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聞標題:〈挽救師資素質 逐年提高碩士比〉
資料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025/57/189nm.html
日期:2008/10/25【中國時報】
『部份內容節錄如下:
受少子化影響,流浪教師越來越多,連帶使師範體系招生錄取分數直直落,高中生寧可選擇私立大學,未來師資素質堪慮。教育部推動「師資素質提升方案」,準備逐年提高師培生的碩士比例,從高中職開始,一步步向下延伸至國中、國小。未來想當老師,恐怕得先拿到碩士學位。教育部中教司司長蘇德祥強調,政策採「鼓勵」性質,由市場機制自然形成,不會強制修法規定碩士畢業才能報考教師資格。(餘略)』
------------------------------------------------------------------------------
【茱莉亞的兩點簡要評論】
(1)新聞內容一:「…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系教授李安明表示,過去是一流學生才能當老師,現在可能是二、三流。以該校為例,五年前的志願序在十二左右,現在落到二十多名以後。李安明表示,師培生素質急遽下降,將嚴重影響下一代的基礎教育,『三流人才搞教育,能教育出什麼人才?』…」
▇茱莉亞對此的評論如下:
李教授說:『三流人才搞教育,能教育出什麼人才?』
有定期收看教育新聞習慣的我在今日午間休息時,一邊吃飯一邊看網路新聞,才看到這裡,我便露出一副很驚訝的表情。甚至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三流?」李教授所說的三流,到底是指智商三流?還是指這些學生在應付填鴨考試的功夫或技巧上是三流的,所以無法教出一流的國中、小學學生呢?坦白說,乍看之下我便覺得這句話帶有很深的刻板印象。
首先,我想問的問題很簡單:「請問這些大學老師們的責任在哪?」我以為,如果學生當年進來時是三流的學生?那為什麼這些大學老師不需要檢討自己?為什麼不想想,這些學生為何大學四年來都沒有長足的進步?我認為這點對於一個身為培養未來教師的教育大學教師而言,實在難辭其咎。更何況這樣的論點忽視了當前的教師甄試異常競爭的事實。一方面,如果事實真如他們所說的如此,那麼我實在很好奇那些不優秀的三流人才是怎麼在這麼競爭的考試環境下勝出的呢?難道許多教師職位的競爭賽中,常可見到的一堆具有海外留學資歷或碩、博士學位的參試者,連這些三流人才都競爭不過嗎?其實據我所知,教師甄選競爭下的市場機制仍然有發揮其篩選功用,市場機制還是很有用的。
另一方面,如果照他們這樣的邏輯推衍下去,這些人永遠都只是三流人才。那麼我想問的是,我們還要選些「優秀的老師」來做什麼呢?因為先天的「基因」早已經就決定了一切的表現了阿!
簡而言之,對此論述,我非常地不以為然!
(2)新聞內容二:「教育部中教司司長蘇德祥…表示,目前打算採鼓勵方式,一方面要求教育大學多開教育碩士班,讓現職教師取得碩士學位。另方面鼓勵各校師培單位推動「三加二」的教育碩士學程,只念五年,就能同時拿到碩士與教師資格。且現在教師缺額競爭激烈,各級學校選擇教師時,往往傾向具備專業智能者,碩士生相對有利,自然而然就達到提升教師素質至碩士的目標。」
█茱莉亞對此的評論如下:
諸君實不知教師的學歷並不等於其具備的教學能力。僅單方面要求教育大學多開教育碩士班,讓現職教師取得碩士學位。在我看來,這只能達到提高現職教師的平均薪資水準而已,並不一定會確保提高其平均教學能力。因為如果真要論述教師素質低落的問題,其中多數的原因難免波及各種教育制度的結構性問題。更何況怎麼能夠只以教師僅具有大學學歷就論斷教師素質低落?以前師範時代的老師多數也只有大學學歷阿!難道只是因為其當年應付大學聯考的考試功夫就認為他們是一流人才。
因此,我認為這樣的論點是在起頭就錯了,而理由很簡單就是教學能力是需要不斷精進的,需要不斷在教學上下足苦心,不斷要求自己。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表現吹毛求疵才是基本的要求條件。由一堆具有碩士學歷的老師來負責教學,但誰可保障學生一定會有超越先前的學習收穫呢?
在我看來,這只是創造出一堆虛幻而無用的學歷門檻假象,我認為並沒有抓對藥方,也沒有真正的對症下藥。在此,恕我用陰謀論猜想一下這類說法的背後動機,也許這些論點只是在為學校的續存探找未來的學生,或者講白一點就是在找商機而已。
此則新聞的最後還提到說,「現在教師缺額競爭激烈,各級學校選擇教師時,往往傾向具備專業智能者,碩士生相對有利,自然而然就達到提升教師素質至碩士的目標。」
對我來說,如果這些頂著碩士光環的教師只會教些很理論難以讓學生明白吸收的東西,教學技巧又奇差無比,或者根本一點都不願意用心或費心去改進自己的教學品質,使得學生久了之後連聽課都不想聽時,那麼試問我們要這些具有碩士學位者來當老師的目的究竟何在呢?學生真正受益之處何在?
總之,我認為當前應該要優先解決的問題,應該是針對某些教師教學品質不佳的部份(補充說明:老實說,我並不認同「低落」二字,因為我知道還是有很多教得非常好、非常用心的基層老師,這樣一竿子就打翻一船人的說法,對於非常用心於教學者並不公平),並非是提高教師平均學歷的問題。改善前者之後的主要受益對象是學生,但是後者卻僅是著眼於教師個人升遷與薪資福祉為主要的考量而已,事實上並無法助益於問題之解決。順帶一提,我認為教師進修機制與對於研習制度的全盤改革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根本病兆。
2008/10/27 茱莉亞的我見我思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