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7-09 23:56:38| 人氣2,1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淺談日治時代家族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爺爺 楊頓(生 1897 年,明治三十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日本時代,曾是的臺南州副知事(川宮)的首座弟子(在他門下學習木模技藝),臺灣光復後應國民黨之邀,擔任臺南市國民黨黨部第一屆主任委員(在日治時代,或光復初期我們楊姓家族,在臺南都曾顯赫一時)。

有賴日本人,在臺灣統治期間所建立的完整戶政史料,得以了解我們家族的一些比較正確與完整的資訊,我換算了一下 1897 年(明治三十年)離現在剛好是 120 年。他育有四男二女,我是他最小兒子的小兒子,同輩中我是最小的一位,所以很多家族資訊,我能了解的也相當有限,還好有這份日本人所建檔資料。

我從戶政拿到這份史料,追溯到了我們家族,從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開始有記載的所有人,一路追查到了我爺爺的爺爺(楊三貴),戶籍地是高雄州澎湖郡(後來改為澎湖廳)白沙庄大赤崁千七百九番地。簡言之我爺爺出生地就是在澎湖。

據資料顯示,我爺爺父親早逝戶籍寄在叔父(柳村裕三)家裡,十六歲就來台南(日治時代所記載資料如下,臺南州臺南市台町二丁目九十二番地,大正九年九月二十五日轉寄留,臺南州臺南市老松町二丁目二十番地,大正十年十一月十六日轉寄留,臺南州臺南市福住町一目四十二因地,大正十一年十一月五日轉寄留),從資料來研判,他 24 歲到 26 歲之間每年都更換不同的居住地。

從日治時代來看我們家族史,我們都在澎湖廳、臺南州、這附近活動。我爺爺 楊頓(父親 楊盆 母親 鄭氏參 育有二男一女),我爺爺是次男(小兒子)有一兄長與一妹妹,大正七年(1918)五月五日結婚娶妻(陳水見 生 1901 年,明治三十四年五月四日),換算是 22 歲結婚。((母親 鄭氏參 生 1874 年,明治七年二月十四日,歿 1923 年,大正十二年四月三十一)得年 49 歲 ,結婚於 1890 年,明治二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換算是 16 歲結婚)。

由於我爺爺父親(楊盆)早逝,使的他寄人籬下我們所有戶籍資料,都承接到我爺爺叔叔(柳村裕三)那裡去,我看很多人都有這個日本姓「柳村」,例如:柳村嚴、柳村浩、柳村玲子、柳村千代子等…怎會有這個日本姓呢?據資料顯示應該是「皇民化政策」開始的,開開玩笑!假如我活在那個年代我應該會叫「柳村森」。

從直系血親往上推:楊森、楊再添、楊頓、楊盆、楊三貴(歿 1906 年,明治三十九年六月十五日)。最早有記載的資料顯示在,我祖祖母楊三貴之妻,魏氏雪(生 1843 年,天保十四年二月十七日)可見日本人,對台灣戶籍之建立的完整性與用心,已經可以推到 160 年前去。

另一個建立很完整的戶籍資訊,是婦女是否「纏足」,我查看我爺爺的母親(包含 鄭氏參 )以上,清一色全部都有記錄下「纏足」,等於是說我們祖先婦女,全部都有纏足的慣例。( 根據日治時期,大正年間的臺灣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漢族女性中,六成福佬女性纏足 )。由此又可發現,我們祖籍最有可能的地方是「福洲」。

據日本時代戶籍資料顯示,我爺爺(楊頓)的伯父(楊為,生 1862 年,文久二年二月七日,歿 1908 年,明治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在日治時代顯示職業是「日傭」,臺南廳臺南市總爺街二八六番地,明治四十一年九月二十日寄留。由資料來看,我爺爺伯父得年才 46 歲,但生前都在臺南市擔任台籍日本警察。

日治初期「日傭」,今地方縉紳推舉該地人士充任警吏,以協助憲兵執行保安任務,光緒二十一年(日 明治二十八年)十月,台北縣知事曾向民政局申請採用台灣臨時雇員充任警吏,翌年七月正式核准,其名稱為警吏,是為台籍人為警察人員之嚆矢。(簡言之就是台籍日本警察)

關於日產的問題,現很多臺灣著名的家族,一般都是承接日產致富的居多,我們家族當年由於臺南州副知事(川宮)的關係,他臨走前屢屢催促我爺爺去繼承,(川宮)在臺遺產都在,臺南市(成功路與西門路)往上到火車站這附近。這有二個版本,一說有去繼承後還歸於當年執政的國民政府,二是我姑姑從美國回臺所聊及的,他說沒有去繼承(不然這些子孫也不用這麼辛苦),我想在那個動盪的年代裡,保命比去繼承財產還重要。

我姑姑( 楊治,生 1918 年,大正七年九月二十日)在臺南市日治時期是經營牧場 ( 德記牛奶 ),台灣日本時代的煉乳,聽說就是我姑姑引進台灣的,他們黃家在臺南市更是一等一的望族,聽說從健康路到土地銀行的土地都是他們黃家所有,我國小時早都移民去美國了,所以在臺灣的土地也都買光了,我在讀國小時他們當時牧場還在。

我們家族自日本人(川宮)所習得的木模(台語稱材版),也只傳了二代,但是技藝之精良,日本時代的作品都被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成功大學)收藏著,前三子(伯父)都有能獨當一面的技術,我父親學的就比一般人好,尚不足以能在這行混飯吃,所以我們這門技術也就傳了二代。小時候我見過我伯父依實體所雕刻的木模(台語稱材版),真的栩栩如生就跟實體完全一樣,當我造訪我的出生地(臺南市自強街)小媽祖廟,剛好遇到我父親的鄰居,特地帶我去看,我伯父幫廟方維修的作品,他都讚嘆不已。

有幾位,與我爺爺(楊頓)較有直接血源關係記載如下:

魏氏雪(祖母)生 1843 年,天保十四年二月十七日(纏足)

楊為(伯父)生 1862 年,文久二年二月七日

柳村裕三(叔父)生 1881 年,明治十四年七月七日

楊硯(叔父)生 1886 年,明治十九年八月十三日

鄭氏參 (母)生 1874 年,明治七年二月十四日,歿 1923 年,大正十二年四月三十一 得年 49 歲 ,結婚於 1890 年,明治二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換算是 16 歲結婚(纏足)

楊額(兄)生 1893 年,明治二十六年十二月二日

楊樣(妹)生 1901 年,明治三十四年五月二十八日(纏足)

陳水見(妻) 生 1901 年,明治三十四年五月四日

楊治(長女)生 1918 年,大正七年九月二十日

楊再興(長男)生 1921 年,大正十年三月十日

楊再添(次男)生 1933 年,昭和八年三月十九日(我父親)

附註:「日傭」時採用規則,規定:(一)必須預經考試始准採用。(二)須品行方正。(三)年齡在二十歲以上至四十歲以下。(四)無不合其身份之負債。(五)犯不廉恥之罪刑者須期滿後經三年。(六)無酗酒或暴行之癖或鴉片癮者。(七)體貌善良,全身機能健全而能耐勞苦。(八)身長須五尺一寸以上,胸圍約等身長之半,呼吸伸縮之差有一寸以上。(九)視力、聽力要健全。(十)能發出雄壯之聲音。(十一)精神健全。(十二)能讀解府令等條文。(十三)能為普通筆談。(十四)志願者須提出警吏志願書、履歷書、身份證明書於警務課或所轄警察署。

john 2017 7 9 

台長: john
人氣(2,17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