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5-09 21:35:11| 人氣5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上海與我 - 趕經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歸程(聖嚴法師自傳) 聖嚴法師著

第六章 上海與我 - 趕經懺

當我第一次到上海時,滬西大聖寺尚在初創階段,知道的人少,佛事也不多,只是剛從一個有家眷的和尚手裡承購下了一家殯儀館的經懺權,那是在大西路的樂園殯儀館。
  
  第二次再由南通到上海時,抗戰已經勝利,市面一片復原繁榮的氣象,大聖寺的佛事,也漸漸做出了名,殯儀館的佛事又增了上天、靜安、白宮等三家,同時還有來寺做的以及去齋主府上做的,遠的可以做到江灣、青蒲等地,我們會上十多層高的洋房,也會進入竹片柏油紙搭架在臭水溝上的違章建築。交通工具,近處用不著,略遠的市區之內,經常是搭電車和公共汽車,我僅記得坐過一次小包車,卻乘過不知多少次的貨運卡車,因為凡做大佛事,莊嚴用品往往有十來大箱,我的職務之一是照顧這些東西的搬運。
  
  大聖寺只住了一堂人,連自家的子孫及客師,一共不過八、九個和尚。所以,佛事多了就要翻堂;所謂翻堂,是用一堂的人,做兩家以上的佛事,這一家念完一卷經,馬上再趕到另一家去,然後又趕回這一家來。有時在本寺翻堂,往往是寺內與殯儀館之間翻堂,在一家殯儀館內的兩個乃至三個廳之間翻堂,以及兩家乃至三家殯儀館之間的翻堂,就這麼翻來翻去,趕來趕去,從來不坐汽車,因為單子很小,要是坐了小汽車,單子白做,恐怕還要賠上老本。所謂「趕經懺」,這就是最好的解釋,坐在寺內為人家念經拜懺,還不夠「趕」的資格。又所謂「應赴」,就是人家一請和尚,和尚們除非生了病,否則不論天寒地凍、積雪三尺、狂風暴雨,都是有請必應,有應必赴;所以,坐在寺內念經拜懺的和尚,也夠不上「應赴僧」的條件。我呢?既是趕了經懺,自然也是應赴僧了。像這般的翻堂,趕路的時間,多於做佛事的時間,所以趕字第一,經懺其次。
  
  我到上海之時,對經懺尚一無所知,我的當家的曾師祖便開了我出堂而又翻堂的牌,我說:「我還不會嘛!」
  
  「因為你不會,所以要你多學。」我的曾師祖真夠愛護我了。
  
  「那麼,請你老人家先把我教會了再開我的牌。」
  
  「我那來這個閒空,那家趕經懺的小和尚不是跟著大家拖出來的。」
  
  「我這樣子,就能替人家做佛事嗎?」我是說我仍穿著俗裝,連一點和尚的樣子也沒有,齋主豈會要我?
  
  「怕什麼?」曾師祖接著向我解釋:「沒有小和尚那來老和尚?鄰庵西方寺的小和尚,前幾年還只有一桌面高,就把紅桌幃當衣用,披起來像模像樣的做佛事了。」
  
  這倒引起了我的好勝心,至少我已不止一桌面高了,同時我也有點好奇,很希望見見那個「像模像樣」的小和尚。以後我常常和那個西方寺的小和尚「幸會」,每次在一起,我總感到自慚形穢,樣樣及不上他,唱念敲打,皮簧小調,他已是經懺行中的全才了。焰口臺上他把木魚一敲,夜深人靜之際,他的「斡日囉」可以傳聞好幾條馬路,所以他是人見人愛,乾師父、乾姊,他有一大把,我憑什麼也比不上他。
  
  但是,我雖不行,曾師祖還是把我當作「寶」,原因是我的單子,全歸常住,為使常住的收入增加,我就不得不忙了。
  
  我也不知道從那裡來的精力,天天跟著「師父們」趕進趕出,往往是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白天翻了三個堂,晚上又要放焰口,焰口下臺已是十點多鐘,拖著兩條腿子回寺,正想倒頭睡覺,偏又接到殯儀館的臨時通知,某某廳的某府要七個和尚繫念伴屍。剛接這家殯儀館,另一家殯儀館也來了電話,於是,夜裡也得翻堂。在繫念臺上,坐中主壇的人,往往白了一段就又昏沈地睡了過去,旁邊的人推他一把,他竟又睡眼矇矓地找不到下文。我是經常被人驚醒:「小和尚要跌下來啦!」
  
  這種情形,特別是在農曆七月,一個月下來,真要把我累死!
  
  我的身體自幼病弱,十五、六歲的發育期間,正好趕上了經懺生涯。假如把這情形寫信告訴我的母親,相信她一定會勸我還俗,種田再苦,也不致有這樣的苦。但我好勝心強,從來未向俗家提起這種生活的苦楚,並且有一個自討苦吃的怪癖,人家越是不給我體惜,我就越加做得賣力。有一次我在感冒發燒,晚上出堂的焰口牌上卻照常開了我的名,我的太師祖筍香老人看不過去了,他代我向當家的貫通曾師祖抗議:「孩子正在發燒,你怎麼還要開他的牌?」
  
  「唉!我真想讓他休養幾天,可是人手不夠,而且他是管理焰口臺上電器設備的人,實在沒有辦法啦!」
  
  我卻連忙去說:「我好了,我可以去。」
  
  那天晚上,大家都很關心我,筍香老人壓低了聲音責備我說:「你這孩子真傻呀,人家是拿你牽著羊兒當馬騎,只認得錢,我幫你去說,你倒充好漢。」
  
  幸好那次我沒有因此病倒,第二天,當家的貫通曾師祖也給了我一些參片,並向我說了好多獎勵的話,使我聽得心花怒放,畢竟他老人家也是疼我的。



台長: john
人氣(5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