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29 01:20:54| 人氣6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段自白式的過往文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以下文字記於2005年11月21日(有重新編排)


我的確是比較擅長說故事而拙於說理.在史記叔孫通列傳裡.司馬遷對叔孫通的評價是” 大直若詘 道固委蛇”.我是認為在有些時候.真理這東西是無法直接呈現的.溝通重要的是心意相通.所以氣力用盡的說理往往比不上有默契的會心.有心的人可以在故事裡找到人事物件的原型.所以我常喃喃自語的說:有心的人會懂.

我探索這世界的過程依附的是情.理這兩軌.有時偏情.有時偏理.變化的箇中源由我自己也難以理清.去年秋冬之際看叔本華的哲學.坐在木床上看書的我.喜悅到難以自持.邊看邊用拳頭敲打床版.這是接觸真理的喜悅.多年前看哲學史看到亞里斯多德面對指責他批評自己老師柏拉圖的言論.亞里斯多德冷靜的回應: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當時只看到亞里斯多德對真理的堅持令人尊敬.

後來閱讀近代史.讀到張勳復辟.康有為跟他的學生梁啟超站在不同陣營.向來尊師重道的社會對梁啟超的立場提出質疑.梁啟超就拿亞里斯多德的話來回應.當時我也認為梁啟超站在對的這邊.站在真理的這邊.一陣子後再讀同樣史事.才看到康有為的說法.康有為是認為梁啟超太不重情.拿修理老師的錯誤來當作自己愛護真理的頭飾.等同是逢蒙射后羿(徒弟殺師父).這時候.我才看到了人與人之間所在乎的”情”.

等到康有為沒落.梁啟超的人生之路也曾遇到不被社會接受與了解的窘境.他的不滿之情一樣像是即將被刺殺的鬥牛:十年之後當思我.舉國若狂欲語誰?他說這話也就代表他的理跟這社會的理已經無法溝通了

因此我認為所謂世俗的道理.矯飾的部分太多.拿來要求別人容易.要”人”真真切切卻面對這些道理去負責任.去行規矩.那跟揮劍自宮沒兩樣.子夏被魏文侯請去魏國教授儒家的思想.子夏可以教別人如何當君子儒.後來自己卻難以避免的變成小人儒(因為兒子死而哭瞎了眼睛).

真實的情況往往是.說理的人難以改變無理的人.因為這些理都不是真的.這些說理的人偶發性的理不直氣仍壯行徑正好可以解釋.這世界的例外太多.既然例外太多.那不能正中要害還是一體適用的道理還是能免則免吧.

相對於文字.目前我比較喜歡用說話來溝通.言語一出.轉瞬消失.情理溶於文字與聲調.有另一種美感.


台長: X
人氣(66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