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聖嚴法師著
禪的源流
一、古印度的禪
中國的禪與印度的禪有很大的差別,但是「禪」字語源來自印度的dhyana意為meditation,那是以修定為目標的一種方法,其原意,是用修行禪觀,比如注意呼吸的出入、長短、大小和引導等方法,達到心力集中和身體內外統一的境地。
在佛教之前,印度人已經有了用來作為人與神交通或相融相契的修行方法。印度的古宗教和由古宗教產生的各派哲學思想,便是經由禪(dhyana)的修持方法而得到的成果。禪的修行生活,被視為聖者所必經的過程。所以凡要切身體驗宗教生活,僅靠奉獻和祭祀是不夠的。一定要以全部生命過程中的某一個階段,作為到森林裡去全心修行禪的方法。解脫物慾塵累的煩惱,須靠禪的修行以產生智慧,一旦物慾塵累的煩惱豁然脫落之際,智慧自然顯現,即被尊為聖者。
古代印度的各派宗教,雖無不用禪的修行方法,似乎並沒有統一的層次說明,即使各派均有其修行禪定的歷程,但仍不是統一的,也不甚明確。只是依照各派創始人的個別體驗之不同,而所設的分界也不一致。到了佛教的始祖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其初期的修行生活,也是走著與印度古宗教家們所曾走過的路相似。由於當時各派的修行方法,不能滿足釋迦世尊的要求,認為那些都是不究竟的、不圓滿的,那些禪定的功用,最多使人暫時超越煩惱,但當定力一失,仍會回復到物慾世間的煩惱之中,所以稱之為世間禪或外道禪。
二、瑜伽派的禪
大約與釋迦牟尼佛相近的時代,印度產生了一個新宗教,稱為瑜伽派,此派最初即是僅僅練習名為瑜伽的修行方法,後來引用了與數論派(The Samkhya School)相同的哲學思想,立足於一神教的立場,崇拜唯一的神庫力新那Krishna),但其實際方面的基本精神仍在於禪定的修行,所以此派乃為印度一切宗教之中,除了佛教之外,外道禪定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修行的規則和層次相當嚴密分明,現在根據《瑜伽經》(Yoga Sutra)略予介紹如下:
(一)瑜伽行者的助行道
1.持戒——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不貪。
2.助行法——清淨、知足、苦行、讀誦《瑜伽經》、皈依唯一的神。
3.靜坐法——跏趺坐、半跏趺坐、兩足跟合置會陰處坐等。
4.調息法——調整呼吸,由粗而細,由靜而止。
5.制服五根法——制服眼等五種官能,不受色等感觸所動。
6.制心法——將注意力分別集中於臍輪、心蓮、鼻端、舌端等處。
7.禪定——心住於一境,沒有其餘虛妄雜念。
8.三昧(Samdhi)——心境合一,心不住念,亦不住境。
(二)、瑜伽行者的正行道——正知覺
1.知苦惱可除,盡無所餘。
2.斷苦惱的原因,滅無所遺。
3.住於三昧,明見得解脫。
4.能知解脫方法是正知見。
5.自性的真理已瞭解其任務。
6.三德皆脫落,如石自山上落下,不復再回到山上。
7.神我的真理,離三德的纏縛而自由獨存,無垢清淨。所謂三德是指:1薩埵(Sattva),使心地光明、輕快、歡喜。2羅闍(Rajas),使心活動、散亂、悲哀。3答摩(Tamas),使心鈍重、無力、昏黑。
所以心的由染而淨要經五個層次:第一、散亂心,隨著外境心念紛飛。第二,昏沉心,癡鈍朦朧,陷於昏睡。第三,不定心,散亂多於安定。第四,一心,心能凝住於一境。第五,定心,心狀澄靜。後二者便是修行瑜伽所得的現象。
瑜伽行者當對樂者親切,對苦者憐愍,對善人慇勤,對惡人不介意。如是則心便常與清淨相應了。
瑜伽行者呼吸的氣息要長、要慢、要舒暢。氣留身外之時,身自輕鬆,心自不動。
瑜伽行者善用五官制心,而達到三昧的程度。心集中在鼻端即嗅得天香,心集中在舌端即感到天味,心集中在眉心即見天色,心集中在舌的中央,即感天觸,心集中在耳即聞天音。以上皆是驅除散亂昏沉,使心漸住於一境的方法。如將心集中在胸腹之間的蓮花部位,即見光明放射,如寶珠,或如日月星辰。如將心集中在自我,便會很容易進入廣大如海、無限與清淨的三昧了。
(三)、《瑜伽經》的作者及內容
《瑜伽經》的著作者,名叫帕坦嘉利(Patanjali),他的年代尚無定說,大概是活躍在西元前三世紀到西元四世紀之間印度宗教界的一位大師。前面說過,瑜伽本為印度古宗教哲學的共同所有,到了數論派,將其哲學理論化,而成為智瑜伽(Jnanayoga),瑜伽派的帕坦嘉利將其實際修行,作體系化而成為事瑜伽(Karmayoga),他們的目的則同為達到將人的自性從煩惱的繫縛中脫離出來而回到神我去。他們雖然崇拜自在天神庫力新那,那卻不是他們最高的目的,僅是達到解脫的一種手段,故已帶有泛神論的色彩了。所謂神我,便是無慾清淨的自性的存在。也可以說,瑜伽派出於佛教之後,受了佛教無神論的影響,所以雖信唯一神,卻在信仰人格神的高境界時,便把自己淹沒在神性之中,而以神性當作各人的自性了。
《瑜伽經》分為四品:1〈三昧品〉(Samadhi~Pada),說明三昧的本質。2〈成就品〉(Sadhana~Pada),說明進入三昧的方法。 3〈功德品〉(Vibhuti—Pada)說明由苦行及三昧而獲得神通。4〈獨存品〉(Kaivalya~Pada),說明靈魂離開物質的宇宙,還於神我,此也即是瑜伽行者的最高目的,亦即是他們所以為的解脫境界。
瑜伽行者,修持禪的一個特色,是除了調息及集中注意力於身體的某一部位之外,須口唱唵(om)字訣,心念梵字的字形及其字義,則能消一切障礙,進入禪定。
瑜伽的三昧有二種:1是集中精神於一定的目的物而發的三昧,杜絕一切外界的印象,僅存有內心的活動。2是沒有任何一定的目的物,精神仍然集中而發的三昧,此連內心的活動也靜止了。
從上所見,印度的瑜伽,對於一般人而言,確已有了足夠的吸引力,所謂自我或神我(atman)或梵淨(brahman)的程度,實際上已是擺脫了物慾煩惱而感到了輕安自在。但它仍有一個神我在,所以不是佛教的空。
三、印度佛教的禪
在印度,對於瑜伽的修行方法及其體驗的層次化、組織化、系統化最早的一個人,不是瑜伽學派的帕坦嘉利,乃是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世尊,帕坦嘉利雖在釋迦牟尼世尊之後,充其量只是將外道禪作了系統性的組織和專門性的闡揚,並未跳出有神論或神我的精神世界,只是從物質世界脫離出來,進入一個純精神的世界。佛陀則在學習了所有的禪定方法之後,認為那還是有(神)我的境域,並非絕對的自在解脫,尚有化入神我與神合一的感受,便不能稱為真的解脫,所以在將外道禪定層次化而為四禪八定之上,另加一級名為滅受想定(nirodhasamapatti:asamadhi in which there is complete extinction of sensation and thought)才是真正的解脫。
在佛陀以前的印度古典之中,例如《奧義書》(Upanishads)早已講到修習禪定的方法,主張以調息、調身、調心以及口誦唵(om)字進入禪定,在《婆羅門書》(Brahmanas)及《奧義書》中也都說到,依六重的瑜伽而見梵神(brahman),即是利用氣息的調理、五官為心力集中的焦點、冥想、止、觀、無我(restraint of the breath,restraint of the senses,meditation, fixed attention,investigation,adsorption,these are called the Sixfold Yoga)為達到解脫物慾煩惱的目的。但是到了釋迦牟尼世尊,才將諸派外道禪定,列起一個層次和系統來。此等記載散見於《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等經,《俱捨論》、《大毗婆娑論》等論,現在依據〈禪法要解〉略為介紹如下:
(一)、四禪(The Four Dhyana Heavens)的心理與生理狀態
1.初禪(The First Region):以瑜伽的方法捨除貪、瞋、癡、慢、疑等五蓋(Five Covers:mental and moral hindrances-desire,anger,drowsiness,excitadility,doubt),以正念驅止色、聲、香、味、觸等五欲的擾亂,獲得一心,身心便會感到快樂、輕軟、光明照於身內身外,此時瞋處不瞋,喜處不喜,世間的利益、損失、譭謗、美譽、稱頌、譏笑、痛苦、歡樂等八法,動不了他的心。此時因受妙樂,心大驚喜,自覺此乃日以繼日,乃至終夜不眠,精進苦行,修習禪定所得的成就。但初禪的定境,尚有粗雜念的尋 (Vitarka)和細妄念的伺(Vicra)。尋伺亦名為覺觀。
2.第二禪(The Second Region):上面所說的尋伺,又名覺觀(Awarenss and pondering),離欲界的五蓋與五欲,可入初禪,再離覺觀、內得清淨,言語因緣在此消滅,喜樂勝於初禪。但是,第二禪的禪定,仍有愛、慢、邪見、疑等煩惱覆蓋於心,破壞定心。
3.第三禪(The Third Region):第二禪所得喜的感受,仍是粗樂,應該捨去了喜,更入深定,而得細樂。三禪之人身所受樂,樂過世間最上快樂。但在修習第三禪定時有三種現象必須經常注意:一、心易轉微細轉沉沒,當此現象出現時,宜以精進的慧力,再使心起。二、心大發動時,應予收攝抑止。三、心生迷悶時應想念佛法勝妙,使心生喜。若把此三事調整順暢,即住於第三禪。初禪與二禪的喜,如熱極時清涼水,手洗面;三禪的樂,則如極熱之時,舉身浸浴於大涼池中。初禪有覺觀所以樂不遍身,二禪有大喜,樂也不能遍身;三禪已除前障,所以樂能遍身。
4.第四禪(The Fourth Region):知道第三禪所得之樂,仍是無常,不可保守永恆的,所以進而更上一層。因為前面的初、二、三禪,雖有定心,仍有呼吸的出入,所以不易將心攝止,仍易起念頭。到第四禪時,呼吸已從細、長、緩慢而到了停止呼吸的程度,心念自然清淨。到了此一階段的禪者,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The four infinite virtues:giving living beings happiness, removing pain,enjoying the sight of those who have been freed from pain and have obtained happiness,abandoning attachment to the three virtues above mentioned and being impartial to all),隨意易得。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四念處觀(The four types of meditation which eliminate false views︰The body is impure,perception leads to suffering,the mind is impermanent,dharmas are nonsubstantial)修之則易。神足、天眼、天耳、宿命、他心乃至漏盡等六通(The six supernatural powers);求之易得。當然,第四禪也是進入四無色定(The four formless heavens)的轉捩點。
(二)、四無色定(The four formless heavens)的修行過程
生活在物慾世界的人,如不能擺脫物慾的誘惑和困惱,便不能入定。所以在前面所介紹的四個禪的定中,已經離欲,但他們仍有身體,乃至尚有呼吸,此身死後,則生於仍為微細物質構成的色界天,故稱為僅有色身而無物慾的色界。由第四禪更上一層,便進入純精神的所謂無色界天,共有四個階段,又稱為四空處 (The four immaterial)。
1.空無邊(akasanantyayatana︰Theheaven of boundless space):眾生無不愛惜他們的身命,但是色身乃是眾苦之源,煩惱的根本,一切的罪惡,殺生、盜竊、行淫、妄語等,都是為了色身而引起;即使修成了禪定,乃至到了第四禪,出定之時依然有饑、寒、傷害、老、病等苦。如能進入無色定,便不再有色身之累了。因此在印度,在西藏,有些經過長期修行禪定的人,到某一種程度時,會志願捨離色身,入定之後,便脫化而去。不過,尚有色身的時候,也能修成無色定(formless dhyana)的:先將心念觀想色身中的虛空,色身的細胞,如藕中空,此空漸漸擴大,最後便只見虛空不見色身;色身空了,色身所處的環境也空,再無物質世界的感受,只是一片無量無邊的虛空,此時的感受,猶如一向被關在籠中的鳥,一旦破籠而出,翱翔於浩瀚無涯的空中,無拘無束。
2.識無邊處(Vijnanantyayana︰the heaven of boundless consciousness):再進一步,由觀虛空轉為觀想意識,漸漸發現意識的現象,是存在於過去、現在、未來的相續不斷之間,如流水、如燈焰,綿綿相繼,由現在向過去推延或向未來延展下去,也是無量無邊,可見,空無邊處是體驗到空間的無限廣大,識無邊處是體驗到時間的無窮深遠。
3.無所有處(akincanyayatana:the heaven of nonexistence):再離虛幻的意識,觀想諸法空無所有。此與空無邊處不同者,前者以虛空為所觀境,此則不以任何東西為所緣。此與佛法所講的空,亦頗有不同,此以無所有的觀念為所緣境,佛法則為破除執著而說空,不以為實有一個「無所有」的東西。
4.非有想非無想處(naivasamjnanasamjnayatana︰the state of neither thinking nor not thinking):修行者一旦發覺,凡是可用意識思想的,都不是究竟的,便再往上一步,捨棄一切可緣的思想意念,達到世間禪定的最高境界;但他們仍住於「非有想」的微細意念上,念頭雖不動,感受依然存在,故名「非無想」。
因此,四禪與四空處,加起來合稱為八定(eight samadhi),從修行的歷程上看,完成此八個階段,的確不易;但其縱然修到第八階段,仍未脫離三界的生死範圍,當定力退失時,仍舊跟普通的眾生完全一樣。因為他們依舊在有漏有為有我的五蘊法中。五蘊與三界的關係如下:
(三)、滅受想定(Nirodhasamapatti:absorption of cessation)
要想入定,必須修行,當你進入定境之後,如果貪著定中的喜樂,繼續不斷地享受下去的話,便無法進入再上一層的境域。所以,由得初禪後再從初禪的定中起來,始能進入第二禪,次第進入第八階段,均得如乘火箭,一直往前之時,也在節節揚棄。釋迦世尊發現外道禪尚無一種禪定是真能徹底解脫煩惱的,所以另在第八階段之上,再加一階,稱為滅受想定,也就是滅卻微細的心意感受,五蘊中的行蘊之後,便進入空或真正無我的境界。此定著眼於心理活動的空去,不在於色身的有無;事實上,若在人間修成此定,身體依然存在。四禪八定,雖稱有四種色界天及四種無色界天,如果未舍人間欲界的色身之前,色身雖然仍在欲界的人間,他的精神領域,則已在色界天或無色界天了。不過那是指正在入定的狀態下,出定之後,如果仍能始終保持定中的心境,那就不是簡單的事了;所以,修定而得定的人,大致上會偏於厭離塵世,喜住深山野外,人事不干擾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