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京都聽除夜鐘後,到四國走了三天遍路行程。
四國遍路,以最簡單的話說,就是發願者身著白衣,跟隨弘法大師空海和尚的足跡,依順時針(1-88)或逆時針(88-1)方向,依序參拜四國八十八寺,可以是祈願、還願或自我追尋的旅程,因大師隨時會陪伴護持,即使單人獨行,其實也是「二人同行」。全程1230公里,腳程快的四十幾天,慢的五十幾天,大致可以走完,也可以分段走,總之是自我的修持,就依個人的節奏進行即可。
我這次行程說是三天,嚴格說起來只有兩天。1月3日一早從京都出發,到岡山轉車到香川縣的善通寺市,已經過了中午。香川即古之讚岐,以烏龍麵聞名,的確滿街都是烏龍麵店,但因是過年期間,幾乎都關門休息,找到車站到善通寺之間唯一一家開門營業的小店喫了烏龍,開始真正的遍路行程,已是午後了。5日從參拜此行最後一個寺院根香寺,經過有點辛苦的路程,走到搭車的無人小站「鬼無」,也已中午了,從鬼無搭12點四十幾分的車到高松市,轉車到岡山,再從岡山搭新幹線回京都,掐頭去尾,此番四國遍路行程,實際只有兩天。
第一餐讚岐烏龍麵店
不過,雖然只有兩天,卻走了8個寺,包括著名的「難所」(山路的確非常具「挑戰性」)白峰寺。
既然是走香川這一段,也就是遍路88寺接近結願的行程,所謂「涅槃道場」的部分。8個寺包括:75番五岳山善通寺(日本的寺院有山號和寺名)、76番雞足山金倉寺、77番桑多山道隆寺、78番佛光山鄉照寺、79番金華山天皇寺、80番白牛山國分寺、81番綾松山白峰寺、82番青峰山根香寺。
到每個寺院,大致的參拜順序是,先淨手漱口,然後到本堂納札、參拜、誦經,再到大師堂納札、參拜、誦經,之後到納經所納經,就算完成。
2009年1月29日抵京都,30日就先到和弘法大師淵源密切的東寺參拜,並準備遍路要用的東西。
東寺
東寺五重塔
一般遍路裝束,是頭帶菅笠,身穿白衣,衣服背後有「南無大師遍照金剛」字樣、白褲(現代很多人只穿白衣和旅途方便的長褲,不一定會穿白褲)、披掛「輪袈裟」,手持金剛杖、念珠、持鈴,身背頭陀袋,並準備納札和納經帳。我因為只走三天,只準備了納札、納經帳、風信香和裝這些物事的頭陀袋。每到一個寺院,就將填好姓名資料的納札投進納札箱,算是報到吧。我的納札依規定當然是白色的,遍路行者,走1至4次是白色的,5至7次為綠色,8至24次為紅色,25至49次為銀色、50至99次為金色,100次以上為錦繡,對走100次以上的人來說,遍路對他的意義究竟是甚麼呢?風信香據說是傳教大師最澄在寫給弘法大師空海的信「風信帖」中感謝空海贈香,後來此香就稱風信香,為東寺名香,本來想帶著參拜時使用,不過後來主要以所到各寺名香參拜致敬,風信香就拿回台灣用了。我雖然沒準備菅笠,但行走時除了念心經或六字大明咒來澄澈心念、調節呼吸,有時也唸一下菅笠上的字句:「迷故三界城,悟故十方空,本來無東西,何處有南北」,雖然平仄有點問題,總之一邊走一邊配合腳步和呼吸默唸。
納札
納經帳
風信香
頭陀袋
參拜後到納經所,所中的人會在納經帳上寫上該寺供奉御本尊名號及寺名,蓋上朱印,並發給御本尊像一紙。
納經後
此行之始的善通寺是空海大師誕生地,碰到過年,參拜的人數之多,可以以台北過年時行天宮的人潮來「想像」,只能在人海中排著隊緩緩前行。
75番五岳山善通寺
之後依序到金倉寺、道隆寺,金倉寺有巨大的祈願念珠,因有一些人在排隊,而且每個人要將108顆念珠雙手拉完費時甚久,我就只是旁觀了一下而已。
76番雞足山金倉寺
77番桑多山道隆寺
天色已暗,必須由多度津町趕到丸龜市投宿。冬日天暗得快,風寒徹骨,走在幾乎沒有行人,也沒有任何一家超商的靜謐路上,方向開始有點錯亂,難得遇到人趕緊打聽,卻沒人知曉,幸而後來聯絡了宿處老闆娘到巷道外來接。可能天黯風大、氣溫降低,感覺從道隆寺走到宿處,倒是比連走三個寺院路還要遠、還要辛苦。不知是否因為過年,那天投宿的旅館「獅之友」只有我們一組客人,也並不提供晚餐(我們到時,主人和親戚們正在新年聚餐),放下背包和頭陀袋後,又出門找了一家連鎖烏龍麵店簡單用了晚膳。
獅之友是日式房舍建築,我們住的客房在樓上,看到樓梯就令人倒吸一口冷氣,又窄又高又直的樓梯,大概是75到80度的斜度吧,讓我想起電視日本台「全能住宅改造王」的節目,每次改建老房子,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樓梯斜度改成平緩的坡度,真可「感同身受」。因為是日式房間,浴、廁和刷牙洗臉的簡單盥洗處都在樓下,必須一直來回上下陡峭的樓梯(同層某角落,有一間小小的廁所,幸好沒其他住客,所以還可方便使用)。房屋已舊,走起來,樓板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房間倒是出奇的大,有暖氣也有暖被桌(我最最喜歡暖被桌了),相當舒服,老闆娘也親切客氣。第二天用過早餐,就開始包括距離(據說要三十多公里,而且還要加上由宿處回到「遍路道」間的距離)和路況(有辛苦的山路,何況通常山路的里程數,根本不是「常識」的里程數,只要爬過山的人——即使是陽明山這樣的小山——都知道)的巨大挑戰艱辛行程。
每座寺院都有不同的靈驗傳說,比方道隆寺以治療眼病聞名,而鄉照寺以除厄和幸運著稱,所以雖然山路崎嶇,參拜者甚眾,舍宇也堂皇敞亮,更洋溢著年節的喜慶熱鬧,我想朋友們大概較難來到四國山上吧,於是選了造型比較特殊的御守,帶回去當「伴手」。
78番佛光山鄉照寺
下一番天皇寺是此行所見最樸素低調的寺院,主祀十一面觀音,埋有當年被流配到讚岐的崇德天皇遺骸,而明治時期神佛分離後,祭祀崇德天皇的白峰宮和相鄰的天皇寺,氣勢完全不同。白峰宮的鳥居高大雄偉,而天皇寺本堂、大師堂僻處一角,佔地也小,連納經所都是請教白峰宮的執事者才找到的呢。
白峰神社的漂亮鳥居
高照院(天皇寺)指標
79番金華山天皇寺
樸素的標誌
差點找不著
僻居一角的納經所
因為店鋪沒開,在鄉照寺前沒能買到知名的百年老舖高橋地藏餅,到國分寺前已過了午餐時間,當然要去嘗一下遠近馳名的「山下烏龍」(到讚岐好像真的一直在吃烏龍,其實我個人是比較喜歡蕎麥麵的)。
著名的山下烏龍
80番白牛山國分寺
國分寺內,有88所的御本尊石佛,可能是讓即將結願的遍路行者,先行回顧一路行來的諸般滋味吧。
然後,難所白峰寺,在遠處的山頭。
沿路有美麗的椿花圍籬、坡塘、土牆,
驚人的椿花圍籬
只是坡塘
土牆
然後就是這般的山路,以及完全沒力氣拍照的連續500公尺山中階梯,
嗯
等一下要過的小橋
山寺還在山上的森林中,而晚上要投宿的旅館還比較近,要上山去再下來的確勉強了些(連路人都提出勸告),於是先到旅館好好休息吧,明天再到白峰寺。行前就預定了以溫泉大浴場聞名的坂出Kanpo 旅館,浴場白天還開放給非住宿的客人到此一「浴」。浴場的確大,當游泳池也不為過,泡在溫泉中欣賞瀨戶內海的夕陽,再怎麼樣的疲累也都煙消雲散了。晚餐也豪華到不行,甚至會想到,是在走四國遍路耶,這麼享受,會不會太超過啊?價錢當然高囉,但絕對物超所值。
次日,走著和前一天路況差不多的山路,終於來到白峰寺。寺內有西行法師造訪的遺跡,還供奉各生肖的守護神,讓每個人都可祭拜。
81番綾松山白峰寺
還是類似的山路,經過森林中的五色台區域,走向另一座山,也是我此行要去的最後一個寺院根香寺。
走向此行最後一寺
山門
82番青峰山根香寺
納經所光影動人
根香寺除了本尊千手觀音,還供奉有五大明王,參拜後,隨身帶著身代不動明王,要離開四國了。
走向鬼無的路上,有一段路,左側可以看到瀨戶內海。這次讓我最高興的事情之一,是瀨戶內海幾度相伴。來回岡山與四國,經由瀨戶大橋穿越瀨戶內海時,當然感動不已,一直想到《海邊的卡夫卡》裡,田村少年、星野青年、中田先生過海來到高松的情節。也一直想到海中諸島的種種(如直島上安藤忠雄、草間彌生、達利等人的作品)。
瀨戶大橋上看瀨戶內海
從Kanpo房間窗畔看
走向鬼無的路上
終於,由鬼無車站啟程,回京都囉。
感想,當然很多,不過先不在此篇談了,:P。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