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晨音 聖嚴法師著
第二篇 如何調身與調心
調適身心
出家的本身就是出家的目的。出家以後,若想一級一級地往上攀爬,成就什麼名位,結果當然是煩惱不斷;因為這些都是煩惱的根源。即使是急著希望成就戒行、禪定、智慧,而茫茫然地四處去尋訪明師、找道場,也是煩惱根本。
出家後應凡事盡力去做;盡力之後,即使沒做好也對得起自己,不會心存內疚。若做不好一直責備自己,就會始終處於痛苦的深淵裡而不能自拔;但若一意放任自己,不求改進,則會懈怠,這兩種方式都不好,會障礙我們的修行。
最好的方法是我們應時時懺悔,一次次地懺悔。為什麼能夠做而不做?是心力不足?還是能力、體力不足?
心裡如果「打結」了,此時最好能向內觀看自己的起心動念處;若向外看,盡是別人的不對以及環境的問題,認為自己沒問題,因而使我們生起傷心、憤怒、興奮、埋怨、憂鬱等種種現象。這些現象都是有害健康的,會使得我們的肝火上升、內分泌失調,如此一來,我們的身體就容易出毛病。
若常與人嘔氣,心有千萬結,濃得化不開,就會有頭重腳輕的現象,而且不易入眠,頭腦因此得不到適度的休息;白天迷迷糊糊的,晚上卻清清楚楚的,容易導致神經衰弱。
腳底冷、四肢冷是因為血液循環不好、氣血不通的緣故;應該好好地數息、觀呼吸,讓重心感向下。
時常保持心平氣和,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下身一定很穩定,腳底也會暖和;如此上身自然會很輕鬆,就像不倒翁一樣,站起來毫不費力氣。所以,保持心理平衡、平靜,身體自然也就會健康。(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心不隨境轉
心隨境轉,即是煩惱,即是凡夫,會為自己也為他人帶來困擾。學習佛法的人,不可以心隨境轉;可是我們卻經常陷在境中,不是在內境,就是在外境,由於觀念模糊,又不善於用方法,於是忙得團團轉,不知該將心安放何處?
內境是指心中的妄想、煩惱;外境是環境中的人事。大多數的人認為煩惱來自外境,為此對外境產生佔有、排斥或對立。其中,事雖不會惹來煩惱、困擾,但因為有人心的作用,因為加進了「人」,啟動了妄念,「事」就變得複雜,就會衍生出很多令人煩惱不已的問題來。
事實上,最難應付的是內境的虛妄念及顛倒想。一般的人都只想到瞋愛等的境界現前時是苦惱,卻沒有意會到妄念、狂想也很麻煩。例如有一樣食物在你面前,吃也好,不吃也好,沒有什麼關係;可是萬一有人叫你非吃不可,或者你想吃而他偏不給你吃,或者給你少一點,這時候你的心便起了煩惱。這些源自心內的狂想、妄念,很少人能夠明察秋毫,總認為是外境的問題,因而埋怨環境、責怪環境,無法安心。
心隨境轉,涵蓋了心外之境和心內之境。一般心內之境是指貪、瞋、愚癡,稱為三毒;此三心一經觸動,煩惱隨之而至。不能安心的人,此三毒隨時都可能從八識田中冒竄出來,然後在心田中猛打煩惱鼓。煩惱鼓一打,心就不能安;心不能安,身體也就跟著不安;身體不安,就要找醫生看病了。
此外,身不能安,便容易跟自己過不去,也易與人樹敵,跟人生氣,對任何事情也都覺得不對勁。而且身體害了病,醫生便會要你治療、調養,本來是小病,一下子更增添了另一層病,心病又接踵而來。
本來是心病,然後變成身病,身病又變成心病,這身心兩種病的惡性循環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所以,看病愈看愈多、範圍愈看愈大,心離開佛道也就愈來愈遠。
病是業報,業隨心轉。有謂「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解脫。」這是因為實證「空」性的緣故。所以要常常練習觀空;心注意空,安於空,觀無常,觀無我,重病就會變輕病,輕病漸漸地就會轉為無病。這是收心、攝心的方法,一定要學會,不要被境界所轉了。(一九九二年七月十五日)
彼此體諒.互相關懷
有些人因為關心他人,反而失去了自己,把他人的問題變成了自己的問題,這實在是愚癡的做法。
原則上,我們應該要關心他人,也要用種種辦法去幫助他解決問題。但是如果實在幫不了忙,就要適可而止了,因為已盡了全力。也就是說,當盡你的全力救火,但不可以引火自焚;否則,於己固有害,於人亦無益。
有時候,常住發生了一些事情,我雖然沒有處理,但我是知道的,因為某些事情你們會自行處理,也懂得如何處理。如果老是要師父替你們解決問題,那麼,你們就不會有自己的體驗,也不會有所成長。
雖然我不常和常住眾個別談話,我卻是一直關懷著大眾的每一個人,而且常常利用早齋後開示,即使和執事談話,也是為了要瞭解大眾事。
大家要知道,執事們付出的心力要比一般人來得多,擔任執事是要以服務代替領導,以慈悲心的付出才能對大眾起領導作用;大眾能在道心上成長,也就是執事們的福慧成就。
你們若不聽話、不接受我的指導,我就無法感化你們,我會覺得很罪過,因為這表示我的慈悲心不夠、能力不足、感化力不大,沒有給你們更多的關懷與指導。我只會反省自己,不會責怪你們。
希望大眾對師父、對常住,以及師兄弟彼此之間,不要有猜忌心,否則會為自己帶來困擾和煩惱,因而產生怨忿心、不平衡的心。不能安心,就不能安身,慢慢地便會在僧團住不下去了。
請大家要在菩提道上彼此諒解、勉勵和關懷。(一九八九年十月十六日)
學佛的清淨三業
大家都是來學佛修行的,所謂學佛修行,據蕅益大師的解釋是,以佛的清淨無礙身、口、意三業,做為標準來學習。雖然凡夫無法跟佛一樣,但應該時時刻刻皆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語業是口不離佛法,以佛法和人談論,使人從中獲益並讚歎佛法,並且令自己信心增加,隨時與佛法相應,自利又利他。
不論是修學人天乘或大小乘的佛法,都必須捨離貪、瞋、癡、慢等無明,若無法立刻捨離,最少應保持距離;否則,非但於己無益,對人也有損。佛法是要我們離欲的,也必然是利人的,所以應勉勵自己非佛語不說,這就是口業清淨。
身業是以佛行來做為我們自己的行為準則,佛行必然與菩薩戒的菩薩行相應,我們學佛行就是要將身體的動作、表情、威儀,在舉手投足之間都和佛的清淨身業相應,雖然無法時時相應,至少應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佛心即是佛的清淨意業,是智慧與慈悲的融會,我們的起心動念雖不能全像佛心一樣,但於動念時,應觀察是否和佛的智慧、慈悲相應。
利他是清淨心,是不求果報及回饋的心,也就是基於菩提心的菩薩行。如果想到付出時,沒有回收很冤枉;認為自己犧牲太大了,沒有人讚歎你、擁護你,仍然是默默無聞,因此而失望、消極、悲觀;認為這個僧團的師父方丈及綱領執事們沒有關懷你而忿忿不平,如此的修行既非人天道,更說不上菩薩道,這是三惡道。
法鼓山僧團的前身是三學研修院,實際上是以佛語做為我們的語言,以佛行做為我們的行為,以佛心做為我們起心動念的依準,能夠如此,即是修行。
假如說話尖銳、狠毒、刻薄,動作輕浮、散漫,心有不滿、忿怒,和佛的三業都不能相應時,應想辦法隨時檢點懺悔、修正自己。如果在人前人後,朝著佛的三業努力,一切就會平安如意。(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海綿精神
我們學佛修行的人,應該具備兩種態度-內方、外圓。
「內方」是指應把握佛法的原則和自己的身分、立場,不要放棄自己的立場,也不要將自己的身分顛倒了。
「外圓」是要柔和能忍,柔並不等於是隨波逐流,仍須堅守崗位;如同有彈性的海綿,壓了它,不但不會反彈,反而會凹陷下去,等壓力離開後慢慢地又回復了原狀。
為人處事不要剛強、任意,必須是柔和的,但要有立場,這是依律、依法而守原則,否則會傷害他人也會傷害自己;如果又對人反應太快或太激烈,對方便會反抗、反彈。
六波羅蜜中,就有一項是修忍辱行。修學佛法的人,沒有一件事不能忍,也就是應該學習海綿的精神。
但有人誤解佛教的忍辱是一味地忍讓,會讓人欺負;並且認為,如果壞人不受處罰會更壞,將使得好人無路可走,變成全是壞人橫行的天下。這種想法並不正確,也不是事實。
我們應該要這樣想,多半的人可能會一時失去理性,不能控制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事。雖然在人類的性格裡,多多少少都潛藏著一些獸性的成分,但是我們不要如此形容它,而是要說,人的內分泌組織及生理系統偶爾會失調,因此沒有一個人的身心是百分之百的平衡。
雖然由於教養和環境的關係,會懂得自我約束,但有時候仍會有反常現象出現的可能,所以我們要用修行或感化的方式來調整及改善它,應該經常注意並隨時調整、調柔自己的身心,然後這些生理作用,慢慢地就會受到修行力量的影響。
我們學佛的人,應以慈悲心待人,以忍辱心來接受一切的橫逆,但亦要用智慧來解決所面臨的橫逆。(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四日)
拜佛懺悔求安心
養成一位身心安穩的出家人約需十年的時間,但亦視各人的善根而定。善根深厚者,未出家前已經很穩定,業障少,住進僧團數年後就會很踏實;而身心不安穩,易生煩惱、魔障連連的人,落髮前必須養成多拜佛的習慣。已落髮的沙彌(尼),在未受比丘(尼)戒之前一樣要多拜佛;已受大戒者更應知慚愧,常拜佛。
有許多人認為頭髮一剃、衣服一換,煩惱就沒有了,那有這回事?頭髮是頭皮上的事,衣服是身體以外的事,在我們心內的問題尚未解決之前,即使砍掉了頭也是沒有用的。所以,一定要從內心生起大慚愧、大懺悔、大感恩的心,經常拜佛。
常存慚愧、懺悔、感恩心
當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養成後,自然而然會懂得謙遜,煩惱也比較不容易染著,因為煩惱從心生起時,馬上就如同雪花遇到太陽或火焰一般,融化掉了。
曾有一位西方人告訴我:「我有病,要用意志力來抗拒、對付、拚命。」我說:「你不拚命,或許還可以活得久一點,一拚命就會活得很辛苦。」我們出家學佛的人也是一樣,當煩惱現前之際,不是和煩惱對抗,而是用慚愧、懺悔、感恩的心來融化它。
當我們的煩惱生起時,常常會覺得是外面的環境帶給我們的,而且感受非常的強烈。例如我們常會為了別人不經意或非故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件芝麻小事而消受不了,認為是別人給我們的煩惱。其實,這多半是你主觀心理上的認知或感受,事實未必如此。
煩惱是從我們自己內心產生的妄念,此「心」不是指心理學上的心,而是我們的意識心、八識心;而感覺才是針對外境而來的。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有這些問題,那麼對外在的環境就有免疫作用。若缺乏這種免疫力,就很容易受到感染,任何細菌一沾身,煩惱病馬上就會現行。以拜佛來慚愧、懺悔、感恩,就是預防針,可以讓我們的心產生免疫作用,修行人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化解煩惱的。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那麼,在平常生活中就會很平穩、踏實。但是慚愧、懺悔不是要你打耳光、搥胸、頓足、磕響頭,這些都沒有用,因為煩惱不在耳光上,也不在胸部或頭上,而是在我們的心中。所以要用懇切的慚愧、懺悔心來拜佛;拜佛時,要感恩三寶,慶幸自己已經聞法學佛,心中便會平平靜靜、安安穩穩、妥妥貼貼的,沒有一絲一毫的情緒在內起伏、波盪了。
兩寸深的腳印
過去,虛雲老和尚為報母恩,從普陀山三步一拜,拜到五臺山。另外,我曾經在少林寺及九華山看到佛前有一塊磚頭,磚頭上有一對腳印約二寸多深,據說以前各有一位出家人每天站在那兒拜佛,久而久之,就現出兩寸多深的腳印。不知道五十年後,在我們的大殿上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腳印?
現在常住大部分的人都已比較能安心了,可是自覺安心的人,不要以為大概沒事了;心未動,或許是在孵「小公雞」(案:指好鬥爭寵的脾氣)也不一定,只是心粗未察覺而已。
暴風雨前,通常會有一段寧靜的時間,隨後,山洪就暴發了;尤其是心很剛強的人,煩惱不容易調伏,往往自認為已經調伏了,可是一旦跟人接觸,馬上就又像刺蝟一般到處螫人。所以現前沒有煩惱,並不表示永遠平安無事,反而要提醒自己,多拜佛、多懺悔、多消往昔的罪業。若等到煩惱來了,業障現前,才來拜佛求懺悔就來不及了。
我小時候出家,也是從拜佛當中得到了感應,開啟了智慧。但是,拜佛不是要求感應,而是為了要消自己的業障,替自己打預防針。
所以我們沒有煩惱時要拜佛,有煩惱時也要拜佛。佛曾經說過,要少欲、知足、知慚愧、懺悔,懺悔則安樂,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煩惱消歸自心
諸位必須多多學習向心內觀照,平時尤應注意心念的活動,是否與貪瞋癡慢疑等相應,即使不能在當下覺知,也須於事後加以疏導;其中,癡心是較不易被察覺的,更應細心觀照。
這可分成三個步驟來練習:(一)不要以貪瞋癡慢疑來對待自己,如怨恨自己的障重無福、懷疑自己樣樣不如人。(二)對事情不要用貪瞋癡慢疑來處理,如對環境的種種現象的疑慮、不安。(三)待人不能用貪瞋癡慢疑來應對,如怨恨他人、懷疑他人,這一點也是最難做到的。
如果我們處處與貪瞋癡慢疑相應,就會經常掉進煩惱堆裡,既不能安心,也不能安人。
用佛法向內心觀照
我常說:「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有事。」這是說,如果我們用佛法的觀念,向自己的內心觀照、思惟,就不會與煩惱相應;但若往外觀看,貪瞋癡慢疑就會隨之而來。
曾經有兩位泰國比丘來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讀書,才剛大學畢業,非常年輕,分別出家一年半到兩年,講話的態度很安詳、有威儀,予人一種穩重、安定的感覺。
他們的威儀是用修行的方法養成的,平日經常練習著觀想自己的心中有一尊透明的水晶佛像,一層又一層地向深處觀看,看到最後自己是空的。若能經常這樣往內看,直到自己也沒有了,這時候,別人罵你,你也不會生氣了,而能使得你自己的身心安定,不浮躁。
因此,要常常注意自己的心念,當感覺到有煩惱時,就往內看,究竟是誰在煩惱,或是有什麼煩惱放不下呢?一經迴心返觀,煩惱就不見了。如果人人都能如此做,雖然在日常生活上仍然有很多的缺陷,我們的身心卻能經常保持在無事狀態中,那就是處在淨土中了。
先當別人的墊腳石
另外,要有先當別人的墊腳石,先成就他人的胸襟,那才是真菩薩道。
或許有人要問:「我先成就別人,那誰來成就我?」有這樣的問題出現時,就已經離開了佛道。此時應先摸摸自己的頭,告訴自己:既然出了家,就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
不求自我的成就,這才是真正在成就自己,如此一來,身心兩安,出家也就成功了。(一九九○年七月二十四日)
多念佛‧勤拜佛‧堅固信心
諸位菩薩既來出家了,就要記得以多念佛、勤拜佛、常懺悔、恆感恩,來提振自己的信心。
大家因為打坐之故,只知道坐禪!坐禪!坐禪!到最後變成很慘!很慘!很慘!為什麼呢?出家之前的積習太重,宿昔業障太多,如果只打坐,而不禮拜懺悔和感恩,時間稍久,便提不起道心,信心也跟著退失。
我經常告訴諸位,工作就是一種修行,例如掃廁所、擦地板時可以念佛攝心、安心;洗澡時可以念佛攝心、安心;走路時也可以念佛攝心、安心;在廚房裡撿菜、切菜、炒菜同樣也可以念佛攝心、安心;做會計工作時,撥一個算盤珠子,念一聲佛號;甚至在洗車、擦車時,你可以說:「阿彌陀佛,洗我的心,擦我的心。」
任何時間,任何地方,不論是在做什麼,只要不是用腦思考的工作及活動時,不要打妄想,就是念佛,老老實實、輕輕鬆鬆地念阿彌陀佛,或念觀世音菩薩,都可以念佛號來攝心、安心。
平時也要多拜佛,固定地拜某一尊佛,或拜十方三世佛。
還有,非常累的時候,多拜佛很有用,即使只有十分鐘、二十分鐘也好。而且最好是快拜,拜得渾身出汗,身體會覺得很輕鬆,然後再洗個熱水澡、擦個臉,睡覺時就很容易入眠了。如果很累而馬上躺下睡覺,身體緊張、肌肉緊張,睡不著,也睡不好。所以諸位即使覺得累的時候,也要拜佛。至於頭腦清醒、身體輕鬆時,就可以慢慢拜。
有空的時候,拜佛;做事的時候,念佛。師父教的修行方法都是經驗談,要練習著用,不要當成耳邊風。希望諸位記得多念佛、多拜佛、常懺悔、常感恩,這對業障的消除、信心的堅固有很大的用處。(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九日)
保重身體
什麼叫保重身體?
吃,不要過量,要吃飽不要挨餓;睡覺時睡覺;工作時工作;休息時休息;運動時運動;打坐時打坐;髒了洗澡;冷了多穿衣服;感冒時多喝水;這就叫保重。
走路要小心、專心;有煩惱時多念佛、多拜佛、知慚愧、常懺悔,但不是丟下應做的工作去念佛;而是利用工作時默默念佛,閒餘時多多拜佛,但不要徹夜不眠不休,否則長時間下去會病倒。
要為法珍重,三寶都要靠大家來撐持、發揚光大,所以為了三寶,諸位要愛護自己,保重身體。不過,我也一再勸勉大眾:「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學問第三」,切勿本末倒置。(一九八九年四月八日)
安心的方法
如果心不安、不穩定,應該多拜佛、多懺悔。有方法最好用方法,若用不上,就注意自己的心在做什麼,將身心放鬆,感覺自己的身體,輕輕鬆鬆地,心是沁沁涼涼的,好踏實、好安穩。
若打坐心不安,很不耐煩,就下座拜佛去。拜佛時可以用懺悔的方法拜,也可以每念一句佛號就拜一拜,或者注意當下的動作,感覺拜佛時身心的柔軟、安詳。
拜佛累了就打坐;打坐坐得心浮氣躁就拜佛,兩種輪著用,日子一久,心自然就會安定下來。
不要浪費時間聊天、散心、看書報、進網站。指定的功課當然要看,不急著看的書暫時不看,要把握難得的時間拜佛、打坐、念佛。否則心安不下來,往往不認為是自己不會善用時間,反而覺得是環境有問題,埋怨僧團只接受你們來出家,卻不教育、培養、安頓你們,使你們受苦受難。
其實安心是自己要去實踐的事,師父已教了你們方法,僧團也給了你們環境,你們要懂得如何來安排自己的時間,這是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的。
談天有時雖也能消遣、解悶,但還是少一點為妙,多一點時間拜佛、打坐、念佛。任何時間,心要不離佛德、佛號;一離開,心就跟道脫節,一脫節便有許多的問題產生。心中一產生煩惱,身體上的病痛馬上就跟著來。
很多人覺得我們的運動量不夠、環境空間擁擠、營養不足、空氣不好、事情太多、人太雜,因此身體不好。
這些因素固然存在,但就算逃入深山,也有東西煩你,而且人跟人在一起也一定不會感到樣樣順意。不過,自己若能安心,時常和佛法在一起,至少心中有佛,心就不會煩悶,就不會有這些感覺了。(一九九二年七月八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