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那天只聽了管樂後就回家了,
德國人們演奏完竟然混進來跨年,而且一人一手啤酒!!
最後段落,彰女與淡江去哪場困擾了一下~結果是後者。
接下來,網路上找不找的到這些樂曲? 只要純音樂就可以了....因為還需要吃飯,台東大學就只聽完水手與海洋之歌就離開(這首出現率頗高)
晚上去排母校的閉幕演唱....以上。
- - = - - = - - = - -
主要的"炮火"將不會再這篇文章,循序漸進吧。
「再如何評估個人生涯總收入都偏低」...... 本書,日月出版
「是否會被當成傻瓜?」
「沒有什麼是大家都想要的,所以自己也沒想要什麼」
「唯一可拿來炫耀的好像只有錢了」
這就是作者認為年輕人之所以沒有消費,並非不願消費,也不是全部年輕人都是窮困。
簡單的說在意朋友的評價、以及網路鄉民的評價
台灣主要說"幾年級生",這種說法為狹義...現在已經民國100年,西元也來到2011,之前在BBS有人注意到這個問題:
現在40幾歲的人很好找工作,正值經濟奇跡;現今20幾歲的人工作難找。
可是他們卻動不動就端出「草莓族」,事實上如果經濟早20年惡化,也不過是「草莓」。
而且台灣應沒有對應於「新人類世代」的世代,因為台灣除了那短短數年出現過左翼,就再也沒出現過左派。
台灣似乎也沒有「斷層世代」出現過的跡象?
而這七個世代是否為作者首創也未知.....
- - -更多的將在之後的文章寫出來,回到這本(中譯名為)通縮來了! 厭消費的一代:
「觀測」指的是...
分析者與新世代的距離感,往往是這樣;就算是同世代之間,也存在距離感...
這不禁聯想到「簡併」。
可以將之當作是一篇論文看了,有論文的結構:第三章就是主要有研究數據、推論的地方。
然而文獻回顧卻放在後面的第4章...正式的學生論文不會這樣作。這裡也有古怪:
文獻作者的人名照理說只需第一次出現用()標出原名即可,可是每次出現都列出;
最重要的文獻(無論是寫德文還是英文),卻反而一次都不提...
這樣要如何找文獻?
想從世代論中得到訊息的是在下...
學生論文常見的語氣不清(譬如PAGE 128: 「最多可得到的變化也只能再約十二點的地方」),以及由翻譯所造成的錯字。
方法基本上兩項變數,給予他一個點數;再對所有人的平均值、各世代(、收入水準...許多項目)的平均值加以討論。
消費傾向那章前後翻了好久,前後才看的出內文與圖表之間的對應。
該文的研究方法、以及N. D. Glem的「年齡、時代、世代分析法」;是否已廣為採用,這點較為好奇。
以及、如果找出台灣相對應的統計,是否可能做出像這本書的報告出來?
是否會產生出其他結論...
第五章用2個、各世代別對所有探討進去人數平均值,所畫出的X-Y圖形,來說明:
團塊世代,男性與女性的價值觀一點差別也沒有
以及,
泡沫經濟後世代,男與女則有所差異
這點也很有趣。
所以說,台灣的泡沫經濟是要向日本這麼嚴重才會產生這種世代差?
還是說,民國百年大泡沫後,這種世代差就會出現?
亦或是,早在M某的小時候,就已經出現這道鴻溝了...
因為有些問題,我國實在比日本嚴重許多。
第4頁的「長期遠離消費大眾(而專注於外銷)」,台灣應該更為嚴重。
國人琅琅上口的「大國、小國」真的是所有事件的解答嗎?看看不丹、新加坡、卡達這三個小國,這種論調可信度都應該打折扣。
第14頁更說出驚人事實,引述一名現今20歲的女孩(若考慮Copyright 2009,也還在我們這世代)所述:
「搞不懂為何要這麼堅持?」
有車不再是男人受歡迎的條件,也不再分別「能撘訕女性的車」與「絕對無法成功的車」
而大體積的家電用品、國外旅遊的關心度降低、也是從「泡沫經濟後世代」開始出現的現象。
這不禁令人想到草食男(注意,這是由女性觀點看的草食男;並非軍國主義所批判的),讓M某覺得:
「或許未來是有利於M某這種人的」....可是這端看台灣未來是否也會出現這個世代?
- - -世代產生的原因,由於台灣自始至終沒有「終身雇用」與「年功序列」
第102頁的表格有舉出:
美國的3個世代
中國的5個世代
韓國的5個世代
另外最早成立世代學說的歐洲,也被認為只有三個世代;
雖然作者並未說明這些皆是公認的分割法;而地毯式列出日本層有過的世代說...可是多半只分割成二元而已。
(而這些似乎有文獻學的議題??)
第56頁提到的「勤奮價值混亂」,無法信任他人。這個引述一定要提:「google的情報比任何人都還值得信賴」或許他人的言論,都具有特定立場以及利害關係的緣故吧!
而且,這也是霸凌經驗最多的一個世代。由於不再討論焦點,指出有這樣的一個現象:不想引起注目、不想跟人有所關聯。
第58頁這麼寫到:從學齡兒童期開始了能力評價混亂的一生。
相信、台灣必定有這麼一個世代才是!!
照理說,這是個屬於內向者的時代;然而,我所看到的台灣社會卻反其道而行.....
- - -台灣歷史上最深的創擊,是筆者大約國小時的「股票萬點泡沫」,是否我們就是「泡沫後世代」???
那現在10幾歲的人們,難道會是「第二次泡沫後世代」,或者與現近20幾歲的人同屬一個世代?
>> ~ ~ - - - ~ ~ < <
容我先打岔一下,
日本人寫書是很喜歡用日常生活的對話
美國人寫書是很喜歡使用術語
中國人/台灣人寫書都寫些態度之類的無義之言....
下一篇要談的,是關於民國100資產大泡沫、大腦與神經科學、以及與「內觀」相關的各項議題,先後的次序、又或一起發表感言,那就要再等本人思考....
從旁觀者(如果真正可能跳脫出來的話),現今社會做這些極度繁雜不知所云的、大量操作的行為,強化對於人類的大腦的水泥固化。
事實上人類的「腦地圖」可以改寫,只是在「現代」社會是否有可能?進而又去強化大腦出生後就不再改變 ,的錯誤觀念。
>< 分 = = 隔 = 。 = = 線 = =
不過這個年齡(還未確定我這個世代的範圍),幾乎已經轉移到臉書上;較年輕的族群似乎也都集中過去了...
管樂節舉辦已經有19年了嗎...一直以為只有10年上下。BBS有人在討論第一次踩街是何時呢?
都無法想像97' 98年的事情了...
今年可以全程地欣賞,有種因禍得福的感覺。
只是往後的Slogan想必會很難想吧...或許可以來隻「管鴨」(樂台語念法...)也無不可。
因為世界觀、設定(「人設」其實不是重點你知道嗎)使得佛學、神經科學、外道哲學...的知識變成必要。
之前使用關鍵字google,又找到一些...雖然說定有缺漏,只是業餘者的身分....
REF:
巴利註釋文獻裡的乾觀者
音樂與鏡像神經元:從運動到情緒
還有一篇是作為雞戰前傳‧中計三國的材料:
近代越南宗教的政治參與:以高台教、和好教為中心
雜魚萌這個主題也一直還未說...
又寫了幾小時,到此為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