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大製作的蝙蝠俠電影,誕生於1989年,後來在賣座效應之下,又拍了多部續集,直到1997年的第4集《急凍人》(Batman & Robin)評價奇慘無比之後,才正式宣告這個系列已經被「玩殘」!原本以為這個「把內褲套在頭上」的傢伙,已經永遠不可能再出現,沒想到2005年的《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又讓蝙蝠俠再度站上高峰,於是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藍以及全新的蝙蝠俠克里斯丁貝爾繼續乘勝追擊,2008年的這部《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與其說是最新續集,不如說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它不但成為有史以來最好看的蝙蝠俠電影,而且看完以後除了讚嘆之外,幾乎找不到其他的形容詞!
《黑暗騎士》和以往的蝙蝠俠電影有非常明顯的風格差異,不但刻意脫離以往那種華麗繽紛的娛樂走向,甚至連《蝙蝠俠》三個字,也沒有出現在電影海報上面,顯現出導演有意突破傳統的決心。於是一個以漫畫為藍本的傳統英雄故事,竟然被塑造出前所未見的龐大格局,在接連不斷的爆破追逐與精采刺激的視覺賣點之下,還能兼具深度,整部電影看起來不再像漫畫電影,反而像極了《無間道》之類的警匪電影,或者社會寫實電影,不只描述傳統的善惡交戰,也讓「正」與「邪」不再只是一種絕對的形式,而成為天平兩端的相互拉鋸,直接挑戰真實人性的善惡道德觀。
「小丑」是蝙蝠俠系列裡最被推崇的反派角色。當年老牌影帝傑克尼克遜演這個角色的時候,就已經廣受討論,而在《黑暗騎士》當中,已故男星希斯萊傑用一種更深刻的角度,透過這部最後遺作,重新詮釋這個有史以來最囂張的街頭罪犯,他那精湛的演出,讓「小丑」成為全片焦點,鋒頭甚至蓋過蝙蝠俠。看到他那張畫著慘白濃妝,張著血盆大口的陰森臉孔,就足夠令人不寒而慄,再加上那種漠視一切的狂妄態度,不只無惡不作,更善於操控人心,不但連代表正義的檢察官都在他的挑撥之下,被仇恨矇蔽理智,那些盲目的群眾也因為他的煽動而仇視蝙蝠俠,甚至為了自保,不惜自相殘殺,也讓正義原則成為一種諷刺!
當所有人都被陰險的人性弱點玩弄於鼓掌之間,當法律只能保護懂法律的人,當代表正義的蝙蝠俠無法被世人所理解,最後也只能承擔著莫須有的罪名而被警方追捕,只剩下那個被蝙蝠俠救出來的小孩,留在那裡不解的問:「為什麼蝙蝠俠要逃走」?為什麼作惡多端之人未必能夠得到懲罰,而實現正義之人卻只能被迫躲在黑暗中?大人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因為這種叫做「現實」的東西,也許要等他長大了才會懂。
小時候,所有的人都告訴我們:正義是一種高貴情操,所有的電影、電視、漫畫也都告訴我們「邪不勝正」的偉大道理,等到長大以後,當我們將「正義」作為行事準則,卻又很容易就會發現,那些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道理,在這個險惡的現實世界裡未必適用,正義的下場不但是孤獨,而且還可能招來誤解,甚至報復。所以除非你選擇「獨善其身」或者「明哲保身」,否則當你決定站出來堅守正義原則的那一刻起,你就注定要比別人承擔更多,也或許不是人人都有勇氣去面對那些沉重的正義,所以蝙蝠俠這樣的英雄題材,始終會是銀幕主流,那成為一種理想的投射,也成為無所適從的現實人生裡,另外一種期盼或撫慰。
*克里斯丁貝爾(左)在片中擁有企業家與蝙蝠俠的雙重身分。
*蝙蝠俠是正義化身,卻必須承擔世人的誤解與宿命的掙扎。
*正義的檢察官被仇恨矇蔽,成為動用私刑的「雙面人」!
*希斯萊傑以小丑這個角色,為他的人生劃下句點。
*「小丑」的詭異裝扮與神經質的冷血個性,令人不寒而慄。
*「小丑」掌握人性弱點,將眾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著名場景:高譚市,以寫實面貌呈現在觀眾面前。
*功能齊全的「蝙蝠摩托車」,成為全片最受矚目的超級裝備!
*蝙蝠俠以黑暗迷離氛圍,重新思索正義的本質。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