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20090805南方澳海邊,颱風來的前兆?
康老師辦的南方澳之行,目的是尋訪王文興老師小說裡的場景。
因為是年紀最小的所以不好意思開口說些什麼。
一直在聽別人說話的結果是,突然覺得心虛。
以下簡記。
‧一早搭上中型巴士,剛上車沒多久,
博四學姊就問我是不是整理家變六講錄音檔的學妹。
是啊。
那時我才發現學姊是校稿人,也是一直很推崇王老師的人。
「我們做的是第一手資料,所以務必要準確,不能出錯。」
她這麼說,然後我頓時就覺得重責大任壓到肩上來了。
又因為麥田想要在八月底出版,學姊覺得會來不及,於是她說:
「我想,今晚回去後把二講寄給妳,妳再幫我校一次?不然一定來不及。」
學姊還一再強調現在必須要team work……好吧。
前一天還在為即將拿到的稿費而開心呢。
跟學姊小談了一下打逐字稿的心得,她說我英文不錯,只有一、兩個沒有聽對。
比起其他一起整理的碩博學姊是最好的。
即使她這麼說,我還是沒有考多益的信心。
‧康老師問我有沒有詢問國科會計畫的審查意見。
其實我已經不是那麼在意這件事,而且正在思考是否先從單一文本開始探討。
然後漸漸擴大研究。(或許就是把心縮小的意思吧)
‧提早半小時到台大,康老師帶著歷史所的客座教授走了傅園。
我第一次踏進傅園。那是一個很莊重的場所,
噴水池、方尖碑、希臘羅馬殿。有點帕德嫩神廟的感覺。
植物多得就像熱帶雨林。
‧時間差不多之後,令人驚訝的是,卓清芬來了,阿騰的兩個兒子也來了。
還有《最遙遠的距離》導演。
康老師介紹我的時候就說,「今天有一個妹妹,她是幫我們整理……(略)」
我只有在這種團裡才會被稱為妹妹。
原來李時雍的碩論已經完成了,真想看看。
跟碩班學姊聊了一下,她說清大很重英文,要讀英文paper。
研究所還有英文文學的閱讀訓練,台文所更是如此。
因為注重理論的關係,所以其實論文都有點硬。
這點我深深的可以理解。
‧我竟然在到南方澳的路上睡著了。
‧整個南方澳很小很小。上山路程大概十幾分鐘,俯瞰剛才走過的第一漁港,
那種距離感讓人覺得不太真實。
三剛鐵工廠的主人很會導覽,其實也滿會做生意。
(中間有個船很多的地方就是第一漁港,第二在右邊的山後面)
這次的行程基本上就是把王文興筆下的「深坑澳」實地尋訪一次。
那些路、景觀,還有他待過的地方。
下午陽光很曬,我只帶了小七的雨傘,而且放在車上。
於是卓清芬老師就跟我走在一起XD
怎麼說,聊了滿多的吧。系學會、國科會計畫、課業等等。
她讓我覺得是什麼都能聊的人,用自己的步調說話,做任何事。
好像不會受影響一樣。
她說康老師廣結善緣,也很會看人。表示我能力真的不錯。
其實滿開心的。我也沒想到大一參與家變六講,竟會影響到現在。
‧漁船上幾乎都是外勞,用驚奇的眼光看向我們。有些不安。
類似漁市場的地方,好幾條冷凍的大魚(大概到我肩膀高),攤在地上。
魚腥味很重,傳統市場的記憶又回來了。
‧想起小時候,父親有時也會到蘇澳訓練,
海軍的船這次沒見到,有點可惜。
‧開始下起了雨,遠方的海面上有座綠色小島,
陽光在它身上照出一條亮亮的長帶。
島的四周興起像彩虹般的光芒,延伸到附近的海面上。
海與天的界線不那麼模糊了。
拍擊到岩石上的白色浪花,在我看來是那麼的冷峻。
最美與最真實的,都活在南方澳。
難怪王文興要寫《背海的人》,黃春明要寫《看海的日子》。
‧回程的路上再次睡著。
但耳邊隱約聽見導演和博四學姊的對話,真的是要了解非常多,
才能侃侃而談。
明年就可以看到王文興老師的記錄片了呢,非常期待。
‧到現在還是很累。
沒什麼精神,想說話卻不知從何說起,心裡悶悶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