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朋友在臉書上分享了一個名為「史帝夫・麥柯里個展」的攝影展的訊息,我雖然喜歡不同形式的藝術,但是對攝影所知甚少, 後來上網看相關訊息才知道這位攝影師就是國家地理雜誌刊出過的「阿富汗少女」的掌鏡人,這才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決定去看看他的攝影展。
這次的展覽辦在台北當代藝術館。
之前為了看蜷川實花攝影展我來排隊過,當時真的人山人海到讓人害怕;相對於上次的經驗,這次週末時間的參觀人數不多,可能是因為展覽才開始不久的關係。
這次的展覽其實從戶外就開始了。主建物入口處特別打造了一個外型類似相機鏡頭的白色的房間,除了點出攝影展的主題之外,
房間裡面是模擬以前相機的鏡頭內部,讓參觀者了解影像是從鏡頭顛倒的投射到後方,再在底片上形成影像,之後再經過沖洗底片,才能印出相片。因為怕參觀者看不懂顛倒的影像,這次的影像只有座左右顛倒的安排,以背投影的方式投射在水幕上。
我到的時候這好可以跟上導覽,才有機會知道策展人在這部份獨特的設計發想;
要不然就一直伸手去玩水、看看熱鬧而已 (其實水幕只是霧氣,伸手進去也不會馬上淋濕的)。
戶外廣場上彩色的箱子上方也各貼了一張麥柯理的作品,希望讓大家了解他的作品的多樣性、主題與色彩都很豐富。
兩層樓建築的窗戶上貼著麥柯里在各地拍攝的人像也是這次的展品之一,
左右兩側共12幅人像作品都是以主人翁直視鏡頭的方式拍攝,這也是麥柯里拍攝「阿富汗少女」的手法,據導覽老師介紹是猶如捉住了攝影人物靈魂的方式,而他們靈性的雙眼也正直視著參觀者,與參觀者對話。
進入大廳,天花板上美麗的彩色塑膠管裝飾讓人想起巴黎龐貝度中心在外牆的彩色水管裝飾,而大廳後方中間正放著有名的「阿富汗少女」相片。這個作品其實有有兩層的展示,後方是平面的照片,前方則是分解後類似立體畫派的處理,把立體人像變成平面的照片後、又轉化成3D,很有趣的概念。
由左方進入主展場後,左邊的牆面上有攝影史的簡單編年表,接著是攝影師本人的編年表介紹,接著在牆上有台灣畫家以麥柯里為主角創作的銅蝕刻、繪畫等以不同媒材製作的肖像作品,也讓大家從這邊就開始知道這邊有以不同形式來展現攝影作品的方式,也誘導大家多方觀察、體會每一件作品。
進入第一個展區,就發現這邊的作品主題豐富,每一幅照片都讓人有很多的聯想、讓人想多了解背後的故事。其中有以7、8秒捕捉到的印度大雨中的母子、畫素描的學生、扮鬼臉的孩子、卡車上的司機、中東老攝影師等等,每一幅都讓我駐足、細細觀看多時。
有好奇地隔著紗窗探看的小孩,
有正在使用相機的老人,
這幅是攝影師的「自畫像」,他將正在拍攝搬運鏡子工人的自己巧妙地放在鏡內反射中,更巧的是兩者的雙腿也擺出同樣的角度在走路,構圖真的妙不可言啊!
在前往下一個展區的走廊上也展示著其他作品,後方的窗子上也展出了很多直視著參觀者的肖像照片;我選拍了這個正在抽菸的礦工,只因跟其他肖像中的人物相比,他染黑了的皮膚卻讓眼神更明亮、給我更多震撼。
這個展間的主題是戰爭,應該都是來自麥柯里在擔任戰地記者時期的作品。裡面有側拍阿富汗戰爭的作品,也有戰爭後動物園的動物四處在荒涼的城中遊蕩的景象,
裡面一系列以娃娃兵為主角的照片讓人看了很難過,照片中的孩子年齡不一;身上背著子彈、拿著比自己還高的步槍、甚至坐在大砲上嬉鬧,他們還沒有長大懂事,就要學會恨、參與戰爭,說不定之後連長大的機會也沒有。
這張照片給我很深的感動:失去的雙腳的大人與孩子一起念書、相伴,天真的孩子臉上還浮出可愛的笑容。在戰爭造成的痛苦中,唯有陪伴跟關心,能夠安慰人、能夠讓心癒合。
下一個房間內則是他在東南亞拍攝的景色。美麗的山川、河流、祈禱中的僧人,藉由他的攝影作品,我看到了還沒去過的世界有多奇妙。這邊的展示方式也很特別,在兩個小展間中有兩扇玻璃窗相隔,另一個房間投影在玻璃窗上的影像會從玻璃窗中間的縫隙落入另一間
這一幅載著花朵的划船人豐富的顏色完全吸引了我。
接下來藍色牆壁的展間繼續展示著各地人文風情的美麗照片,每一幅都有其特別震撼、吸引人的地方,
靠在大象身邊看書的孩子,讓我想起歷史故事中的王冕
坐在一雙腳骨雕像旁的女子閒適的在翻閱書報,完全沒被眼前巨大的雕像所影響,兩者有著奇異的對比。
這一區跟下面一區之間有好幾層薄布簾隔著,從布簾的兩邊都有不同的照片投影,讓原本的照片在這邊變成虛幻的圖像,也變成了布置的一部分。照片中動感的部分看起來更有動感,其中一幅風景照這樣投影後,看起來有一種國畫虛無飄渺的感覺,十分奇妙。
樓梯間也變成展示的好地方。牆面上掛著不同地區的女子照片,電視中則放映著麥柯里來台受訪的片段,包括他在圓山飯店拍攝照片等等花絮(在台灣拍攝的新作品也放置在前一個藍色展間中,看到自己生活中熟悉的景色入鏡感覺滿有趣的,但是就沒什麼特別的感受了) 。
樓梯間1、2樓之間的牆面上掛著巨幅的在霧中群聚的少女相片,霧霧的背景加上女孩們身上紅豔豔的紗麗,對比強烈,但是照片中沒有一個人露臉,讓照片極富神秘感。
上樓後可以看到另一面牆上有一大排那幅巨幅照片整卷拍攝的成果,裡面有很多不同角度、不同背景、取景有近有遠的不同照片,巨幅照片是在這些不同的照片中萬中選一的結果,其實每張照片後面都還有好多張這樣的作品,這些美麗、有衝擊性的畫面得來十分不易的。
二樓的展覽主要是以一樓展出的照片來做不同的變化,有些是將不同的光打在照片上讓重點、焦點變化,有些是時而模糊處理、時而清晰,讓原本的主角變為另一張相片的背景,這樣的展示法也滿有趣的,讓人看到同一張照片有不同的可能、說出不一樣的故事。
這張照片本尊在第一展間,但是在2樓展區可以看到同樣的照片做出不同的光影變化
走出展覽的長廊利用老建物的拱型窗營造出新的美感
美術館的紀念品店也因為有彩色膠管裝飾的加持變得美麗,也讓空間感覺更活潑、現代(其實modern 的辭彙是指20世紀的階段,這個裝飾確實滿20世紀的)。
很高興這次有機會在人少的時候欣賞到「史帝夫・麥柯里個展」,終於藉由簡單的編年史介紹了解他的職業生涯,也看到不少他不同時期、系列的作品,其實真的很精彩,很多細節都值得一再細看、感受,當時因為人少,我跟完導覽後又自己再看一次,每一次看到的細節又不同。不只對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有更多的同理心與感動,也誘發了我對旅行的渴望;真的會想去照片中那些地方看看啊。希望這個短短的、粗淺的介紹也讓大家覺得這個展覽很有意思,願意親自去看看麥柯里的作品及其中的世界。
晃│影─史帝夫‧麥柯里個展 Steve McCurry: S’ Wanderful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台北當代藝術館)
電話:(02) 2552-3721
展期:2018年2月24日至5月6日止
票價:台幣$50
官網:http://bit.ly/2onN8a4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