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騎自行車的大都挑戰過風櫃嘴
或者想挑戰風櫃嘴
沒騎上風櫃嘴就像猶太人沒有割包皮
你的愛好自行車就顯得不太純正
而我剛好就是沒騎過風櫃嘴的自行車愛好者
因為從我住的深坑騎到士林要經過大段市區 太煩躁也太耗能
深坑附近就有很多山可以騎
坡度有緩有急
長度有遠有近
阿柔洋產業道路爬升的坡度以及折磨人的長度
數據上跟風櫃嘴差不多
我畢竟沒騎過風櫃嘴
不能客觀地說誰比較地獄
但是風櫃嘴的名氣遠遠壓過阿柔洋 已達到品牌信仰的程度 成為騎車朝拜的山頭
事實上阿柔洋種種條件(路況、景觀)也不輸風櫃嘴
就像即使迪卡儂性價比很高 潮男潮女還是買nike先
如果你從木柵 可以走文山路 也就是深坑的外環道路
加油站旁就是阿柔洋產業道路
這條道路上不管在哪一段 都會遇到登山的阿公阿婆 釣魚的大叔 騎機車的破少年
也常常看到老師帶著一班學生來戶外教學 說明了這裡的生態還算健康

我記得上次在這裡騎腳踏車
累得像脫水的高麗菜
到了山頂看到退休阿公騎得很輕鬆
很驚訝
一問之下是電輔車
然而阿公認真看了我的車 更驚訝
因為我的飛輪(就是後面像罐頭塔的齒輪組)是11~25T
也就是平路的設定
我這時才恍然大悟 原來我一直用很高的齒比在騎山路
難怪騎得咬牙切齒
就趁著淘寶滿額免運買了一組大飛輪 11~36T
原本以為換飛輪就像換手機殼一樣
事實上是太魯莽了
換上大飛輪之後變速就調不好
即使加了延伸座
最輕的檔位就一直掛不上
而且鍊條發出卡拉卡拉的巨響
沿途很引人注目
光是聲音響 不能捅破我的恥度 我並不在意
但很可能會牽連其他零件 造成金錢上的損失 這就讓我很在意
解決辦法是買個登山車的後變
也是淘寶
藍圖A5 人民幣30元
是我原來的洗馬路105的四分之一

就算買來不適用 也不會心疼
還好換上就正常工作 順暢度並不輸很貴的洗馬路
。
可見的未來我會陷入買零件、找資料、拆拆裝裝、調整、再拆裝、束手無策、豁然開朗的DIY輪盤中而難以自拔
腳踏車終究是肉眼就可以觀察變動的機械結構 像小學男生很好猜
而不像電子設備 很難確認壞在哪、怎麼壞 像個陰晴不定的老公主
所以 我比較願意搞一套工具對腳踏車開腸破肚

回想起來
第一次到阿柔洋是二十年前
從這裡翻過山脊 山的另一邊是木柵
後來搬到深坑在各種季節、天候 踏訪阿柔洋無數次
很不可思議的是 這裡彷彿被噴定型液 二十年沒什麼改變
深坑和汐止距離台北市區差不多遠
但是汐止房屋在二十年間簡直像賀爾蒙失調的青少年 青春痘猛爆 黃膿猛噴
而深坑就節制很多
當然不是建商節制
好像是因為水源還是變電所而限建
住起來比汐止舒服~但是秋冬常常下整週整月的雨 連蚯蚓都受不了而紛紛離家出走
阿柔洋二十多年來 除了宮廟 就我的印象真的沒有新建的房舍
沒有發展是不是就是沒進步
沒進步是不是壞事?
就阿柔洋的例子 我覺得建設停滯 似乎也不壞呢
你可以用上個世紀或更早的步調過日子
不必擔心旁邊突然蓋了房子 住了惡鄰
也不必擔心門前車水馬龍
學校教了平面的樹蛙、螳螂、竹節蟲
回到自家後院就看得到立體的

大概有幾個地方會出現野狗
假如你是怕狗的
這些野狗看起來很兇
其實不必怕
因為曾經發生狗追車事件
引來動保捕捉
不知有沒有抓到帶頭追的狗
總之 現在遇到這些狗 不會主動追車
我還要故意騎到狗鼻子前 狗們才會吠兩聲

#有很多開口可以眺望山下的市容

#這裡可聞後面的苦茶油工坊逃逸的香氣
一般來說 上坡的時候我不會拍照、畫圖
因為意志正在跟心血管、肺以及大腿、小腿、屁股肌抗衡
總想拼一個上山不落地
但是 以前騎阿柔洋都要半途停一兩次
我以為是年老色衰
這次換了大飛輪
面對幾個魔鬼坡 還是游刃無餘
突然有回春的喜悅
於是一鼓作氣騎到山頂 也就是天南宮
#威氏尖頭脊唇蠟蟬。。。。看一次就忘一次的名字 我私自稱它為小綠葉 每次發現的時候 附近都有茶園 所以長得很像茶葉
騎腳踏車雖然是品味阿柔洋產道的最佳方式
但是也只能巡遊主幹
事實上分支是眾多山徑
你想強健體魄 可以進猴山岳、筆架連峰、向天湖、石觀音古道...
你想修身養信或迷信搞鬼 則有石媽祖、石觀音、儷山無極老母、華藏教學園區、天南宮...

#因為水分充沛
土地公的盆栽可以是山蘇

有溪 有山 當然也會有瀑布
總之
大人小孩老人寵物都可以在阿柔洋產道找到自己的天地
進行自己的修行


天南宮 就在雙北的交界
深坑和木柵分兩邊
騎到這裡七公里滿滿的上坡路
總算功德圓滿
費時四十分鐘左右
2024年
天南宮大殿已經有了框架

比對2016年的天南宮是小小的平房
因為霸王寒流 這裡也落雪
應該是人車最多的一天

這也是2016年的霸王寒流降雪
青山香草教育農園

青山香草教育農園的黑狗
是這片山頭唯一持久且分貝破表的聲音

貓則很謹慎地與陌生人保持距離



這是騎車上山的數據:

因為溪谷經過的地方水氣充盈
山蘇長得很豪放
我大概也知道哪幾處的山蘇觸手可及
觸手可及是你和山蘇緣分的距離
我總覺得山蘇是有意識的
總是長在人類看得到吃不到的地方
不僅很高 而且很滑
比如在人造的圍牆
你摸得的高度都不長山蘇
墊著腳尖也摸不到的圍牆就會長一整排
如果颱風樹倒
就有機會把高不可攀的山蘇帶下來
山蘇的味道很有個性
和馴化的蔬菜很不一樣
而且很實在
一盤山蘇炒出來就是一盤山蘇
絕不會被老公打
但是前幾天我把山蘇和豆腐乳一起炒
葉子萎縮
只剩下梗
無意間發現山蘇的NG食譜
野薑花也可以吃
但是不像山蘇吃不膩
野薑花和月桃花都可以泡茶
當你把
當你把花納入食譜的時候
你看花的眼神就有不同的深情

我騎車下山都專注地在尋找野菜
非常燒腦
並不是你以為的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