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7-04 23:51:01| 人氣3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聖經正典》小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達文西密碼》(Da Vinci Code)中,丹‧布朗(Dan Brown)藉著提賓的口提到了《聖經》在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中確定了耶穌作為「神的兒子」的地位,並且「君士坦丁出資委託編出一部新的《聖經》,刪去了那些紀錄基督人性特徵的福音書,並將那些把基督捧為神一般的福音書給美化修飾。更早的福音書就被禁絕,收集起來燒掉。」(中文版,頁268269

 

其實這是丹‧布朗利用多數人不了解定本《聖經》形成的過程而故意誤導的。

 

在耶穌受難又復活之後,早期基督教社群其實面對著各種的複雜局面,不只是耶穌作為基督的人性與神性的爭論,還有像馬西昂(Marcion)這樣完全否認《舊約》上帝的極端,而各類的經書(不只有各類的福音書,還有許多使徒的行傳、書信……等等)的紛雜既是各不同派別信仰的依據,也是用來宣道的工具。這麼多紛雜多樣的情況也反映在《聖經》正典的形成過程中。

 

簡單來說,經書要成為正典,不但有其標準──使徒權威、聖靈默示、古老性、正統性、大公性、傳統的效用,而且是從第一世紀開始一直到宗教改革都不斷被確認的過程,這其中有相當多的討論、鑑別、見證,並不是如丹‧布朗所宣稱的那樣簡化。

 

另外,《聖經》正典化也與聖經鑑別學與聖經詮釋學息息相關,而更根本的是與救贖有關,因此並非僅僅只在於簡單地取捨而已。

 

丹‧布朗在《達文西密碼》中其實多藉助於「諾斯底派」(Gnostics)福音書,即使是「諾斯底派」(靈知派)也分為各種不同的派別,丹‧布朗僅是取較為聳動、易受人注意的幾篇來大作文章。例如像〈瑪麗亞福音書〉,在早期教父之中幾乎無人提及,反而像是〈埃及人福音書〉、〈彼得行傳〉、〈真理的福音〉甚至還曾被亞歷山大的克萊門(Clement of Alexandria)所引用。目前靈知派的文獻資料取得並不難,但因多數人不知道也較無興趣,因此也就有了讓人借題發揮的機會。

 

這本《聖經正典》首先就「正典」進行定義與論說,之後分別敘述《舊約》、《新約》形成正典的過程,這其中舉出各早期基督教父對經書的認定、排序、卷數的看法,最後則討論正典的標準、聖經鑑別學與聖經詮釋學的問題。書後並附有兩篇作者的演講稿,〈馬可的“祕傳”福音〉以及〈原初意義與完全意義〉,前者探討所謂〈馬可福音〉的擴充文本的真偽與祕傳意義,後者探討聖經解經學的詮釋學問題。

台長: Kouji
人氣(3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基督宗教 |
此分類下一篇:是異端還是真基督徒──對馬克安的初步認識(一)
此分類上一篇:〈真理的福音〉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