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2-21 19:24:12| 人氣8,207|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推薦 14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橘子貓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奇書之一,故事融合了妖魔奇幻,宗教哲學和真實歷史。小說本身很生動,要把故事拍得有趣很容易,但要拍得合理就不是很簡單,小說是用平面鋪陳的方式說故事,讀者可以經由文字陳述了解人物的心理變化和邏輯;而電影是由主觀的立體角度陳述,要經由表露出來的行為及對話,才能將角色的內心思想呈現。
 
電影《西遊記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保留了原著的,改動了一些地方。
成功地把故事說的合理又精采。
團隊信任
《三打白骨精》是場團隊建立共識的重要回合,原回目是小說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孫悟空第一次被唐僧趕走,雙方信任不足。小說裡唐僧是平面人物,孫悟空是立體人物。唐僧一直以主觀想法在面對外界,對於悟空的信任和反映都很被動,電影在這裡給了他很好的平反解釋。
 
在一開始的結合,就是你不情我不願的狀況。因為金箍被套上了,不走到十萬千里外的雷音寺取不下來,於是猴子被迫去取經,唐僧被迫接受猴子的保護;猴子毛毛躁躁,看到妖怪就打,唐僧溫溫儒儒,看到被打死的生命覺得不忍心。這個時候,雙方的想法有落差,溝通不良。但為了同一個目的地,還是勉強前進。小猴子在這個時候,取經意志尚不堅定。孫悟空代表的是心猿意馬的意識心,代表的是心的廣大與善惡。
 
本來的組合就是鬆散的,一但遇到侵略,內在關係就產生了變化。
 
 
妖怪也需要計謀
 
《三打白骨精》這段故事用了三個層次讓雙方關係從動搖、分化、到緊密。《白骨精》的離間、反間計用的很好,打不過就挑撥,再擴大兩人的心結。唐僧最不喜歡猴子一棒把人打死,白骨精就善用這點,用無辜慘死的假形象,成功地讓唐僧把猴子趕走。
 
妖有人性,這個故事把妖怪為何怨念深重,交待的很清楚,比起過去純粹只是想要常生不死的妖怪,更有層次。她想報復人類,所以想要永世為妖。明白了妖的故事之後,妖突然也讓人同情了起來。
 
白骨精不是光有美貌沒有智慧的妖精,她善長使用攻心計,掌握敵人的弱點與情報。
 
第一層是化身村婦與兩個女兒,這是第一次交待妖怪的前世。她抓住唐僧的弱點也強化了猴子的毛躁。僧、豬、沙三人分別看到猴子打死人,比起原書中打死一提罐女子還有強度。在這個時候白骨精觀察到唐僧對猴子的緊箍咒,觀察敵情後,轉換作戰策略。
 
於是二打時,進入到第二個層次,白骨精找上孫悟空,帶它去看猴戲,提議兩人(妖)聯手,讓白骨精吃了唐僧,讓孫悟空獲得自由。白骨精使用了《孫子兵法》中的反間計,去聯合敵營中的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只是提議失敗後,白骨精才又回到老路,抓住唐僧的不忍心,讓猴子被趕走。
 
第三個層次是畫面最華麗的特效點,最後歸隊的孫悟空和唐僧都明白了自己在團隊的位置。妖精的計謀能不能成功,一開始只建立在團隊的信任度。要能攻而不破,需要信任;而維持團隊運作則是靠著包容,三打的意義就在這裡,能理解對方,才能長遠的走下去。
 
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看的是真相,唐僧看的是心相。不是不相信孫悟空,而是明白眾生平等,不是用你死我活,成就真相。等到孫悟空能理解唐僧的想法,回到團隊時,心裡的金箍才真的被拿下,從水中的倒影裡已經看不見頭上的金箍。
 
而唐僧經歷生死,用捨去換得,才明白他要取什麼經,要度什麼人,不是靠「說」和其他人打天下而已;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才能得人心。真相可能不只一種,只是猴子的觀點和和尚的觀點不同而己。能夠互相明白和包容後,溝通才真正的完成。這一行人是經過這個關卡後,才重新凝聚意識,真正一心一意,前往西方取經之路。
 
 
「你不也是妖怪嗎?」
 
師徒在前往求取「真相」的路上出現了分歧。
 
 
《西遊記》在小說裡當唐僧是俗人,遇事就怕,也看不出對方是妖怪,一昧的慈悲;耳根子又軟,常聽信了別人的一面之辭,不相信忠誠的孫悟空。後世都把唐僧當成無能主管、昏君的象徵。
 
但這裡給了唐僧新的形象定位,讓唐僧的形象更接近心有慈悲的出家人。在初遇豬妖和沙妖時,孫悟空作勢要他們掉落懸崖,唐僧出手相救,孫悟空不明白的大喊:「他們是妖怪啊!」,唐僧笑著反問:「你不也是妖怪嗎?」
 
平等的看待生命,是這個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
 
妖變人,人不如妖,妖能成佛。這個故事交織著無我的平等思想。
 
紅顏與白骨平等,如果不度化白骨精,唐僧過不了自己的關。唐僧選擇直面自己的關卡,從心相裡看見智慧與涅盤。唐僧選擇的真實和孫悟空的真實不在同一個層次裡面。
 
孫悟空的任務是保護唐僧,找的是兩元對立,非黑即白的真相,白骨夫人在他的眼中,是妖,是地獄。唐僧是佛家,求的是物我兩忘的度脫真相,白骨夫人是白骨夫人,能夠被救贖,於是帶她離開苦難。唐僧的「打死我」,對悟空來講不只是信任關係,還是一個了悟,明白對方在什麼位置,正常做什麼事。故事到了這個地方,才真的圓滿。
 
 
 
 
文/橘子貓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奇書之一,故事融合了妖魔奇幻,宗教哲學和真實歷史。

小說本身很生動,要把故事拍得有趣很容易,但要拍得合理就不是很簡單,小說是用平面鋪陳的方式說故事,讀者可以經由文字陳述了解人物的心理變化和邏輯;而電影是由主觀的立體角度陳述,要經由表露出來的行為及對話,才能將角色的內心思想呈現。
 
電影《西遊記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保留了原著精神,改動了一些地方。成功地把故事說的合理又精采。


團隊信任的建立


《三打白骨精》是場團隊建立共識的重要回合,原回目是小說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孫悟空第一次被唐僧趕走,反映了雙方信任的不足。小說裡唐僧是平面人物,孫悟空是立體人物。唐僧一直以主觀想法在面對外界,對於悟空的信任和反映都很被動,電影在這裡給了他很好的平反解釋。
 
一開始的結合,就是你不情我不願的狀況。
因為金箍被套上了,不走到十萬千里外的雷音寺取不下來,於是猴子被迫去取經,唐僧就被迫接受猴子的保護;猴子毛毛躁躁,看到妖怪就打,非我族類的就一棒打死。唐僧溫溫儒儒,看到被打死的生命覺得不忍心。這個時候,雙方的想法已有落差,再加上雙方溝通不良,一個性急,什麼都想快點到手,像是結果論者;另一個溫吞,認為事情要一步一步到位,才是完整。兩造認知不同,但為了同一個目的地,還是勉強前進。小猴子在這個時候,取經意志尚不堅定。孫悟空在《西遊記》裡象徵的是心猿意馬的意識心,代表是心的廣大與善惡。
 
本來這個組合就是鬆散的,一但遇到侵略,內在關係就產生了變化。
 





 
妖怪也需要計謀
 
《三打白骨精》這段故事用了三個層次讓雙方關係從動搖、分化、到緊密。
《白骨精》的離間、反間計用的很好,打不過就挑撥,再擴大兩人的心結。唐僧最不喜歡猴子一棒把人打死,白骨精就善用這點,用無辜慘死的假形象,成功地讓唐僧把猴子趕走。
 
妖有人性,這個故事把妖怪為何怨念深重,交待的很清楚,比起過去純粹只是想要常生不死的妖怪,更有層次。她想報復人類,所以想要永世為妖。明白了妖的故事之後,妖突然也讓人同情了起來。
 
白骨精不是光有美貌沒有智慧的妖精,她善長使用攻心計,掌握敵人的弱點與情報。


 


第一層是動搖。白骨精化身村婦與兩個女兒,這是第一次交待妖怪的前世。她抓住唐僧的弱點也強化了猴子的急躁。僧、豬、沙三人分別看到猴子打死人,比起原書中打死一提罐女子還有強度。這個時候白骨精觀察到唐僧對猴子使用了緊箍咒的影響,觀察敵情後,轉換作戰策略。
 
於是二打時,妖怪帶我們進入到第二個層次—分化。
白骨精找上孫悟空,帶它去看猴戲,提議兩人(妖)聯手,讓白骨精吃了唐僧,讓孫悟空獲得自由。白骨精使用了《孫子兵法》中的反間計,去聯合敵營中的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只是提議失敗了,白骨精才又回到老路,變幻成婦人和幼童被打死,抓住唐僧的不忍心,讓猴子被趕走。
 

經歷了兩次交手後,妖怪的計謀幾乎時成功的。

第三個層次也是畫面最華麗的特效所在。高潮在雙方交手,歸隊的孫悟空明白了自己在團隊的位置。妖精的計謀能不能成功,一開始只建立在團隊的信任度。要能攻而不破,需要信任;而維持團隊運作則是靠著包容,三打的意義就在這裡,能理解對方,才能長遠的走下去。

第三個層次談的是緊密的運作。
 
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看的到真相,而唐僧看的是心相。
唐僧不是不相信孫悟空,而是體悟眾生平等,不是用你死我活,來成就真相。等到孫悟空能理解唐僧的想法,回到團隊時,心裡的金箍才真的被拿下,從水中的倒影裡已經看不見頭上的金箍。
 
而唐僧經歷生死,用捨去換得,才明白他要取什麼經,要度什麼人,不是靠「說」和其他人打天下而已;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才能得人心。真相可能不只一種,只是猴子的觀點和和尚的觀點不同而己。能夠互相明白和包容後,溝通才真正的完成。這一行人是經過這個關卡後,才重新凝聚意識,真正一心一意,前往西方取經之路。
 

 
「你不也是妖怪嗎?」
 
師徒在前往求取「真相」的路上出現了分歧。
 
 
《西遊記》在小說裡當唐僧是俗人,遇事就怕,也看不出對方是妖怪,一昧的慈悲;耳根子又軟,常聽信了別人的一面之辭,不相信忠誠的孫悟空。後世都把唐僧當成無能主管、昏君的象徵。
 
但這裡給了唐僧新的形象定位,讓唐僧的形象更接近心有慈悲的出家人。在初遇豬妖和沙妖時,孫悟空作勢要他們掉落懸崖,唐僧出手相救,孫悟空不明白的大喊:「他們是妖怪啊!」,唐僧笑著反問:「你不也是妖怪嗎?」
 
平等的看待生命,是這個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
 
妖變人,人不如妖,妖能成佛。
這個故事交織著無我的平等思想。
 
紅顏與白骨平等。
既然是平等,就不能坐視不管。如果不度化白骨精,唐僧就過不了自己的關。唐僧在直面自己的關卡時,從心相裡看見智慧與涅盤。

他們都在求取真相的路上,會產生分歧是因為他們選擇的真實不在同一個層次裡。
 
孫悟空的任務是保護唐僧,尋找的是兩元對立,非黑即白的真相。白骨夫人在他的眼中,是妖,是地獄。唐僧是佛家,求的是物我兩忘的度脫,白骨夫人就是白骨夫人,能夠被救贖,於是選擇引渡,帶她前往輪迴。唐僧最後的重生,他們互相承諾,一世不來我等你一世,對悟空來講這不只是信任關係,還是一個了悟,明白對方在什麼位置,正在做什麼事,回應最開頭唐僧說他金箍在心裡,了悟是對心靈束縛的解脫。

重新啟程後,才真的圓滿,真正變成一個團隊。


《西遊記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好看而且合理。




————



孫悟空:郭富城




白骨精:鞏俐 




唐僧:馮紹峰



 
豬八戒:小沈陽


 
沙僧:羅仲謙


 

雲海西國國王:費翔



觀世音菩薩:陳慧琳
 
 
 

 

台長: 橘子貓
人氣(8,207) | 回應(2)| 推薦 (14)|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⑧ 偶評電影書 |
此分類下一篇:電影-情遇巴塞隆納
此分類上一篇:電影-金馬入圍片-【踏血尋梅】

聊聊天
其實唐僧團隊就是一個人而已,而這些成員就是人性的劣根性。再試想,一個年輕、俊美、有智慧的少年滿懷壯志的到天竺求取佛法,沿途的信眾及女眷...會如何招待和延留呢....
2016-02-22 21:31:34
版主回應
是啊,所謂的魔也只是心性的一部而已
2016-02-26 00:10:58
(悄悄話)
2016-05-09 17:15:2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