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鐵了心要將這篇文章定名為「Mad at SATC」,原因是在看過第五季的第一集後。但是在最近一個休假的悠閒下午,一口氣看完全部的八集,決定將標題改為現在你看到的樣子。
台灣時間2003年十月中旬,HBO首播第五季前二集後,對我而言,從第一季就在電視裡與其不期而遇的「慾望城市」,就已經不是我生活必需品之一了,至少在錯過首播後,都會因為忘記重播時間而再錯過一次。其實從第四季最後幾集就已經覺得”她”已經攀過才氣洋溢的巔峰,向結束這條必經之途邁進,我絕對不希冀她繼續溫存殘喘下去,如果在最佳時機適時消失,我更會愛”她”一輩子的。用一段當中的情境來解釋我的說法:當Carrie和Mr. Big分手後,Carrie和爵士新男友熱烈交往中,Mr. Big則心存眷戀,電話中問Carrie到底看上新男友的哪一點,她略有不耐地回答:「He knows how to say good bye.」,隨即掛上電話。
有些事物或人受到矚目或說成功後,多少就會變質,何況『變態』從任何人事物看來,本質上就是『常態』。我自己本身或每一個人不就是一個最明顯活現的例子嗎?但是我們自己就不太會Mad at這些自己導演的變質,又有什麼資格或能力去Mad at一個商業娛樂導向卻兼具啟示、反思、指引的影集呢?遑論Mad ” at”或Mad “about”都是一體兩面且又獨斷主觀的認知!於是我無心去贅述或釐清為何想要轉換這個純粹代表個人立場的介系詞”at”;”about”倒是輕鬆有趣一些。
如果一個作品能夠成就世人對一個偉大城市的觀點;如果一個作品能夠改變常人對人生某個區塊階段的體認;如果一個作品能夠發引眾人對其有共鳴之感、心繫之念,必有可觀之點、可愛之處;何況對一個用影像和音樂來為自己燒錄生活的凡人如我而言,那些過江之鯽的視聽片段,或隱或躍於我有限並也無限的記憶容積裡,都將優游於我廣納川河、細大不捐的腦海裡。
再一次從第一季看起,娛樂性沒有因而短少;觸動性卻是加倍回饋。想整理歸納一些主題(例如:最幽默或最外放的對白或舉止、最專業精準或最平易可愛的表演、最經典或最動人的片段、最…),特別是我最推崇的第二三季,那些更進一步、深一層的議題(大家有看過那篇題為「『慾望城市』裡的經濟學」的文章嗎?That’s interesting!),或許就留給以後那些想用「慾望城市」作為論文題目的人吧!Even so, it’s still hard work. 在十幾位導演、十幾位編劇家輪番掌鏡執筆的七十幾集中,第二季最後一集”Ex and the City”是我認為可為代表性的一集(At first,這個”少了一個字母S”的標題就夠有創意)。
「Memories, light the corners of my mind…」
一些早已消逝不返、光彩不再的影史片段是可以和一些即將千呼萬喚、發光發亮的影史片段交混而引起化學作用的。1973年的「往日情懷」(The Way We Were)芭芭拉史翠珊飾演的Katie(音近Carrie)在酒吧裡初見坐在吧台邊疲累打盹的Hubbell(勞勃瑞福飾),用手指輕撥他的額頭。多年之後,曾經相戀、相愛卻因理念、個性分歧而疏離的兩人相遇在紐約街頭,彼此對話不多,單身成熟的Katie只是再次輕撥著已婚迷人的Hubbell額頭,最後是一個泉湧著回憶與百感的擁抱,同名主題曲”The Way We Were”的前奏緩緩響起。近三十年後的二十一世紀初,「慾望城市」的四位女主角在輕食餐廳中唱著”The Way We Were”(其實只有三位,除了因沒有看過「往日情懷」而被戲稱為”外星人(Alien)”的Samantha),向這部經典愛情電影致敬,不也就是為她們個別的情海沉浮致意呢!這一段的每一句台詞、每一個表演,堪稱一流。
當Carrie在聚會後走在回家的路上,不期(或是預期)遇上新婚、步出喜宴的Big,她模仿起「往日情懷」的芭芭拉史翠珊輕撥其髮際。最後轉身離去,旁邊一匹馬正在鼓譟不安(這一集將狂野不羈的男人比喻是馬,正如Charlotte一心想要克服年少時對騎馬的恐懼陰影以及Samantha全心急欲征服桀傲自負、人高馬大的Mr. Cocky,亦即馴服她們心目中的男人),一直以為自己馴服Mr. Big、卻讓一個”缺少靈魂的空洞白痴"坐享其成的Carrie,回頭眼睜睜地望著Mr. Big深邃的雙眼與深黑的禮車,揚長而去...
Carrie心中獨白:「我想也許我並未馴服Mr. Big;也許問題在於他無法馴服我;也許有些女人注定不該被駕馭;也許她們需要自由奔馳,直到她們找到性情相投的伴侶,一起同行。」身穿Christian Dior白色絲質斜裁洋裝、手提Fendi包包、髮燙Barbra Streisand式波浪大卷髮的Carrie,以節奏十足的步態、表情全無的神態,逆風而歸...
「If we had a chance to do it all again, tell me, would we? ..Could we?」
二OO三年四月在第五大道(與百老匯街)不期而遇見正在拍攝「慾望城市」第六季。Carrie從車陣(當中還有一名金髮龐克頭的雅痞穿梭其間)的一輛計程車裡一躍而出,輕盈奔跑遁入地鐵站內(幾乎沒在前五季中看過”地鐵”這個對紐約市是如此重要的交通工具),就算這幾個短短二三十秒的鏡頭可能因戲劇性的考量而被剪掉,anyway,能夠用我的眼睛作為「慾望城市」的鏡頭,本身已經夠戲劇性了。
”There’s no business like show business!”,對明星的投注(或關注)其實倒是有點像賭馬。誰也沒料想到當初那個和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或和尼可拉斯凱吉(Nicholas Cage)共同演出一些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B級電影、似乎一直竄不出頭的莎拉潔西卡帕克(Sarah Jessica Parker)會因為向以大膽創新著稱的HBO電視影集而改變她...和其他三位同行女演員的一生...和很多人的一生...
§照片取自HBO”Sex and the city”網站
http://www.hbo.com/city/
§而我所撞見的拍戲現場正是後來第六季第一集片頭中Carrie急忙趕到華爾街的那一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