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一個會議裡面聊到我對於保守主義者的厭惡,跟我開會的人說他不相信有人會禁止小孩看漫畫和電影,認為那只是個案,我苦笑了一下,不想再跟他辯下去。其實你沒遇過,不代表不存在,而且那些封閉主義者的存在,不但傷害很多人的感情,也是造成價值觀對立的元兇,所以我的文章裡面永遠在「檢討」這些人,不是我偏激,而是我注意到問題的嚴重性,最嚴重的地方在於這些人的理論大多數都存在著偏見以及歧視,比如說對大眾文化有偏見,以及對於「跟他們的價值觀不一樣的人」充滿歧視,而最容易被歧視的就是同性戀族群。
美國小品電影《愛在同志聖誕節》(Make The Yuletide Gay)在許多同志影展受到歡迎,主要原因在於他用輕鬆角度討論同志族群的「出櫃」問題,是同志電影裡面比較不壓抑的一部作品。當然我們不能怪同志電影為什麼常常拍得那麼沉重,因為同志族群是典型的被壓迫者,不管社會開放到什麼程度,都還是會受到部份人士的不理解,甚至責備,那些人以宗教、倫理當後盾,事實上就是「你跟我不一樣,所以我討厭你」,長期受到這樣的不公平對待,難怪同志會這麼悶,所以現在有一部電影可以讓鬱悶情緒找到出口,當然是難能可貴。
故事描述聖誕節返鄉的大學生,不敢向家人公開自己的男同志身分,他的同志伴侶也因為被家人知道是同志身分而在佳節時刻慘遭遺棄,他的父母刻意撇下他,自己出國度假,讓他落得無家可歸的地步,只能在自己的男友家裡過節,卻因為男友尚未出櫃,害他只能以同學的身分登門拜訪,讓整個聖誕節都過得有夠尷尬。當然最後還是必須面對坦承的時刻,你遲早都要向家人坦承你是個 Gay,至於父母聽到這個消息以後臉上會有幾條線?當然是無可預期的一場災難!
為何同性戀會變得難以啟齒?主要原因在於異性戀比較多,如果世界上同性戀比較多的話,說不定會變成異性戀比較難以啟齒,所以這個社會根本就是「多數壓迫少數」,於是「少數」就形成一種壓力,尤其是返鄉過節的時刻,這種壓力會被放大好幾倍,因為面對著那一大堆要幫你介紹女朋友,或是問你為何沒結婚的人,你該如何開口說自己喜歡的是同性?電影以輕鬆爆笑的方式把這些難題一一帶過,但如果整個社會的觀念不改,這樣的問題還是會讓很多人笑不出來。
本片屬於輕鬆喜劇,沒有批判性(倒是我的文章比較有批判性),刻意用聖誕節的精神來講出理解和關懷的本意,片中那對超級樂天派的父母雖然稍嫌理想化,卻也演出屬於這個節慶的一番盼望。如果要我跟聖誕老公公要一個禮物的話,我的聖誕願望是讓這個世界能夠少一點偏見和歧視,讓每個人都生而平等。
--------------------------------------------------
*男同志情侶回家過聖誕,該如何向家人坦承性向?
*如果每個人都像這對父母一樣豁達,同志就不會那麼煩惱了!
*年輕時代的初戀情人,能不能接受你「轉性」變同志?
*無論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愛上一個人都是美好的事。
*讓這個世界能夠少一點偏見和歧視,讓每個人都生而平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