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蓮華 聖嚴法師著
七五、梵音洞
早餐之後,乘坐小型巴士,出發前往位於島東的青鼓山盡頭處的梵音洞。在此寺的門前,首先看到一塊清代留下的禁令碑,刻著「禁止捨身燃指」六個大字,兩旁尚有小字:「觀音慈悲現身說法,是為救苦救難,豈肯要人捨身燃指。今皈依佛教者,信心修眾善行,自然圓滿,若捨身燃指,有污禪林,反有罪過。為此立碑示諭,倘有愚媼村氓,敢於潮音洞捨身燃指者,住持僧即禁阻,如有故犯,定行緝究。」此為明朝地方官總鎮都督李分、寧紹參將陳九恩所立的禁令碑。本在潮音洞前,不肯去觀音院的照壁處。
據說過去有不少鄉愚在此跳下懸崖自殺,或燃指供佛,而稱為捨身的大修行,結果政府的官吏明令禁止。
捨身燃指的依據是出於《法華經‧藥王菩薩品》、《梵網經》輕戒第十六條、《高僧傳‧遺身篇》。不過這都不是初發心的凡夫所當為。
我問接待我的梵音洞當家門祥法師:「現在還有人在此自殺嗎?」他說他才來此兩年多,沒有見到過。
現在梵音洞上,飛跨有一座天然石橋,上有小佛閣,原來是退居和尚靜修處,現在供的是觀世音菩薩。站在閣中,前可望海,後可觀洞;洞內岩石,在陽光及海潮的影響下,常常反映出許多幻象,有許多信眾,在此見到觀音聖像的顯現。這次在我們的團員中,也有人從照相中顯出觀音菩薩的光影形像。不過,有心想看的人往往又看不到了,香港大嶼山的某法師來了五次,均未見到。
梵音洞面臨海潮,深入峭壁約五十餘米,洞高六十餘米。危峻的峭壁相對,有如一道門戶,站在石橋的佛閣內,傾聽腳下波動的海潮聲,有警世脫俗的效果;所以取《法華經‧普門品》中所說「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的經句,而命名為「梵音洞」。
現在的建築是一九八五年的新構。參觀之後,由當家師引至洞頂後上方的本院客堂用茶;這是一個四合院的精舍,現住僧人六位,環境相當清靜,不過當我們一時之間擁進了三百多人的團體,以及當地的香客和遊客,就顯得十分擁擠,而轉不過身來了。
門祥監院告訴我說,在梵音洞見得到觀世音菩薩顯聖,不在於信心的有無,但在於善根是否發起了。許多人虔誠禮拜,渴求一見,就是什麼也見不到。有的人並不信佛,卻又見到了。例如數年前有一位跟著朋友來山遊玩的基督徒,在梵音洞看到了觀音菩薩顯現,用照相機拍攝下來,沖洗之後,仔細的端詳,也能明晰的看到一尊栩栩如生的觀世音菩薩聖像,因此那位基督徒,變成了佛教徒。
根據煮雲法師的《普陀山異聞錄》第二節所說,好多人到梵音洞看過去生及未來生,又說:「梵音洞中,化現聖像,隨人不同。」另說:「過去山誌記載,菩薩是在潮音洞現身的,不知什麼時候改為梵音洞了。」其實在其《普陀山異聞錄》中介紹,普陀山的任何一處幾乎都可能有菩薩的靈異顯現。
普陀山之所以成為東南佛教信仰的重鎮,跟靈異的發生和傳說,有極大的關係。雖然佛法的根本精神是如《金剛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實相者,即是非相」,但在與民間需要的信仰層面相接合時,類似的靈異感覺,也是有其必要的。
七六、普濟寺
這是全山的首剎,也是普陀山佛教協會的所在,又名為前寺,它坐落在白華頂之南,靈鷲峯之下,佔地面積三萬七千零一十九平方米,建築物的總面積也有八千九百三十二平方米,它的前身就是原來的不肯去觀音院,也是全山最早的一座寺院;創建於唐懿宗咸通年間(西元八六○~八七三年),現在的建築物是清朝康熙及雍正年間所建的,主要者有天王殿、藏經樓等殿、堂、樓、軒,計三百一十二間。
寺內的主殿就是供奉觀音聖像的「大圓通殿」,高二十多米,宏大巍峨,據說百人共入不覺其寬,千人同進不覺其窄,故被稱為大圓通殿;也就是說有多少人進去都可以容納。他們的監院告訴我,數年前辦千僧齋時,真有一千多僧眾在此殿內受供用餐,一點也不覺得擠。山上傳說,此殿曾經同時間容納過數萬人,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大圓通殿所供觀音聖像,頭帶盧天冠,身高六點五米,西側供奉三十二尊觀音的化身像。這都是依據《楞嚴經》的說法,於〈觀世音菩薩圓通章〉中,觀音菩薩是修耳根圓通法門而得大自在,故名其殿為「圓通」,菩薩化身為三十二身。如果依據《法華經》的〈普門品〉,應該稱為「普門示現」,列舉有三十三種應化身;其殿應當稱為「普門殿」了。
普陀山之所以成為觀音菩薩的道場,是起源於唐懿宗咸通年間,有一位名叫慧鍔的日本僧人,來到中國遊學,在山西的五臺山,見到一尊檀香木雕成的觀音聖像,神態安詳慈悲,看了又看,認為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這麼好的觀音菩薩像,他就偷取了準備帶回日本;另一說是五臺山的寺主把這尊觀音像當作禮物送給了他。
在他離開中國大陸乘船從浙江的靈江口起錨揚帆回日本時,經過舟山群島附近的海面,突然遇到了大風,只好把船駛進普陀山的山坳內避風。第二天風平浪靜,慧鍔再度揚風起航,才出山坳,海面突然起了一團白霧,如同一個大蚊帳似的罩住了他的船隻,只好再度回航靠岸。第三天出發時,海面又起了巨浪,轉眼之間整個海面只見一片鐵蓮花擋住去路,這便是傳說中的「蓮花洋」。慧鍔見了便在船裡向觀世音菩薩聖像跪禱:「如果日本眾生無緣見大士,我一定遵照所示的方向,另建寺院供養。」祈禱完後,海底湧出一頭鐵牛,吞嚼海面的鐵蓮花,為他開通了一條航道,使他這艘船又回到了普陀山的山坳裡,這就是現在被稱為百步沙的地方。慧鍔上岸造寺供養聖像,這就是現在普濟寺的前身「不肯去觀音院」。我們朝聖團所住的旅館就在這座寺院的左側,叫作「息來小莊」,原來那也是一個寺院的舊址。
七七、日僧慧鍔
普陀山的命名,除於七四篇已有介紹之外,根據印順長老的〈觀世音菩薩的讚仰〉所說,是這樣的:「在這娑婆世界,南印度海邊的普陀落伽山,是觀世音菩薩的古道場,這如《華嚴經》等都如此說。梁貞元年,日僧慧鍔,在中國請了一尊觀音像,想帶回日本供養。誰知路經舟山群島(在浙江定海縣),卻被狂風惡浪阻止了歸程。被迫將聖像請上了海中的一個小島-梅岑,築一所茅蓬來供養。觀世音菩薩與此島有緣。日子久了,朝拜敬仰觀音聖像的人多起來,此島就成為觀音菩薩的道場,也就改名為『普陀山』。」
有關普陀山的名稱及其起源,大概就是如此。不過日僧慧鍔來華的年代,略有出入,印順長老所說的「梁貞元年」,可能是唐德宗貞元年間(西元七八五~八○四年)之誤。
根據近人左亞琳所編小冊《普陀山觀音傳說》(一九九三年三月初版),謂慧鍔是在唐懿宗咸通年間(西元八六○~八七三年)來華。
根據日本學者望月信亨所編《佛教大辭典》「慧萼」條所載,是於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西元八五八年)奉觀音像從四明(浙江的寧波境內)出海回日本,經過海路補陀山邊不能行,便留觀音像於此處。
又根據望月氏《佛教大辭典》的「普陀山」條,依《佛祖統紀》卷四二的記載,說慧萼於五臺山得觀音像,帶回日本經普陀山留住的年代,也是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茲錄《佛祖統紀》的原文如下:「大中十二年,日本國沙門慧鍔,禮五臺山得觀音像,取道四明將歸國,舟過補陀山,附著石上不得進。眾疑懼禱之卅:若尊像於海東機緣未熟,請留此山,舟即浮動。鍔哀慕不能去,乃結廬海上以奉之。」
根據日本的《本朝高僧傳》卷二三的記載,也說日僧慧萼於日本仁明天皇承和之初(西元八三四年),入唐求法,承和十四年東歸日本;文德天皇的齊衡之初(西元八五四年),那也是唐宣宗大中八年,慧萼第二度來華,四年之後,第二度東返日本時,便發生了觀音聖像不肯去的傳奇事蹟。
如果依照印順長老所說「梁貞元」是指後梁末帝貞明元年(西元九一五年),相差又有半個多世紀,且與日本的資料也不相應了。所以我是贊成慧鍔留住普陀山的年代是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說法的。
七八、普陀山的今與昔
普濟寺的大門平常不開,出入寺院都由側門。只有每年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的三個觀世音菩薩紀念日,以及國家元首蒞臨之時才開大門。所以我們是從右側的邊門進入。香客非常之多,見到出家人視若無睹,因為他們是來朝山進香拜觀音菩薩的,既不求法也用不著禮僧。所以當我在佛殿上禮佛之時,還有一位中年婦女特地把我拉開,以便她自己可以禮佛;因為我的位子是香燈師受當家師之命特別搬給我的,否則我得在地上做五體投地的大禮拜,而這些信眾認為我有拜墊,他們也要爭取拜墊。
當我進入山門之時,已有首座道生長老以及當家智禪法師等佇候迎接。在圓通寶殿禮拜之後,參觀法堂,那兒正在舉行梁皇寶懺的佛事,我不便進去打擾。目前全山的出家男女二眾,約八百人,除了佛學院的學生之外,大多數從事於香客遊客的服務,以及梁皇懺、水陸、焰口等大小佛事的運作,道場的建築維修和僧眾生活的來源,就是靠著這兩大宗。
隨即被引入客堂拜見現年八十八歲的方丈妙善長老,他在去(一九九五)年春天,應臺灣下院普濟寺的邀請,組了一個小型訪問團到臺灣訪問了兩週,也去了北投農禪寺,並送了我們一尊小型的木雕觀音像。那天由於來去匆匆,除了短暫交談,互贈禮物,並沒設宴款待。但是由於這段善緣,這次我來普陀山,他雖正在重感冒中,而且發著高燒,還是抱病見我。他是一面談話、一面咳嗽、一面流著鼻水;我給他遞上面紙,他還說:「不要緊,我很歡喜。」
小坐之後,我想起身告退,他卻非常熱誠的還要向我介紹普陀山的現況。他感到特別重要的是正在進行中的兩大計畫:1.建造一座二十八米高的觀音菩薩銅像,2.要在普陀山建一座醫院。同時他告訴我說:「全山已有三十多座寺院,由政府交還了佛教協會,尚有若干寺院,即將陸續發還。對於目前的普陀山佛教協會來說,人力、物力已都有應接不暇之感。」每座寺院交還佛協之後,必須要有錢去整修增建,還必須要有人去照顧維持。
當時陪同方丈接待我們的人,尚有普濟寺的副當家道權及靜旻兩位法師,佛教協會秘書長普淨法師,首座道生、監院智禪等法師。其中有三位也曾陪同妙老訪問過臺灣。
普陀山自從民國二十八年(西元一九三九年)開始,就被日軍佔領;民國三十七年(西元一九四九年)國民黨軍隊駐守普陀山。山上雖然尚有香客遊客,也有僧人駐錫掛單,但已相當沒落衰敗。根據真華法師《參學瑣談》的〈上海到臺灣〉第十節說:「普陀山前前後後、大大小小的廟宇,大概不下八、九十座,但真正有資格稱為寺的,卻僅有三處,那就是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以普濟寺為「全山祖庭」。
真華法師是民國三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九年)春天到普陀山的,當時山上僧人的風紀已很糟,他見到兩項歪風:1.稱為「海外家風」,就是出家人可以在那兒抽香煙、喝酒、化小緣、燒小鍋、打麻將、睡懶覺;2.名為「羅漢境界」,就是有些僧人可以喝醉了酒到處罵人、動粗,甚至在一間茅草棚子裡燉一鍋肥肉,大吃特吃,還說是「燒老豆腐吃」的羅漢。類似的情形,經過大陸政府的整治,特別是在文革期間,徹底清理之後,今天已不復再見了。可知經過十年文革的摧枯拉朽之後,便是面目一新,也不全是負面的啦!
目前普陀山的局面,是從一九九七年四月開始,成立了普陀山管理局,首先由政府撥出四十萬元人民幣,修復了普濟寺、梅福庵、觀音洞等,易裝在俗的原有僧尼也陸續的請回山來。到一九八○年,重新成立了普陀山佛教協會,由妙善長老擔任會長兼全山的方丈。此後的十年之間,中央和地方等各界,共同投入了三千九百餘萬元人民幣,修復了全山主要寺院,興建了道路碼頭,以及水電、文化、康樂等的設施。目前全山寺院的行政是統一的,僧尼來自十方,只有一位方丈,其他各寺院的負責人,都是當家的監院。所以人事和諧,制度劃一,可以說是欣欣向榮。
七九、印順長老出家處.佛學院
在原來的行程中,沒有安排去福泉庵訪問,雖然在多年前我就知道普陀山有一座佛學院,後來又聽說已停辦了。可是我們從梵音洞訪問出來的路上,遇到了兩位年輕的比丘和我們穿肩而過,其中一位對我微笑合掌。
我問他:「從那兒來?」他回說:「是本山佛學院的學僧,由福泉庵來。」
因此要求旅行社給我們臨時安排下午去訪問佛學院,幸好沒有被拒絕。
福泉庵位於該山的司基畈之東,舊稱天妃宮或天后宮,相傳是大慧法師創建,清德宗光緒年間(西元一八七五~一九○八年)經過幾次的重修。此庵對我們而言,可說相當重要,現在臺灣已經是九十一歲高齡的印順長老,是在此寺出家的,印老時年二十五歲,那是民國十九年(西元一九三○年)的事,他到普陀山禮拜觀世音,經由昱立老法師的介紹,住福泉庵,同年十月十一日,在福建泉州籍的清念老和尚座下落髮出家。
在印老的自傳《平凡的一生》中,有如下的記述:「普陀山的般若精舍是屬於普慧庵的一個茅蓬。我們到了目的地,見房屋不大,雙門緊閉。好久,才有一位(只有這一位)嚴肅而安詳的老和尚出來開門。聽說我們想研究佛法,就為我們略說佛法大意。我們說:『錫麟堂香客往來太多,我們想找一處僻靜的所在,安住幾個月,對佛法作初步的參研。』他向西南角一指說:『有,離這裡不過一里路,有個俗名天后宮的福泉庵。當家是福建人,香客也都是福建人,一年不過三、四次,平時非常的安靜。我也不用介紹,你們說般若精舍老法師指導來的就得了。』我們向他謝別,就向福泉庵來。出來招呼我們的,是一位名叫宗湛的客師。我們說明來意,他就去徵求當家的意思。當家的來了,是一位白髮白鬚的老和尚。當家的只是點點頭,說了兩、三句我不能完全明白的話(原來是帶有閩南語韻味的寧波話),大意是好的,好的。這樣,我們下午就移到福泉庵來。……十月十一日,我就在福泉庵剃落出家,法名印順,號盛正。那位白髮白鬚的當家,就是我的恩師上清下念老和尚。」
印順長老在福泉庵待了不到二十天,同年的十一月杪,就和他的師兄一起到天童寺受具足戒去了。戒期圓滿,回福泉庵過舊年。二月得到清念長老的同意與資助,到福建廈門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求法。
可見印老在普陀山福泉庵的因緣雖不是很久,畢竟此處是印老走上奉獻其一生給佛法的起跑點,值得我們去訪問。
聽說現在的普陀山佛學院,就是接受印順長老及其僑居新加坡的師兄印實長老,共同支持而開辦的。
目前的佛學院院長,是由妙善長老兼任,教務長唯航法師,副教務長海天法師,都是三十多歲的僧青年,誠懇的接待我們。據說該學院的學僧,分為男眾和女眾兩部,女眾部設於梅福庵及觀音洞,有三十來人;福泉庵是男眾部,有五十多人。教師共有二十多位。該院重視天臺三大部的教學研究,我的《印度佛教史》及《戒律學綱要》,也是他們的教科書。在修持方面,重視彌陀淨土的念佛法門。
因為當天是週六,學僧不上課,在院中只看到少數幾位年輕比丘。由於時間不多,沒有參觀他們的教學設施及學僧的生活環境,也沒有機會和學僧面對面談話,只聽到他們的教務長說,福泉庵的空間面積已不夠使用,他們正在計畫建造一座專供佛學院教學設施的大樓。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