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28 05:19:59| 人氣2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挑剔之必要,美學之必要 (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更新日期:2008-04-14 記者:整理歐佩佩 攝影顏涵正

編按:知名廣告創意人許舜英在其新書《我不是一本型錄》中,展現出一種極度挑剔但有理有據的姿態,刺激讀者在消費社會中進行聰明的思考;而安郁茜在設計學院任教,占據了一個具有高度「創造性生產」的位置。【好讀】特別邀請兩位對談,以《我不是一本型錄》為起始,不僅分享個人的生活美學,同時觀照到台灣的「文化教育白皮書」,挑戰固化思維、重新定義趨勢。

安郁茜:關於你的新書《我不是一本型錄》,雖然裡面講的是喝水吃飯的事,但是在reading上還是非常嚴謹,需要消化、稀釋。書中陸陸續續講到一些小東西,例如麵包,你接受跟不接受的理由都非常充分,在你眼裡沒有隨便這種事,你非常aware你的生命價值與生活品質是什麼,絕對不會輕易地妥協,因此你才會對喝進去的每一滴水、用的每一張衛生紙,都可以發表意見。

也許你示範了一種生活美學歇斯底里的極端,但是台灣大眾所處的是歇斯底里的另一個極端,也令人抓狂──人們怎麼可能連這件事情也不去想?一場revolution往往就是需要有一個極端的人出來示範,所以假如這本書能成為一個炸彈,我覺得還滿好的。

許舜英:一開始在《ppaper》企劃這個專欄,我只想談一些我喜歡的東西。本來想找不同領域的人來對談,後來因為實際執行的難度高,加上時間逼近,於是我就先找了包益民,沒想到一談之後,發現我們之間有一種還不錯的chemistry。包益民的角色還滿有趣的,他盡量讓我表達我想表達的,而且談到某些話題及專業領域的時候,我們的觀點還算接近。

並非型錄,關乎態度

安郁茜:你跟包益民最大的差別在於,他是一個典型的設計人,他們也許非常knowledgeable,可以告訴你一支鋼筆的設計流變,但這支鋼筆跟他自身的關係並不深。

但你不是這樣,你會說:「我就是不要這邊有零點二公分,原因有十五個……」這是你personal已經體驗到這件事情,而且可以告訴別人為什麼。你很清楚、自然地篩選出要什麼,並非隨意挑選,要找這種人其實很難。他們很清楚自己的生命為什麼要這樣過,大部分的人不明白的。

我也有一些忍耐跟壓抑,尤其是有些事情無法靠自己完成時,例如我沒辦法自己燒一杯滿意的咖啡,買不到一把設計好看的雨傘,我們總在心裡不斷嘀咕這些生活瑣事。我最沮喪的,就是去7-Eleven、摩斯漢堡的時候,這本該是個便捷的消費舉動,但當店員拿一大把零錢找給我時,簡直可說是破壞性的行為──我原來在一個美滿的消費行為中,所有的美感卻都被這個動作破壞,然後我還要趕快讓出位子,好讓下一個人結帳,以便讓公共事務順利完成。

這些生活中的林林總總,多數時候我們都不得已地將就了。可是想想看,我們一天有多少次被找錢?一天要被羞辱多少次?而我們又不能抱怨,因為大家都無所謂。那麼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可以解決這件事情?也許需要花多一點時間,但換來的是多數人良好的生活教養,這不只是家教,而是國教。

我們好像對很多事情都有意見,但我真正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大家對這些事情沒有意見?很多人已經忘了問自己──我希望這輩子要怎麼活?我的生活為什麼是這樣的品質?我有沒有我的原則?詹宏志的《創意人》裡面有一句話寫得很好:「先認識你是誰,才能夠去做創意。」要對一件事情有洞見,首先我們還真的要知道自己是什麼。

我相信你在指出這些東西「為什麼不能這樣」的一百個原因的時候,一定很爽。看完全書,就能感受到你的長期焦慮,感受到你挑剔的原因。我每次看你的文章時,都會想說:「對對對,還有什麼?」你講了一件事,會引起我想到日常生活中還有一大堆類似的事。你的生命原則非常清晰。我認為從這本書裡所看到你對許多事情的看法,都來自這個生命原則。這需要仰賴很多的鍛鍊、反省,以及很多的自我追問,才會形成如此清楚的生命原則,也可以說是一種態度。

許舜英:對我來說,你是一位理想的讀者。我講這些事情的時候,這個社會上某些人會怎麼回應,我已經很習慣。有些人會覺得我有潔癖,也有一些人會從社會階級的角度回應,例如我提到大眾的閱讀,說他們每天都在看垃圾,也許某些人就滿憤怒的。

而我所謂理想的讀者,就是你的反應,跟我在思考那些事情的反應有共通點,例如你會因為我講了什麼,聯想到還有一百個同樣的situation;表面上,我在這本書裡談的好像是一些品味之類的話題,但你卻能看到一些哲學性的思索隱藏其中。

安郁茜:我們在生活上確實有一些共同的感受,但你是個積極的人,我卻是個消極的人,我常常是被動抵抗、忍耐很多事情。碰到可怕的狀況,我常選擇不介入,有時候我甚至就直接戒掉──我不用這個東西、我不再去這裡了。所以你這本書不是一本型錄,而是一種態度,非常清楚而強悍地主張:「我要這樣」,並且告訴讀者為什麼要這樣。你是一個積極的fighter,一定要找到覺得對的東西。即便過程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很麻煩,但是當我們認清自己要怎麼樣的生活時,付出一點代價以換取一個美好的、我認定的價值,難道是不應該的嗎?

無所不在的美學焦慮

安郁茜:我消費的原因通常有四種:第一種是為了生活上的基本需要,非買不可的東西,但我會買我知道較環保、較滿意的;第二種是「養靈魂」的東西,沒有它不見得會活不下去,但我沒有它可能會不快樂,或者我有了它會快樂一點;第三種很重要,這種購買純粹是想要鼓勵設計者,以茶壺為例,要怎樣讓液體倒出來時,不會滴到旁邊?壺嘴要抓什麼角度?這些都是設計者的貼心,但一般人常常不會appreciate這點,我覺得應該要透過購買產品,來表達我的appreciate;還有一種是設計上讓我甘拜下風,完全被打敗,那樣的機會偶爾也會有。

許舜英:在這方面,你好像比我更重視「社會公益」,這可能跟你長期投入教育有關。

安郁茜:其實你在講為什麼要買那些東西時,就隱含同樣的想法,只是你沒意識到。不管是麵包、洗碗精,當你持續地消費,其實已經表達了你的態度。你代表了一份嚴格的標準,如果誰的東西能夠販賣給你,就代表通過了這個標準,甚至是一種honor。

許舜英:我很強調自己的鑑賞力,我希望它變成一種重要的素養,這裡指的並不是所謂「專業」的素養,而是生活裡的ABC,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基本常識。

  後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是一種非常美學化的生活,所有產業都要靠設計或美學來建立它的附加價值並刺激消費。相對於舊社會,以前某些東西可能是少數階級才能擁有;現在不是,一般人看起來似乎多了很多選擇,可以享受所謂設計、所謂luxury、所謂美學,但也就是因為這樣,消費者對產品的理解與鑑賞,變成必要的素養。

  長期以來,台灣的生活其實讓我滿焦慮的。過去,作為一個消費者,這個社會有很多東西我覺得不夠,而且這個「不夠」那麼地明顯,為什麼大家不去講?點出這些不夠,已經變成我一直以來的基調。

  這幾年,我的焦慮又有了新的面向,到後來甚至慢慢變成更強烈的無力感。過去我可以僅僅是個消費者,感受到對很多東西的不滿,可是這幾年我所care的內容,已經升級到國家、城市的「品牌意識」,並成為現在很多國家、城市之間競賽的重要quality。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的焦慮已經轉化為對整個社會的創意、美學資本的焦慮,特別是過去這幾年台灣完全處於空轉的狀態,別的國家在這方面的思維,其實進步的很快;例如韓國、或是近來大家很喜歡講的北歐國家,不論是國家政策、教育政策,這些國家都非常清楚現在全世界在比的是什麼。又如東南亞國家,像最近很熱門的曼谷,他們的美學基礎其實比我們好很多,不比我們差。

安郁茜:因此這件事跟經濟無關,也就是說即便民生凋敝,還是可以有美學的。

  大部分的台灣人從小立志當好學生,我不是說好學生不好,但是台灣的好學生要做的就是go for第一名,要趕上下一輛跑車,至於那輛車要開到哪裡,他不知道。其實這些人也消費,但他們的消費美學是焦慮的,除了保不保值之外,他們很難說出個所以然。詹偉雄不是說過:「台灣沒有美學經濟,台灣只有美學焦慮」,然而,他們的焦慮也是我們的焦慮呀──我們焦慮的是:「你怎麼會連這個也不知道呢?」

建立台灣的美學競爭力

許舜英:幾十年來大家一直在問,為什麼台灣的美學基礎與素養,普遍來說非常貧乏?當然這背後有著各式各樣的原因。以前我透過廣告作品,表達對這件事情的焦慮,例如中興百貨的廣告。如果針對我這十幾年做的廣告做精神分析,就會在裡面看到一些焦慮的根源;就算只從表面解讀,也可以看到我在問、思考、反省的,差不多是同一件事。

  這件事就是我一直在談的──這個社會可不可以在生活美學上建立一些主體性與想法?如果想在文化創意產業上形成自己的優勢,應該怎麼思考?有哪些競爭的優勢?想要擁有這些優勢,並不是說台灣必須變成一個時尚大國,或者蓋一個多厲害的shopping mall──再怎麼厲害也蓋不過香港呀。

  當然,常常有很多人跑來問我:「台灣有沒有自己的時尚?」大家用到「時尚」這個詞的時候,常常是指有多少名牌,或是精品消費如同以往經濟景氣時那樣,名列世界前茅,可是我這幾年漸漸覺得這樣的想法是錯的。

  以中國為例,即便是杭州、昆明這種二級城市,精品消費的能力都成長飛快;可是如果在中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後,慢慢會對照出台灣自己的魅力何在,或是會感受到一些很細微的差異,這些差異可能不是指所有的名牌都會在台北蓋一棟代表性的建築,而是台灣文化的底蘊。不管你稱之為文明的深度,或是我們畢竟累積的一些生活敏感度,這些才是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裡的重要基因。

  在我跟你對話之前,大部分的人解讀這本書的角度可能是精品消費,或者是名牌的相關知識。當然我並不覺得這些東西不好、不重要,尤其作為一個現代人,對於當代的消費文化、品牌知識,本來就應該要有所了解,否則連基本生活技能都會出問題,我覺得這可以說是一種「識字率」。然而,了解這些並不代表一定要炫耀式的消費,而是懂得愈多,愈能看到別人怎樣透過了解這個產業,開拓多元的發展方向。今天一個banker,也能透過了解時尚產業,對他的企業產生更多跨領域的思考──更不用說,任何東西都在往生活風格的路上去走。

  我曾經看過一個銀行的廣告,登在一本art magazine中,它要傳達的,是銀行終於也變得比較artistic。這個廣告很有趣,它說出我常在想的一件事情──如果我要包裝一家銀行,我會怎麼包裝?其實銀行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從生活風格的角度去思考,就會知道要怎麼做,可是這種思考往往是台灣的本土企業非常缺乏的,台灣有很多產業在這方面的mentality需要catch up。

安郁茜:我們需要一個很聰明的人,去找到那把鑰匙,開啟這個語言。我常舉一個例子,是你以前意識型態那些廣告,那時我剛回國,這個廣告出來,不久之後,有一次我去買菜,就聽到一個歐巴桑說:「這就是意識形態啦!」這速度有多快!你發明了一個詞、用了一個方法,馬上就像變魔術一樣,連巷口的老太太都會講,顯示它的教育力量有多大。並不是說不在學校就不能被教育,而是需要一個重要的語言讓他們開始跟著說。很多事情都只是觀念的瞬間改變而已,如果真的要做點什麼事情,應該要這樣做。

  我舉個例子,最近有些單位找實踐建築設計系洽談合作事宜,有一個是在上海的商業開發案,另一個則是台灣的墓園,最後我選了墓園。我選墓園的原因是,對方在遞名片給我的時候,好像有些說不出口,為什麼?台灣在講到墳地時有很多忌諱甚至恐懼,因為它dirty、沒有尊嚴,但將來假如我們要「居住」在那邊,能否建立比較comfortable的印象?這需要很強的concept,需要一個wording,它是一個心理上的結。很多人都可以做商業開發,但像墓園,更需要學術單位來幫忙brainstorming。

  教育學生時,我關注於人的改變遠遠超過技術的改變。我一定會帶大一的學生到大稻埕吃攤子、到咖啡館喝咖啡。設計課程就像在養孩子,從剛開始教他們怎麼攪咖啡,到他書架上出現尼采的書之後,就可以放他走了。我不太重視競賽、拿獎,因為將來這個人能否成為一個有尊嚴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他很有可能不走設計這一行,但他會是一個很好的業主。

  我覺得目前台灣最恐怖的是所有的人都在講創意產業,發現自己趕不上其他國家,慌了後,這邊抓一點那邊抓一點,只想做的跟別人一樣,這是最糟糕的態度。應該要靜下來了解台灣有很多的好,是別人沒有的。

  例如台灣的小,本身就是一個特色,我們要怎麼把它發揮到極致?以觀光業來說,光是台北就有多少個點──永康街區、大稻埕區、中山堂區……你可以在一天內同時安排藝文活動、美食之旅,通通都集中在很小的範圍內,無論是走路、摩托車、公車都很方便。台北有非常多這種cluster(群落)可以被組織起來,它的小型、方便性、可即性、親切性,都可以是很好的城市行銷。

  我們需要的是先靜下來,知道我們自己是誰,有些小事情千萬不要以為不重要,看清楚之後,就可以逐漸發展成一個產業。

許舜英:我想到幾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要發展這些東西,首先就是那些制定政策的人到底專不專業?光是想到現在制定政策團隊的專業性,我就覺得看不到future。

  第二個,就是因為專業、觀念有問題,所以在用人方面也出了非常大的問題,這是環環相扣的。台灣現在有各式各樣的文創白皮書,可是其中很多根本連基本觀念都付之闕如。

  我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分析丹麥如何提升整個國家的設計產業,其中一個觀察讓我非常佩服──丹麥的政府本身,就是設計最大的採購者。我覺得採購這件事情實在太重要了,現在很多業者會引進外來的人,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這是快速提升品質的方法。可是有時候不免讓人疑惑,台灣真的沒有這些人才嗎?這些人才又被擺在什麼位置?這裡面有太多現象跟太多可以思考之處。我想問題不在於我們沒有人才,而是這些人是否被尊重?他們的專業能不能發揮?

  另外一個重點是,我覺得大家忘記一件事情:我們要販賣的是自己的文化,但倘若缺乏敏感度,就看不到自己的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特質。我們懂不懂得去appreciate自己的文化?那些小小的東西,其實可以說是最重要的,重點是你知不知道它好在哪裡?

許舜英:我其實有一個很政治不正確的觀點──文化創意產業、美學等相關的東西,最好不要民主化。

安郁茜:這是很政治正確的,因為有些事情不能商量,美學這種東西本來就是一種特殊的判斷,你找到對的人,先修法,後面的人都受惠。當我們的小孩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他對美的一切會覺得理所當然,無須教科書說明,他天生就已經被植入這個基因了。

台長: 志工團長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6)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