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媽祖旅行最有意思的是可以進入平常只會路過的鄉間
也未必是你不想進入
而是你真的進去了
整個社區就會緊張起來
彷彿鵝寮裡進了一隻蛇
昨天在綺湖鄉扎營
若不是隨香
也不可能走進這裡
村民也不可能熱心地借你浴室
還拿出自己種的花生讓你配啤酒
綺湖的池府千歲有一種清爽明亮的神色
當時也沒注意為什麼
回頭看照片才醒悟
原來廟前沒有雨棚
很多廟 因為嫌雨水斜波或日光直射很麻煩
就蓋了雨棚
效果好像還不錯
雨棚就像捲捲頭流行於歐巴桑 席捲了台灣宮廟(關於捲捲頭,我問我媽為什麼一定燙頭髮,她說大家都燙,沒燙很奇怪)
但是凸顯了台灣美學素養非常靠杯
怎麼會用醜雨棚遮掉廟頂的飛龍、八仙?
就像拿油漬報紙蓋住林志玲的臉 只為了防曬
跟著媽祖在鄉間旅行
跟一般開車呼嘯而過不同的是你的速度變慢了
有更多心思觀察周邊
比如雲嘉平原 從道路到的田地小斜坡
很多都種了韓國草
平常也不會注意到
你以為農民喜歡赤腳踏在韓國草的觸感
所以才這麼愛種韓國草
問過之後才知道 農民可沒這麼感性
韓國草可以賣錢
他們充分利用田邊的小邊坡賺一點外快
這也是台灣農地面積小才會如此惜地
美國的農地是耕耘機掃不到的地方就沒時間管他的
除了韓國草
也有種蔥和其他蔬菜的
同樣基於實利的理由
大概是旺盛的生機瀰漫整個鄉間
水泥地都會開花
我們自己在陽台翻土又下肥 九層塔卻奄奄一息
太久沒到中南部
可能就沒注意到現在的戶外會場會租大型涼風扇
以免賓客吃飯的時候 碗裡總是滴滿鹹湯 或者半場未結束 新娘妝就出現土石流
這個出租業者的名字
看了就讓人微笑
似乎生下就注定要吃這行飯的
媽祖進廟的時辰應該是有挑過的
所以今天一早從土庫到北港十幾公里
有五六個小時可以揮霍
中途的元長鄉 就是很好的緩衝區
神轎在元長鄉繞了又繞
甚至還回頭 停駕在民宅
我慢吞吞地沿路視察農田水利
落後至少兩小時
到了元長 竟然還遇得到神轎
然後無接縫地進入北港
若不是清潔隊服裝有標示 可能也不知道進入北港了
落隊超久唯一吃虧之處 是大部分的點心站都收了
唯一還在冒煙的是煎高麗菜餅的小貨車
我們耐心地排隊
拿到樹下心懷感激地品嚐
當然也沒擠入人潮見證神轎三過三出進朝天宮
看朋友傳來的影片就覺得很滿足了
我對宗教如此疏離
當然就因為家裡沒在拜拜
宗教就跟母語一樣
你媽不帶你做 你就不會天然迷
你媽不跟你說客家話 等你進了學校在母語教學課程發奮圖強
效果也是竹籃撈水
小學母語教學的課本 我都看不懂
但是不妨礙我講閩南語、客家話的油腔滑調
沒有你媽從小帶 就算你客語鑑定高級又特級
說出來的客家話 也和從小和媽說客家話的段數不一樣
韓國電影聽到的韓國人扮演中國人說中文 聽起來就有這種彆扭
難道就沒有補救辦法嗎?
有的
電影看過 有人被雷打到 突然打開他的竅門 光看書就把葡萄牙話講得飛天鑽地
或者那個誰誰誰 某天靈光一閃 被神明欽點 就變通靈少婦
我還沒這種機運 就繼續在信仰核心外徘徊 做一個無害的旁觀者
接下來就等23:00媽祖起駕回鑾
有大好時光在北港當個觀光客
試吃大餅
看人家榨麻油
在河堤上睡覺
蹭免費午餐....
極優雅的陽台
女兒橋
因為已經接近出海口了
北港溪水量有溪流的水準
藍色上衣的那位
體積可抵兩位女性
疫情的好處之一是多數人都戴口罩
拍照不必擔心肖像權
晚間九點在水果點和大貴賓擊掌之後
我們就先於媽祖離開北港
超前部署於前方
睏了就找地方搭帳篷、等媽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