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香港前我還不知道何藩
....但也不是完全不知道啦
小時候看過他導演的電影
於促動精蟲發育有功
只是不知道導演是誰
其實電影才是何藩真的想幹的大事
攝影只是進入電影界前的磨刀
沒想到磨刀卻成為他留名的部分
因為是香港人
我們對他並不太認識
台灣人認識的是鄭桑溪、張照堂那輩的人
何藩拍過十幾部電影
導演之前也當過演員
唐三藏就演了四次
電影在香港是商業運作
初作不賺錢
就別想接到第二部電影了
何藩能拍29部電影
表示還是賺錢的
實力不一般
雖然何藩在訪問中說拍三級片是為了三斗米折腰(很酸,還不說五斗米)
其實也是在等機會
就像敗戰處理投手雖然憋屈
也只有忍耐
讓自己留在球場
才有機會變成先發
教練從超市找你回球場的童話故事畢竟是童話
可是
何藩終究沒留下讓人記得的電影
雖說何藩是年老搬到美國之後
重新被人發覺
定位為香港啦華人啦之攝影大師
其實1950-60年代就憑藉攝影拿過很多獎
很多是多少?
兩百多個!
當然這也不是說有兩百多個作品得獎
一件作品可能參加多項比賽
那時候的攝影比賽不會要求“未在其他獎項獲獎”
在1958年至1965年間,連續贏得八屆由美國攝影學會所舉辦之世界攝影十傑的榮銜
其中也有很嚇人的頭銜____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最年輕的高級會士
這部分要特別注意
香港的攝影沙龍很活躍
提供了很多政商名流取得攝影爵士、公爵之類的名銜
政商名流手沾鈔票臭得不得了
就指望靠一點藝術名聲除臭
而攝影剛好是技術門檻最低
不像畫會 還多少要練筆墨
買得起倈卡差不多就可以掙到名聲
台灣的什麼什麼攝影學會也學了這招
煞有其事地從會員進階到碩學士、博學士(進階都有收昂貴的認證費吧)
可是你真的去看他們的攝影展
卻嗅不到一絲靈氣
上面提到的「美國攝影協會」「英國皇家攝影學會」也不必太認真看待
其實就是沙龍攝影
相當於音樂界的卡拉ok團體
只是成員身份更尊貴
取得尊貴身份就可以嚇死人
未來參加什麼地方性比賽
人家自動把獎送上來
比如「我愛雲林之美空拍攝影大賽」社會組銀獎
得獎的理由之一是「得獎者空拍作品曾得過國際大獎」
這當然是委婉地說法
誰不曉得這些比賽從評審到得獎都是某圈的人把持著
今天我評審就給你銀牌
明天你評審就給我金牌
和樂融融 共融共利
我雖然不把何籓的獎項、頭銜當一回事
回到作品
即使沙龍味難除
作品本身很不錯
掌握光影以及構圖尤其出色
因為這些作品
何籓被稱為「東方的不列松」
不列松就是提出「決定的瞬間」的法國人
秘訣就是找到構圖和光線
等待人、動物進入畫面的瞬間
玩弄美感是主要的課題
情感是很疏離的
也因為疏離(拍攝者不認識被拍攝者)反而留給觀眾無窮的想像空間
也未嘗不是好事
得獎高峰的何籓
大多是光影、構圖的把玩
玩得爐火純青
裡面的人物沒有故事、沒有情感
只是擺設
各位如果覺得這樣很糟糕的話
我是不能完全同意
因為故事、情感屬於紀實攝影的範疇
需要長時間和拍攝對象培養感情
何籓拿著相機在香剛街頭遊走
只是要掠取城市與人的浮光掠影
這方面他做得很精彩
我喜歡日落前這段時間,這樣我可以獲得較長的影子。我覺得影子比物體本身更吸引我,有一種抽象的味道,充滿神秘感。
「不一定下午三四點,清早也可以。當有彩色攝影,散光更好。但我也會拍平光、陰天的光。其實,用什麼光,是因主題而定。」
——何藩
比如說在這個地下道入口固定時間大量湧入的光線
只要守株待兔按下快門
何藩在這裡拍下不少充滿戲劇性的人群
但是 也就是玩弄光影和構圖
也許對未來拍電影有幫助
但離優秀的攝影還差了一口氣
當然何籓也會比較靠近人群
試圖不要把他們當道具
不過我們可以看得出毫無聊天過的跡象
人物是疏離的
就像我拍陌生的街貓 眼中有疑懼 不像可以捏牠腳掌的家貓
你只能說何籓留下了當年香港人的皮相
何籓:「其實我偏向喜歡黑白。我不是不拍彩色照,但我發現一件事,彩色沒那麼適合我的世界。黑白給予我一種距離。」
何籓的攝影只好在黑白的作品(我認為啦,大家可以不同意)
彩色就很平凡
台灣幾位攝影前輩也只好在某個年代的黑白作品
後來就沒什麼驚世之作
即使跑到北極、換了更高級的相機
彩色照片極為慘烈
學了photoshop更是庸俗到菜市場
我把彩色照片轉為黑白就
大家比較一下
彩色是有沒有加分
何籓的攝影記錄了五六零年代香港的光影之美(可能還不受大陸霧霾影響)
記錄了生活表象
貢獻倒比29部三級片重要
整體而言
我非常推崇
。
何籓為什麼到了六零年代就停止了街頭紀錄
這還不簡單
十年的光影操弄而說不出故事
是誰也會膩
還不如真槍實彈地投入電影
才是真正的工作和生活
我總算去了香港
但是一週之內遇到兩個颱風
在颱風間歇的晴日
才看到何籓之所以為何籓的光影
來自香港地小人稠的拔高建築 就像大峽谷的拘限
也看到香港稍帶冷漠、驕傲的容顏
以及貧富差距的色階
也正好選擇黑白記錄
有點呼應六零年代的何籓
呼應不是說我跟他一樣偉大啦
畢竟人家還可以指揮葉玉卿的奶
只是說「何籓先生,你看看,香港的光影一直還在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