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智慧 聖嚴法師著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老師的重要
問:在修習佛法時,教師有多重要?沒有老師指導而持守、修習佛法戒律與原則,會不會有問題?
師:沒有良師的指導而認真修習佛法,是很困難的。僅僅由書本得到指導只是表面上看足夠。而在某些情況下會是不安全的。書本上——包括我這本書在內—— 談的是抽像的原則,但書本身無法傳達修行的精微奧妙之處;書本上無法觀察修行者,也無法為特殊的情況提供指導。每個修行者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他的生理、心理、情緒、氣也一直在流轉變化。修行者以不同的方式來回應不同的情況,因此老師也必須以不同的方法來回應修行者的情況。
再者,回應與情況雖然在外人看來可能相似甚至相同,但每次都得當作獨一無二的事件。只有合格的老師才能看出、詮釋這類錯綜複雜、變化不斷的現象,並提供適當的指導。
如果醫師的全部經驗只來自書本,你會信任這種醫師嗎?每個病人都是不同的,情況和疾病也會變化。醫師不只依賴書本上的知識,也依賴自己行醫的直接經驗,以及從他人所學到的東西。醫師運用渾身解數來幫助病人,修行也是如此。
當你在修行時,無疑會遇到自己不熟悉的挑戰和境界,這些是來自身、口、意的反應。完全依賴書本來回答你的問題和你關心的事情,是愚蠢而且冒險的事。原因如下:第一,書本並不包含全部的答案;第二,書本裡的答案可能不適用於你的特殊情況;第三,你可能錯誤地詮釋書本上的指引。因此,認真的佛教徒,不管是修習密宗、禪宗或淨土宗,週遭要有合格的老師來教導、指引、鼓勵,是很重要的。相反的,偶爾修行的人雖然不需要隨著老師來研習和修行,但還是以有老師指導為佳。
問:對於修持戒定慧的人來說,老師的角色如何?
師:首先,所有的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作為行為的基本準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對於只是好奇或隨興逛逛的修行者來說,戒律表面上看來直截了當而且簡單容易;但對於精進的修行者來說,戒律的原則和微妙是很複雜的,無疑會產生種種的問題。
因為許多初學者、一些老參和不熟悉佛教演變的文化環境的人,不明瞭戒律,所以很多人害怕受戒。他們可能把戒律誤解為嚴格的戒條,而不是當成行為的準繩。他們可能不確定要如何受持淨戒,是否破戒,以及破戒時要如何處理。良師,尤其擅長研習及受持戒律的良師,明瞭戒律的細節和微妙之處,而且有經驗。他們知道在不同情況下持戒和破戒的區別,比方說,兩個人可能表面上看來所說、所做的是相同的事,但一個人可能犯戒,而另一個卻可能沒有犯戒。
同樣的,大多數人未能清楚瞭解禪定。在許多情況下,修行者把輕安或澄明當成禪定、甚至開悟。這是因為他們沒有禪定與開悟的直接體驗,所知道的全是從書本上讀來的或自己想像的。必須要有合格的老師來印證這種體驗的真偽、種類和程度。合格的老師體驗過禪定與開悟,能從弟子對於日常活動的反應、言談、心緒,來斷定他們的心態。這種觀察使老師能評估弟子的修行和成就的層次。
這些年來,許多弟子來見我,相信自己已經體驗到禪定或開悟,其實幾乎所有的人都還沒得到禪定或開悟。由於我及時糾正他們的見解,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方向,才不致於演變成嚴重的情況。如果修行者陷入魔境,情況就危險了。魔境可以是任何東西,這裡我指的是幻想自己已經開悟,或擁有神通。如果強烈執著於這種幻境,就會成為修行路上的重大障礙。這種魔障可能來自於修行時的生理或心理反應,未必那麼簡單明瞭。表面上,陷入魔境的人可能看起來和其他修行者一樣,甚至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陷入魔境;但他們受到幻惑,可能自害害人。在最壞的情況下,他們真的相信自己是澈悟的人,而老師也不可能幫助他們回到正確的道路上。
問:要如何幫助這種人?
師:多半要看他們的業力。如果他們有善根,終究會認清自己並沒有開悟,也沒有神通。真正的智慧是不執著,而不是知識、觀點,也不是心思敏捷、自然反應。
八正道中所描述的「正見」的智慧,與真正的智慧不同。「正見」的智慧最好是描述成不屈不撓的智慧,也就是說,這種智慧能使人清楚、持續地維持在佛法原則所標示的正途上。真正的智慧來自直接體驗佛法所謂的「空」,因此尚未體驗開悟的人,必須依賴佛陀的智慧來教導及指引方向。聽聞佛法是修慧的第一步,佛教把聽聞佛法所得到的知識稱為「聞慧」;進一步的修行導致「思慧」;最後,如果精進修習佛法,可能得到「修慧」。真正的智慧是最後一類的修慧,只能從體驗空性而來。
問:請細分聞慧、思慧、修慧的不同。
師:聽聞並接受佛陀的基本教誨——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這種人已經得到了聞慧。經由分析和沉思而吸收、接納了這些原則的人,開始修習思慧。起初,這種智慧來自分別與推理,然而終究會品嚐到來自直接沉思的這種智慧。對於剛開始修行的人來說,可能聽不懂我剛才所說的,但知性的思維和直接的沉思之間是有區別的,只有透過修行才能認識、瞭解其中的區別。最後,就是直接來自修行的智慧,其中最高的就是真正的智慧,也就是體驗空性。很明顯的,真正的智慧幾乎全來自修行,但必須瞭解這種成就建立在聞慧和思慧上。再者,所有這些層次需要老師的指導和經驗。人們可以從讀書開始,但如果要認真修行,老師的幫助是必要的。
問:要如何選擇老師?有沒有特定的準則來幫助人認定某人有沒有資格指導?
師:合格的老師應該展現正知正見,嚴守淨戒,有能力指引他人,散發出慈悲。具有這些條件的人,至少可以教導初學者。然而精進的修行者應該尋找具有「明眼」的老師,也就是體驗過真正智慧的人。只有體驗過開悟的老師,才能分辨他人是否體驗了空性;沒有這種經驗的老師,可能把澄明和禪定誤認為開悟。
沒有開悟經驗的老師,無法指導他人進行高深的修行。即使他們的禪定力很強,所教導的也只是他們所到達的層次,而他們的成就有如冷水泡石頭,或躲在黑山鬼窟裡打坐。老師如何指導他人體驗自己沒有體驗過的事情呢?即使修行者以某種方式體驗到開悟,這種老師也沒有個人直接的體驗來斷定這種成就。
問:人們為什麼要換老師?
答: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經常是因為老參對於自己的修行不滿意。也許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卡在哪個地方或哪種方式,而不知道如何突破瓶頸。他們也許要參訪很多地方,尋求協助,以期解脫困境。在他們的參訪中,可能有某位老師幫助他們清除障礙或改變方向。這可能表示至少此時此刻那位老師有資格教他們。
問:老參指的是已經體驗過開悟的人嗎?如果體驗過了開悟,他們還需要修行嗎?
答:老參可能體驗過開悟,也可能沒有。是的,體驗過開悟的人依然要在合格的老師指導下繼續修行。體驗開悟並不表示已經克服或拋下煩惱。相反的,可能依然有很多煩惱,不知道如何前進。
老參也可能是沒有體驗過開悟的人,但虔心盼望在修行上進步。他們可能依然有很重的煩惱,產生障礙,但期盼處理這些煩惱以及隨之而來的焦慮。
焦慮也可能有其他來源。修行者也許焦慮於無法進步,比方說,無法參透公案,甚至無法定下心來參公案。有些人焦慮是因為參透了特定的公案,卻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所有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都是隨著修行而來的。真正要擔心的反倒是那些不在乎有沒有進步或覺得沒有問題的人,這種人更容易受到幻惑,而且更難處理。
也有些人體驗到禪定,或者可以一坐幾個小時,處於沒有煩惱的定境,但一從蒲團起身,煩惱和散心就回來了。其實,他們可能只是在打坐時安定。還有些人體驗過悟境,但沒有培養出禪定力,因此也受煩惱之苦。這種人不論年紀大小,都可視為老參,但依然需要跟隨良師修行、用功。
問:身為老師,您如何判斷弟子的體驗和層次?您的準則為何?我們怎麼能確定您的觀察是正確的?
師:問這種問題已經是錯誤的態度了。如果弟子尋找老師時存有這種態度,就永遠找不到老師。初學和老參都應該信任他們親近的老師,不該存有審視、觀望的態度。比方說,有些老師可能會做一些奇怪的事,目的只是在考驗弟子。弟子必須保持心胸的開放與真誠,才能從老師學到東西。另一方面,如果老師在男女關係、錢財或權勢方面重複出現錯誤的行為,弟子就該離開。
問:您的說法讓我摸不著頭緒:先是說弟子應該信任他們追隨的老師,不去詮釋他們可疑的行為,後來又說老師的行為不當時,學生應該知道。我們如何知道?如何認清錯誤的老師?
師: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判斷老師是否對於佛法有正確的看法。如果他們對於佛法的看法正確,即使行為有些缺失,也不該被認為是錯誤的老師。另一方面,如果老師對於佛法的看法不正確,就不能認為他們是可靠或有德行的老師。當然,這預設了下判斷的人對於正確的佛法已有一些瞭解。不瞭解佛法,修行者就無法分辨老師是真是假。
此外,有些基本的準則可以用來評斷老師。第一,考慮他們的因緣,換句話說,他們的行為應該以空性為基礎,做任何事情都不該有執著。第二,考量他們的因果或業報,有德行的老師的言行舉止以空性(因緣)為準則,而這種因緣應該相應於他們的業報(因果) ;也就是說,他們的行為應該受到責任感的引導,隨時明瞭自己行為的後果。因此,責任和不執著之間關係密切。所以,有德行的老師特徵如下:具足佛法的正知正見,言行舉止展現出不執著,具有清楚明瞭的責任感。
問:有關被誤導的師徒,我曾聽過「野狐禪」的說法,不知那是什麼意思?
師:「野狐禪」描述的是並未真正體驗到空性,卻宣稱自己已經沒有執著的人。意即誤假為真——未得謂得,未開悟而假裝開悟,未開悟但講起話來卻像是開悟者,提供錯誤的教誨。
「野狐」這個詞來自百丈禪師的軼事。有位神秘的和尚前來請問有關佛法的疑問,在清除疑竇之後,這位和尚請求百丈禪師為某地的一隻死狐狸舉行儀式。原來累世之前,這位和尚對於開悟和業力提出了錯誤的教誨,以致一直轉世為野狐。全賴百丈禪師糾正了他的謬見,才使他擺脫了連續轉世為狐的命運。
口若懸河的人經常能侃侃而談空性的體驗,假裝已經開悟。有關師徒對談的公案,這類著作已經汗牛充棟;有些弟子在言談中夾雜來自這些軼事的觀念,而他並卻沒有真正的體驗來支持他們的說法。不幸的是,一般人甚至有些老師通常都難以判斷。但當他們和真正開悟的人交談時,真相便會浮現。沒有真正體驗的人,即使反應再靈敏,終究還是會洩露出自己欠缺經驗、不真誠。
問:「上師崇拜」是什麼意思?禪宗有沒有這種觀念?
師:「上師崇拜」指的是弟子把老師當成開悟的具體表徵,把修行致力於崇拜、尊敬這些老師,類似把佛、法、僧三者合併到一人身上。這種方式不存在於禪宗的傳統,而存在於西藏密宗的傳統。藏傳佛教只能直接師徒相傳,換句話說,沒有老師就沒有傳承。
在禪宗的傳統中,老師的角色是幫助及肯定修行者的修行,老師並不傳法,而是決定修行者是否已經體驗佛性。禪師只能指引你去體驗和開發自己的智慧,並印證你的經驗,師生之間的關係更像朋友,而不像上師與弟子。中國人說,師生之間的關係是「三分師徒,七分道友」。
問:但在我看來,禪師的行為經常和上師相似。
師:在中國的傳統中並不是如此。釋迦牟尼佛自己說:「我不領眾」,釋迦牟尼佛教人使用佛法,卻總是把自己視為僧團的一份子。 問:如何區別老師與佛法的教誨?
師:佛法由抽像的原則所組成,而這些原則最好是從老師學習。再者,如果你盼望尊敬佛法,就得尊敬老師,因為人們是透過老師學習正確的佛法。因此,要真正深切地修行,就得有合格的老師。你也許會說佛法是你的老師,但佛法還是要靠老師來傳授。老師引導、指點你,是修行中極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必須區別佛法與老師,那就把老師的教誨當作佛法,把老師的行為當作他自己的事。
問:如果老師不斷犯戒或行為不端,弟子該留在他們身邊嗎?
師:那要看弟子而定,是不是還有其他要學的?你有沒有受到傷害?如果你受到傷害卻依然留下來,就會產生心理問題。那為什麼要留下來?如果沒受到傷害,而且仍然可以學習,那就考慮留下來。
問:可不可以尋找、跟隨一位以上的老師學習?
師:在佛教史上,有許多例子是弟子因為老師不能幫助他們進步,不滿意而離開。也有些例子是老師要弟子離開,告訴他們因緣不具足,應當另尋老師。有時弟子覺得無法再從老師那裡學到任何東西,但與僧團裡的其他人談過之後,他們因為瞭解並繼續追隨這一位老師。也有時弟子離開老師,參訪其他地方,試過其他老師之後,回到原來的老師身邊,並能再度從他們學習。
然而,同時有許多位老師通常會導致混淆。如果一位老師教戒律,一位老師教經論,一位老師教打坐,這種情形是可以接受的。但同時跟隨幾位老師修習禪定和智慧,很可能會產生問題。
問:老師如何繼續修行?如果成為老師之後依然有問題,或沒有體驗開悟,那該怎麼辦?
師:我只能談我自己的經驗。我成為老師來自個人特殊的因緣。我沒有想要當老師。那是因為有人知道我的背景,知道我有資格當老師,而請我指導修行。當時我並沒有想要教人,更別說要指導人禪修了。但我一直在教人,而且教學相長,水漲船高。有好弟子來,我就會變得更好。透過教學的過程,我發現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並努力改進。這並不是說學生比我好,而是每一個弟子都是獨特的,因此我學到以適當的方式來面對每一個弟子。這回過頭來也幫助我自己的修行。其實,這種過程持續到今天。我持續不斷地教,我的指導方法就變得更清晰、更仔細、更多樣。現在,如果學生有問題,我幾乎立刻就知道問題所在,立刻就知道如何處理。我得到的經驗愈多,自己的修行就愈紮實穩固。
問:能不能多談談您發展出的這些技巧?我覺得有些老師沒有引導學生的經驗,有些老師則沒有資格。有沒有方法來培養這些技巧?
師:很難說。這不像是在學校可以學到的清楚描述的技巧,必須具備觀察別人的心靈、行為和反應的能力,然後採取對應的行為。老師必須培養瞭解別人的敏感、清楚表達和指導的能力,這不一定和老師自己的開悟經驗相應,有些阿羅漢雖然自己證得果位,卻不會教人。
老師應不應該繼續修行,這個問題根本不值得一辯。不論是不是只是修行者,或者是老師、禪師,甚或已經開悟的人,修行應該是一輩子的事。依然有公案要參,依然要默照,依然要禮敬三寶,依然要打坐。時時刻刻都是修行的時機。釋迦牟尼佛甚至在成佛之後依然繼續修行。
問:為什麼?禪宗不是說開悟之後可以放下一切,無事可做?
師:如果你說的是澈悟,那麼只是字面上正確,但結論錯誤。基本上在澈悟之後,心裡沒有「一定」要做什麼事,但依然有事要做,依然與環境、他人互動,依然修行。然而,就像我所說的,不是說開了悟就擺脫煩惱。相反的,開悟的人更清楚知道依然存在的煩惱,因此必須繼續修行,培養禪定力,一悟再悟,開發慈悲心。修行是永不終止的。
問:開悟者的心靈狀態如何?
師:這個問題很複雜,要看開悟的程度如何;而且,體驗開悟和真正開悟有很大的區別。開悟的經驗是內在深刻的靈光乍現,來而復去,只留下那個經驗的記憶和力量。再者,開悟的經驗可深可淺。淺悟的人可能清楚自己的煩惱,但依然無法時時控制煩惱。深悟的人知道煩惱何時生起、從何生起,因此可以使它不出現。同時具有開悟經驗和禪定力時,這種覺照力就會增長。
具有深悟經驗和深禪定力的人不受煩惱之苦,因為即使煩惱現前,他們也不會動搖,那也就是為什麼開悟經驗和禪定力如此重要。當煩惱出現時,可以用禪定力不受它掌控;如果只有開悟經驗而沒有禪定力,依然會受煩惱之苦。
只有開悟經驗而沒有禪定力是不紮實的,而禪定也不一定導致開悟。另一方面,具備禪定力的人,很可能會體驗到較深程度的開悟。相反的,體驗到開悟的人,很可能會進入與空性相應的禪定程度,在這種禪定中沒有自我中心。
問:我們該如何來理解「傳法」?
師:其實,法不可傳。所謂「傳法」只是認可。傳法和傳繼承人是兩回事。傳法是認可一個修行者的心符合空性,那是老師對弟子的印證。其實,無法可傳,一代一代的傳承主要是執事的頭銜。
菩提達摩從印度到中國時,並不是帶著佛法來的。法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得法之人只是體現了自己的真心。老師只能給人印可,也就是承認法脈的延續,但那不是傳遞智慧。一代可以印可下一代,但其實無物可傳。
問:如果方丈也是合格的禪師,不是必須把方丈之位傳給體驗真性的人嗎?如果沒有這樣的弟子呢?
師:方丈不必有開悟的經驗。如果下一代沒有人具備開悟的經驗,依然要指定方丈之職,因為畢竟得有人照顧寺廟,每個寺廟依然要傳方丈之位。那時禪師得尋找別人作為合格的老師,因為方丈未必有那種能力。
問:在佛教傳法中,沒有得到印可卻自認開悟而指導別人,有沒有這種情形?
師:這種人也許自行其是,但在禪宗的紀錄中不承認這種人。
問:禪宗的傳統沒有中斷嗎?
師:禪宗的傳統沒有中斷,但在禪中史上有些人堅持自已是合格的老師,而開啟新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