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戀戀小金門》
[開言篇]
從2002年起我就開始讀《戀戀小金門》了,但是一直都未讀到完整的版本。直到今天我終於讀到了算是比較完整的版本了,也發現自己是第五次再讀這篇文章了(我暫且叫它為一篇文章)。很少能有幾部作品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的,而對於這篇《戀戀小金門》我卻樂此不疲。一篇文章的好壞是很難定位的,我覺得每次去讀同一篇文章的時候都能獲得不同的感受,那麼這篇文章就是成功的。言外之意,我認為《戀戀小金門》算是在這個時代,這個特殊的領域裏一篇比較成功的文章了。我從上小學的時候就非常喜歡一本書,書名叫《基督山伯爵》。我讀過的次數已經數不清了,到目前為止我收藏了5種語言的版本,包括中文、英文、法文、日文和德文。雖然除了中文和英文版本的我能讀懂,別的一概猶如目不識丁,但是我每次見到總會忍不住去買。我可不是什麼“戀書癖”,只是我每次再讀一次這本書的時候,我都會得到新的啟發或者新的感受,於是愛上了這本書。當然喜歡讀書的人,也是喜歡寫讀書筆記,於是在今天我決定把再讀《戀戀小金門》的一點感受記錄下來,當然不希望會給文章本身帶來不利的影響,只是處於個人角度所闡述的自己的一點感受而已。
這次再讀《戀戀小金門》的時候,我突然在第三部的二十章裏發現裏幾段小金門與小金老師的對話(大家不妨查看一下)。以往去讀的時候,總是報著為小金老師打抱不平的心態,卻忽略故事裏這幾段占篇幅不長,占位元組不多的對話。而這次我放棄原來的心態,以另一個角度去看這篇文章,我發現了這幾段對話。很簡單的幾句對話,卻向我展現了一個我從沒見過的小金門。在此我截選了一段,“在得知小金門是個「有錢人家的兒子」之後,小金門問我:「老師,你是不是不會再理我了呢?」”。我在想,原來小金門也有會依賴別人的一面,原來小金門也有不願意離開小金老師的一面。為什麼我一直都沒有注意呢?為什麼我總是覺得小金門似乎在每件事情的處理上都很過分呢?為什麼小金老師沒能讓這樣的狀態持續呢?為什麼小金老師總是和小金門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呢?答案也許只有現在的小金老師才能知道了。《戀戀小金門》中值得小金老師感動的對話很多,我卻不覺得感動。而恰恰這幾段在一切已經結束時的回憶裏再提起的幾段對話,是讓我最覺得感動的。
[暢言篇]
談到心得,相對于小金老師或者是一些在網上或現實中搞寫作的人來說,我是不配提及的。我只會在看完一部我比較喜歡的文章後會,提起拙筆在自己的本本上寫一篇不太合題的散記而已。如果是篇我真的喜歡的文章,我不寫又覺得不痛快,於是寫下下邊言語。
整部作品敍述了,小金老師與他的學生小金門之間發生的故事。雖然從“正常文學”角度上看,略顯得“不合常理”些,但是從作品本身所蘊涵的故事及描寫上看,卻是難得的一部佳作。在此謝謝小金老師為我們呈現了這樣一部精彩的作品。
“相遇”。二十七歲的小金老師遇上了十五歲的小金門。小金老師從小金門的身上找到了興(小金老師喜歡的一個朋友)的影子,於是小金老師對小金門頓生好感。雖然知道這是一條沒有結局的不歸路,但是小金老師還是選擇。因為他覺得哪怕最終失敗,也要先嘗試下才不會後悔。人生就是這樣,你不去經歷波折,你不去摔的慘痛,你就會後悔當初沒去選擇。知道是錯的,也要堅持,即使走下去一路曲折,一路坎坷也還要去走。
“我們的家”。小金老師知道小金門來自海那邊的金門島,於是小金老師想為小金門在臺灣安一個家,讓他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異地他鄉找到回家的感覺。但是這個家的實際意義有多大呢?我不禁回憶起自己的上高中的時代。如果讓我剛報導不久就整天和自己的班主任生活在一起,那還不如讓我退學。學生和老師之間總是有一道看不見的溝壑,即使老師再怎樣的“平易近人”,再怎樣的“親如兄長”,那道溝壑還是存在,而且沒有經過時間的填埋是不能消失的。文中的小金門不願意接受這個家,或者說是開始的時候覺得新鮮而不能從容接受是值得理解的。
“遊戲魅力”。小金老師終於取得了小金門的信任,他成功的扮演了一個大哥哥的形象。於是小金門開始頻繁的出入小金老師的辦公室,只為能玩到網路遊戲。這種信任的建立過程似乎是不合常理的。如果說的實際點就是以遊戲的魅力來換取一份信任,這樣的信任真的有價值嗎?有的,因為這樣可以拉近師生關係。沒有的,這樣的信任是廉價的,不穩固的。
“洗衣服”。小金老師為了讓小金門可以穿上整潔的衣服,而且不必去為那昂貴的洗衣機掏腰包,決定把宿舍裏所有學生們的衣服的洗滌工作全部承包。如果我是您的學生我遇一位可以為我洗衣服的老師,我是會感覺自己幸福和幸運的。但是往往很多人的想法是不一樣,很可能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善舉,但是也不一定都能得到一張笑臉。
“機票事件”。每次看到鬱鬱寡歡的小金門,小金老師總想猜透他的心事。於是小金老師決定在放假的時候能送小金門回家一次。他猜對了?還是猜錯了呢?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是善變的,也是最不可琢磨的。小金老師覺得他沒有猜錯,他確實沒有猜錯,但是他猜的時間錯了。於是送小金門回家似乎是件很難辦到的事情,其中的艱難多數是因為小金老師放棄了他從文章開始時就給我們留下的即使明知是錯的也要去走的思想。送小金門回金門的理想最終是實現了,但是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一切事情在期望的時候總是充滿幻想的,但是真正實際去經歷的時候,往往沒有預期期望的效果。
“朋友”。小金門覺得自己電子郵箱沒有用處,自己給自己寫信。面對著那麼多同學,面對著一個深愛著他的老師,小金門竟然會給自己寫信。小金老師看到了小金門給自己寫的信,於是答應會給小金門寫信。小金老師會找一些比較好的文章寄給小金門,於是出現了那篇讓人記憶深刻的《朋友》。簡簡單單的幾段對話,詮釋了友誼的定義。想想自己能做到多少呢?想想小金門會得到什麼啟發呢?小金門的啟發是自己可以從小金老師的家裏拿東西吃,不用經過小金老師的同意。而小金老師從《朋友》中得到了什麼啟發呢?這篇《朋友》中令我感覺最深刻的一段是,“一個普通的朋友在吵架後就認為友誼已經結束。一個真正的朋友明白當你們還沒打過架就不叫真正的友誼。”試問小金老師,在小金門與你發生了種種衝突後,你有沒有想過這段話呢?我想在你一次又一次受到打擊後,根本不會再去想什麼了。
“感冒事件”。小金門感冒了,因為他們宿舍住在地下室的緣故,小金老師讓小金門在“我們的家”裏治療。小金門第一次用小金老師給的鑰匙開門,卻打不開。冥冥中早已註定,一切皆因前世修得。鑰匙也可以拿錯,居然拿了研究室的鑰匙,那小金老師就沒再開過研究室的門嗎?看來小金是早已註定不屬於這個“我們的家”了,一切尚需修煉。我看小金老師還得再修煉五百年才能修煉到不會拿錯鑰匙。至於“共枕眠”就更要加時修煉了。
“小金專供”。小金老師知道小金門喜歡喝林鳳營鮮乳和立頓奶茶。一條緊系師生情誼的紐帶,一份濃情的見證。小金老師知道小金門只喜歡這兩種東西,於是整箱的擺在那個小金老師所謂的“我們的家”裏。小金老師希望小金門真的能把“我們的家”當做我們的家。可是這些東西只是見證了小金老師那顆對小金門充滿關懷的心,卻不能把一切不能為之改變的改變。於是它們出現在了教室裏小金門的桌子上,算是感情的升級還是別的什麼呢?從我的角度來看,這說明了小金老師對小金的感情更無微不至了。但是這樣做真的好嗎?為什麼全班只有小金門的桌子上有呢?小金老師是在故意暴露他對小金門的“特殊”好感嗎?處在愛情中的人都是麻木的,會莫名其妙的做很多事情,包括高興和悲傷。
“洋速食”。小金門喜歡吃肯德基和麥當勞,小金老師就儘量每週讓小金門吃到。至於這兩種速食我就不多做評論了,一個公司的產品,兒童群體的最愛。其實定義于兒童群體還是不妥當的,拒本人觀察,在以上兩家店裏,每週每店至少有一對真正的情侶誕生,每週每店也至少有一對真正的情侶分手,貌似那是個是非之地。在《戀戀小金門》中,這兩家店立下了汗馬功勞。小金老師和小金門相處最為愉快的時光也就出自在這兩家店裏就餐的時候吧。一份對“兒童”腸肚的誘惑,一份欣賞“兒童”進餐時的喜悅。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