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識界 -- 八識規矩頌講記 聖嚴法師著
第八識頌釋義
第八阿賴耶識的頌文,共有三頌十二句。
第八識梵名阿賴耶識,漢譯為藏識,有能藏、所藏、執藏等二義:
1 、能藏:是指第八識善於自體中藏一切萬法的種子,好似倉庫能藏一切貨物。
2、所藏:是指現行熏種子的意思而說,第八識善為七轉識熏習諸法種子的對象,名為熏處;若七轉識為善,即熏善種子,為惡即熏不善種子,故其所熏的種子,便能貯藏;此識因依七轉識,藏諸種子故,所以叫做所藏。
3、執藏:是指第八識恆被第七識妄執為實我、實法。
第八識由於智證的程度,可分三位:
1、我愛執藏現行位:是第八識的自相,由於無始以來,第八識恆依第七識愛執為我,故名我愛藏位,自凡夫至第七地菩薩,以及二乘的有學位聖者,都屬此位,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及二乘的無學阿羅漢果位,已無第七識的我執,故第八識亦無此我愛執藏之名。
2、善惡業果位:是第八識的果相,由於自無始以來,第八識是善惡業所招感的異熟果,故名業果位,此位通至第十地菩薩的金剛心,或二乘的無學聖者,名為異熟識,到成佛方捨此位。
3、相續執持位:是第八識的因相,此位通王佛果,乃至盡未來際。由於第八識執持色及心的萬法種子,令五根不失,故名相續位。
由此可知,第八識名為阿賴耶的我愛執藏義,是特指我愛執藏位,到了第八地以上的菩薩以及二乘的無學位,即無此名;名為毘播迦的異熟識到成佛時即捨其名實;名為阿陀那的相續執持識,則到盡未來際。
以下解釋第八識的頌文:
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
這二句頌文是說,第八識在三性之中僅通於無覆無記性,在五個遍行心所則全部都有;於三界九地之中是隨著業力而上下浮沉流轉。
由於第八識自己不造業,但隨業生,故屬無記,亦無無明等根本煩惱及隨煩惱與之俱生,亦於一切境界不會迷執,故為無覆無記。
與第八識相應的心所,僅有遍行的作意、觸、受、想、思的五法,因為這五個心所是遍於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時,是與八個識全都相應的,所以名為遍行。作意是注意,是警覺的心理;觸是根、境、識三者和合時的心理感覺;受是感情,感受苦與樂等三受及五受;想是意象,辨別境界,安立名言的心理作用;思是意志,造作身、口、意三業的作用。
至於其它的心所,為何不與第八識相通?由於第八識是任運而緣現境,故無五種別境;由於此識的自體非善亦非染,故無信等善十一,亦無貪等煩惱;此識無所造作,任運緣境,又不緣於意及言境,故無四個不定法。
第八識於三境中唯屬性境,於三量中唯屬現量。
第八識在三界九地中,是隨業力而界地有別,依之生於任何一地,業力未盡時,恆起該一地的業識;不像第六意識那樣,雖生此界,亦可生起余界識造余界業;是故於八識之中,純屬隨業力而生者,唯此第八識,純屬非由業力而生者,是第七識,一分隨業力而生、一分不隨業而生者是前六識。然於前六識中的前五識多隨業力生,隨緣任運起故:第六識多非隨業力生,自識分別起故。
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這二句頌文是說,由於聲聞、緣覺的二乘人,不信有此第八識,不知第八識的深密義,非思量所知,非二乘人的智慧所能覺知。釋尊也在《解深密經》卷一說到:「阿陀那識甚深細,我於凡愚不開演,一切種子如瀑流,恐彼分別執為我。」第八識有相續執持義,梵名阿陀那識;此所謂凡愚,是指凡夫及愚法二乘,此識的內容微妙深細,執持一切色心萬法種子,非內外凡夫及二乘聖者的智力所及,若讓他們聽到了有這麼一個跨起染淨世出世間一切時空,乃至盡未來際都有的阿陀那識,恐怕會被凡夫及二乘人執為實我了,故此識之名,唯對上智利根的菩薩開演。《成唯識論》卷三亦引征此頌。
「能興論主諍」的意思是說,由於二乘不明瞭,就生起迷執,認為根本沒有第八識這樣一個識,因此就引起了大乘論主們,例如無著、世親、護法等諸人,引經據典,撰著論書,與二乘部派諸論師諍論,證明唯識的正理,以破二乘人的迷執。故此論主的意思是包括大小乘諸論師,凡為參加這項論諍而撰著論書的大小乘學者,都被稱為論主。
大乘論主的論書中成立第八識的有:彌勒(一說無著)的《瑜伽師地論》,無著的《攝大乘論》,世親造《唯識三十頌》,護法等十大論師釋《唯識三十頌》,由玄奘揉譯為《成唯識論》,此諸論書中,廣宣第八識的甚深妙義。
《成唯識論》卷三及卷四,總依十因,成立此第八識。
所謂十因,亦云十理,有頌曰:「持種異熟心,趣生有受識,生死緣依食,滅定心染淨」。
1、持種者,引《大乘阿毘達磨契經》(以下稱《契經》)之說,雜染清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名為心,若無此識,彼持種心,即不應有。
2、異熟者,《契經》說,有異熟心,善惡業感,若無此第八識,彼異熟心,即不應有。
3、趣生者,《契經》說,有情眾生流轉五趣四生,若無此第八識,彼趣生體,即不應有。
4、有執受者,《契經》說,有色根身是有執受,若無此第八識,彼能執受,即不應有。
5、識者,《契經》說,壽暖識三者,更互依持,得相續住,若無此第八識,能持壽暖,令久住識,即不應有。
6、生死者,《契經》說,諸有情類,受生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若無此第八識,生時死時,心不應有。
7、緣者,《契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是二法,輾轉相依,若無此第八識,彼識自體,即不應有。
8、依食者,《契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無此識,彼識食體,即不應百。
9、滅定心者,《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亦不離暖,根無變壞,識不離身,若無此第八識,住滅定者,不離身識,即不應有。
10、染淨者,《契經》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若無此第八識,彼染淨心,即不應有。
《成唯識論》卷三,除了引用《解深密經》的名頌,已如前舉。此外尚引用《大乘阿毘達磨契經》的偈頌:「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盤證得」;該經又有偈頌云:「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聞示。」也引《楞伽經》的偈頌云:「如海遇風緣,起種種波浪;現前作用轉,無有間斷時;藏識海亦然,境等風所擊:恆起諸識浪,現前作用轉。」這些都是為了證明有第八識而由論主們引用的經據。其中以《解深密經》的偈頌以及《大乘阿毘達磨契經》的第一個四句頌,最常被學者們普遍引用,所以是特別重要的名偈。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
這第一句頌文是說,第八識所俱的能藏、所藏、執藏三項功能,其意義甚深難知,無有邊畔,故雲浩浩。第二句是說第八識名為本識,深藏不露,而淵深如海,前七轉識,對於本識,猶如吹在海面的風,鼓起海面的波浪。
第八識名為阿賴耶,有三藏的功能,已於上文略釋。此中能藏者,謂能含藏諸法種子;所藏者,因受七識熏種於此八識,即以八識為種所藏處:執藏者,第七末那恆緣此識,審思為我所執藏,恆不捨離。
第八識與第七識的關係,《楞伽經》譬喻為深海與風浪的經證,已如前所舉例;此外,卷一有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這兩偈的梵文原典,應該與《成唯識論》所引者相同。
又有兩偈,則說得更清楚:「非異非不異,海水起波浪: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譬如海水變,種種波浪轉;七識亦如是,心俱和合生。」最後一句的心俱二字,應系指八識與七識和合而生起波浪的意思。另在《入楞伽經》卷九的長頌之中,也有類似的句子。
受熏持種根身器
這句頌文是說,第八識有受熏持種的功能。
所謂受熏,因為第八識是無覆無記性,自己不能造業,所以要依靠前七轉識的染淨熏習,被熏之後,就執持種子,成為能藏的阿賴耶識。由此持種,得緣之時,又變成現行時,便是第八識所變現的根身和器界的環境了。所以第八識的相分,就有三種子。
1、一切種子:是受前七轉識熏習而成的種子。
2、器界:有情所處的物質環境。
3、根身:有情由五根所成的身體。
如果第八識不受前七轉識所熏,便無種子可持;若無第八識受前七轉識熏者,一切往事,便成過去,即無種子成為現行,便無因果業報。其實就是由於第八識受熏,才能持續不斷地現行熏種子,種子生現行。第八識性是無覆無記,恆不與善染諸類心所相應,自在為主,性非堅密,是故可熏。前七轉識,非唯無記,故不能容受一切法熏。前六轉識,且有間斷,不能持種不失,故不受熏。一切心所,均為依他起法,不能受熏持種。無為法性堅密,故亦不受熏。
所謂持種者,此第八識,恆時無間,執持世出世間,本有新熏的一切種子,能令不失。
第八識的種子遇緣,即能變現有情的根身肉體而執受之;從入胎、住胎次第轉變,成為根身,然後出胎、成長、住世、死亡,乃至此識未離身時,長時執受,不相捨離。第八識一旦離根身時,肉體便腐爛而成死屍;至於昏睡悶絕時,雖無第六意識,仍非死亡,是有第八識執受根身滋長故。
至於第八識的種子遇緣變成有情處身的器界,包括山河大地,草木禾稼,大小動物,一切身外之物,有情的根身,即依之滋養安住不壞。
根身為正報,由於有情正以五趣四生的根身而顯果報的差別,雖所依的器界相同,而根身不同即是罪報與福報不同,卻也都是有情眾生各自的八識種子所現。
去後來先作主公
這句頌文是說,第八識在有情的一期正報,死亡與再出生的過程中,與前七識相比,總是最晚走又最先來的主人公。第八識是相續執持識,不論是在三界九地,或者已斷二障,已證二空真如,都是相續執持的,名為阿陀那識;在生死的異熟階段,名為阿賴耶識,無時不有。若此趣的業力已盡,即捨此趣的根身,轉受他趣根身,捨身根時,捨壽及暖,識亦離開,名為死亡;若雖氣絕,根身仍有餘溫者,乃因第八識尚未捨離。至根身漸冷,全身皆冷時,即表明第八識已離根身,根身即開始爛壞,便住死位。
於氣絕而失去分別能力時,前六識即先消失;但若其根身尚有暖觸,第八識則仍住於根身而尚未離。離此根身,另得根身時,最初入胎,也是第八識先到;住胎至出胎,前六識方漸生起。因此而說,第八識是「去後來先」的主人翁。
不動地前纔捨藏
前面二頌八句是介紹第八識因位的狀相,接下來這一頌四句,是說明第八藏識的轉識成智的狀相。
此句頌文是說,第八識在第七地菩薩位時,才捨藏識之名。
不動地是第八地。進入此地時,第七識的我執自此永不復起,不再執第八識的見分為我,乃是由於此地已有無相無功用道生起,自此第八識即捨我愛執藏的藏識之名,但名異熟識毘播迦及相續識阿陀那了。由於第八識在未成佛前,均為世間三業所感,未成無漏,故名異熟;又以第八識相續執持,直至成佛之後的盡未來際,故名阿陀那識。
於此介紹十地菩薩的行位次第如下:
1、極喜地:舊譯歡喜地,已捨異生性,得聖種性,證得人法二空,善能自利利他,生大歡喜。
2、離垢地:善能嚴持淨戒,不起微細毀犯:此地菩薩所持菩薩戒,可參考《瑜伽菩薩戒本》的四重四十三輕、《梵網菩薩戒經》的十重四十八輕,及聖嚴拙作《菩薩戒指要》中的三聚及十善。持清淨戒,離煩惱垢,故名離垢地。
3、發光地:此地菩薩成就勝定、等持及等至,發無邊妙慧,從聞思修三慧,發起慧光。
4、焰慧地:此地菩薩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發起智慧之力,如火燒薪,摧毀一切煩惱。
5、極難勝地:此地菩薩能破一切情見,通達一切之法,無能勝者,猶如諸佛境界。《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云:此地菩薩「三界無明疑見,無不一切皆空」。
6、現前地:善離染淨差別,無分別的最勝真如淨性與最勝般若顯現。
7、遠行地:此地菩薩,住於純無相觀,遠出過世間及出世間二乘的有相行,故名遠行地。《成唯識論》卷九云:「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
8、不動地:無漏的無分別智,任運相續,不用加行,不為一切有相功用及煩惱所動。於前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第六地無相觀多有相觀少,第七地純無相觀,但亦尚有加行,故不能出現化他的佛身相及佛國土。至第八地,斷除加行障,任運而可現出佛土及佛相,以利益化度眾生。
9、善慧地:成就微妙四無礙解,遍游十方,說法無礙。
10、法雲地:能遍緣一切法的大法智,能隱覆一切無邊惑障。是以大法之智雲,濕注甘露法雨。
金剛道後異熟空
此頌是說,第八識到金剛道之後,即捨異熟識的毘播迦之名。第八識的證智程度,有三位:(1)第七地捨藏識名;(2)金剛道後的佛果位,捨異熟識名; (3)相續執持的阿陀那名,則永遠存在。所以成佛之後,並不等於幻滅,乃是煩惱惑障的寂滅,並非如二乘聖者的涅盤,是滅其身而泯其智。
「金剛道」亦名金剛三昧,亦名金剛心,是從金剛喻定得名。由於此定,其體堅固,其用銳利,得斷一切煩惱。這個名詞,通用於大小二乘,由此彈定之力,斷盡一切最極微細煩惱,各得其極果。在聲聞聖者,是阿羅漢向位之最終,在大乘菩薩則是等覺位。
在大乘十地位中,地地皆有入、住、出的三個心位,此中最後一個心位的斷惑證真,進階過程即稱為無間道;十地滿心位,正在頓斷最後一分極微細俱生所知障,以及任運起的煩惱障種子時,名為金剛無間道;此時於無間隔中,即已成佛,稱為妙覺位。金剛喻定是瞬息無間,快速無比,故又名為閃電喻定。
「異熟」舊譯為果報,新譯為異熟,梵名毘播迦。是依過去的善惡業因而獲得樂苦果報之總名。由於果是異於因之性質而成熟者,故名異熟。例如造善業而得樂果,造惡業而得苦果,善業及惡業在三性中分屬於善性不善性,其樂果及苦果在三性中均屬無記性。因與果之間的性質相異,故名異熟。性質相異,由因成果,即為異類而熟,故名異熟。其善惡之因,得異熟之果,名異熟果;由業種生現行,現行熏業種,所成第八識,名為異熟識,亦名果報識。到了金剛道後的佛果位,即捨此名。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這二句頌文是說,第八識於成等正覺而至妙覺位時,立即轉捨異熟識名,而成大圓鏡智,同時發起無垢識的功用,以根本後得二智之光,普照十方無量佛剎。在此亦宜介紹轉八識成四智的心品內容:
1、大圓鏡智:亦名大圓鏡智相應品,是轉有漏的第八識所得的智慧,此智藏有無漏功德的種子,故能變現佛果妙境。一切相得現於前,了無迷闇,故此又名一切種智、一切智。其變現猶如無方無畔的大圓滿鏡,能夠映現一切萬象。
2、平等性智:亦名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是轉有漏的第七識,所得的智慧,此智無法生起平等大悲心來,唯內證一切諸法平等的理性,外緣一切諸法,自他平等。
3、妙觀察智:亦名妙觀察智相應心品,是轉有漏的第六識,所得的智慧,此智觀察一切法的自相及共相,無礙自在,並於大眾之中,巧轉法輪,斷諸疑惑。
4、成所作智:亦名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是轉有漏的前五識,所得的智慧,是為利樂地前的菩薩以及二乘、凡夫,遍於十方,示現三業變化,即是以佛的應化身,普度眾生。
「無垢」即是第八識的無上轉依最極清淨位,名為無垢識,即是如來地的阿陀那識,它是第八識的淨分,舊譯稱之為第九識,另有一個梵名是阿未羅識。《成唯識論》卷三云:「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來地有。」
「十方塵剎」即是周遍十方無量無數恆河沙數諸佛國土。「普照十方」是說成佛之後,得大涅盤,得大自在,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以三身四智,度無量眾生,所以唯識大乘的究竟果位,是悲智雙運而永無厭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