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來,我一直是拿著麥克風追逐採訪對象的電視記者,頂多是在鏡頭前,跟觀眾播報新聞的主播或主持人;從沒想過,自己會變成需要面對一次好幾支麥克風的新聞事件主角。
從上星期五,我發現我的文章跟「大作家」的文章「極為相似」那一刻到現在,短短幾天之內,我歷經了一段相當有趣、超出我人生經驗的奇妙旅程。
我明明是當事人,但新聞記者的本性,讓我三不五時會抽身,從更高一層的角度,當一名觀察者,觀察整件事情的發展,體驗我不曾面臨的挑戰。
姑且借用「大作家」的書名,稱之為「那些『大作家』教我的事」吧!
那些事還在發展中。但是到目前為止,至少包括了:
一、 在「大作家」新書中,看到自己文字時的錯愕。
二、 長官的明快處理,與同事的熱情相挺。
三、 從錯愕轉為憤怒的心情三溫暖。
四、 壹周刊的嚴謹,值得新聞工作者借鏡。
五、 壹周刊出版後,電子媒體的跟進狀況。
六、 角色易位,我成了新聞主角的心情。
七、 「大作家」的反應、我的幻滅與成長。
八、 許久不見的友人,陸續溫馨連絡,是意外的收穫。
@話說從頭@
我一向是時報出版與「大作家」的忠實讀者,所以獲悉新作出版,我在第一時間,就向時報閱讀俱樂部網路訂書。11月2號星期五上午,我在工作空檔時刻,拆閱前一天剛收到的新書。
由於自己正利用公餘時間,進修碩士班課程,覺得有些吃力;因此我非常好奇,這位身兼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多產作家,如何能夠運用時間,在這麼忙碌的工作之餘,進修EMBA學位。
換言之,我是抱著「學習」跟「取經」的心情,想吸收前輩的寶貴經驗。
還沒正式開始閱讀,封底頁上的重點指引,有一條吸引了我的注意:「運匠的管理哲學」。因為它讓我立刻聯想到,自己曾經寫過一篇主題類似的文章。
我立刻翻到那篇文章所在的頁數。因為我很好奇,有機會跟「大作家」寫同樣的題材,我想看看,她是如何切入?如何表述?如何鋪排?我有沒有可以學習之處?
在這篇文章中,「大作家」舉了上海跟台灣兩位計程車駕駛的故事當例子。看到寫台灣司機的這一頁,我越看越覺得眼熟,怎麼……這些字句好像似曾相識啊?
我立刻上了自己的部落格,找出這篇已經是一年之前所寫的文章;一對照之下,嚇了一大跳!「哇,怎麼會這麼像?」我喃喃自語。
真的是一陣錯愕。
我呆在座位前,繼續吐出幾個字:「『大作家』好像抄我的文章……」。
當我還在錯愕時,恰好站在一旁的長官蘇靜芬(鳳凰衛視台灣分公司總監),已經走過來,拿了書和我的網路文章對照,並且立刻拿起電話,向出版這本書的時報出版公司說明這件事情,要求他們處理。
電話轉到我手裡,我向主事的時報出版副總編輯陳旭華,大致說明了我發現的狀況;陳先生態度客氣,表示這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他們必須告知作者。
隨後我把部落格的網址連結傳送給陳先生。並且繼續在辦公室裡跟同事議論這件不知道該說是巧合還是什麼的「意外發現」。
本公司娛樂組一位同事的先生,恰好在壹周刊任職,正巧在MSN對話線上;因此同一時間,這段討論實況,也透過MSN,傳到了壹周刊的辦公室。
隨後,我就接到壹周刊主筆的電話,我大略跟她描述了前因後果,並給了她我們跟時報出版方面的對口聯繫方式。
這也就是為什麼,時報那邊,很快就接到了壹周刊的查證電話。(原來這就叫做「配合炒作」喔?)
當時壹周刊主筆,有問我「準備怎麼做?」我的答覆是,還沒有想法,看時報跟「大作家」方面的回應再說。
星期五下半天,我進入了「不解」時期。
我一直在想,一個「大作家」,怎麼會跟我這小小的新聞台台長有連結?會不會是我誤會了?會不會是有其他原因?
我甚至在想,如果時報的回應很善意,甚至如果我接到「大作家」的電話,我該怎麼應對?
我一次又一次重新對照「大作家」的文字,跟我自己的文字,除了不解,還是不解。
直到傍晚。時報方面沒有任何的解釋或說明(至今沒有);反而是壹周刊主筆來電,告知我出版社跟「大作家」的回應。
回應之ㄧ,「大作家」告訴壹周刊主筆,我的文章寫得很好、很詳細。這一點,我很感恩。
回應之二,「大作家」跟她說,她的故事,是從一位朋友郭先生那邊聽來的;是郭先生上她的廣播節目,在節目當中說的。而且這一點,時報的副總編輯還可以作證。所以她無需回應。
聽到這裡,我的心情,從錯愕、不解,轉變成憤怒。
這是事發至此,我第一次真正浮現「生氣」的感覺。
雖然我還不知道我能做什麼?該做什麼?不過這回,我就跟壹周刊主筆說:「那就接受公評吧!」
所以,週一下午,我在辦公室接受了採訪、被拍了照片,就回到原本已經焦頭爛額的例行工作,與夜晚的碩士班課業當中。
對我來說,事情算是暫時告一段落。
我沒料到,其實真正要面臨的壓力,根本就還沒開始。
(別再說我要炒新聞,我只是暫時沒力氣繼續寫……待續)
圖片:我竟然成了(應該是一日新聞)的新聞人物。(圖片引用自TVBS網站)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