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專家是這麼看待剛剛過去的二十世紀的,他們形容那是一個「焦慮」的世紀,因為人們為自己設立了許多目標,卻又難以去實現他們,因此對自己發生了一種質疑,這樣的情緒就會發展成焦慮,佔據了多數人的心靈。心理學專家也對二十一世紀提前下了一個墓誌銘,他們說這一個世紀將會是「憂鬱」的世紀,而憂鬱的起因,卻是現在人人渴望得到的「自由」。因為自由,人們漸漸的失去了原有的規範與目標,不認為有應該做的事存在,但是也因此而迷失了自我,不知道生命的價值。
就如同前教育部部長曾志朗教授的一篇文章中提及的:這樣的現象套在台灣近年來的社會現象,恰好完全一致。
近年來,由於社會的日漸開放,各種從前建立的價值觀正在重新被人們檢驗著,新的價值觀不斷的被提出也不斷的被打倒,使得人心迷失在這樣一個浩浩洪流之中,無所適從。於是有許多人開始輕視或忽視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甚至進而傷害自己的生命、侵害其他的生命,這樣的現象終於引起了普遍性的注意,所以生命教育的議題在台灣才逐漸的受到大眾的重視。生命教育的歷史,在這裡僅簡單的提到他在台灣發展的緣由,其他的由於已經在課堂上報告過了,所以就不再多做贅述。基於上述的理由,所以我比較認同傅佩榮教授的觀點,但這並不代表我不接受另外兩篇文章的一些觀念,這不是相互排斥的事情,這只是認同程度上的差異罷了。
其實從自己的求學歷程中去反省,發現自己許多觀念的建立,都要歸功於自己幸運的遇到很好的老師,他們曾經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點漸漸的影響著我,協助我建立起屬於我的一套價值觀。或許這樣的價值觀不見得能夠在現在完全的適用,但是他依舊是日常生活中可以供作參考的圭準,人類是以學習能力著稱的動物(畢竟都是自己講啦,老王賣瓜嘛…)因此我們所建立的價值觀也是具有彈性,可以與時俱進的。我想,價值觀是我們和世界相處的方法,就像五官一樣,幫助我們感覺世界;但是卻不是唯一的感官,我們應該還要透過其他的輔助,才能夠更深入的認知這個世界(不過現在的我,無法猜度那些輔助的方法是什麼,或許,那不過只是價值觀的變形,或者是形成的因子之一)。
生命的歷程充滿著各種可以預期和無法預期的挫折(例如突如其來的車禍,或是本來以為一定會過的科目被當掉…之類的事情。)而面對這些挫折的方式,所有的教科書以及人生路上的前輩們都會勸告我們要正面的迎接他,去正視這樣的逆境,把它當成考驗,就像是基督徒把所有的苦難都視為試煉一樣去接受他。還記得影片「影子大地」裡頭,男主角也是這樣告訴他廣大的聽眾的,不過當他這樣一個受人景仰的人生前輩,一個智者,在自己真正面臨難以承受的打擊時,他也無法一下子就依循自己的教誨,面對痛苦,然後克服這打擊;可見,這樣的要求在實踐上有多麼的困難啊。但是我們的生命教育試圖做的就是建立學生們有這樣的胸襟,有這樣長遠宏大的眼光;坦白講,我認為這樣的要求可能過大了一些,應該先要求他們尊重生命做起,慢慢的讓學生自己從中體會到短暫的挫折對整體的生命影響可能沒有那麼大,這樣的信念是要打從心底生出來的,而不是在書上寫寫、嘴裏說說而已。這也是我不太能贊同生命教育獨立成一個科目,進行教學的原因。我覺得生命教育既然是一種價值觀、道德觀的養成教育,就應該要把這個目標融合在各科之中,乃至於融合在日常生活的指導當中,所謂言教不如身教,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啊?如果一定要把他獨立成一個科目,我可以接受的理由就只有:這樣才能引起社會的關注和家長的重視。台灣人對各種科目的取捨,向來是不考試的就不在意他;因此若要引起學生對這的議題的重視,這大概是不得不為的趨勢吧。
在前文中,我提及自己比較能夠認同傅教授的這篇從「憂鬱走向創意」;在文的尾聲,他用了相當多的文字強調信仰的重要,並且聲稱信仰能夠解答生死的問題,所以是最徹底安頓生命的途徑,對這點我持保留態度。
我同意信仰的重要性,更同意傅教授所說的「信仰不等於宗教」這樣的話,但是我無法同意宗教是最徹底安頓生命的方法,相反的,我認為那是最簡單的做法,或者是一種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的方式。因為多數的人在選擇自己的信仰之前,不曾檢視過自己的內在,而在這樣的狀況下做出的選擇,我認為是很隨便的把自己託付出去,這根本就是一種逃避。那麼,信仰能夠回答生死的問題嗎?或許吧,但是如果不是經由本身反覆沉思得到的,就算是真理,對那人而言不過是地上的一張落葉而已。
或許有人注意到,我在這篇心得中,把生命教育的受教對象限定在學生這個範圍裡頭,那是因為我著眼於學校教育的緣故。生命教育在現階段主要是放在學校的課程中被考量的,而且學校本身也是教育的重要單位,除了家庭以外,一個人的各種價值觀有很大的部分受到學校教育與老師的影響,因此我把討論的重點擺在學生的身上;何況,要在學校以外推行教育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啊?
生命教育是當前熱門的課題之一,然而生命教育也像其他熱門的事情一樣,許多人只不是聽過他的名稱,就以為自己了解的很透徹了,但其實只不過是皮毛而已,即使是寫這份心得的我,也不見得了解多少。生命教育的推動,除了要真正落實到教育層面以外,當然更要落實到生活層面,我相信唯有透過教師的身教薰陶,才能在學生的身上看到成果。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