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四六、天水
四月二十五日,星期四。
四月二十四日的上午,我們參觀了敦煌博物館,在該館見到了玉門關和陽關的古城遺址圖、漢長城的沙盤,以及保存了兩千年的邊塞舉烽火用的古蘆葦。蘆葦在敦煌的用途很廣,築牆、蓋屋、舉火、編睡蓆、製籮筐,用在千佛洞時,便可紮成泥塑像的胚胎。也見到了兩千年前的木質漢簡,都讓我們有走回古代和古人對面交談的感受。
因為我們必須要搭乘上午十一點五十分的飛機返回蘭州,所以對於博物館的參觀,頗感意猶未盡。
當我們登車駛離敦煌巿區之時,因為兩天來都是看著佛像、佛畫,思惟著佛經的故事,生活在古佛教文化的氣氛之中,一旦要離開之時,忽然發覺整個敦煌巿的環境,就像是佛國淨土般的可愛,感覺那兒的居民,心善人美,個個是藝術家,他們的用具也都像是藝術品,見到每個人,都想跟他們揮手招呼,說一聲「再見」。
到了下午五點五十分,我們再度回到了蘭州巿的寧臥莊賓館。
晚上又在我的房間集合,由陳清香教授介紹天水的麥積山。
二十五日上午八點三十分,我們從蘭州乘車,向東南方向行駛,道經榆中縣、定西縣、通渭縣、秦安縣,翻越了車道嶺、華山嶺等四座大山,不是在嶺脊的稜線上行駛,便在群山縱谷中盤旋,滿眼是黃土高山,深溝交錯,僅僅兩、三個地方是石山,也僅僅幾個段落道旁有新植的楊樹苗。快要接近天水之時,才漸漸見到小麥遍山,綠茵如雲的景象。這段路程中,定西縣及其西北地區的耕地稀少,而秦安縣最為貧瘠。民家房屋,都用夯土築牆,土胚建屋。因為樹木稀少,民居盡量減少木料的樑柱結構,而用土牆支撐屋頂,屋頂是一邊蓋的形勢,就是人字坡缺一半,一高三矮四片牆的上部,架兩根橫木,鋪上樹枝山草,再覆以泥頂,足可以防風寒、遮太陽。好在雨量很少,否則經雨一沖,準會倒塌。我們在途中休息之際,有一位團員找到一座民房背後隱蔽所在方便,而後對我表示,他有很重的罪惡感,因為他小解,把人家的牆壁沖成一個洞。
汽車行了三百四十公里,計八個小時,於下午四點半到達了天水巿區的「天水賓館」。
天水巿位於甘肅的東南部,東接關中,南控巴蜀,西倚甘南,北扼隴坻,為古絲綢之路東段的一個重鎮。現在該巿有五縣兩區,總面積一萬四千零七十三平方公里。人口約有三百萬,城巿人口二十萬。海拔一千至二千米之間,屬暖帶半濕潤氣候,全年降雨量五百五十毫米。甘肅東南部有兩條主要河流,涇河及渭河,渭河經過天水,地理環境優裕,巿容非常繁榮。
當地政府,正在借天水賓館召開政協會議,故在旅館見到了天水巿佛教協會會長,現年七十三歲的覺華老和尚,他說他的法名叫潤祥,是太虛大師的徒曾孫。他的師父叫廣同,師祖是心道,心道的師父就是太虛大師。至於心道其人,就是民國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四三年)將敦煌佛教居士林,改組為中國佛教會敦煌分會的總負責人。
我們從覺華老和尚口中知道,如今的天水巿,共有二十多座寺院,兩百多位僧人;女眾寺院一座,尼師九人;受了三皈五戒的佛教徒有一千二百人。覺華老和尚出家已五十多年,他現住的小廟是瑞蓮寺,僅有四位出家眾,年紀最輕的也是四十歲以上,他曾經收過四、五位青年出家,送去讀書畢業之後,全部都還了俗。他又說:在天水巿南郊山上,政府已經修復了一座南郭寺,即將開放,其中有一半會交給佛教協會作為辦公之所,另一半屬於園林部門管理。
二十五日的晚上,另有一個插曲,當我去覺華老和尚的房間探望之時,發現該巿道教協會的會長,也被安排著跟他同室而住,那是一位七十二歲的老道士,他是全真教龍門派的道長閻宗農,從他口中知道,天水只有道士二十多人。我對任何宗教都很尊重,特別看到這樣大年紀的道長,心中感到相當親切,所以在贈送紀念品時,也送了他一份。
四七、麥積山
四月二十六日,星期五。
天水巿有兩個特區,一個是工商業的秦州區,一個是農村的北通區。我們住的城巿屬秦州區,麥積山則在北通區。
麥積山,位於天水巿東南四十五公里的群山之中,海拔一千七百四十二米。由於此山是自平地崛起的一峯,狀如農村的麥堆,故名麥積山。因其石窟藝術的豐富而聞名於世,被譽為中國四大石窟的第四位。
我們上午九點半,到達該地,拜訪麥積山研究所所長李西民,是一位畫家,接任才一年,他向我們做了二十分鐘的簡報。他說︰一九五四年設立了「麥積山保管所」,一九六一年大陸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並撥出巨款,對山體進行了為時八年的維修加固工程。一九八四年成立了「麥積山研究所」,並於同年對外開放。該所現有工作人員一百多人。
根據史書記載,西秦時代(西元三八五─四三一年)著名的禪僧玄高及曇弘,曾在此講學。《梁高僧傳》卷一一的﹁玄高傳﹂有云︰「高乃杖策西秦,隱居麥積山,山學百餘人,崇其義訓,稟其禪道。時有長安沙門釋曇弘,秦地高僧,隱在此山,與高相會。」等語。
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大興崖閣,塑造佛像。經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都曾不斷開鑿和重修。歷代雖遭地震、火災的破壞,迄今仍保全了一百九十四窟,泥塑、石刻七千餘件,壁畫千餘平方米。開鑿於北朝的崖閣,有八座。李所長特別強調麥積山處於地震帶上,崖面震塌而泥塑佛像暴露於風雨之中,然從北周以來,塑像被風化者甚少,神態依舊栩栩如生,表層光潤,猶如生人。因為北周的塑像,特別講究製泥工程,它的處方是︰三合土、料薑石、雞蛋清、糯米汁、棉花、麻布、絲綢。所謂料薑石是農民用來做灶臺的,其防水功能很強。另外從北魏起,就已知道用鋼筋做手指及飄帶的塑骨,身體及手臂的塑胚,則用堅固的木結構。從麥積山石窟所見歷代塑像的製造過程而言,非常科學,早已具備了防風、防水、防震等的工程處理。
麥積山的唐代塑像,由於屢次地震而毀壞了不少。北宋曾經大修,同時加上棧道。南宋曾因金兀朮之亂,麥積山遭到兵火,直到現在還可以看到當時火燒的殘跡。
從資料顯示,麥積山金山石窟高約一百四十二米,山頂建一磚塔。西魏文帝大統元年(西元五三五年)再修崖閣,重興寺宇。大統二年,秦州刺史武都王戊,再建石窟。最重要的是西魏文帝大統五年,由於皇后乙弗氏的去世,即在麥積山鑿崖為龕而葬,號為「寂陵」;北周武帝的保定至天和年間(西元五六一─五七一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其亡父在麥積山建七佛龕。隋文帝(西元五八一─六○四年)亦曾在此修窟建塔。
歷代類此的開崖造像,大都在距山基二十至三十米和七十至八十米高的懸崖峭壁之上,層層相疊,上下錯落,形如蜂巢。窟與窟之間,用梯及棧道相連。現在我們所見的編號第十三窟,是以露出崖外的西方三聖為中心,而分成東崖與西崖兩個部分。西方三聖的主像,阿彌陀佛,高約十六米,是隋代的雕刻。
我們分作上下午兩個時段,進入洞窟區參觀。上午由一位賀小姐做嚮導,下午則是李所長親自陪同。現在把我們所見的石窟編號,以參觀的先後,介紹如下︰
上午參觀了十五窟︰三號、四號、五號、一三五號、一三三號、一四一號、一四八號、一四六號、一四七號、一六八號、一五五號、一三○號、一二九號、九一號、九三號。
下午參觀了二十窟︰一六五號、七五號、六二號、六○號、一九一號、四三號、四四號、二四號、二三號、二二號、二○號、二八號、一六號、一七二號、一五號、一四號、二七號、二六號、三六號、三七號。
共計參觀了三十五窟。麥積山的石窟,主要是泥塑,壁畫很少。由於朝代的不同,泥塑的風格各異。從北朝的「秀骨清像」,到隋唐的「豐滿圓潤」,而至宋朝的「吊眉、細長眼、垂膽鼻、櫻桃唇」,都各有其優點,藝術界的人士,多半比較偏愛北朝精品,其中特別是四十三窟,魏后乙弗氏墓龕內的塑像,非常慈祥、柔美。而第四十四窟的一尊坐姿像,面帶微笑,造型優美,衣紋線條流暢,故被近人稱為東方蒙娜麗莎。第一百三十三窟的接引佛像,高約三點五米,站在蓮花臺上,上身向前微傾,兩目以關懷的神情向下俯視,左手掌心向上微微抬起,食指向下;右手半招,手掌朝下,就在右掌之下,半米左右的地方,站著一尊約一點五米高而表情恭順,面帶智慧微笑的比丘像,這也是令人非常感動的一組。
在宋代,麥積山石窟崖,還有木構寺院,石窟本來是供人朝山膜拜、恭敬供養、修行弘化的地方。因此,在文獻中稱為麥積山寺,至今仍有巨大的石窟,同時可容納數百人入內瞻禮。可見古時鑿窟塑像的目的,不是供人當作藝術品來欣賞的。
關於麥積山石窟的內容,可以參考天水麥積山保管所暨麥積山藝術研究會出版的《麥積山石窟資料匯編》(一九八○年三月出版)。
不過,我想介紹一下,麥積山石窟建築的類型名稱,有如下的幾種︰1.崖閣,也就是石造的佛閣;2.人字坡頂廊;3.摩崖龕,就是以石崖造佛龕;4.棧閣,就是木造於崖外的棧道樓閣;5.拱楣穹頂型窟;6.人字坡窟頂;7.摩崖大造像,那就是編號第十三窟的西方三聖露天大佛像;8.方楣稜錐頂型窟;9.稜錐頂型窟;10.方楣平頂窟;11.方楣覆斗藻井型窟;12.覆斗藻井型窟;13.拱楣;14.方楣藻井型與覆斗藻井混合。總結而言,在以上各種建築類型之中,以「摩崖龕」數量最多,其次是「崖閣」,從這些洞窟造型,也可以看出歷代古建築物式樣的演變軌跡。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