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自心不是一昧反求諸己。
我習慣把感受〝放〞出去,動作很放,說話很大喇喇(白目級的),感情也很放。我喜歡大笑,我喜歡以文字即時抒發心情,喜歡直接作反應,譬如喜歡去誇獎每一次帶來好感覺的人事物。不高興的事情也會直接講出來。
這是一種感受投射的習性。有時我會被放出去的感受所牢牢綑縛。要我不放,這很難,這世界如同千萬顆鑽石互映反射光芒般互相牽連,重重疊疊,無一倖免。但光影始終是光影,只是我總習慣把光影當真。
關鍵是回到自心上,不被光影所牽制,不因為不斷地放而忘了那只是光影。內觀自心不是把自己變成一個不放的人,而是直接觀看這些〝放〞的本質。觀看我起心的念頭是什麼,而不是跟隨著我起心的念頭,跟著演一齣多采多姿的狂想曲。
要我不放,很難。我不想放下一種愛的關懷,也不想放下一種悲的憫人。這是善的面向。同時,我也企圖去放下造成糾結的憤怒,一種不被重視的自我驕傲。但不放與放的同時,嘗試觀心,嘗試把對五蘊的聚焦,轉為對心的觀察。
昨晚走路時觀察著那腳底的疼痛,它就是痛只是痛如是痛。隨著天天貼藥布這個小小的治療,腳底疼痛漸漸減緩了,痛的本質並不具在,刀光劍影雖令人恐懼,卻沒有一個終極的真實可以參閱並攫取。
內觀自心不是為了反求諸己,而是單純地認識一切無常,自性的空性本質。這樣我的大笑不會增也不會減,如同夢裡的大笑大哭般。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