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02 15:11:45| 人氣1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邱坤良:像泥土一樣死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莫拉克颱風引發豪雨成災,重創半個台灣,幾乎一夕之間,難以計數的無辜生命被埋沒汙泥底下,或被沖落溪流,再漂入海洋。高雄縣六龜鄉新發村新開部落卅多人被活埋,甲仙鄉小林村更形同滅門滅村,家屬連讓親人入土為安的卑微心願都不可得。這些無辜生命悲慘的終結,讓人聯想莎翁悲劇《李爾王》中,李爾那句沉痛的哀嚎:他已經像泥土一樣死去!

颱風來襲的八月七日、八日,台灣的新聞焦點多偏重屏東林邊、佳冬與台東太麻里等鄉鎮淹水。雖然也披露高雄縣六龜、甲仙、那瑪夏山區部落失聯,有不少村民失蹤,但光從媒體報導,行政官員與坐在電視前的多數觀眾,不易體會災禍的真實性。「新開32人死亡SOS」的驚悚警告牌像災難影片情節,山區部落風雨中「暫時」失聯,民眾「暫時」失蹤,也容易被視同民眾離家「失蹤」,或登山客電訊中斷的案例,以為至多虛驚一場,人很快就會聯絡上。

只有在農漁山村討生活的人才能體驗這個時候的「失蹤」比「死亡」更可怕。因為被土石流淹埋猶如海難失蹤,不能在第一時間尋獲,不但生命喪失,魂魄也無所依歸。更甚者,罹難者無論埋在土石之下,或浸泡冰冷海底,依「法」屬於「失蹤」人口,得在一年以後,經過層層關卡,才能確認死亡,申請保險理賠與補助金。對「未亡人」而言,親人在災難中「失蹤」,遠比現場死亡更讓人煎熬與牽掛。

以往土石流沖斷民宅,義消與附近民眾立即搶救,遺體很快被找到,不致永遠「失蹤」。父親節當天南部山區土石流沖毀村落,倖存的親人或因目睹,或因手機斷訊,知道慘劇已經發生,卻哭訴無門,國家救災系統遲遲未能啟動,還振振有詞說天候不佳,無法救援。任何一條生命的犧牲都是一個家族最大的哀痛,也引起社會大眾的同情。然而,八八水災數百條亡魂陷入泥漿之中,無法掙脫,罹難人數卻無奈地成為統計數字,甚至是難以掌握的數字。

台灣社會至今仍籠罩在災變的氛圍中,救災的工作持續進行,人謀不臧的部分正在究責,林地濫墾、越域引水與國土復育、原住民遷村等問題,都將引發討論,政治的爭鬥也或明或暗無止盡地展開。許多災區「遺民」仍在尋找親人,「生要見人,死要見屍」,最後卻不得不選擇讓亡魂在大地長眠,不再受到外人與開挖的機具驚擾。

民俗喪禮認為人亡之初尚不自知,而有「勸亡魂」的科儀,讓靈魂安息。尊重生命、死者為大,本來就是人類文明的核心價值。然而,天災也好,人禍也罷,八八水災所釀成的死亡與失蹤人數,雖難「創」人類災難史紀錄,但清平世界整個村落被活埋,幾百個人集體死亡,不啻是台灣史上最殘酷的煉獄。他們的生命如何被剝奪,成為悲傷的泥土,造成家屬難以承受之苦,是台灣社會最堪悲憫,也最應檢討的歷史之慟。(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2009/08/28 聯合報】

台長: Column
人氣(1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莫拉克效應 |
此分類下一篇:災變之後 「來時路」反思生命
此分類上一篇:陳芳明:水災正在重整台灣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