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是我修「台灣文化導論」的作業,只節錄我自己寫的部分,關於各族的簡介就省略不提;有興趣的話歡迎去拜一拜估狗大神。 ^_^
在漢人來到這片土地之前,台灣的土地上就已經住著許多的土著民族,包括廣為人知的高山九族和近年來逐漸被重新發現的平埔十族。這些民族間彼此有許多的相似,也有許多的不同,他們的社會文化是相當多樣化的,本文將對他們的傳統社會文化略做簡介。
前面所稱平埔族與高山族的分類,是依照他們居住的環境地形予以區分,一如所謂的「山地山胞」與「平地山胞」這種稱謂的劃分依據,是功能性的而不是人類學的劃分方式。但是如此一來,我們無可避免的面臨將居住在平地的雅美族劃入高山族裡的窘境。在早一點的文獻裡,則稱呼平埔族為「熟番」、高山族為「生番」,這則是依照他們漢化的程度加以區分的;顯而易見的,這包含了非常嚴重的沙文主義在裡頭。因此在一九九四年的修憲會議上,將台灣土著民族的正式稱謂,訂作「原住民」。
在實際的調查文獻中發現,其實原住民族並沒有「民族」的概念,而是以生活上、血緣上有密切相關的「部落」此一功能單位來區分彼此的異同,而同一族的各部落之間分佈的範圍有往往相隔甚遠,甚至語言也會有所出入。而從前的學者在訂定原住民族的族名時,可能只採取某些部落的意見,而不像現在主流的意識-由該族群的成員自訂其稱呼;因此,在族名的稱呼上常常有許多的分歧出現;這也是近年法定的原住民從原本的九族擴張到現在的十一族的原因之一。不過不管台灣的原住民被分為幾族,大部分的原住民在其體質、語言與傳統社會文化上有其相似性。
人類學家從台灣原住民的語言中找到一些共同性,並且將其和菲律賓、馬達加斯加等太平洋、印度洋各地島嶼的語言統整歸納於「南島語族」裡頭,人類學家更進一步從各族之間語詞的演變推測各個族群之間的關係、分佈情形。除此之外,他們的經濟行為則大都限於漁獵、游耕或燒耕;而且令人驚訝的是,即使十三行文化人已經懂得使用鐵器,現存各族的原住民卻都沒有冶鐵的技術。雖說如此,大部分的原住民族都擁有相當優良的紡織與製陶技術。
在宗教上,台灣的原住民族傳統的信仰重心是以崇拜祖先的祖靈信仰為主的泛靈信仰,並且從之延伸出許許多多的巫術、占卜、禁忌、圖騰文化與祭典;實際上,這些信仰與禁忌的觀念帶給他們對自然萬物的敬畏,相當程度的符合了現代所謂「進步」的生態觀。
(中略)
台灣原住民的生活習慣與社會文化等俱和後來才移居至此的漢人文化有所不同,原住民(尤其是平埔族)受到在經濟上佔有優勢的漢族文明衝擊後,漸漸的改變了原有的種種文化。其中以耕作形式受到的影響最大,原住民的耕作形式從燒耕、游耕變成定耕形式,並引入牛、犁、肥料等增加了農作物的生產量,作物種類也從小米轉變成以米為主。除此之外,漢人的父系社會也使得部分原住民的母系社會漸漸消失、轉變。然而文化上的衝擊並不只發生在原住民身上,也同樣的發生在前來開墾的漢族身上,這些改變如今我們可以從一些詞彙或地名尋找到蛛絲馬跡。例如台語稱妻子為「牽手」、稱虱目魚為「麻蝨目」;萬華的舊稱為「艋舺」、高雄舊稱為「打狗」等皆是受平埔族語言的影響。
隨著時代的演進,原住民的文化在這個社會裡日益顯得弱勢與疲軟,文化的流失以及語言的失傳是值得重視的問題。如果一個民族不能保有其特有的語言,就難以凝聚自我的意識,其他的社會文化也將無以憑依。雖然近來原民意識抬頭,開始加強傳統文化的復育,但是佔了島上人口多數的漢人族群對原民的心態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仍舊以「番人」視之、將他們富有深厚意涵的各種祭典當成餘興節目般的演出;如果政府不能在這方面的教育有所作為,原住民文化的真正重振恐怕還有段艱辛的路程要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