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次大戰、美國嬰兒潮之後出生的那個世代,開始對當前的社會環境產生一股反動的思維,而這群反抗政治與權威的年輕人,透過四處流浪的生活方式來反應出他們對民族主義和越南戰爭的不滿,一方面批判著中產階級的主流價值觀,一方面又拿著吉他、抽著大麻、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高唱著「愛與和平」。這些人雖然不見容於當時的社會,卻有著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不了解他們的人直稱他們為「Hippie」(嬉皮),卻抵擋不住他們對整個時代造成的衝擊!
那一年,是1969年。一個年輕人禁不住父母的請求,回到家鄉協助經營一間破舊的小旅館,為了吸引人潮聚集,於是排除萬難,舉辦一場「胡士托音樂會」,沒想到就是這樣的無心插柳,竟然讓這個破舊的小鎮寫下歷史,不但把五十萬人聚集在美國東岸,還有一百萬人因為擠不進去而在沿路上聚集,造成萬人空巷,而且這場三天三夜的搖滾演唱會,更成為當時嬉皮文化的最高峰。雖然在那之後沒多久,就因為種種複雜的因素,導致嬉皮的逐漸凋零,但是當時的故事、當時的音樂,卻在多年以後依然傳唱不絕。或許嬉皮已死,但是純真不滅。
在經歷過好幾部悲劇的沉重氛圍過後,李安透過『胡士托風波』這部電影,帶著觀眾重新體驗60年代的美好記憶,也找回了當年『喜宴』的喜劇味道,雖然還是那一套文藝腔,可是在本質上是輕鬆自在的。雖然這樣的「輕鬆」不免流於平淡,可是比起『斷背山』或『色戒』的那份壓抑,『胡士托風波』顯然比較浪漫,也比較單純。
當然,李安不可能懂搖滾樂,所以電影裡面對於音樂的描述顯然避重就輕,甚至連音樂會的場景在片中也是面貌模糊,所以在電影裡並沒有出現「鮑伯狄倫」,也沒有出現「吉米漢醉克斯」,更沒有出現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搖滾樂手,只有短暫出現的「麻花樂團」驚鴻一瞥。相較之下,李安對親情的描述多過於對音樂的描述;對人文的描述多過於對搖滾的描述,所以『胡士托風波』不是一部關於音樂的故事,而是關於舉辦音樂會的這群「人」的故事,那些關於家庭、關於人文的情感,才是李安最拿手的部分。如果說電影裡有任何關於「搖滾」的痕跡,也許可以說是背後的那份精神,或者生活態度。創辦音樂會的男主角陰錯陽差的錯過這場音樂盛事,他自始至終都沒有看到這場演唱會,卻從四週的氛圍裡面,體驗到真正的搖滾精神,進而決定踏上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省思著內心轉變的意義,也和家人、和環境之間,達成某種程度的寬容與和諧,就如同這場音樂會一樣,沒有暴力;沒有憤世嫉俗,只有真正的解放、自由,以及「Peace&Love」。或許,這才是李安眼中的搖滾精神吧!
60年代,是社會轉型的關鍵期,那個時代之所以那麼值得被緬懷,是因為那時候的人們相信世界是可以被改變的!雖然一直到現在,世界依然沒有改變多少,也或許我們根本就失去了當年那些人的勇氣,再也不敢去對抗體制、挑戰權威,只留下一個遙遠的美夢,描述著當時的人們曾經那樣精采的活過!當然有人會說:嬉皮文化所帶來的藥物濫用以及糜爛的生活方式,腐蝕著年輕人的心靈。我也並不否認這其中有許多東西仍然具有爭議性,但是「回憶」之所以美好,就是因為有些東西是可以被美化的!李安透過『胡士托風波』,用浪漫的方式保留了那個年代最美麗的部分,也在緬懷與嚮往之中,重新找回每個人心裡的那個理想國度。
--------------------------------------------------------------------------------------
*男主角狄米崔馬丁,無心插柳的完成史上最偉大的音樂會。
*以『美國派』的搞笑老爸聞名的尤金李維(左)這次也來湊一腳。
*伊梅達史丹頓(左)飾演的刻薄老媽,是整部片的靈魂人物。
*李佛薛伯(右)男扮女裝的「金剛芭比」造型,超好笑!
*吃了迷幻藥的主角們,進入一個炫麗繽紛的迷離世界。
*片中的裸露鏡頭,沒有色情意味,只有解放意味!
*李安在現場導戲的畫面,展現出國際大導演的風采!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