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02 22:57:38| 人氣1,33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環保行銷】冬雪新用 節能做成冷藏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冬雪新用 節能做成冷藏庫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7.11.26 03:00 pm


日本北部的冬日常常大雪紛飛,每年除雪需要花費不少人力,還消耗大量能源。但日本北海道最近引進雪冷卻系統儲藏農產品等,使原本給當地居民生活帶來不便的冬雪,轉變為幫助人們節能的好幫手。

北海道西北部沼田町的「雪冷卻稻穀工廠」,是日本第一家利用雪來儲藏稻穀的工廠,它採用雪和空氣直接熱交換型冷卻系統,約4000立方公尺的儲雪庫,可儲藏1500噸雪。在稻穀儲藏庫中變暖的空氣被送入儲雪庫,並被冷卻到攝氏零度左右,冷氣和經由迂迴管道進入的空氣混合,被調節到溫度為攝氏4度、濕度75%的狀態,然後重新被送入稻穀儲藏庫。

「雪冷卻稻穀工廠」將稻穀緩慢乾燥至含水份14.5%的狀態保存,等上市前再進行脫殼、精製。這種冷藏方式更接近自然界的環境,即使長期保存,大米的口感也不會變差。利用一噸雪來冷藏,相當於節約10升石油,約減少排放30公斤的二氧化碳。

在作物栽培時期,也可以用雪調節溫度,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產品。沼田町花卉生產協會利用雪降溫,減少夏季育苗、栽培時高溫帶來的影響,既可增加花卉產量,又可提高花卉品質。

在北海道,許多公共設施也引進雪冷卻系統,用於夏季降低室溫。雪冷卻系統與空調不同的是,其產生的冷氣中含有水份,可使人感覺更舒適。

日本《新能源利用法》自2003年生效後,冰雪與太陽能、風能一樣,被定位成清潔的新能源。像北海道這樣多雪的地方,利用雪來節能的企業和機構不斷增加。據日本經濟產業省北海道經濟產業局統計,目前日本全國有百餘家引進雪冷卻系統的企業或機構,其中約一半集中在北海道。

雪冷卻系統雖然被人們普遍看好,但是最大的普及瓶頸是儲雪庫的建設費用。雖然從長遠來看,它比空調便宜,但初期投入費用不低,需要政府和相關機構加強推廣。

【2007/11/26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聯合報╱記者 梁玉芳】

「歡迎來到台北市區首次施行的堆肥廁所!」在博仲律師事務所的頂樓,古樸的木造堆肥廁所裡有張告示,歡迎解放者並寫明「感謝付出」,也詳細指導使用者如何在事後鋪上木屑與草料等碳物質,好製造堆肥。排泄這件事,於此反璞歸真。


廁所告示牌:感謝付出


創造對環境「零負擔」的「綠色辦公室」是文魯彬的理想,這理想包括對同事、對社區、對環境的友善。他擬了一份「綠化準則」,給志同道合的合夥人,也給新同事,願者上鉤。


「願者」代表成為綠化辦公室的一員,省電、節水、資源回收、不用塑膠袋,也指願意上樓頂的堆肥廁所,每次「解放」之後,親手把木屑撒在自己的「廢料」上。等待它在時間與溫度催化下轉為堆肥,好撒在屋頂菜園裡。來自土壤的東西,全再回到土壤。


五個堆肥桶 沒有臭味


博仲綠色小組成員袁詩薇指指頂樓女兒牆下的五個橘色大桶子,「那是今年三月堆肥廁所落成後,大家肥水不落外人田的成果。」好的堆肥沒臭味,連去木工廠買來的木屑,都得是沒泡過化學藥水的。


在屋頂綠園裡,用卡車廢棄輪胎圍成的菜圃裡,有台灣原生種植物和多樣化的蔬菜,包括九層塔、香茅、芹菜、各式萵苣,還有日前超貴的細蔥,大樓使用者都可以來摘。文魯彬摘下洛神花,嚼了起來。


三年用水量 減少四成


屋頂四個大鐵桶回收雨水,約四噸水,「下一次雨就滿了」,文魯彬說。水滿看桶裡用來淨化水質的布袋蓮就知道,「布袋蓮浮到桶面,就是滿載」。每天有值日生來澆菜兼健身。


只因回收雨水、加裝節水龍頭及馬桶,馬竣功說,去年博仲的辦公室用水量已比○四年少了四成,估計到○八年,還可以進步到原用水量的一成。三年前開始計算能源量以來,三年共少用兩萬兩千多度,共省下六萬多元電費;水費約省了一萬七千元。


不健康職場 簡直犯罪


「看山、看雲,是人基本的生活條件,不是福利」,當過環保署環評委員的文魯彬說,屋頂綠園是員工應有的工作環境;大部分的職場把人困在不健康的大樓裡,「這是犯罪行為啊。」早就入籍中華民國的文魯彬說,「我很努力,要讓大家有尊嚴、健康地上班。別的老闆也可以學我。」


他站在十三樓頂往外眺,多少屋頂都沒有綠化,夏天浪費多少冷氣電費,他嘆息:綠化可以製造多少工作機會啊。


出差碳排放 每月列表


博仲辦公室沒有光鮮的先進設備,「那些印表機都十幾歲了」,文魯彬說,修理的錢或許比買新的貴,但他覺得「減碳」、「減廢」是種態度,錢不是首要考量,後代子孫才是。


減廢、回收、通勤及出差的碳排放也每月列表,每月有一天是「無垃圾日」,員工形容:「連用張面紙都要一用再用。」年終結算下,才知平均每人產生四點九公斤的可回收物質。


跟太陽借電 遠離台電


他還打算在屋頂設太陽能板、或者風力發電,他喊著:「再也不要向台電、財團買電。」


文魯彬說,環保學者陳玉峰笑他有「環保潔癖」,對這形容「我覺得很驕傲。」他多年沒買新衣,上班是搭公車、騎單車,但他的終極理想是:「太陽一下山,就上床睡覺,減少電力消耗。」但這點,現在還沒做到。


【2007/11/26 聯合報】

出國旅遊碳消耗 爬12樓賠罪
2007/11/26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台北報導】

作為一個承諾「全面減碳」的辦公職場,博仲法律事務所為了平衡前天飛到峇里島公司旅遊的「碳足跡」,整個十一月就成了全公司五十名員的「碳平衡」執行月。減碳行動包括種樹、爬十二樓上班、上堆肥廁所或雨水回收廁所等等。


博仲法律事務所是前環評委員文魯彬實踐「綠色職場」的場域。他攤開手說,應該在台灣旅遊,但是同事經過很多的討論、衡量對環境的影響和教育的價值,大家還是決定去峇里島。


博仲由員工組成的「綠色小組」於是展開減碳作戰計畫。第一步是,計算公司旅遊的碳足跡,飛到近四千公里遠的峇里島,計算每人搭機來回的碳足跡是一百零六公斤,換算成等值的金額捐給聯合國的植樹減碳組織,並力行辦公室減碳。


其他碳平衡計畫,也在十一月展開,包括任何塑膠袋、寶特瓶,都不能帶進公司;十二樓的電梯口也列出個人爬梯成績表;少吃進口食物,以本地茶代替進口咖啡;每個員工都要上屋頂綠園至少種一棵植物。


博仲「綠色小組」成員美國籍的馬竣功說,十一月的第一天,全事務所總共爬了五百層樓,依電梯爬一層樓排放零點二一八公斤二氧化碳計算,第一天約減少了一百零九公斤的碳排放。


中英文減碳公約就貼在事務所入門處,電梯口的大表統計每位成員每日的爬梯層數。穿著短褲上班的事務所負責人文魯彬拿起筆,喊著:「我還要加一條,最重要的:要做得很開心。」


為了補償旅遊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每個參加公司旅遊的人,還要參與聯合國「種十億棵樹保護地球」活動,每人種兩棵樹,一棵喬木四十年共可以吸收五百至八百公斤的二氧化碳。一次旅遊,讓他們斤斤計較。


【2007/11/26 聯合報】



台長: 小金老師

迷路的孩子
不是我崇洋媚外……在某些方面國外做的確實比中國要好,也比中華民國要好。起碼比我們到位。
2007-12-02 23:18:54
版主回應
當然,台灣在這方面還是落後很多的,都是以賺錢為先,環保先擺一邊..
2007-12-02 23:29:4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