天的心性,後天的惡習,可以使人喪失善性。孟軻認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為了爭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養“明人倫”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說:“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身後榮辱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是很高的。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

孟子名言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其進銳者,其退速;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孟子雕像
http://big5.china.com.cn/culture/txt/2007-08/20/content_8711750.htm
 

台長: 張一鼎 Yiiding Chang
人氣(1,995) | 回應(1)|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