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初雪那天自己做的簡易雪人,應景應景。
睜開眼睛,房間內只有小夜燈的光亮。
嗯,看來又睡到晚上了,睡覺時是早上七點還是八點?記得還想說乾脆出門買個包子當早餐,但仍舊抗拒不了生理時鐘。
整個亂掉了,作息。
寒假過了一半,大部分好像都被我這樣浪費掉,預計要看的書、準備打掃的房子、想打的文章、要剪的頭髮,都被我混過去。
這樣怎麼行,爸媽四號就過來了,家裡得好好打掃,特別是桌上擺滿小說的書架。
趕快把事情都做一做,然後去書店翻翻那本很想買但是好貴的山海經。
晚餐是對街的蘭州拉麵,味道居然比以往鹹的多,況且端上來的還不是我要的刀削麵。
算了,懶得抱怨,邊吃邊看著店裡小電視播的連續劇,整個看不懂在演什麼,但我除了看它之外也沒什麼好做。
想散步,決定走路去離家十五分鐘的麵包店。
忽然下起了小雪,可以看見一些較大的雪打到鼻子然後彈開。
地面被反覆踩踏的雪團結了起來,變成溼滑難走的冰。
我發現,下雪天走路的方式,第一選擇當然是被清理好的街道,再來是直接走在雪上,再來是路邊融化到一半的碎冰,最後才是冰。
這樣的排序可以依照摩擦力作為基準,冰無遺是最難走但分布最廣的地貌。
要不是怕被當神經病我還真想用溜冰的方式走路,一來不會滑倒,二來也比較快,平貼的腳面還可以適應任何凹凸不平的地形。
我還真的試過,在一段無人的小斜坡,用以前玩直排輪的簡單步法前進。
真的,只有爽可以形容啊。
小心翼翼的走著,連在積雪未退的路面行走都如此不便,更何況是湖面的薄冰?
路過附近的公園,發現湖面已是一片白茫茫。
駐足了好一下,回想起電影《投名狀》裡龐青雲說自己一生如履薄冰,腳下的冰紛紛繃裂,危機四伏,看得人想阻止又不敢上前。
麵包店關門了,很想吃麵包的我只好再走段路去另一間麵包店。
挑了些平常沒吃過的口味,提著袋子走出店門。
唔,雪變大了。
這個當下,這個瞬間,這個momentary…
我滑倒了!!!
速度之快讓我連是哪隻腳滑到都不曉得,跌在地上的我最先看到的是破掉的袋子以及一個掉出來的麵包。
抓起麵包塞進破袋子,發現塑膠袋手提的部份像剪刀剪的一樣很整齊的被扯開,真難想像那個瞬間這袋子經歷了什麼。
快速站起,拍拍身上的雪,逃離現場。
左手腕感覺怪怪的,有點麻,可見我下意識的用沒拿袋子的左手撐住身子。
如果反應再快點說不定就不會摔的這麼慘吧,我開始邊走邊想一些反應力及動態視覺的問題。
家裡的速溶咖啡有些喝膩,乾脆去便利店買咖啡喝。
店裡有保溫櫃,看著裡面似乎溫的燙手的罐裝咖啡,還是決定喝冷的。
冷藏櫃,只有曼特寧。
看著瓶身寫的”咖啡飲料”四字,覺得很奇怪,咖啡就是咖啡,明明不是咖啡牛奶為什麼要叫咖啡飲料?
就像一瓶鮮奶上標著牛奶飲料,不免讓人聯想到添加物一堆的果汁飲料。
礦泉水上面也不會寫著水飲料,有寫就代表它可能是什麼口味的運動飲料。
咖啡就是咖啡,但抱怨那麼多的我還是只能選它,或許這樣寫也算是對消費者的誠實,畢竟包裝咖啡也不能強求太多。
回家路上經過一個小斜坡,就那種方便讓機車經過的小斜坡。
我看著斜坡上映著光芒的冰結晶,心想這一定很危險。
這個當下,這個瞬間,這個momentary…
我又滑倒了!!!
「哇靠!」「幹!」
人真的是懂得學習的生物,我深信在兩次滑倒之間我的反應力已經得到進化。
因為在左腳踩上去右腳跟上去的瞬間我滑倒了,與此同時那份驚訝化作「哇靠!」噴發而出,零點零幾秒後屁股著地,簡潔有力的髒話也幾乎同時響起。
簡單來講,我居然可以在發現滑倒和進行滑倒這兩個時間點內轉換說出來的話。
也就是說,發現滑倒讓我很驚訝,於是說了”哇靠”,再來知道自己滑倒後又罵了髒話,極短時間內的思維轉換真是有別於十幾分鐘前傻傻的撿麵包的我。
由此可證,要改掉罵髒話的壞習慣還需要點時間…
期許哪天再滑倒時喊出來的是「哎呀!」「啊!」之類的…
回到比較不冷的房間,口裡麵包彷彿特別鬆軟香甜,咖啡也變得濃郁爽口。
果然是,不經一番跌屁股,焉得咖啡麵包香。
好詩,好吃。
只是兩次滑倒都是用左手撐住,回到家後才開始會痛,轉門把時、沖馬桶時。
看來是扭到了,想起行走於手部的經絡及分布於手臂的神經,似乎對疼痛沒什麼幫助,還是睡覺實在。
文章打到這裡已是三點多,我也越來越白爛,看來還是抓緊睡覺才是上策。
就說到這,各位早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