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3-09 01:10:34| 人氣2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值得深讀的好書《藏密臨終寶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藏密臨終寶典:藏傳佛教30則還陽實證暨投生淨土指南


好書總是不寂寞,因為總能引起共鳴,在有緣人心中形成漣漪。

最近交錯看兩本書,一本是《覺醒一瞬間》,一本就是《藏密臨終寶典》兩本都是眾生文化所出版(感謝眾生文化)。不過,我還是先把《藏密臨終寶典》看完了,這真是一本既精彩又完整的好書。

人總免不了一死,一個想法是:親友或自己死前,我們能做些什麼?另一個想法是:我們生時,又能做什麼來讓自己死得其所?針對這兩個內心常常浮起的疑惑,我想這本書,都給了最好的答案。

談到死亡自然聯想到出生。生死本就是一個課題,生滅流轉之間,大多數人關心的是活著的快樂,其實,一旦我們領悟了生死是同一件事情,我們會知道,活著時逞凶鬥狠、自尋煩惱有多麼幼稚可笑。

很喜歡東杜仁波切用字遣詞的精準,同時感性慈悲的一面。譬如:
p28人生的真理和脆弱,赤裸裸地展現在眼前。此刻,對亡者來說,一切的尊嚴、職業生涯、收入等建樹,都意外崩潰了,就連自己最愛惜的身體,也卑屈、變冷、僵硬、 靜止、呼吸停止─死亡了。

p29生死的間隔是如此巨大,以至於沒有人能夠與亡者聯繫。亡者的心識陷入深沉的黑暗,進入一個未知、孤獨的世界。坐在亡者的床邊,直視生命脆弱的面目,怎麼也找不到一個角落,可以讓我們安全地藏匿。這樣的經驗向來是猛烈的當頭棒喝。

同樣是談佛法,第一章在利基點上,就談得非常完整且清楚。尤其是「禪修」和「業力」這兩個部分,我覺得特別受益。

p36為什麼禪修?
禪修是一項強大的工具,它可以創造出莊嚴的形相、聲音和感受,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自己,同時也能利益無數對之開放的人。尤其中陰的眾生正處於一種意念的世界,所以對禪修和祈願文的受用度很高。...

p37我們透過禪修而產生的平靜、喜樂和慈悲,提供中陰的眾生一個平安港灣,讓他們可以在當中休息,獲得信心、平靜和喜樂。比起我們散亂的念頭和情緒,禪修是幫助這些眾生更為有力的方式,因為禪修來自我們內心更深、更平靜的層面。一顆安穩的心,有如一個磁鐵,它能吸引飄浮的心識,並將之安定下來。我們愈是能夠久住在禪定中,能安定這些眾生的時間就愈長,就會有愈大的機會改善他們的未來。

我自己很喜歡的部分是關於業力的講解~
p46人生因業力而有

...我們創造業力。業力是每天的每一秒鐘中,我們抉擇下的結果。...業力的果報是:我們以自身的行為和反應,在心識中播種的結果。

p47改善自身的業力,同時也會讓我們有機會,改善和我們因緣交織的世界。

p48在沒有證得證悟之心,還無法以遍知來進行感知之前,業力是生命的事實。在我們將心理意像,執持為真實存在的當下,我們便造作了業力。...

人生當中出現的任何事物,都是業力的果報,而我們的心對心理意像的感知和互動的方式,創造了業力。心理意像是念頭、情緒、感覺以及我們的覺知中顯現的一切現象(覺知的對境)。我們感知到的物質上的物體,並不一定是個人的業力製造的。但由於我們個人的業力,這些物體成為影響我們人生的來源,例如讓我們感到快樂或痛苦。

業力如何形成?
當我們執著的心態,對所執著的對境,激起一種渴求時,業力便開始發展了。渴求不只是對對境的一種欲望、或受吸引,也可以指它的反面─厭惡或瞋恨。

p52超越因果業力
業力是生命的事實,而我們究竟的目標,是超越業力。當我們獲得完全得證悟,完全不再執著「自我」時,就能夠達到這個目的。當我們將自己從因果業力中解脫出來後,就能自由地以無數的方式來幫助無數的眾生,因為這時我們具有遍知的能力,能夠確實地知道每個眾生的需求,並且具有化現的能力,能夠產生對眾生最有益的形象與音聲。

超越業力的方法,是透過善業之道。...

人生是幻覺?

對我們大多數的人來說,人生的種種現象與作用,都是堅固而真實的,而只要我們通過因果業力而運作,我們就必須精準地遵循因果的定律。由於自身的業力習氣,現象看似存在並且持續。這就是一場夢,因為我們在沉睡中,所以對它信以為真。

p53佛法指出,世界由心造。但我們可能問,我們的心如何能造出我們面前堅實的山呢?沒有人說是心造出山,心造出的,是山的這個概念。如果沒有心,那麼無論是否有山,甚至山存在或不存在的這個概念、名詞、或念頭都不會生起。所以說,「山」的這個概念和名相的安立,是心的造作。(這段是我自覺最受用的文字)

有些人可能認為,如果人生是幻覺,那改善我們的情況有何意義呢?我們的人生,是基於自身心理習氣的反應和反射,而這些心理習氣事實上沒有實質性,但無論如何,我們必須試著改善自己虛幻的人生,否則,我們惠不斷受到虛幻得視情的迫害。雖然它們是幻覺,但因為不知道這個事實,我們感受到痛苦,一如它們是真實的。

p54藉由正確的努力,我們同樣也可以改變自身的業力。要點是訓練我們的自心,從惡業走向善業,從善業走向圓滿──亦即完全由業力網絡的虛幻中解脫出來。

正如世界著名的學者瓦波拉‧羅睺羅博士所指出的:「佛教不消極,也不積極。如果真要說佛教是什麼,它是現實。它客觀地看待事情。」

第二章則談到了臨終。

p69臨終時,我們該做什麼?
首先,我們必須識著認出自己在死亡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試著以盡可能平靜的態度來面對消融的經驗,而不要慌張驚嚇。我們應該試著記得,一切短暫的顯相和經驗就像是夢,它們就是我們的心和情緒的反射。我們不應該對它們執著、對它們惱火、或害怕它們。反之,我們應該將每件事情視為、感受為我們旅途中的修行機會。我們在穩定沉著中,平靜地任情境來來去去。

p71在死亡的過程中,能做的最好事情,便是在究竟本質上自然放鬆。

第三章談到中陰遇見的光明。

p98這裡的光是清明和光明,同時也是平靜、喜樂、大樂、空性、一體以及遍知的智慧。我們是此光,此光即是我們:一切都是一體。這是自發顯現的智惠的雙融,亦即究竟本質和智慧自發顯現的光明境相的光明。因此,此光亦稱為智慧之光。

p102(對亡者而言)你聽到的一切聲音都是自顯的聲音;你看見一切的光芒都是自顯的光芒;你看見的一切光束都是自顯的光束。請不要被這些聲音、光芒和光束嚇倒或趕到惱怒。持續安住在禪修中無所動搖。

p111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死亡中陰),我們對自己所做的最糟糕的事情,便是屈服於如憤怒的負面情緒。因此,在生前,我們就應該學會認識死亡的徵兆,提醒自己,一次一次地不斷思維:「我在死時,絕對不要墮入負面的情緒。」

p119在中陰時,我們的心會比現在更加清晰有力量,它的經驗會更為敏銳、更為細緻。如果我們生前便具有正面的經驗,那麼在中陰時,便會非常容易、清楚、有效地享受到這些正面經驗的效應。但是,另一方面而言,這時要培養一個新的心態和經驗就會非常困難,因為我們需要穩定性才能養成新習慣。

如果在生前,我們對平靜、喜樂、開闊的覺知,已經包括在我們的心理特徵中,那麼在中陰時,我們一切的心理狀態和周遭的現象,便會生起為正面的顯相和經驗,就連自心的五毒,都會生起為五智,而我們的五種生理元素,也會生起五種本具的光──智慧自發顯現的能量之光。

化現為男女形相的眾多聖者,將會在旅途中引導我們。我們的中陰身將如高飛的隼鳥,越過無垠晴朗的藍天,空中充滿神奇的廣大供養、最甜美的音樂和歡樂的舞蹈。我們不但會受到最莊嚴、最平靜、最快樂的淨土或天堂的歡迎,也會歡喜地享有帶領許多人前往這些淨土的能力。而這所有的一切──唯有在生前就做好修行的準備才會發生。

--

本書的精華不只是開示,還有很多精采的「還陽」故事。閱讀這些故事讓我想起另一本書《穿越六道輪迴之旅》,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其故事主角也在本書中重現。面對所謂的地獄或說中陰心識漂泊之旅,或許令人感到恐懼,但我卻是多於狂喜,狂喜於這種種在中陰時,終於脫離了身體(束縛)而有極佳的因緣(機會)體驗真正的本質。我們這一生或說生生世世的修行不就是為了這一刻的認出本性並持續安住。

不禁回想起2007年,父親剛過世時,有一回,我睡在房間裡,一陣天搖地動,頓時覺得發生大地震了,而我可能已經死亡。那明明是個夢,卻像是一種死亡的感受。整個人不停地下墜,直到我意識到,自己在夢中,不管死亡與否,感覺像是脫離了肉體。而認出的那一刻,我不再恐懼下墜,反而是自顧自地優游在心識以為自由的狀態。我睡著卻在夢中醒來,萬般妙不可言。

有時擔憂,種種修行不就是為了認出最後的一刻,而我,這一路來準備好了嗎?此書給了我全面向的答案和許多的見證。

---

我很喜歡故事中,關於中陰當下心性修持的提點,譬如:
p145...從現在開始,妳必須這麼想:我皈依這些顯相和聲音,視它們為佛的形相和聲音。
各種色光的顯現,是妳自心的寂靜和忿怒本尊的光芒。五種顏色的光,是五部佛的光。因此,你要想著,我皈依它們。
一切的聲音是自然的聲音。它們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整體為一的表達。所有這些聲音、光芒、光束的生起,都是妳自心的自顯現。不要將自己的感知當成自己的敵人。
(事實上在每篇故事中,都有類似的提點與經驗,提醒著遊歷者勿忘一切皆是空性的顯現。)

第六章談到投生六道與業力循環;
第七章詳細介紹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覺得讚嘆不已);
第八章和第九章談到對臨終者的協助與度亡法事的利益等。
都是非常實用的內容。

閱讀此書的同時,也讓我想到波卡仁波切的著作《死亡的藝術》,書中的問答詳盡地說明關於死亡中陰的內容,同樣是精采而且簡要與精準,值得推薦。

最後用第十章結語的一句話與大家分享:
p262...死亡不是害怕或悲傷的時候,它是認出我們具有一個黃金機會的時候。

願覺醒觀死亡。(波卡仁波切口訣)



台長: 小V
人氣(2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特別推薦 |
此分類下一篇:台北波卡度母林 4/4-4/5法會
此分類上一篇:躲進世界的角落~~幾米好書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