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30 14:29:00| 人氣86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閱讀]《發明疾病的人》(09.03更新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本書封面(取自博客來書籍館網頁)



【台長說明】

  此為我意外發現而尚在閱讀的新購書籍之一。雖然截至目前為止,我仍尚未讀完所有的內容,但是每每讀來都令我覺得相當精采、辛辣(按:雖然有些內幕早已耳聞多時了,但再次透過德國醫藥記者之口說出還是不免覺得驚訝萬分呀!),因而在此也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

書名: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
(Die Krankheitserfinder : Wie Wir Zu Patienten Gemacht Werden)

•作者:尤格.布雷希(Jorg Blech)
•譯者:張志成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03日


•內容簡介:

作者試圖在書中證明許多疾病根本不是疾病,而只是為了來促銷藥品的結果。現今的醫藥工業重新界定了人類的健康,許多人類正常的發展階段,如生、老、性和死亡,都被視為疾病。全球運作的大型企業集團(藥廠)促成「發明」疾病及其治療方法,藉以在市場上行銷他們的醫藥產品,在許多聳人聽聞的疾病報導中,都有這些企業在贊助。今天,我們已難區隔真正的醫學和巧妙的醫藥行銷戰爭。疾病於是成了工業產品。廠商和利益團體把正常的生命過程扭化成醫學問題,他們把生命「醫藥化」了。
  
這個生命醫藥化到底進展到什麼程度,到底對我們的社會、對我們的醫療體系、對我們個人產生何等重大的影響?這一切到現在還很少有人談起,更沒引起過任何爭議。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改變這種情況。書裡將會講到,拍賣健康的規則有哪些,而我們如何才能自保不讓健康被賣掉。


•作者簡介:

  尤格.布雷希在英德兩地研讀生物及生物化學,一九九四年開始擔任醫藥和科學編輯,最先在《明星雜誌》,接著轉到《時代週報》,一九九九年起任職於《明鏡週刊》,是德國最佳的醫藥記者。他說:「我動手寫這本書,是因為我還想健健康康地活著。」



*以上書籍資訊與書籍封面取自:博客來書籍館網頁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70286



2008/08/30 茱莉亞的生活閱讀


----------------------------------------------------

【閱讀手記】

第十章 基因變成宿命

「…在龐大的基因體中,已挖掘出的致病基因有真有假,利用對這些基因的知識,可望達成優生學的兩大目標。

所謂『壞』基因將被剷除殆盡—某些人意外發現自己竟因基因構造而屬於低級生物,他們謀職很困難,升遷不易,貸款成功率低,要保健康險或壽險也處處碰壁。這種種因素減低了他們繁衍後代的希望。

所謂『好』基因將被增加—對人工培養胚胎進行基因檢測,只有符合需要的才植入子宮。『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這項德國仍禁止的技術(茱莉亞註1),據估計已有其他國家的醫生和父母用在一千名孩子身上,不過至今幾乎只用於預防嚴重的遺傳疾病。(茱莉亞註2)未來搜尋範圍還將擴大到多基因疾病的基因模組和異常現象。

(中略)

在極少數個例中,讓新生兒擁有健康的基因構造並非唯一目標,經過基因篩選的嬰兒同時還扮演著器官捐贈者的角色。第一個這樣誕生的小孩叫亞當.內許(Adam Nash),他於二OO二年秋天帶著救人的任務來到世上。他在一家美國醫院出生不到幾秒後,醫生馬上取得他的臍帶血,把從中獲得的細胞注入他姊姊體內。弟弟的捐贈由於相容性高,所以對六歲、貧血的茉莉(Molly)來說是首選良藥。

這個小救星不是上天送來的,而是遺傳學家篩選出來的。亞當出生前,是十幾個試管胚胎中的一個,醫生將胚胎放進培養皿進行基因檢測,結果亞當通過檢測。由於他的組織特徵和姊姊的最吻合,所以媽媽只懷他—最後生下他當兒子兼捐贈者。(茱莉亞註3)

明尼蘇達大學生物科技倫理學家傑佛瑞.康(Jeffrey Kahn)認為:『我們跨越了一條從未跨越的界線。我們挑選的標準,不是建立在是否對將出生的孩子最好,而在於是否對另一個人最好。』這是人類新紀元的開始嗎?慕尼黑大學婦女醫院的許陶伯(Manfred Stauber)真正擔心的是,『生產最合適的小孩可能成為慣例』。(茱莉亞註4)

亞當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出生後,就健健康康地成長,他代表一種未知醫學出現的前兆:他的基因對自己好,同時也對另一個人有益。亞當不只是健康寶寶。」(以上摘自本書第204至205頁)



---------------------------------------------------------
◎茱莉亞的註解

(1)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原文為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簡稱PGD,是新興的人工生殖科技之一。簡單地說,這是一種在將胚胎植入子宮著床前,就進行的基因診斷技術,因此與一般我們較熟知在產前診斷時,必須進行的「羊膜穿刺羊水分析」不同。其基本的原理就是使用如「螢光原位雜交法」(簡稱FISH)等來避免婦女產下患有某些難以治癒之遺傳疾病的後代,然而此技術的應用卻引發相當大的倫理爭議。至於,有關PGD所衍生的爭議可參考以下網頁:「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 引發生育權倫理爭議」http://intermargins.net/repression/sexwork/types/surrogate/ectogenesis/geneengineering/2002Jan-Jun/20020301a.htm


另外,據我所知,德國之所以不准的原因是此違反其憲法中有關「人自為目的」的前提,且PGD有違反人性尊嚴之虞,而這些都是從康德哲學的傳統思想推演而來。尤其當德國在歷經希特勒對猶太人進行種族屠殺(genocide)以後,德國社會對此類議題的討論一向很敏感。


(2)其實這項篩檢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胚胎階段即預先偵測出一些可能帶有罕見疾病基因的胚胎,將其剔除而不植入子宮之內。另外,關於目前我國法定的新生兒篩檢項目,可參考以下網頁:新生兒篩檢中心http://www.cfoh.org.tw/main.asp


(3)看到這裡應該有會很多人和我一樣,覺得這故事的劇情怎麼這麼熟悉!
是不是在哪看過?別狐疑,沒錯!這真人真事就是「姊姊的守護者」的作者,當初寫作時的靈感來源之一。


(4)這表示些什麼呢?對我來說,就是指訂作「子女」。要多聰明、多美麗、身高多高的下一代,在不久之後的未來通通都可以。只要妳有足夠的錢,什麼樣的需求都可以辦得到。但是如果沒有錢的話,那就只好自己靠最原始的方式—「自然」生吧!不消說,一看就知道這將會是少數富人才能專享的權利。雖然非常諷刺(irony),不過卻是可見的現實。






2008/09/03 茱莉亞的閱讀手記

台長: 茱莉亞
人氣(86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 個人分類: 閱讀饗宴 |
此分類下一篇:追尋生活的足跡
此分類上一篇:[閱讀]《勤奮的人未必成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