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2007已近尾聲。
回首看這一年的台灣,”原地踏步”跟”空轉”,恐怕是多數台灣人的共同心聲。
經濟方面,台股在年中時,曾經一度飆高到接近萬點,但之後就一路下滑,投資人只享受到短暫獲利的”快感”,除非當時就毅然決然獲利了結,否則放到後來,原本賺的錢,又都回到原點,空歡喜一場。
影響台灣經濟的重要因素,除了美國股市的連動效應外,另外一大關鍵就是台灣的政治情勢。
偏偏2007台灣的政治情勢,比起之前幾年,並沒有明顯的好轉;歷經去年底大規模動員、付出鉅量社會成本的紅衫軍事件,2007的台灣政治與人民,不但沒有調養生息,藍、綠朝野之間的對立,只有拉高沒有減緩,各政黨從黨內打到黨外,從台灣拼到海外,大到加入聯合國的爭議話題,小到一座牌匾上題什麼字,都可以鬧得沸沸揚揚。
2007是台灣選舉的”前哨年”,各政黨面對2008年1月的立委選舉,與3月的大選,從中央民意代表,到政黨高層明星,早在2007年初,就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上半年,國民黨跟民進黨,先是各自忙於自己的黨內初選,用民主的方式決定參選人;期間還伴隨著司法的挑戰,包括馬英九的特別費、陳水扁的國務機要費、民進黨四大天王的特別費,以及高雄市長選舉無效官司等;內外交逼,交織出一齣用司法調味的政治大戲。
國民黨方面,黨內政治明星馬英九,和領軍本土勢力的立法院長王金平,從黨主席之爭,一路爭到大選提名人。在形勢比人強的狀況下,馬英九輕鬆出線,代表國民黨參選2008,但如何協調王金平,讓向來被認為跟綠營關係良好的王金平,如何能夠全力輔選馬英九,如何能夠化解雙方的心結,成了艱困的任務。
馬英九年初在特別費案上,被依貪污罪嫌起訴後,宣布辭去黨主席,全力投入2008,黨中央改由大老吳伯雄接手,馬英九時代的祕書長吳敦義則留任,與馬英九構成黨務系統的鐵三角。
至於選舉搭檔,馬英九則選擇了2000年曾經和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搭檔參選過的財經專家蕭萬長,主打”幸福經濟”訴求。
而在幕僚群方面,馬英九向來倚重的學者、前台北市副市長金溥聰,依舊扮演著神秘卻有力的幕後角色,在包括推動”重返聯合國”等多項關鍵議題的決策上,具有絕對的影響力。
但這樣的狀況,卻也讓國民黨的多數立委,感到”有志難伸”,無法打入馬核心,也不知道在選戰過程中,馬英九究竟要打什麼牌?出什麼招?該怎麼配合?
特別是當馬英九決定推動”重返聯合國”公投後,包括研究兩岸關係甚深的立委蘇起、蔣孝嚴,以及軍系立委帥化民等人,都面臨進退維谷的尷尬局面,儘管黨中央強調是”策略性推動”,可是這樣的作法,衝擊了這些立委的基本信念,最後只好站出來表達個別的反對聲音。
表達反對的”砲口對內”狀況,在民進黨內更嚴重。
光是在立委層級,包括沈富雄、羅文嘉、李文忠、蕭美琴……,許多民進黨內改革派立委,都被”基本教義派”貼上標籤,列為”十一寇”,逼得他們或是不得不與民進黨分道揚鑣,或是重新走回主流路線,重挫原本士氣就已經不振的綠營。
向上延伸,為了由誰參選2008,謝長廷跟蘇貞昌在黨內初選時,也出現空前激烈的廝殺,雙方火砲四射,幾乎遍體鱗傷;陳水扁支持的蘇貞昌,最後意外敗給2006臨危受命參選台北市長敗北,卻得到漂亮票數、東山再起的九命怪貓謝長廷。
謝長廷出線後,原本一心想找民進黨元老、為推動”台獨”自焚殉道的鄭南榕遺孀葉菊蘭搭檔,不過在陳水扁的意志主導,以及黨內外情勢的整體考量下,最後回過頭來,請回已經遠走美國的蘇貞昌,來個”大和解”,組成”長昌配”,試圖用團結的氣勢,扳回一成。
只是,選舉炒不熱,加上陳水扁出手越來越重,丟出各式爭議議題,使得焦點從大選模糊為單一政治事件,謝長廷的參選人角色,也被明顯弱化。
提到爭議議題,2007年下半年,藍、綠可說是聯手演出了一場讓美國緊張、大陸關注的戲碼。
先是”聯合國”議題。
民進黨主張”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並且要在大選時合併舉辦公民投票;國民黨針對這個動作,也提出相對應的公民投票,主張”以中華民國名義重返聯合國”;儘管在國際現實上,這是個就算台灣的公民投票過關,台灣也無法如願的事,被形容為選戰”假議題”,但美國方面還是相當緊張,高層官員出面警告,也派出重要人士,到台灣與相關政治人物會面,當面表達反對意見。
其次,民進黨官方將台北市的國際性地標”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並且在年底前大動作”拆牌換扁”,去掉”大中至正”,改成”民主廣場”,引發台北市政府的強硬抵制,雙方爆發多次衝突,也是一個爭議性極高的政治事件。
“中正紀念堂”該不該改名,或有討論空間,但民進黨政府趕在這個時機點強制執行的作法,從事後的民調結果分析,卻也沒有得到包括綠營自己支持者的認同。
畢竟年底的台灣,股票直直下跌,物價反向上漲,油價屢創新高,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改名”或是”正名”,並無法改善人民的生活;陳水扁執意推動,謝長廷無從置喙,只能一再強調,如果2008他當選,他會有不同的作法。
另一方面,台灣民眾繼2006年,大規模上街頭,組成”紅杉軍”,要求陳水扁下台未果後,2007年衍生出另一種”個人式”的嗆扁動作,在陳水扁經過的場合、出席的活動上,喊幾聲”阿扁下台”,宣洩心中的不滿,成了防不勝防的現象,也塑造了類似”查理”與”阿珠”這樣的人物。
對此,陳水扁持續發揮高度的意志力,不但不為所動,還積極投入輔選造勢,被藍營揶揄成,”還是扁在參選”。
2007的台灣,兩岸關係沒有具體進展,開放大陸觀光客,依舊是”只聞樓梯響”,更不用提三通直航;連帶的,一路漲了好幾年的台灣房地產,2007也出現停滯乃至回檔的局面,價位維持在高點,成交量卻明顯萎縮、議價空間加大,投資客出場,民眾轉為觀望,不敢貿然出手。
展望2008的台灣,立法院1月改選,新的選舉制度,讓國民黨勢必取得主導優勢;民進黨如何在”朝小野大”的狀況下繼續執政或是在520後將經營了八年的政權拱手讓人?這都是接下來值得關注的焦點。
馬英九跟謝長廷,誰能夠贏得台灣人民的支持,在3月22日的大選中脫穎而出?不管是誰,他們的政策路線,都已經宣示,必然會比現在的陳水扁政府開放;在開放的氣氛下,台灣的經濟能否在短時間內反彈推升,也是許多民眾期待的發展。(本文主要是應大陸<鳳凰網>邀請而寫,因此相關措辭與標點用法比較不「台」,但我力求立場持平,並仍隱含一貫的民主意識在行文之間。)
圖:新聞小寶貝。美麗的天空就在眼前,卻被密密麻麻的電線困住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