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事蹟及傳說
帝舜生於公元前2277年甲子,卒於公元前2178年癸卯 。 死後,禪位於禹。 《 史記 》說舜名重華,晉代皇甫謐又說他字都君 。 舜又稱虞舜,據說是國號有虞,
按先秦時代以國為氏的習慣,故稱有虞氏。 舜出生於姚墟 ,故姓姚氏,名曰“ 重華 ”,字都君 。 五帝之一的舜有生於姚地(今河南濮陽範縣 ),便以姚為姓,其後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 舜在當帝之前,四岳曾向帝堯推薦過陶唐氏 ,舜繼承王位後帝堯曾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舜,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便以媯為姓。 鄭樵 《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媯。 舜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 因而史稱媯、陳、田、姚、胡為媯汭 五姓 。 媯汭 ,古水名,又作溈汭,在今山西永濟南,源出歷山,西流入黃河 。 前文已述,舜帝本為姚姓,因後居媯汭而得媯姓,故舜的有時的籍貫也被認為是在山西但舜原籍姚地(今河南濮陽,一說浙江上虞)。
舜,歷來與堯並稱,為傳說中的聖王。 《史記》說舜名重華,晉代皇甫謐又說他字都君。 舜又稱虞舜,據說是國號有虞,按先秦時代以國為氏的習慣,故稱有虞氏。 還傳說舜出生於姚墟,故姓姚氏,名曰“重華”,字都君。 相傳舜的家世甚為寒微,雖然是帝顓項的後裔,但五世為庶人,處於社會下層。 舜的遭遇更為不幸,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母親很早去世。 瞽叟續娶,繼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頑、母囂、象傲”的家庭環境裡,父親心術不正,繼母兩面三刀 ,弟弟桀傲不馴 ,幾個人串通一氣,必欲置舜於死地而後快;然而舜對父母不失子道 ,十分孝順,與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 舜在家裡
人要加害於他的時候,及時逃避;稍有好轉,馬上回到他們身邊,盡可能給予幫助,所以是“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常)在側”身世如此不幸,環境如此惡劣,舜卻能表現出非凡的品德,處理好家庭關係,這是他在傳說故事中獨具特色的一個方面。
舜家境清貧,故從事各種體力勞動,經歷坎坷。 他在歷山 (今地不詳,一說即
今永濟縣境內的中條山 )耕耘種植,在雷澤 (舊說即山東濟陰境內的古雷夏澤 )打魚,在黃河之濱製作陶器,在壽丘 (今地不詳)製作家用器物,還到負夏(今地不詳)做過小本生意 ,總之生計艱難,顛沛流離,為養家糊口而到處奔波。 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聞名的。 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 過了10年,堯向四岳 (四方諸侯之長)徵詢繼任人選,四岳就推薦了舜。 堯將兩個女兒嫁給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 舜不但使二女與全家和睦相處,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才乾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舜耕歷山 ,歷山之人皆讓畔 ;漁雷澤 ,雷澤上人皆讓居”,只要是他勞作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製作陶器,也能帶動周圍的人認真從事,精益求精,杜絕粗製濫造的現象。 他到了哪裡,人們都願意追隨,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 ,三年成都(四縣為都)”。 堯得知這些情況 很高興,賜予舜絺衣 (細葛布衣)和琴 ,賜予牛羊,還為他修築了倉房。
舜得到了這些賞賜,瞽叟和像很是眼熱,他們又想殺掉舜,霸占這些財物。 瞽叟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卻在下面縱火焚燒倉房。 舜靠兩隻斗笠作翼,從房上跳下,倖免於難。 後來瞽叟又讓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卻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將舜活埋在裡面。 幸虧舜事先有所警覺,在井筒旁邊挖了一條通道,從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時間。 瞽叟和像以為陰謀得逞,像說這主意是他想出來的,分東西時要琴,還要堯的兩個女兒給他做妻子,把牛羊和倉房分給父母。象住進了舜的房子,彈奏舜的琴,舜去見他,像大吃一驚,老大不高興,嘴裡卻說:“我思舜正鬱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順父母, 友於兄弟 ;而且比以前更加誠懇謹慎。 後來堯讓舜參預政事,管理百官,接待賓客,經受各種磨煉。 舜不但將政事處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進。 堯未能起用的“ 八元 ”、“八愷”,早有賢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愷”管教化;還有“ 四凶族”,即帝鴻氏的不才子渾敦 、少皞氏的不才子窮奇, 顓頊氏的不才子檮杌、縉雲氏的不才子饕餮 ,雖然惡名昭彰 ,但堯未能處置,舜將“四凶族” 流放到邊遠荒蠻之地。 這些措施的落實,顯示出舜的治國方略和政治才幹。
經過多方考驗,舜終於得到堯的認可。 選擇吉日,舉行大典,堯禪位於舜, 《尚書》中稱為舜“受終於文祖”。 又傳說是舜代替堯攝行天子之政,雖有天子之權,而無天子之號。 與此二說差異甚大的一個傳說是,舜將堯囚禁起來,還不讓其子丹朱與他見而,舜自己做了天子,類似於後代的宮廷政變,篡權奪位。
舜執政以後,傳說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動,一派勵精圖治的氣象。 他重新修訂曆法,又舉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時,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還把諸侯的信圭收集起來,再擇定吉日,召見各地諸侯君長,舉行隆重的典禮,重新頒發信圭。 他即位的當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見諸侯,考察民情;還規定以後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諸侯的改績,明定賞罰,可見舜注意與地方的聯繫,加強了對地方的統治。 傳說中舜的治國方略還有一項是“像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畫出五種刑罰的形狀,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辦法代替肉刑,以示寬大。 但又設鞭刑 、撲刑、 贖刑 ,特別是對不肯悔改的罪犯要嚴加懲治,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歡兜流放到崇山 ,把三苗驅逐到三危,把治水無功的鯀流放到羽山,壞人受到懲處,天下人心悅誠服。
按照《史記》所載傳說,舜攝政28年,堯才去世。 舜於三年的喪事完畢之後,便讓位給堯的兒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 但是,天下諸侯都去朝見舜,卻不理會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狀到舜那裡,民間編了許多歌謠頌揚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裡。 舜覺得人心所向,天意所歸,無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 不過,傳說中舜的都城與堯的都城不在一個地方。 據唐代孔穎達 《毛詩正義》引皇甫謐所說;“舜所營都,或云蒲坂。”蒲坂在唐代是河東縣,即今山西永濟縣。
堯死以後,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興革。 原已舉用的禹 、 皋陶 、契、棄、 伯夷 、夔、龍、垂、益等人,職責都不明確,此時舜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命棄擔任后稷,掌管農業;命契擔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擔任“士”,執掌刑法;命垂擔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擔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擔任“秩宗”,主持禮儀;命夔為樂官,掌管音樂和教育;命龍但任“納言”,負責發布命令,收集意見。 還規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績,由考察三次的結果決定提升或罷免。 通過這樣的整頓,“庶績咸熙”,各項工作都出現了新面貌。 上述這些人都建樹了輝煌的業績,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他盡心治理水患,身為表率,鑿山通澤,疏導河流,終於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樂業 。 當比之時,“四海之內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舜在年老的時候,認為自己的兒子商均不肖,就確定了威望最高的禹為繼任者,並由禹來攝行政事。 故舜與堯一樣,都是禪位讓賢的聖王。 據說舜在堯死之後,在位39年,到南方巡守時,死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山 ,稱為“零陵”。
一祖、二姓、二十三氏,共二十五個姓氏列為譜系如下:
(甲)一祖
皇始祖華夏聖帝大舜
(乙)二姓
姚姓: 宗長漢朝博士姚平
媯姓: 宗長吳國大都督媯覽
(丙)二十三氏
一、虞國宗系(二氏)
虞氏: 宗長周朝陶正虞閼父(又名媯滿,諡胡公 )位於舜耕山莊舜苑內
甄氏 : 宗長漢朝廣陽侯甄豐
二、陳國宗系(十氏)
袁氏:高祖陳國上卿爰濤塗(袁、爰、轅三字通假)
爰氏: 宗長漢朝厭次侯爰類
轅氏: 宗長漢朝清河王太傅轅固
陳氏:高祖陳國周朝陳侯媯滿(又名虞閼父,諡胡公 )
胡氏: 宗長東漢太傅胡廣 (胡氏高祖與陳氏同)
敬氏: 宗長唐朝諫議大夫敬播
文氏:宗長宋朝潞國公文彥博
慶氏: 宗長西漢東平王太傅慶普
佔氏:高祖陳國公孫子獻
司徒氏: 宗長宋朝集賢殿學士司徒期
三、齊國宗系(十一氏)
田氏:高祖齊國大夫田完
靖氏 :高祖齊國靖郭君田嬰
威氏:高祖齊威王田因齊
陸氏:高祖齊國宣王辟疆
法氏:高祖齊國襄王法章
光氏:高祖燕國高士田光
孫氏:宗長周朝孫武子
王氏:宗長先漢濟北王王安(又有“五王”氏系齊國威、宣、泯、襄、建五王之後)
車氏:高祖漢朝丞相田千秋
第五氏: 宗長後漢司空第五倫
胡母氏:宗長秦朝太史令胡母敬
傳說黃帝以後,先後出了三個很出名的部落聯盟首領,名叫堯、舜和禹。 他們原來都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後來被推選為部落聯盟的首領。
那時候,做部落聯盟首領的,有什麼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領一起商量。 堯年紀大了,想找一個繼承他職位的人。 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領來商議。 堯說出他的打算後,有個名叫放齊的說:你的兒子丹朱是個開明的人,繼承你的位子正合適。 堯嚴肅地說:不行,這小子品德不好,專愛跟人爭吵。 另一個叫灌兜(huandou)的說:管水利的共工 ,工作倒做得挺不錯。 堯搖搖頭說:共工能說會道,表面恭謹,心裡另是一套。 用這號人,我不放心。 ”
這次討論沒有結果,堯繼續物色他的繼承人。 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領找來商量,要大家推薦。 到會的一致推薦舜。 堯點點頭說:哦! 我也聽到這個人挺好。 你們能不能把他的事蹟詳細說說?
大家便把舜的情況說開了:舜的父親是個糊塗透頂的人,人們叫他瞽叟(gusou,就是瞎老頭的意思)。 舜的生母早死了,後母很壞。 後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沒法說,瞽叟卻很寵他。 舜,名玄景或重明或重華,黃帝的八世孫。 因生於姚地(今河南濮陽範縣),以地取氏為姚。 舜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裡,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 所有,大家認為舜是個德行好的人。
堯聽了挺高興,決定先把舜考察一下。 他把自己兩個女兒娥皇 、女英嫁給舜,還替舜築了糧倉,分給他很多牛羊。 那後母和弟弟見了,又是羨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計,幾次三悉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補糧倉的頂。 當舜用梯子爬上倉頂的時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來,想把舜燒死。 舜在倉頂上一見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經不知去向。 幸好舜隨身帶著兩頂遮太陽用的笠帽。 他雙手拿著笠帽,像鳥張翅膀一樣跳下來。 笠帽隨風飄蕩,舜輕輕地落在地上,一點也沒受傷。
瞽叟和象並不甘心,他們又叫舜去淘井。 舜跳下井去後,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塊塊土石丟下去,把井填沒,想把舜活活埋在裡面。 沒想到舜下井後,在井邊掘了一個孔道,鑽了出來,又安全地回家了。 像不知道舜早已脫險, 得意洋洋地回到家裡,跟瞽叟說:這一回哥哥準死了,這個妙計是我想出來的。 現在我們可以把哥哥的財產分一分了。 說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 哪知道,他一進屋子,舜正坐在床邊彈琴呢。 象心裡暗暗吃驚,很不好意思地說:哎,我多麼想念你呀! 舜也裝作若無其事,說:你來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幫助我來料理呢。 以後,舜還是像過去一樣和和氣氣對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像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堯聽了大家介紹的舜的事蹟,又經過考察,認為舜確是個品德好又挺能幹的人,就把首領的位子讓給了舜。這種讓位,歷史上稱做禪(shan)讓。 其實,在氏族公社時期,部落首領老了,用選舉的辦法推選新的首領,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舜接位後,也是又勤勞又儉樸,跟老百姓一樣勞動,受到大家的信任。 過了幾年,堯死了,舜還想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讓給堯的兒子丹朱,也是大家都不贊成。 舜才正式當上了首領。
《 堯典 》所記舜的主要事蹟有:命后稷按時播植百穀;挖溝開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佈五刑,除去四凶族。 舜知人善任選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許多官職: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棄作后稷,主管農業;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 舜為首領時,把各項工作都做的很好,開創了上古時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為中原最強大的盟主。
舜即帝位後,廣泛徵求四岳等大臣的意見,懲罰奸佞, 舉賢任能 。 一方面,他把共工、獾兜、 三苗三人分別流放到北、南、西三方,又在羽山處死了鯀,使得邊疆皆服,民族和睦。 另一方面,他啟用皋陶等二十二位賢人,使其各建奇功,百業興旺。 其中著名的,要數啟用禹了。
當時,舜已61歲了,很想找一個品德高尚、聰明仁愛的繼承人。 這時,曾經向堯舉薦過舜的四岳又出班奏道:“臣以為禹可用。”舜想了想說:“就是那個治水無功被我殺死的鯀的兒子嗎?”
“正是”,四岳說,“大王切不可根據父親來評價兒子,這禹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舜笑道:“放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
不久,舜不避前嫌 ,啟用禹子承父業去治理洪水,也想藉此驗證一下四岳 的話。
禹深感舜的信任,力圖報答,因而治理洪水時不辭勞苦,兢克業業。 他經過長期實地考察,確認僅用父親堵決口的辦法根本不行,而必須以疏導為主。 他就率領人民開山通澤,疏濬河道,不僅消除了洪災,大致確定了九州的區劃,更使各州恢復了生產,人民安居樂業 。
舜帝很高興,便效法堯帝 ,將帝位禪讓給了禹。 禹推辭不就,於是舜就暫時緩行,卻讓禹開始主掌百官,管理國事,雖無帝王之名而行帝王之實。
舜帝百歲那年到南方巡視,不幸死在蒼悟;後來葬在九嶷山 ,此地於是被後人稱為零陵(今湖南寧遠縣東南)。 舜在即位後仍不斷去看望曾迫害自己的父母和弟弟,他的一生,是仁孝開明的一生,對中華民族淳厚民風的形成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 《史記》所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稱為“德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蠻走向文明的歷史轉捩時期的中華文化 。 以農耕文化為內涵的炎帝文化 ,以政體文化為內涵的黃帝文化 ,以道德文化為內涵的舜文化,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三座里程碑。
九疑山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 《史記》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 在九疑這塊神奇而美麗之土地上,留下了舜帝眾多的為民服務的動人故事,留下了不少文人騷客仰遊九疑山的幽怨、懷念和美好的讚譽,一代偉人毛澤東曾揮筆寫下了九疑山上白雲飛 ,帝子乘風下翠微的壯麗詩篇。
關於舜帝的出生地,歷代主要有4種記載,6種解說.以往多數學者總是認為這些記載和解說互相矛盾,難以弄清楚,因此往往闕而不論.其實仔細考察,就會發現其中有3種解說雖然異時而出,角度不同,但合而觀之,殊途同歸,條理一貫.將4種記載中所涉及的3個地名冀州 、 諸馮 、姚墟,自然而然地連接到一起,表明舜帝生於冀州(蒲坂)諸馮(裡)之姚墟.從而證明4種記載似相歧異,實則相足,一脈相承.
斑竹點點湘妃淚
在高雷澤不遠的地方,有兩條小河,一條南流,名叫溈水;一條北流,名叫汭水,舜就住在這裡。 那晚他做了個夢,夢見自己抖散了頭髮,在那裡櫛沐,但覺兩道眉毛也漸漸地長起來,竟長得和頭髮一樣齊,拖在地上。 醒來後想到:“人的百體,發居最上 ,彷彿是國家的最高地位一般。其次便是眉毛,它的位置也不低。現在我夢眉與發齊,不要是天子聽了人的薦舉,竟來叫我,使我代行天子的職權,和天子一樣麼?”但終於還是覺得異想天開,是白日做夢 ,狠狠地打了自己一耳光,披了袯襫到田間去勞作。 然而,正在田間勞作的時候,忽見有一輛車子來到田邊 ,車上立著一個官員,方面大耳,正笏垂紳,氣象尊嚴,慢慢地跳下車來。 那隨從的人,早提起嗓子喊道:“哪一位是虞仲華先生?”舜還沒有答應,那官員便不顧腳下的爛泥,忙走過去拱手作禮,連說:“久仰!久仰!”等舜在溪中洗去腳上泥巴,草草地問過舜的生辰八字。 那官員的話便直奔主題,說是當今天子堯帝有兩個女兒,大的叫娥皇,年二十;小的叫女英,年十八,願一齊嫁給舜為妻。 又說道聖天子持躬以儉,齊家以禮,兩位女兒秉承庭訓,熏陶涵育,性質純良。 更兼婀娜靈秀,彷彿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一般。 意思是要舜非娶不可。
舜生在平陽西南數百里一個小小村落的農家中,他的體形有非常奇異的地方,他眼內瞳子都有兩個,他的掌心紋路像個“褒”字,他腦球突出,眉骨隆起,頭大而圓,面黑而方,口大可以容拳,龍顏面目角,取名叫舜,舜是一種花卉,他的號就叫華,排行老二,就叫仲華(與今天的“中華”諧音)。 可惜不久他母親去世,他後母性情悍戾,尤其是他的弟弟像出生後,就更沒有好日子過了。 舜在家中常只能看著後母所生的三個兒女喝飽吃足,他只能枵腹而寢。 然而不管後母如何待他,他總是笑臉相迎、謙謙如也。 有一年冬天,氣候大寒,舜身上還只穿兩件單衣,瑟縮不堪,鄰里秦老漢實在看不過去,出面乾涉,並希望虞家能送舜去讀書,但家中卻堅持要舜放牛,好在教書先生善良,在秦老漢的幫助下,舜一邊放牛一邊學習,他從先生那裡知道:一個人雖有聰明睿智之質,經天緯地之才,仁聖忠和之德,但是“學問”二字終究是不可少的。 要求學問,必須讀,要能讀書,必先識字。 他也悟出為人要誠實,要有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 這年過了殘冬,舜已經十六歲了,生得高大,儼如成人,從此開始艱辛的耕作,後母規定他一天到晚都必須勞作,連中餐也不准回去吃,有人問他,他答道:“農家以節儉為本,一日兩餐足矣,何必三餐?”他漸漸得到當地人的敬重和稱譽,但舜無緣無故被三次逐出家門。 這其中日子雖然清苦,但舜卻加緊學習,包括師事八歲的兒童蒲衣子。 他從蒲衣子那裡學到許多運動的道理,包括足的容宜重,手的容宜恭,目的容宜端,口的容宜止,聲的容宜靜,頭的容宜,直,氣的容宜肅,立的容宜德,不偏不倚,無懈無情。
舜的道德修養越來越高,他多次耕作的歷山地方人越聚越多,已由一個荒僻的地方,成了個大都會,但他卻仍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在一日田間勞作時,他以鳥為例,信口而歌:“涉彼歷山兮崔嵬,有鳥翔兮高飛。思父母兮歷耕,日與月兮往如馳。父母遠兮吾將安歸?”歌罷,悲從中來,放聲大哭,這年舜已經三十歲了,也就在這時堯帝已深知舜的為人,終於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 出嫁前堯帝囑咐兩個女兒:“大凡為妻為婦之道,總以'柔順'二字為最重要。男子氣性,剛強的多;女子氣性,假使也剛起來,那就不好,夫婦之間不可能事事都能同心協力,遇到這種情況,為妻的總要見機退讓。”完婚之後,舜帶著兩個妻子回見父母,想不到遭到父母的拒絕,而他那後母生的弟弟象見到兩位嫂子的絕色姿容,竟起了不軌的心思。 娥皇、 女英嫁給舜之後,過起了艱苦的生活。 象念著兩位嫂子的美貌,常乘舜不在家的時候找嫂子閒談,希望用吊膀子的方法來勾引嫂子,娥皇、 女英是聰明人,但不敢得罪他,怕他在父母面前說舜的壞話,越是如此象便越是有心,竟覺得只有殺死舜,才可將嫂子搶到手。 象通過母親叫舜去修房子,去疏通井,然後放火燒屋,用泥土封井,妄圖把舜燒死,把舜封在井中悶死。 每次娥皇、 女英都通力合作把舜救了出來,舜總是不記前嫌 。
在這一系列的事情中,堯對舜更加欣賞,終於堯把舜召到京城,開始委舜重任,舜大舉推薦人才,舜於是“賓於四門,納於大麓,烈火風雷不迷,虎狼腹蛇不害。”於是堯死後,舜即位為天子,定都於蒲阪。
舜勤政愛民,為加強中央與各地的聯繫,他規定各部落君長每五年前來蒲阪朝見天子一次,而每五年天子也照例前往全國各地巡狩一次,每次除了大臣隨扈以外,蛾皇與女英都隨行照顧他的起居,三人同行,恩愛非常,舜左右逢源,二女雨露均霑。 這年盛夏來到洞庭湖,因天氣太熱,娥皇、女英就留在洞庭湖中的君山 ,舜繼續南巡。
這晚,女英忽然夢到了舜帝,不像個天子模樣,坐著一輛瑤車,有霓施、 羽蓋擁護著,自天空降下來,對她說,自己已經不在人世,大家不要悲傷,人生在世,總有一日分散的,並說自己在天上是“上理紫微,下鎮衡嶽。”女英醒來,非常焦灼,惦念舜帝,急急告訴娥皇,娥皇口中雖說“妖夢是不足為憑,只怕你平日掛念極了,做的是心記夢,你放心吧。”但內心也十分焦灼。 不久,果然傳來了舜死在蒼梧山的消息,還帶來了舜帝給娥皇、女英的遺囑:“汝戒之哉!形莫若緣,情莫若率。緣則不離,率則不勞。不離不勞,則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聽到噩耗,覺得一切希望都已不存在了,那麼多年的艱苦奮鬥,那麼多年的恩愛相親,都一去不復返了。 娥皇、女英渾身哆嗦,哭了好幾回,身心受著火一般的煎熬。 娥皇、女英一天比一天悲傷,健康也受了損害,眼淚漸漸地哭乾了,一滴一滴的鮮血從眼中流出來。 這晚濃霧漸漸地把整個君山罩住,天空中閃電一道急過一道,雲越積越厚,天空好像要倒扣下來,突然間狂風捲著暴雨呼嘯而來,洞庭湖掀起層層巨浪 ,都似乎要把岳陽城撼倒。 娥皇、女英一片至誠的思念、悲痛終於感動了上天,天神將她們流出的眼淚,流出的血淚都一點點收集起來,現在都把它們灑在洞庭湖君山的翠竹上。 在這狂風暴雨中,蛾皇與女英突然間頭腦是那樣地清醒。 突然間明白好像舜正在召喚著她們,兩人都好好地修飾打扮了一番,就像是迎接遠行歸來的舜一樣,攜手投入洞庭湖中。 頓時風停雨住,波瀾不驚,君山上那叢叢翠竹都浸染上斑斑點點的淚跡,成了二妃對舜帝一片至情的象徵。 半個月之後,娥皇、女英的屍體浮出水面,當地人懷著敬畏的心情將她們葬在君山,並立湘夫人廟來紀念她們。 至今君山上還有二妃墓,墓旁斑竹叢生,青翠欲滴,令人暇想不已。
李淑曾的《斑竹怨》詩寫道:
二妃昔追帝,南奔湘水間;
有淚灑湘竹,至今湘竹斑。
雲深九疑廟,日落蒼梧山;
餘恨在湘水 ,滔滔去不還。
毛澤東在弔唁他的愛妻楊開慧時寫道:
九疑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班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湘妃竹.
九疑山就是舜死的地方蒼梧山 ,在今天湖南寧遠縣。 《水經註》載:“九疑山盤基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若九峰,各導一溪,蛐壑縱橫,異嶺同勢,遊者異焉 ,故曰九疑山。山南有舜廟。山共有九座峰頭,即舜源、朱明、石城、娥皇、 女英 、 蕭韶 、桂林,其中舜源又叫華蓋,最高。”據湘中友人說,一般鄉人不太了解蛾皇與女英的來歷,甚至訛傳為天帝的二女,因犯過失而嫡降塵寰成為“湘水之神”。 舟人拜她們可保航行安全;仕女拜她的,可增美艷與聰穎。 就像閩浙一帶居民膜拜聖女媽祖一樣歷歷大爽。 據傳, 秦始皇南游洞庭,遇大風,有人告訴始皇,這是湘夫人發怒所至,始皇問湘夫人是何方神聖,侍臣答稱是舜的二妃。 秦始皇也是個不可一世的人物,他就因認為自己的功勞超過了歷史上的三皇五帝,而把“皇帝”合起來做自己的稱號。 他一怒之下,下令伐完君山上的山樹班竹,然而三年後這裡又是一片蒼翠蓊鬱。
已經是四千二百多年的事了,蛾皇、女英賢淑、 英慧 、癡情的形象,仍然活在炎黃子孫的心中。 湘女美艷、多情、貞烈與聰慧, 或多或少 ,直接間接地受到了蛾皇、女英的影響。
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三分石的傳說
三分石,又名三峰石,在寧遠縣城南百里處,它是九疑山的最高峰。 相傳是舜的葬身之地,故又名舜峰。
三分石如三支玉筍, 鼎足而立 。 峰間相距各5裡。 峰勢險絕, 直插雲霄 。 古人有詩云:“一峰浮黛插雲霄,石作三分結構牢,雲外有人攀玉筍,山中何處覓仙桃。”《九疑山志》載:“三峰並峙如玉筍,如珊瑚,其上有仙桃石 、棋磐石、步履石、馬跡石,又有香爐石,有足有耳,形質天然。其間有塚,以銅為碑,字跡泯滅 不可認,或疑為舜塚。”
三分石是如何來的呢? 相傳舜帝南巡之時,有一天登上此峰,考察山川形勝。 中午時分,他和侍從們在峰頭野餐,不覺醉酒。 酒壺遺忘在峰頭上。 有一隻大鵬恰巧飛臨此山,見有一壺酒 ,便俯衝下來,用銳利如鉤的尖嘴一啄,當下石壺分成三塊,化作三峰石。 那剩下的玉液,化成了長流不息的泉水,這就是瀟水之源。
如今三峰石上,果然清泉噴湧,垂崖傾注如白練懸空,若煙若霧,水流激石,驚浪雷奔。 當中一脈,為瀟水之源泉,俗稱“父江”,西流至九疑山下。
大禹斬龍
鬼斧神工世所無,鐫龍雕鳳巧鑿塗。 移來蓬萊三仙島,鎖擒龍蛟入玉壺。 禹伯成就千秋業,氤氳瑞氣滿陵都。 位於舜源峰附近的紫霞洞內的奇觀頗有來歷,千百年來流傳著禹王斬蛟龍的故事。
相傳舜帝死後,他的兩個妃子千里尋夫,奔赴三峰石下,哭死在舜帝墓前。 舜帝墓後有個石匣子,上刻有“舜封”字樣。 二妃死後,她們的侍女捧著石匣回京交給了禹王。 禹王打開石匣,拿出裡面的遺書,上寫著,三十年前, 禹鑿龍門之時,有一條蛟龍東逃,潛入天湖池清水岩中,這條龍角尖直立,角上長有綠毛。 舜曾等了三年沒見它。 這龍故??而中毒死去。 舜囑禹一定要除掉這條蛟龍 。 大禹看完遺書,氣憤填膺。 立即令火神伯益布下天羅地網,大力神應龍下天湖池去擒蛟。 可恨那蛟龍就是不出洞。 大禹急令用火燒。 於是,大火燒了七天七夜 ,燒死了老蛟龍。 青石岩也燒成了紫紅色,在陽光下,如同西天彩霞一樣美。 激戰過後,伯益想收回他的天羅地網,誰知繩子解不開了,那天河、北斗、遊龍、獅子、麒麟等都留在了洞壁上。 所以,紫霞岩的石壁上,至今有金龍戲水、玉鳳朝陽、七星布鬥、紫微排罡、 犀牛望月 、麒麟呈祥等奇觀,岩洞口的石壁上有條綠角龍頭,龍口裡傾瀉出天河泉水。 據說,這就是跑到洞口被燒死的老蛟龍。 那蛟龍死後,皮肉化成了肥土, 腸子掉到紫霞洞底,彎彎曲曲,盤旋九轉,變成了一條陰河,河水嘩嘩奔流,清而不濁,這是因為龍喝的是天湖池裡的天河水,人稱為“九曲黃河”。 那龍骨,碎成顆顆骨珠,被山風吹進洞底,滾進九曲黃河之中,被河水浸蝕打磨,變成了潔白晶瑩、五棱六角的小石子,黑暗中,拿燈籠一照,像顆顆紅透了的楊梅,故謂之為楊梅石。
舜王碑的傳說
舜王碑,人稱“舜王龍碑”,上刻七個大字“帝舜有虞氏之陵”,原在三分石上,後遷至大陽溪邊的舜廟之側。 遷移之因,也有一個傳說。
相傳帝舜時,九疑山出了九條孽龍,盤距在“ 蟠龍洞 ”、“九疑岩”,危害百姓生靈
。 帝舜聞之南巡,走了三湘四水,看了五嶺三山,終於來到九疑山間。 他帶領百姓大戰三年,斬殺了九疑岩里四條龍;接著大戰三年,斬殺了蟠龍洞裡的四條龍。 又大戰了三年,方斬殺了三峰石天湖池裡的老蛟龍。 帝舜連續苦戰了九年,積勞成疾,終於病倒在三峰石下。 在他臨終之時,大臣皋陶問他有何吩咐,他說:“不可厚葬,只要三峰石下選一黃土高地,瓦棺布衣掩埋即可。”最後他手指三峰石上的天湖池, 龍駕歸天了。 舜死後,人們刻了塊3000斤重的龍碑立在三峰石下。 皋陶心想,此地太險惡,遷到大陽河邊為好。 啟靈這天,碑太重,三十個壯漢都抬不動。 這時,幾隻白鶴從天空飛臨,兩頭大像從地上走來。 大像用鼻子捲起墓碑就走,白鶴在前面引路。 當走到熊家山黃龍洞前時 ,突然,從洞裡 出來一個白髮老人,笑著說:“生在帝王城,死在九疑山, 白鶴來引路,大象來抬喪。”說完搖身變成一條黃龍,張牙舞爪,不讓葬在這裡。 大像只好又向前走,過了馬蹄坳,穿過大桑塘,來到一座大石岩前。 這大石岩十分奇特,高300丈,直上青天。 岩形狀似龍,龍角龍眼龍鬚龍牙俱全。 山下西邊有兩口龍泉。 白馬仙人還將峰頂用亂石堆了一頂王冠,一條玉帶放在山上。 這真是龍潛鳳棲之地。 大象將龍碑一放,碑即入地3尺,端端正正立在中間。 於是,將帝舜龍體下了石坎,砌上瓦棺,成群白鶴,眾四面八方銜來紫蚌殼,放滿瓦棺,這就是“瓦棺貝塚 ”的由來。
皋陶結廬為庵,一直守護在舜陵前。 死後化作一棵青松,長在墓邊石岩上,像一位將軍威然屹立,侍衛著長眠地下的舜帝。
虞舜以德治天下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要從炎黃時代算起,一直延續到唐堯、虞舜、夏禹、商周以後。 大概是因為商周以前的一段文明歷史,沒有文字記載,純屬於傳說時代的緣故。 所以,中國的通史著作一般寫中國文明史,都是從商湯時期發現的甲骨文算起。 從而否認了炎、黃、堯、舜、禹時期的一大段文明歷史。 基於這種情況,對我國古代文明起源及早期發展進行系統研究,展現我國燦爛的古代文明,對探索我國五千年文明史的存在是很有價值的。
炎黃文化、堯舜禹文化都是中國最早的人類古代文化,是我國古代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時期,也是我國古代王權國家產生和初步發展的時期。 在我國古代文獻中,一般是把炎黃作為中華文明開化的肇始,所以,將黃帝和炎帝作為中華民族的祖先,是中國文明起源的主要源頭。
我們將堯舜文化、特別是堯舜的道德倫理和道德價值置於中國道德倫理髮展的歷史長河中加以研究,就可以發現唐堯和虞舜時期的道德倫理,其文明程度和進步性無疑是空前的。 當時,人們僅受到道德倫理和道德價值的內涵、特點並沒有系統的總結,還沒有明晰的認識,但是出於對治理天下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提供了一個真正廣闊的場所,使道德成為人們自覺的現實要求。 就是說,堯舜時期的道德文化貫古通今,自始至終都在促進和影響著中國文明的產生和發展,在中國文明史上,一直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虞舜是唐堯的繼承人。 虞舜和唐堯一樣,都是古代傑出的賢人、聖人。 他們都是中國傳統道德的化身和典範。 根據《史記》記載,虞舜一貫以身作則,是道德的楷模,是一位勇於開創事業造福於人民的部落首領。 他在團結各個部落,構建、管理和諧社會中,敬天崇德,務實勤政,順天至誠,大德而至天下。 由於虞舜品德高尚,富有才幹,既孝敬長輩又關心別人疾苦,所以在堯帝年老退位的時候,並沒有把首領之位傳給兒子丹朱,而讓給了品德高尚的虞舜。
相傳,虞舜的德行是十分感人的。 原來,舜的父親瞽叟和繼母的心誠都十分狠毒。 儘管舜百般地孝敬他們,但還常常遭到他們的打罵和陷害,弟弟像也十分狂傲驕縱,自私自利,經常尋機想殺舜,舜在家中呆不下去,便獨身一人逃到歷山開荒種地。 在歷山,他收穫的糧食,除了接濟父母外,還用來救濟窮人。 在他的德行感化下,那些爭奪地界的農民,爭奪漁場的漁民都和睦相處了。 大家都喜歡舜,都願意圍繞舜居住。 舜在一處住一年,那里便成了村莊,住二年,成了大村莊,住三年,便成了小鎮。
在當時,虞舜是人們心目中的偶像,是大家共同敬重的賢人、聖人。 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大家學習的榜樣,是大家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
帝舜在故里以德化民、以和為貴、以仁睦鄰、以禮相聚、以義博長、以善謀事、以孝治家、心心相印、廣鑄一身德魂,積德生輝、德富民眾,乃祖先之德馨也,德謂舜先哲之舉也,故,諸馮姚墟乃德基發源之聖地也。
舜懷德於故里,德感族邑,施德於眾,立德故境,德以律己,德為表率,堯聞德訪舜,舜行德務實,眾口敬佩,四岳賢君薦之,堯親訪歷山見之,認為舜德定能治理天下,便舉舜平陽接位。
舜作了首領後,他在管理部落聯盟社會、處理政務工作中,儘管當時還沒有文字,還拿不住一部管理國家的法律典籍,也拿不住如何規範個人行為和社會行為的約法三章。 但當時的部落聯盟,在舜的領導和管理下,雖然社會生產力低下,經濟還不富裕,但全社會的面貌還是安定的、文明的、和諧的。 沒有大的戰爭和動盪,人民群眾都能安居樂業。 德治施政,德於百官,德政安民,揚善為德,德化甘霖,德於輔政,德於群賢,德惠於眾,德舉德行,德化於平陽府第,德化德望,德範於業,為德正善美,正大光明,德光普照,純懿之君主也。
在當時,沒有典籍,沒有軍隊,也沒有製定出用來規範人們行為準則的情況下,為什麼會產生華夏文明,會出現這樣一個安定、文明、和諧的社會局面? 我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應該是古人所說的“賢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從”的緣故。 當時的各個部落都把虞舜等一大批賢人、聖人的品德和言行,不僅僅是作為來鑑別一般善惡和是非的準則,而且還將它延伸到社會和政治方面,以賢人、聖人的言行來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用來改造社會,同化世界。 這是一個大道德範圍內的大實踐。 所以,可以說,當時的安定、文明、和諧的社會面貌,應該是以虞舜為首的聖人們以身作則的偉大道德實踐所帶來的結果,是虞舜以德治天下所帶來的結果。
在舜帝看來,天地是生命的本源,祖先是種族的根源,道德是治國的法寶。 沒有天地怎麼會有生命? 沒有祖先怎麼會有子孫? 沒有德行怎麼能治理國家? 這個自然法則充分體現了虞舜時期道德文化的崇高性,顯示出了道德價值的社會性,突出了道德價值的政治作用。 從這裡可以看出,以德治理天下的理念,還不是後來春秋時期儒家創始人孔子的發明創造。 以德治理天下,以德創建文明社會,早在虞舜時期就有了社會實踐。
唐堯以德選用繼承人,虞舜以德治理天下。 這說明堯舜時期的統治者都十分注重道德的榜樣作用。 一個聖人,特別是一個首領,其德行表現與個人修養,的確具備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功能。 古人有云:“為人君者止於仁,為人臣者止於敬,為了子者止於孝,為人父者止於慈,為國人者止於信”。 在這裡提到的仁、敬、孝、慈、信倫理準則,既適用於修身養性,也適用於從政治國。 虞舜的德行及其以德治天下的理念,在中華文明早期定型及其後來的形成中,不僅有著積極地作用和顯著地位,而且對後世統治者治理天下還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舜登帝位,立德志,樹德碑,立德歸心,治天下之國,讓德風惠及萬代,世世代代傳承,德澤潤民心,提倡以德治國之大略,德育國人,追溯和諧之國體,乃帝舜之源也,偉哉,此系中華祖先之德馨也,神州庶民承之德馨也。
虞舜長眠處
九疑山山勢雄渾,長蟠虎踞,控荊湘,臨百粵,氣象萬千。 據說虞舜就長眠在這崇山峻嶺的蓊松翠柏間。 虞舜,這位古史傳說中被神化了的人間帝王,南巡時不幸“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 於是,“天下萬山朝九疑”,而九疑山中九峰,亦以舜源峰為主,其餘諸峰皆以二妃及舜的王公大臣命名、排列。 真可謂“山山朝帝寢,樹樹帶春暉”。 九疑山以舜帝陵寢的光彩而名冠三湘。 舜陵,相傳在女英峰下,亦說在三峰石上。 其具體位置已不可考。 上古時帝王死了,以山為陵,不設墳塚。 今舜源峰下有舜帝廟、二妃祠等古建築。 舜帝廟一側的山麓岩壁中嵌有“帝舜有虞氏之陵”石碑,附近還有歷代祭祀舜陵的石碑。 因年代久遠, 風雨剝蝕 ,文字已無法辨認。
女英峰上叢生斑竹,相傳是舜帝二妃娥皇和女英聞噩耗,相思慟哭,涕淚灑落竹上,留下淚痕點點成斑。 它通體蒼褐,斑痕累累,有的像指紋,有的像淚痕,竹節稀疏而勻稱。 尤其是指紋烙印呈雪白色的“白淚竹”指紋烙印呈鮮紅色的“血淚竹”,更是獨具特色。
舜源峰上有兩株石樅樹,高大雄偉,矗立霄漢,一叢九葉,一葉三棱,鬥霜傲雪,四季長青。 據說舜功德無量,不僅福庇民生,且澤及草木,故石樅長青不凋。 這石樅與斑竹,合稱為“九疑二奇”。
二妃祠在舜廟左側不遠處。 四周竹篁搖曳,松濤陣陣,歷代的文人墨客在此抒懷詠嘆,表達對二妃的同情和讚美。 明代俞琰的詩云:“情恨萬劫點難消,帝女餘悲寄碧條。亦有懷人千滴淚,盈盈滴滴海棠嬌。”舜死蒼悟,長眠九疑。 相傳常有鳥從海濱銜來珠砂,日積月累,年年增益,遂成小阜,人稱珠丘 。 珠細如塵,又有珠塵之名。 九疑山還有天燈之說,相傳舜死以後,陵前古老的十五株杉樹,每株高約百米,每當月夜 ,樹梢晶晶閃亮,人不知故,取名天燈。 這些古杉,至今枝葉蔥翠。
舜帝陵簡述 舜帝陵有兩座,一座位於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九嶷山,一座位於山西省運城市
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九嶷山舜帝陵位於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九嶷山舜陵景區,是九嶷山風景區的目標人文景觀,是我國最古老的陵墓 。
舜帝陵系中華民族尊祖祭舜之聖地。 夏代始於九嶷置陵建廟,秦漢遷於玉官岩前,明初移至舜源峰下。 後因年久失修,幾近荒廢。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永州市、 寧遠縣斥巨資進行修復,恢復明清時期 風貌。 然隨拜謁觀光人數增多,陵區漸顯促狹,擴建呼聲日增。 二零零四年四月十四日, 湖南省人民政府決定以尊祖愛國、傳承文明、凝聚人心、促進發展為主題,於翌年舉行個省公祭大典。 同年九月十七日,以加強舜帝陵建設與保護為宗旨的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會成立。 為適應全省祭舜大典及謁陵觀光者需要,遂決定擴建舜帝陵。 基金會與省直有關部門、市縣人民政府,迅即著手規劃設計。 規劃總用地四百三十餘畝,總投資四千五百餘萬。 擴建工程分兩期進行。 一期工程投資二千六百萬,將山門改建成祭祀殿,增建連廊、角樓、碑廊、廂房等,新增建築面積四千平方米;祭祀殿外原玉帶橋三橋並為一橋,兩旁新建拱橋各一座;祭祀殿外廣場三萬八千平方米,其中麻石廣場一萬五千五百平方米,植草磚廣場九幹五百平方米;新建停車場一萬三千平方米;新建儀門一座。 2005年4月25日,一期工程正式開工。 為確保一期工程在全省祭舜大典前完工,工程指揮部殫精竭慮 ,科學調度,工程建設者夜以繼日 ,精心施工。 為解決建設資金,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募捐,各個市州慷慨解囊,各界人士踴躍捐款。 同年8月20日,一期工程竣工。 同年9月15日,湖南省祭舜大典在舜帝陵順利隆重舉行。
舜帝陵陵區由陵山 ( 舜源峰 )、舜陵廟、 神道及陵園組成,佔地600餘畝。 陵山舜源峰上小下大,呈覆斗狀,海拔600餘畝,氣勢恢宏。 山北麓建有陵廟,陵廟坐南向北,規模宏大,佔地24644平方米。 分為前後兩重院落,五進建築。 陵廟內建有莊嚴肅穆的山門、 午門 、拜殿、正殿、寢殿、廂房。 陵廟外有長200米的神道。
舜陵是中國五大古帝陵之一,是中國唯一的舜帝陵墓,乃舜帝南巡崩於蒼梧之野而葬於九嶷山。 陵廟祭碑廓內保存的歷代祭碑36方,它們是珍貴的歷史文物,是歷史的見證 。 在古木參天的陵區內,陵廟建築上的石雕、楹聯、壁繪栩栩如生,令人流連忘返。 附近有娥皇峰、女英峰、美大峰、梳子峰、舜峰( 三分石 )、簫韶峰 、 斑 竹岩 、舜池、舜溪皆與舜帝奏九韶之樂及二妃揮淚斑竹的傳說有關。
山西省運城舜帝陵
從山西省運城市市區北行15公里,在蜿蜒百里的鳴條崗西端,坐落著全國聞名的舜帝陵廟 。 對此,許多文人墨客曾著文褒贊。 明人相宗皋寫道:“觀廟之形勝,北枕孤峰, 涑水之波濤繞於後;南對條山 ,鹺海之鹽花獻於前。右纏黃河玉帶,媯油厘降之風猶存;左拱香山瑤台,歷山耕稼之跡如故。”其地理環境可謂形勝壯美。
舜,姓姚 ,名重華,因其祖先曾封於虞(今永濟市 虞鄉鎮 ),故史稱虞舜。 舜是傳說中我國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 傳說舜年幼喪母,經常受後母虐待和父親的棒打。 但他卻以孝悌而聞名天下。 後受四岳推舉,堯命他攝政,並將其女娥皇、女英婚配與舜。 《史記》說舜是“冀州之人”,唐代張守節指出:“蒲州河東縣本屬冀州。”似認為舜是河東縣人。 唐代蒲州河東縣即今山西永濟縣 ,治所在今蒲州鎮 。 孟子認為舜是東夷人。 《孟子》:"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 ,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 史稱媯、陳、田、姚、胡為。 媯汭五姓媯汭,古水名,又作溈汭,在今山西永濟南,源出歷山,西流入黃河。 前文已述,舜帝本為姚姓,因後居媯汭而得媯姓,故舜的有時的籍貫也被認為是在山西,但舜原籍姚地(今河南濮陽)。 舜舉賢任能 ,舉薦“八愷”、“ 八元 ”著稱的蒼舒等十六人輔佐堯帝 ,除去鯀、共工、顴兜、三苗等惡人,使天下大治 。 堯死後,舜即位,又諮詢四岳,挑選賢人,治理民事。 特別是命禹治平水患,使民安居樂業 。 故受萬民擁戴。 死後葬於鳴條崗。
舜帝陵廟始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後毀於元末戰火中。 明正德初(公元1506),鄉人重建。 但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的大地震中又遭毀壞。 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安邑縣令吳愈再次重建。 在清嘉慶二十年(1815)的大地震中又為瓦礫,僅存正殿。 次年,在鄉人王步洲等倡導下,重建舜廟。
舜陵坐北朝南 ,佔地70畝,神道13畝,奉祀香火地17畝。 沿舜陵外城遺址緣坡而上,即為神道,兩旁夫妻柏夾道聳立。 行百餘步,進陵廟大門,便見到磚砌的方形墓塚,陵高3米,周圍51米。 陵前嵌有邢其任書寫的“有虞帝舜陵” 石碑 ,旁立“有虞氏陵” 石碣1塊。 陵塚上槐相交翠,鬱鬱蔥蔥。 繞陵北行約三十米,即是皇城 ,又名離樂城 。 進拱形城門,內以戲樓、捲棚、獻殿、正殿、 寢宮為中軸線,東西兩側配以廊房及鐘、鼓二樓,構造佈局嚴謹,左右對稱。 主建築正殿,建造於台基之上, 重簷歇山頂 ,斗拱五鋪作,面闊五間 ,進深五椽。 殿內泥塑的舜帝坐像,頭戴冕旒,身著袞服,神態莊嚴,栩栩如生。 正殿之後,原建寢宮三楹,內塑娥皇、女英像,昔已毀於戰火。 陵廟東南,舊時曾建大雲寺 ,為守陵僧侶居住,亦稱“守陵寺”,於解放初拆毀。 舜帝陵為山西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