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梅山到大埔差不到半天就足夠
我多花了兩天在嘉義山區繞行
也就是不希望台三線的騎程太快結束
台三線的上半段 台北到東勢
騎了不計其數之後就萌生了「下半段會經過什麼地方?」的想法
客委會的「浪漫台三線」施力在桃竹苗
連卓蘭、東勢這兩個客家莊在「浪漫臺三線」都很邊緣化了
這之後的豐原、台中以及往南
都不在桐花、花被的覆蓋範圍
我就是想看看不浪漫台三線是怎樣
。。。。其實也就是沒在喊還我母語的台灣城鄉而已
正常得很

台三線341km 大茅埔
我停下來画是因為我的故鄉也叫大茅埔
這個大茅埔路口有幾間透天厝
一間是雜貨店
如果不是兼作黑貓快遞的收件、取貨點
一天可能沒十個客人上門
因為位置雖不錯
卻缺乏可賞之景
大片的水庫被更大片的樹林遮得嚴絲合縫
跑山的機車皆呼嘯而過
。
感謝這裡有個候車亭
不但可以遮陽
別人經過的時候也會認爲我在等公車而已
看起來就不那麼可疑
我默默地画完 收拾 跨上機車 油門一催就離開了這個讓我默默覺得親切的地方
。
也許你也有不足外人道的親切景點
比如我的菜市場名 在台中就會有同名款的街名
不必做到美國總統才有羅斯福路
忘了拍333km

曾文水庫這段台三線
很多車友是從台南來一日遊
我在西興觀景台遇到一輛狀似鋼鐵人的騎士
脫下頭盔之後竟然非常親切
主動和我聊天 還熱心地介紹這條路上的景點
這裡是欣賞曾文水庫極佳的地點
廁所的告示說明了台三線的彎曲
騎車很爽
坐車就不一定了
峰王好像也想吐乳
在路邊看到果農正窺視套果袋
就問他能不能賣幾顆給我
果農說 這是愛文
已經過了大出
剩下晚熟的留著自己吃
可能不太漂亮
你喜歡就拿去吃
免錢啦
愛文甜不甜
要問不會說謊的螞蟻
果皮掉在地上
我一顆愛文還沒吃完
就有這麼多螞蟻來認證

在大埔都吃7-11的微波食品
有一種很難解釋的空虛
我到了楠西剛好遇到市場收攤
還有一間小吃店冒著熱煙
點了肉燥飯和魚肚湯
就功效而言 微波食品和小吃店是一樣的
能提供你熱量 製造大便
可是 你可以整個月吃小吃
三天都吃微波食品卻會受不了
我暫時說不清其中的差異
先繼續逛楠西

楠西街屋固然是完備
但是好像在某個繁華高潮驟然凝結了
以標本的狀態延續到2022
在高潮之後似乎沒有新的建築和動力
今天剛好是中元節
還有一些動靜在街道巷弄間
平日應該像照片般停滯不動
這是路過的外人的印象
也不是準確的
說不定人家有不外顯的經濟活動在屋內進行呢
(說到這裡,我閉上眼睛在街角聆聽是否有麻將聲)

十幾年前的競選招牌都捨不得拆
這裡有綠到骨子裡的支持者


摩托車不斷地往北極殿去
原來是中元普渡

居民陸陸續續帶著供品佔位
幾乎每一家都有芒果
我問普渡幾點開始
回答是晚上才開始

祭品當中為什麼有四耳老鼠?

楠西北極殿大家可以自行上網搜尋(我是看得昏頭轉向)
當天大家都很忙
我也沒辦法找人問東問西
就隨意看看裝飾
比如扛廟角的憨番
旅行時我有時沒找到水源就睡覺
刷牙是一定有的
因為我不想因為貪兩分鐘的懶而坐上牙醫的刑椅
洗臉費水多就省下來
憨番的蓬頭垢面讓我覺得自己還可以繼續不洗臉
憨番的來路有一說是荷蘭統治的時候引起不滿
就罰荷蘭人扛屋角
這很沒說服力
因為我從沒看過哪個憨番長得像荷蘭人
在說日本人統治台灣更久、壓迫更劇
也沒看過憨番有日本造型的
。
另一種說法是建廟師傅把仇人或討厭的人做成憨番
讓他日以繼夜地壓在屋角 永不能翻身
這比較像小人物的復仇行為
相當於針扎小人偶
古典而美麗的窗花

師公的戰袍
布袋戲也準備好了
江家古厝也在楠西

整個古厝群的中軸線就是前方的半月池直透祠堂
然後左6右7共13排廂房給子孫住
水池在以前除了風水考量
也是生活用水和消防備水
現在則是拍照的時候能倒映天空
讓畫面比較靈活
環池小徑看得出一度充滿企圖
但生意不從願
逐漸荒廢
竹屋很受螞蟻歡迎
祠堂
祠堂前也在準備中元普渡
古厝群的建材除了紅磚、水泥
還有南部農村常見的竹架泥牆
因為還是居住中的聚落
就算沒疫情
也是要尊重居民
拍照、參觀動線都要想像自己住在這裡
你不希望別人怎麼樣
自己就別那樣做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