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23 13:56:16| 人氣7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名實者,聖人之所不能勝也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莊子論名

 

  莊子對「名」常常有反思。最近備課,忽然有些心得,爰記如下:

 

  名與實的關係,應該是先有實,後有名。實跟名都出現以後,名有可能會成為獨立的生命,脫離實而成長。太多類似的東西出現在一起,他們的共名成為「概念」,概念源於共同的東西,但沒有一個東西等於概念。「圓」是概念,我們也可以畫出實際的圓,但實際的東西不等於概念的東西。有圓的概念後,實際的圓就會被責求不夠圓、有誤差云云。換言之,名的出現,名跟實就脫離。執名以求實,就會忘記執實以求實,就會容易忘記看實自身。

  在道德層次上,也可以解釋。比方說,出現了「仁」的概念,仁的概念來自人們具體的仁的行為。從這些仁的行為中歸納出仁的概念。有了仁的概念,再回頭檢示、派生、指導具體的人的行為。此時重點已在「名」上。當我們重點在名上,對實而言,可能就是負擔跟災難。因為此時的名已經不是從實身上發生的了,它已經獨立壯大,可以回頭要脅實了。

  再舉個例子,王建民本來不是名人,後來他出名了、成為名人。「名人王建民」跟「真實王建民」就成為兩個東西。如果說「名人王建民」百分之百等於「真實王建民」,那當然是理想狀態。可是我們要注意到:「真實王建民」是王建民可以決定的,「名人王建民」卻不是王建民可以決定的。會有很多人替「名人王建民」決定王建民應該有的樣子,也會有很多人要求「真實王建民」要去符合「名人王建民」的樣子。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求名實相符,如果我們重視名,那麼,「真實王建民」勢必遭「名人王建民」所綁架。

  這個問題之所以好理解,也是因為王建民的緋聞事件,讓大家驚覺到「真實王建民」與「名人王建民」確實有落差。每個人對「名人王建民」要求都不太相同,有些要求是相當龐大的,「名人王建民」可能背負著國人對於國家振衰起弊的許多想像,代表國家光榮,代表很多很多。名是賓,實是主。但賓強主弱,勢必喧賓奪主。

  莊子有句話說:「名實相符,聖人所不勝也。」原文是:「堯攻叢枝、胥敖,禹攻有扈,國為虛厲,身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實無已。是皆求名實者也。而獨不聞之乎名實者,聖人之所不能勝也,而況若乎。」這段文字,我第一次看到的解釋,說「名、實」是「虛名、實利」,這兩個當然都可以是壞東西,但如此解釋,總感覺不太通透。後來我想通了,「名實相符,聖人之所不勝」,意思即「名實相符,是聖人也做不到的」。因為名一定會綁架實,實一定會被名綁架,要讓名實和諧相符,聖人也辦不到。故事中,堯跟禹,都是天下共主。為了「天下共主」這個名,為了符合大家的期待,他們得統一天下。即使付出慘痛的代價,也得做。但做到了嗎?也沒有。聖人所做到的,不是自然而然、和諧的名與實的融洽,而是被迫著的、強硬地改變實以成就名。

  名心不放下,實就會一直被壓迫。在很多層次都是這樣。

  我不是研究莊子的,不然我就花個時間把《莊子》裡所有提到名的段落都檢示一遍,看看是不是這個意思。

 

 

  衍申一下。

  很多年前,我看過一本通俗讀物《人間孔子》,這本書的寫作宗旨是要破除聖人孔子,還世間一個真實的孔子。真實的孔子,有憤怒、有懦弱、有猶豫、有迷惘。我當時年幼無知,深深被這個說法所吸引。很多年後,「孔子」題材又出現了一些小說電影作品,都很喜歡用「人間孔子」的角度來切入。於是他們都喜歡放大子見南子、夾谷會等等段落,套句現在新聞界常用的話頭──這些段落比較有「爆點」。

  後來我越來越不喜歡這種有爆點的文章了。我們好不容易有個聖人孔子,聖人也是有資本的,這資本累積不容易啊。說王永慶是聖人,你信嗎?憑什麼把這個累積幾千年的聖人資本孔子,變成一介凡夫俗子?如果要凡夫俗子,世間多得是。

  這對真實孔子或許不公平,孔子成為聖人後,其實某些功能有點像神。有句話說:「上帝依祂自己的形象,創造人。」有人把這句話反過來,說:「人們依他自己的形象,創造上帝。」後面這句看起來離經叛道的話,是有他的道理的。引用這句話,改換個說法,我們可以說:人們是根據孔子的經典,再依照自己的願望,創造聖人孔子。

  聖人孔子,是名;真實孔子,是實。聖人孔子對真實孔子而言,可能是災難;但對我們而言,卻是永恆的老師。我們把對聖人種種美好的願望,加在孔子身上,並抱持一顆希聖之心,希望能接近他,向他學習。

 

  至於文學藝術作品中的真實孔子,與其說是真實孔子,不如說是人間孔子。這種人間孔子,也是另一種對孔子的美好願望。希望孔子跟我們一樣愛看美女、跟我們一樣具備格鬥技巧。他雖然有「真實感」,但不真實。

 

  前幾日,聽淨空法師講孔子,又是另一種境界。淨空法師應該是以理解佛陀的方式在理解孔子的,他說孔子已臻圓覺之境,所以是聖人。已臻圓覺之境之人,一言一行都是說法,我們後人只有先信,再求理解其中的奧秘。我很喜歡這個說法,總感覺未來我也會這麼認為。這個說法好像跟投射美好願望在孔子之上不相衝突,但它有個最大的差別是:前者「六經皆我注腳」,「我」很大;後者把自己縮小縮小縮小,先信,再求理解,套句基督教的說法,就是「把自己全然交給上帝」。

 

 

台長: 東城居士
人氣(723)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散文 |
此分類下一篇:水泡的愛情故事
此分類上一篇:登瀛書院遊記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