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2-12 16:59:26| 人氣9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編輯觀點:Sony,勇敢地撕了CE標籤吧!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處理器/DSP

編輯觀點:Sony,勇敢地撕了CE標籤吧!

上網時間: 2014年02月10日  

 

Sony 正式宣佈出售 PC 業務、分割電視機部門並裁員5,000人,同時發佈財務警訊,預期將在截止於3月底的本財務年度虧損1,100億日圓,高於先前預測的300億日圓;這家曾經是日本在全球市場之指標明星的公司身上,現在幾乎找不到什麼亮點。

放掉PC與電視機部門顯然得讓Sony付出不少代價,該公司預期接下來兩年將支出900億日圓的組織重整費用;但留下那兩個部門對Sony也沒什麼幫助,要讓PC與電視機部門拚生存,該公司將會永無止盡地持續失血。

如先前業界消息, Sony 將把VAIO品牌PC部門出售給日本私募股權投資公司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該投資業者的幕後金主是美商Bain Capital與日商瑞穗證券(Mizuho Securities)。此外Sony的電視部門將獨立為子公司,但該獨立公司最後也可能尋求出售。

許多投資人與分析師似乎都認為,Sony執行長平井一夫(Kazuo Hirai)做的是合理的選擇,但對筆者以及其他長期關注 Sony 的人來說,其策略還是不夠明確:我們都知道Sony曾經是一家怎麼樣的公司,但它將變成什麼樣子?

我認為,以智慧型手機與遊戲機為基礎去重塑Sony的未來,是很牽強的答案;這兩種業務在Sony截止於12月底的第三財季業績都呈現成長,該公司表示「智慧型手機銷售量顯著增加」,且遊戲機部門也因為 PlayStation 4 上市,營收大幅躍升。

但光是靠智慧型手機與遊戲機,Sony能維持長期性的成長嗎?特別是在這兩種消費性電子產品正迅速“過氣”的此時,我只能說:平井先生,祝你好運!

Sony真的無法脫身了嗎?

一篇剛出爐的、談Sony財報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引述投資銀行麥格理(Macquarie)分析師Damian Thong看法指出:「平井緊守特定消費性電子業務的策略是合理的,因為該公司對那些領域的專注程度一直高過松下(Panasonic)等競爭對手;」他也表示:「沒有脫身策略了,Sony就是一家消費性電子廠商。」

真的嗎?Sony沒有脫身策略了嗎?如此觀點讓Sony的前景看來更加黯淡;為了尋找答案,我花了一些時間認真看了Sony執行長平井在今年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上的專題演說(參考YouTube視訊連結)。

當然啦…這類專題演說內容通常都是充斥自我吹噓以及推銷語言,就像你會在電視購物頻道看到的;但在那將近一小時長度的視訊內容中段,突然讓我靈光乍現──如果Sony完全放棄那些硬體機箱呢?該公司集中精力發展先進的「感測(sensing)」技術如何?Sony只要負責銷售與授權技術,並與那些來自不同產業領域的設備業者合作就好。

平井在CES的專題演說花了不少篇幅談“未來的”感測技術,他表示,從Sony現有的數位影像感測技術(別忘了,Sony在CMOS影像感測器領域仍是領導這)到該公司未來的先進感測技術,具備「看見不可見之物」的功能。

顯然平井不只是在講新一代的高階數位相機,他還提到具備擷取即時照片功能的「一種完整影像感測器陣列」,能讓使用者「改變背景與前景焦距、彩度、影像情度、景深…等,甚至在照片已經拍攝完成之後」。

看見不可見之物?

平井想表達的重點是,先進感測技術可「擷取看不見的資訊」,包括速度、位置、波長…等等,並將那些資訊結合,擴展人類的感知能力與洞察力,最終讓我們能「看見不可見之物」;他提到該類技術的潛在應用包括汽車(如先進駕駛人輔助系統)、農業(感測天氣或二氧化碳濃度)、護膚美容業以及一般醫療監測裝置。

好吧…也許那些都只是市場行銷操作,讓觀眾對Sony的前景有一些比較樂觀的想像,但如果該公司真的想找一個脫身之道,我強烈建議他們考慮往那個方向走。

雖然Sony被公認是一家消費性電子設備廠商,我認為這是一個該公司拋棄CE標籤,並將打造硬體機箱拋諸腦後的時機。Sony既然有一些好點子,能運用先進感測技術來協助農夫們,那就表示該公司不必一定要靠賣硬體來掌握那些技術資產;只靠硬體是賺不到錢的。

仔細斟酌這種轉型策略,我明白這意味著Sony必須將賴以為生的商業模式完全改變;對該公司來說,拋棄PC業務、獨立電視部門就夠苦的了──無論是在財務方面或是情感上──更何況是若連遊戲機與智慧型手機業務都放手,勢必對員工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截至去年9月,據報Sony的全球員工總數為14萬5,000人;而就算經歷過最近一次的5,000人裁員(日本員工1,500人、海外員工3,500人),Sony的組織仍然稍嫌太龐大,這種沉重的負擔使該公司不可能成為更靈活、更小規模、更專注於技術的公司。

看來我自己又推翻了幫Sony想出來的脫身策略,但還是有替代方案的:我們可以把計畫倒過來看,如果Sony的先進感測技術真的像平井說的那麼神,那先把該公司的影像/感測技術部門獨立如何?讓它變成一家精簡的新創公司,不必再背負著超過14萬員工的龐大人力負擔。

總而言之,Sony實在不應該以集團之名藏著那些不賺錢的業務,不過也不是說該繼續把該公司砍到見骨;Sony該當機立斷,保住能在未來有一些好發展的某部分業務。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Sony Dumps PCs, Splits TV Op, Cuts 5,000 Jobs,by Junko Yoshida)




0aa43a5edf1cf3c1b5ee9838188244202.jpg


編輯觀點:Sony,勇敢地撕了CE標籤吧!


台長: Aher
人氣(950) | 回應(0)| 推薦 (9)|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引用 科技 |
此分類下一篇:不鬥蘋果 DLNA默默打造「互通世界」
此分類上一篇:編輯觀點:智慧型手機時代將近尾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