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6-09 21:03:44| 人氣1,2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天堂際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作者:Eben Alexander
譯者:張瓅文
出版者:究竟出版社
版本:2013.8  初版
ISBN: 978-986-137-174-0

這又是一本請求「科學」認可的心靈學著作,這一次,搬出的是與所謂「心靈」、「意識」關係最為密切的腦神經科醫師,企圖藉由作者本身的科學專業身份,在「科學」這位法官(或陪審團)的面前贏得認可,以為所謂的「瀕死經驗」求得存在的「合法性」。

自從17世紀西方科學革命之後,「科學」(「自然科學」)便逐漸取得了它作為各類學科中「霸主」的地位,到了19世紀「實證主義」(positivism)興起,這一地位更形確立,從此之後,似乎一切學科都必須以「科學」為判凖,於是像歷史學、哲學、心理學這類人文學科紛紛以各種論述來(在「科學」面前)證明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即使不能如自然科學一般可以不斷地實驗證明(或證偽),至少在方法論上也要合乎「科學精神」;或者像Ernst Cassirer《人文科學的邏輯》一般,論證在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藝術之間有著不同的(邏輯)基礎。

而20世紀「量子力學」的發現,讓許多以往不被科學所看重或承認的,尤其是像「心靈」、「意識」、「靈魂」這類所謂「超自然」的研究領域喜出望外,紛紛拿這「科學最前沿」的量子力學來替自己背書。似乎「量子力學」成了一道曙光,一道可以證明自身「合法(理)性」的曙光。

面對這種結合科學(量子力學)、以之為自己的理論背書的現象,也許可以分成三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科學基要主義的立場,認為所有這些都是「偽科學」(Pseudo-science),另一種則是將之視為某種「潛科學」(Fringe science),也就是不否認這些理論的可能性,但也不會太認真對待,而且「潛科學」可能是受大眾傳播的影響,尚帶有相當程度的「科幻」(sci-fi)的味道。第三種態度當然就是堅信「量子力學」將是打開各種超自然現象的鑰匙,而投入這些領域的研究與做各式的推廣。

St. Augustine說:「神蹟並不違反自然,它們只違反我們所知道的自然」。雖然當前自然科學的進展已經有了非常巨大的成就,但它仍是一個不斷地在探索、試錯、更新的過程,至少在目前,科學仍舊無法解釋所有的現象;但由於科技的進步,讓許多人將幾乎是絕對理性的科技誤以為是科學,再加上科學原理的普遍適用性,讓科學的論述逐漸變成了一種「霸權」,以致除了自然科學之外的學科或研究領域紛紛臣服在科學之下乞求認可,否則就會被貼上具有貶義的「不科學」的標籤,而這反過來也極可能因此而造就了某種「科學基要主義」的意識形態。

然而,科學至少是一種「理性」精神的表現結果,當缺乏一種理性的依據,許多事情便有陷入「怪力亂神」的危險。「當世人不再信神的時候,並不代表他們什麼都不相信,而是他們什麼都相信」,在當前科學(與科技)這麼發達的時代,人們尚且很容易就不思考地將一切大眾傳播的訊息照單全收,甚至對迷信與「偽科學」深信不疑,如果沒有高度理性的科學(精神)作為一種判斷的基準,這個世界恐怕將更為混亂與崩解。

對於之前就已經接觸過這類所謂的「潛科學」的我來說,這一本書其實沒有太多的新意。書中對所謂「瀕死經驗」的描述與解釋其實著墨並不多,反而是用一種「反證」的方式來證明科學之無法解釋這些發生在他身上的超自然現象。有時覺得這類書籍,當你看過一本之後,其餘的其實都大同小異,相較之下,我倒反而比較推薦「兔子洞裡到底是什麼?」(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這類的影片,至少能讓人比較瞭解這類「潛科學」在講些什麼。


台長: Kouji
人氣(1,2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身心靈 |
此分類上一篇:超可愛的自我激勵,學起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