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要回家掃墓的
所以四月三日騎著機車從台北南下
帶著吊帳就有中途睡一夜的企圖
臺三線上有很多土地公廟都適合扎營
但是入夜之後的臺三線常有耀武揚威的重機夜巡
我就選了往山裡躲
選在獅頭山的停車場的涼亭
涼亭固然不能抬頭看星星
但是防雨
這個未雨綢繆之舉果然半夜沒被突來的雨潑了一臉冷水
。
天還沒亮的時候各種鳥就歡唱起來
還沒有遊客的山間你才聽得到熱鬧
我聽著鳥合唱 心情非常良好
靜靜地等天亮
地一台車駛入停車場大約早上六點半
天光大放光明
而鳥就完全靜默了
。
停車場旁邊就是公廁
解決你基本的排放梳洗無虞
我把收拾帳篷塞入機車置物箱
在肚子和膀胱清空的情況下
以名符其實的輕裝走水簾洞步道
短短的250公尺就到水簾洞了
水簾洞沒有水 也沒有美猴王
卻有把猴王禁錮於五指山下的佛祖金像
洞口有橘子、餅乾、綠豆糕、舒跑
寫著歡迎取用
我就不客氣地各取一樣
當作是早餐

水簾洞已經是溪谷之底
可見水中游魚
盡是台灣特有種
距離太遠
只能從解說牌認識他們
對岸還有一洞
看起來極富野趣
水簾洞步道不通其他地方
只能回到涼亭
再走簾洞橋步道
距離也很短
但有峽谷、水潭、壺穴和糯米古橋
浸淫在水汪汪綠瑩瑩的小天地裡
這是糯米橋
百年歷史依然堅若磐石
百年不壞 必然不是政府工程
因為不能三年五年編個預算敲這個補那個
怎能消化預算兼照顧包商


橋下水潭竟有白色錦鯉

水簾洞及步道太簡短
汗都沒滴一滴
我看指標 另有六寮古道 似可解無聊
六寮意指為何? 解說牌有解 就不必多言
『寮』並不是我以為的工寮
更多的是防禦功能
防禦什麼呢?
防禦早就在這塊地盤生活的原住民
防他們要回自己的領土
。
歷史就是比誰拳頭大的歷程
今天你看中了哪塊山可以建小木屋、種種有機蔬果
就要找地主買地
找代書轉移產權
地主的祖先當年就不必這麼文明
看中哪裡 就把草砍一砍 樹鋸一鋸
先佔先贏就是了
也不會有國有財產局跑來告你
佔到的地如果是原住民活動範圍(可能是獵場,不是農園)
就圍起來 設隘口 防番害(從清代就是用這個字)
前面說的先佔先贏還要加上拳頭大才算數
原住民就是輸在拳頭不夠大
先佔的領域就被漢人“篳路藍縷”地搶走
「隘寮一般是客家人拓墾時的放風哨所或者帶有防禦功能的民居。規模沒有客家土樓或者北方的塢堡大。」

古道之始有肉鴨成群戲水
鴨子太依賴人類了
即使小溪有足夠的食物
他們也不考慮離“家”出走
一種模模糊糊的忠誠綁住了他
這種忠誠綁定的是被宰食
所以 鴨子很少入詩
雖然眼前的鴨子看起來很歡樂
但是自古文人打從心底瞧不起鴨子
地位遠不如烏鴉、麻雀
「日本古典俳諧喜歡描寫的枯樹、落葉、頑石、古藤、草庵、荒草、黃昏、陰雨,是以古舊、磨損、簡素、暗淡為外部特徵的「寂之色」...
台灣的淺山豐潤碧綠當然不講「寂之色」
就像國畫的皴法和意境套用到台灣就不接地氣
壺穴
六寮古道支線可通萬佛庵
坡度陡直
但是步道完善 不難走
我繼續往上想看看獅尾山
前晚在帳篷裡看的書剛好描述失去一條腿
所以特別留意了獨臂的阿伯
觀察他如何操控手機
看他在失去一邊重量如何保持平衡走路
就像單邊引擎故障的飛機還是穩穩地飛行
離開柏油路
竹林小徑通往獅尾山
桐花
我總覺得落地的桐花比枝頭上的美
大約十分鐘就到獅尾山
除了三角點 沒什麼好看的
折回萬佛庵
日式小沙彌迎客
中式小沙彌配上日本斗笠

我坐在石頭上速寫
嘴毛灰白、眼珠濁白的老狗很盡職地狂吠
手上還滴著水的志工從廚房跑出來
忙著道歉:牠很乖 很盡職 有人來就會叫 但是不會咬人
原路回六寮古道
走到親子亭可以橫切藤坪步道
我不打算走完六寮古道或獅山古道
只想繞環形路線回停車場
經過藤坪步道回遊客中心
為水壺補充水分之際接到電話
「你怎麼還沒回家?今天要掃墓啊。」
「明天才是清明節,今天四月四日,我還在獅頭山啊。」
今年的清明節卻是四月四日
「自由時報記者張議晨/台北報導〕清明是傳統祭祖重要節日,一般多在4月5日,不過,今年清明節卻在4日而非5日,引起許多民眾好奇。台北市立天文館解釋,「清明」為24節氣之一,是依照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而定。今年清明發生的時刻是在4月4日晚上22:17,所以清明節就和兒童節一起擠在4月4日,提醒民眾掃墓記得別搞錯時間!
天文館助理研究員張桂蘭說,地球繞行太陽週期是365.2422天,但日曆年則為365天,多出來的多出的0.2422天,就會使得各節氣往後「順延」。
張桂蘭指出,多出來的0.2422天經4年累積,會達到0.9688天,曆法會加上2月29日來調整太陽與日曆間的差距,在這機制下,節氣日期有時就會越過午夜至次日。
張桂蘭說,因節氣沒有規律,所以每年的清明節時間都不一定,但會落在4月4日至6日之間。不過,最近一次出現在4月6日的清明節,要追溯到1943年,她說,若要等到下一次,可能需要再等待100年後才會再次出現。」
掃墓意義在於慎終追遠和家族團聚
並不是真的有祖先可以聊天
以人死做七的標準而言
七七四十九天就放下人世
排隊抽籤等投胎了
運氣比較差的
比如我家都已經是三代前的祖墳了
排了一甲子 早就投胎轉世了
墳裡剩下的是死人骨頭
就像抽掉sim卡的手機
怎麼拜也不會有回應
。
這種見解只能自己想想
不能跟家人說
不然會點燃什麼炸彈都不曉得
。
總之今年的掃墓我缺席了
又在家人心中扣一分
本來想就近到南庄吃午餐
小鎮塞入太多遊客
找不到不排隊的小吃店
於是騎機車不著地 就離開了
一直要到仙山才吃到炒麵和筍湯
這個工地似的場合是明德水庫
地圖上的明德水庫是一片水

但是實際上只有水壩的部分還有小片的水
水壩之後都見底
怪手和貨車就在無水的地上清淤泥

傍晚
在北岸的永春宮觀景台
可經吊橋連接永春宮
本來以為燈光是永春宮點的
第二天早上過去看的時候才發現是個露營區
沒有人露營
所以睡覺時間就關燈了
我至今還沒到過露營區
大概是不需要洗澡
也不需要有搬出卡拉ok的鄰居
也不想和別人圍營火
基本上只要有個乾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就可以搭帳篷
然後躲在裡面看書....現在都是自帶燈光的kindle
用啤酒或威士忌把自己弄得昏昏欲睡
就是我露營的全部了
。
我在觀景台扎營

「你一個露營可以,如果人多了就會有人說話...」餵貓的愛心媽媽看到我的時候說
「主要不是人多吧,營火、垃圾、噪音才是討人厭的露營活動。」
愛心阿姨離開之後
環湖公路就不再有車
是很安靜的露營場所
吵雜又不衛生的露營害蟲還是到人家規劃好的露營區為是
天亮之後看到的同一個角度
吊橋
橋下的軍車是支援淤泥清運的阿兵哥

永春宮的悟空

明德水庫

水庫旁塞奶的流浪狗
沒有狗臭味
地上的花瓣被風吹動就撲上去
鼓翅的甲蟲一走動就拿濕濕的鼻子嗅嗅
我傳照片和影片問才送走老狗的朋友要不要養這傢伙
等待他問家人意見的時候
小傢伙就在我腳邊玩耍
下巴墊在我的腳背上打瞌睡
經過的遊客都以為是我的狗
然而
對方擔心牠會長得很大隻
公寓不太適合
我只好狠下心離開
小狗跟著我的腳跟走了一段
「如果跟到停車場我就帶你回家吧...」
似乎有太多被玩弄感情的經驗
小狗跟到花園邊緣就停下來了
又回到水庫邊的涼亭
過幾分鐘我回來
看見牠又在遊客腳邊友善地玩耍
應該很快就能找到好家庭吧
這趟路程畫了幾張不值得記述的速寫
但也封存了當時的心情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