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感到滿足的時候,那也是惡魔來收走你靈魂的時候.......』
《上帝與魔鬼打賭》
…………
「你可識得浮士德?」上帝想對梅非斯托(魔鬼)出個難題。
「那個博士?」還真難不住這惡魔。
「對!我的臣僕!」自得之情在上帝的臉上溢於言表。
…………
梅非斯托:只要您能給我足夠的時間,我敢打賭!您將失去他,而我會把他引上我的道路。
上帝的興致被梅非斯托激發了出來:那好吧,這事就由你作主!去引他的心從本源流出,只要你能夠將他馴服,就引他滑向你的道路。但你會羞得只有認輸,善良人就算是在迷惘裡掙扎,也終會悟出一條正路。
梅非斯托見上帝欣然與自己打賭,高興得手舞足蹈。離去時的神情較之來時,更有一番神采。
《聖經舊約「約伯記」第一章第八節》
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撒但回答耶和華說,約伯敬畏神,豈是無故呢。你豈不是四面圈上籬笆維護他和他的家,並他一切所有的麼。他手所作的,都蒙你賜福。他的家產也在地上增多。你且伸手毀他一切所有的,他必當面棄掉你。耶和華對撒但說,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於他。於是撒但從耶和華面前退去。
《浮士德研究一文》
「浮士德」,是歌德留給我們的一部最天才最深刻的懺悔錄。這部代表作以極顯明的態度,總結了他的生活,他的思想,他整個的人。從一個天才者上昇的情形,從奮激與悲觀的巨人主義,從熱烈的對上帝反抗,從失望而對生命的咒罵,在無窮的願望激刺下,順異端與痛苦道路,漸漸昇到仁慈,最後,昇到推知人生最末的意義。
近來人們很喜歡講到浮士德的反基督教主義。人們根據他同魔鬼訂約的事實,認為他的反叛不僅只對社會,而且對基督教的上帝,以及神聖世界的法令。以基督教的眼光來看,因驕慢而背棄上帝,捨給惡魔,沉入世俗的熱情,這樣是無可挽回而且也應當地罰墜地獄,所以歌德漸漸地以為與魔鬼聯絡的超人,不必強讓他墜入地獄。以歌德和他同時代的人看來,敢於求助惡魔為的是認識宇宙的秘密和滿足無厭之願望的人,並不是上帝的仇敵,而是「一位上帝的尋找者」,他敢於信賴惡魔領導他到上帝那裡。
從契約的條文看似乎是很清楚:浮士德與魔鬼訂了一種契約,適合於流行的基督教思想,說是,如果惡魔能在現實生活裡給他一些物質的享樂,那麼,他就允訐把自己靈魂交給魔鬼。
另一方面,他總奮鬥想遠離魔鬼,因他的深心還保留著幸福的願望。不過,他智力的傲慢,讓他太信任了他的理智與自主力能使他走到正道,太信任了地獄與天堂的靈悟,能激起他一種永福帝國的希望,和給他一種力去脫離魔鬼。但是他自欺了。他一點不知道什麼叫邪惡,天佑,改過。因為他追悔心不堅決,漸漸墮落到地獄。
浮士德,古代傳說認為他是基督的信徒,然是無信心的魔術師,具有絕對的超越性。他為得到群眾的景仰,學者們的羨慕與尊敬,把自己捨給魔術,與魔鬼訂了契約,為的是達到一種認識與力量。為要生活,他敢與魔鬼訂契約;他不斷的走錯路,然而他對罪惡並不畏懼。
「浮士德」的開頭與舊約「約伯記」的開頭有異曲同工之妙,有興趣的人可去翻翻看。
文章定位:
人氣(34)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