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雲流水 聖嚴法師著
二二、華首門
四月十日下午四點,我們把普賢車和地藏車的團員留在迦葉殿,文殊車和觀音車的團員,隨著我繼續向金頂寺出發。
途中經過太子閣,它是在銅佛殿的西北面危崖之下,依壁鑿路,僅可容足,俯視深壑,窮不見底,仰瞻峭壁,上不見天,入口處有一道小門,是用石材砌成,門楣上嵌著藍色的「銅佛殿」三字,裡邊依崖而建一座佛殿,原來是以銅瓦覆頂的,因此而得名為「銅佛殿」,可是被紅衛兵摧毀之後,是用磚瓦建造而成。
通過銅佛殿,再向裡行,又有一小門,門板上面橫寫著兩行共六個大字「華首門」、「太子閣」。這使得我們弄不清楚,這兩個名稱是指一個地方呢?還是兩個景點?通過小門,左轉向上,便是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小路,步行約一百公尺,再向峭壁深處看,已經發現,「華首門」就在數十步之外,鑲嵌在懸崖峭壁之間。
所謂「太子閣」,原為銅鑄四角重檐正方型的建築物,高約十公尺,面積七十四平方公尺,從外看是兩層樓閣,閣中供奉銅鑄釋迦太子像一尊。現在的樓閣已被改為銅架,外面覆頂及四壁,是用鐵皮製成。右側建有一間小庵,現有一位比丘住在那兒照顧。
太子閣後便是有名的「華首門」,近看似一扇大門,高四十公尺、寬二十公尺,正中隱約可以看出似有一道門縫,再往上三公尺處,好像還有屋簷式的門框,從遠處看,似有大小兩重石門,那就是傳說中迦葉尊者守衣入定之處。
虛雲老和尚在五十歲(西元一八八九年)及六十三歲(西元一九○二年),兩度到此華首門前,都曾聽到鐘鼓魚磬之聲。傳說每有異人前往山中,即有鐘鼓之聲,若有善根深厚的人,到此也可能遇到迦葉尊者現種種身相,親自接待。我雖不是異人,善根還是有一些的,當天來到華首門前,頂禮膜拜,卻未發現任何的異相,也許昔日的銅佛殿及太子閣,都已在文化大革命時徹底摧毀,現在所見是一九八○年重新修復的,一時間失去了靈氣吧!
二三、雞足山的神話和環境
四月十日下午四點五十分,通過大悲閣和觀音閣,到達金頂寺。由該寺監院四十二歲的義修法師等三位比丘,著袍披衣,迎接我於山門之外。首先進入大殿拜佛禮僧,嗣被邀到廂房的客堂,致贈紀念品和供養金,宏道法師及其隨從四人,還是以主人的身分,在那兒接待我們。
我告訴他們,因為自己沒有修行,致前往華首門禮敬之時,沒有見到任何異相。宏道法師立即安慰我說:「這倒不一定,能夠來到雞足山朝聖一次,就能十世不失人身,五世身為比丘。」他又給我說了一則感應故事:在五年前,有一泰國比丘來山朝聖,在華首門前,遇到一位老僧及一年輕的比丘,都是身著黃色袈裟,在他們前面引路走向金頂,結果在途中突然不見了二僧的踪影,全山都認為那是迦葉和阿難兩位尊者的示現。
類似的傳說,每一座名山,都會有許多,而且層出不窮,信者信之,不信者還是不信。
我這一生,雖然也經驗過若干靈異現象,我都把它們當作光影門頭的幻境。
現在年紀老了,也會偶爾聽到我的僧俗弟子,在夢中或者在定中,乃至於平常的時間,見到了有關於我的幻影,我是既不把它當成實有其事,也不允許他們常把這些聽聞掛在嘴上。所以,進入名山有沒有看到異相,並不是我們來山的目的。
既然到了雞足山的最高峯,我也讀到了新舊兩種《雞足山誌》以及相關資料,應該把它的地理環境介紹一下。
雞足山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的西北隅,距大理巿約一百公里,西與大理的洱海毗鄰,北與鶴慶相連,東西長七公里,南北寬六公里,總面積二千八百二十二公頃。前臨點蒼山、洱海,後靠金沙江,山頂聳於西北,山尾掉於東南。前下方三峯分列,正後方一岡撐距,形如雞足。金山共有四十座奇嶺、十三座險峯、三十四座崖壁、四十五個幽洞、泉潭百餘處,岡、嶺、壑、洞、幽林谷峽,不可勝數。
雞足山地處於雲貴高原的邊沿地帶,故其最低山麓沙址河的海拔即達一千七百八十公尺,最高天柱峯頂的海拔是三千二百四十八公尺,在六、七公里的範圍之內,高度的相差達一千四百六十八公尺。
全山的氣候,從下向上,分為三個段落:1.海拔一千七百八十公尺至一千九百公尺是乾熱河谷氣候帶,是屬於亞熱帶氣候。2.海拔一千九百公尺至二千八百公尺是溫暖濕潤山地氣候帶,屬於中亞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四季如春,乾濕的季節分明,年平均氣溫在攝氏十三度。3.海拔二千八百公尺至三千二百四十八公尺是屬於溫涼潮濕的亞高山氣候帶,全年無夏,冬季嚴寒,終年多雲霧,且多強勁的冷風,氣候潮濕。也正由於這個原因,從外地去的朝山客,上山下山,很難適應,一不小心,立即感冒。
由於雞足山的氣候特徵,也為多樣的自然植物,提供了共容共存的繁殖環境。從亞熱帶到寒帶的植物,都能在山上找到生根落腳的地盤,而且各有其豐富的土壤,提供它們生存。據說高等植物有八十多科五百餘種;藥用植物有一百餘種;在低等植物中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食用菌類,例如冷菌、香菌、白木耳、雞㙡,以及土名稱「青蛙皮」的白生菌等。
那兒的飛禽走獸類,也有數百種,原始森林到處可見,平均樹齡在三百年以上,最高的達六百年左右,全山有百分之八十五的林區覆蓋面,故當我們進入山區之後,多是穿梭在參天的古木林間。
有關於雞足山的命名,在《白古通》名為「青巔山」,在《大明統一誌》稱為「九曲山」,到明朝萬曆年間(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一五年)的《雲南通誌》始稱它為「雞足山」。不過雞足山的名稱,在明朝正德(西元一五○六~一五二一年)及嘉靖(西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年間已出現,也可以說,把雲南大理的青巔山命名為雞足,而以迦葉尊者守衣入定於中印度摩揭陀國雞足山的故事相連,為時最早是在西元十六世紀之後。所以近代的史學家陳垣,在他的《明季滇黔佛教考》一書中,非常嚴峻的批評了雞足山的這項傳說!而謂:「其取材多方誌稗史,神話連篇,且考證多疏,未足據為典要。」
二四、雞足山的盛衰
據賓川縣志編纂委員會編的《雞足山誌》第九頁資料所見,明朝嘉靖年間(西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在四十五年之中,雞足山共建寺十一座、庵二十座。後來名為雞足山八大寺中的迦葉殿、放光寺、傳衣寺、華嚴寺、寂光寺等五所,都是建於此一時期。明末萬曆年間(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二○年)的四十七年中,建寺十五座、庵二十三所,其中有大覺寺及悉檀寺,被後人列於八大寺之內,加上明永樂正統年間(西元一四三六~一四四九年)所建的石鐘寺,即成為雞足山的八所大寺。到了清順治十七年(西元一六六○年)大錯和尚所編的《雞足山指掌圖記》的記載:「大寺有八,小寺三十有四,庵院六十有五,靜室一百七十餘所。」當時僧眾上千。到了清光緒三十一年(西元一九○五年),虛雲和尚上山擴建迎祥寺,後來被稱為「祝聖寺」,規模之大,後來居上,成為八大寺之外的第九大寺,他在山上,前後十五年間,建樹良多。此後到了民國二十年(西元一九三一年)七月,雞足山向政府呈報的僧眾及寺院數字是:全山共有寺、院、庵、殿、閣二十六所,僧四百三十三人,全山財產四億四千三百六十二萬元。
到了一九五一年,大陸撥款修理雞足山二十六座寺院,當時統計全山大小寺院,尚有三十一座,僧眾八十四人,尼眾十四人。全山僧尼相加只有九十八人,每所寺院,平均只有三人。
到了一九六六年五月,爆發文化大革命,把雞足山當作封建堡壘,成了革命對象,一千多名的紅衛兵在「搗毀雞足山指揮部」的率領下,上山進行史無前例的破壞,從下而上,搗毀了上千尊泥塑的佛像,擊碎了幾百尊銅鑄的佛像,炸毀了「尊勝塔」,僅僅賣出的廢銅,就有五萬多公斤。藏經、字畫、法器等文物,悉數焚毀,僧尼全部被趕下山去,廟宇建築全遭拆毀。
到了一九七九年,大陸國家文物局派顧問黃洛峯會同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各級幹部,登臨雞足山視察而決定修復。一九八○年,賓川縣成立修復雞足山領導組,首先對祝聖寺、金頂寺、銅佛殿、太子閣、慧燈庵進行搶修。之後又修補了九蓮寺、大廟、靈山一會坊、楞嚴塔。
到了一九八一年,大陸雲南人民政府把雞足山列為自然保護重點區;一九八二年,大陸國務院把雞足山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至於真正為雞足山帶來佛教復興氣象的則要到一九八七年,祝聖寺傳授三壇大戒之時。現在全山已有僧眾三十多位,尼眾二十來位。
金頂寺建於雞足山的極頂,原名天柱峯,明弘治年間(西元一四八八~一五○五年)有僧人在此建庵;到嘉靖年間,大理李元陽在此創建「普光殿」;到萬曆二十八年(西元一六○○年),創建七級正方形「光明寶塔」,以石材為基礎,磚做塔身,銅為塔頂,高約十丈。萬曆和天啟年間,個別建有觀鳳閣、天長閣;崇禎十年(西元一六三七年)張鳳翮在山頂築八尺高牆,周圍一百餘丈,四方各設門樓,以便向四外遠眺。由於張氏在天柱峯絕頂修建這樣巨大的工程,當時的黔國公沐天波便同意將昆明東郊鸚鵡山太和宮的銅鑄金殿,遷置天柱峯頂,並且廢除普光殿,就其殿址,建立其金殿,因名為「金頂寺」。可見此寺的現名,是始於明末崇禎時代。
此後,經清順治十一年,加以重修整建。到康熙三十年(西元一六九一年),殿閣均毀於火,唯金殿及塔獨存。康熙三十一年,山上僧人以為山頂屬火星,故自建「光明寶塔」以來,累次火災,要求毀塔,另建新閣。當時雲貴總督范承勛,同意了這項請求,拆除山上的寶塔。
到了民國十八年(西元一九二九年),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上雞足山,因僧人請求而同意在光明寶塔原址,建「楞嚴塔」,民國二十一年(西元一九三二年)動工,歷時三載,興建完成,仍以石材為塔基,青磚為塔身,方形密檐式,內七級,外十三級,塔高四十公尺。這是民國時期雞足山上唯一的大型建築。
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金頂寺遭到嚴重破壞,包括銅鑄的金殿,全被擊碎。一九八○年重修之後的金頂寺,總面積一千零八十九平方公尺,包括將原有山門改建的彌勒殿,兩廂為禪堂、客堂、僧寮。最後的大殿是單檐歇山式。這些建築,形成一個長形方陣的院落,其中央便是那座拔地插天的「楞嚴塔」。現在早已不見周圍八尺高的城牆,倒是在彌勒殿前的山門之外,建有一座寬敞平坦的「睹光臺」,以供遊人在此觀覽四周的風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